而且林如海要去的地方也让南安郡王觉得麻烦,因为他也有门子在广州有份子,两边的距离不算远,各种海外奇珍他仓库里放了不少,要是林如海心胸狭窄,多半会给他找麻烦。 林如海心胸狭窄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林如海那边也就是有些麻烦,他的重心是在南疆,重点是上面的态度,他要是识趣,就不能在这段时间对林烨下手,太明显了,前脚钦差刚走,后脚林烨就出事,打的是谁的脸? 打的是皇上的脸,打的是朝廷的脸。 想到这里,南安郡王不甘心的把手边的东西一扫而落,听着那清脆的响声,心里的憋闷才好受了些。 自从林烨来了南疆,他就时常感受到这种不愉快的情绪,还发泄不出去。 他忍! 想到这里,南安郡王眼睛里闪过一丝狠辣。 想要林家小儿死的不会只有自己一人,他就再让他多活一段时间,“吩咐下去,计划取消。” “是。” 京城,贾敏在给林如海收拾行囊。 她现在很纠结,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跟着去,老爷是不想让她去的,说他去广州或许没多久就能回来了,她千里迢迢跟着奔波一场太累了,而且还有女儿跟孙子在,尤其孙子还小,这一路不比他跟着父母去南疆来的轻松,他们当初不舍得他跟着去南疆,现在也不会舍得他跟着去广州。 贾敏不是不懂这一路有多遥远,但一想到自己不跟着他去,要和他分开,她就有些心慌。 之前他们夫妻的短暂分离要么是儿子大婚,要么是儿媳妇生子,都是几个月、半年她就回来了,现在他去广州真的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吗? 贾敏知道,最起码也要半年多,一年也算正常,超过一年也不出奇,就像楚大人,他这一次去南疆算上来回的时间,也快一年了。 除了不舍夫妻分离以外,她还有其他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原因——自己不跟着去的话,是不是还要给夫君安排姨娘照看他? 虽然家中也有两个通房,但她们跟摆设差不了多少。 要真有一个跟着夫君去了任上,她还会甘心继续做一个摆设吗? 贾敏知道,就算那样自己的地位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她一个做祖母的人还计较这些说出去也会引得人嗤笑,但贾敏心里确实是有些介意的,这点介意表现出来就是她摇摆不定要不要跟着去。 理智告诉她,留在京中,顾好家里,但她的情感不忍和夫君分离,也不想看到他身边出现别的有分量的女人。 林黛玉没有看出自己母亲那微妙的心思,只以为她是不舍得,她也不舍得,还有父亲说兄长和嫂嫂说不定就快回京城了。 想到他们两个,林黛玉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喜是悲了,或者说是悲喜交加吧,她一边不舍得和父亲分开,另一边也为兄长和嫂嫂可能回来欣喜,世事难两全,她是不是不该过于贪心? 安哥儿刚知道祖父要出远门的消息时还兴致勃勃的带着人回去收拾自己的行李,他想要跟着一块出门,可惜,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被告知不带他。 安哥儿的大眼睛迅速蒙上了一层白雾,可怜兮兮的问林黛玉:“姑姑,祖父要出门这么久,我有好多好多天见不到他了,我不想这样。” 这副样子让人看了心疼,林黛玉摸了摸他圆圆的脑袋:“姑姑也不想,但祖父这是为圣上办差,他路上要走很久,去到也会很忙,顾不了家里,我们不能给他添乱,安哥儿乖,我们在家里等他回来。” 安哥儿的眼泪慢慢的憋了回去,慢吞吞点头答应了:“好,我乖。” 他被养的很好,不是那种只一味顾着自己的任性孩子。 林府在为林如海的出行做准备,荣国府里王熙凤知道了这个消息,为林家的蒸蒸日上感到高兴,他们这一房跟林家的关系好,最起码比二房好,所以王熙凤是真心为他们欣喜的,再一想想二房又换了一批杯盏茶具,王熙凤的心情就更好了。 她不会吝啬用自己最恶毒的想法去想这个好姑母,要她说,二太太多半还很失望呢,失望南安郡王府没有把表弟永远留在南疆。 她失望,越不高兴,王熙凤就越高兴,所以这对她来说可以说的上是双喜临门。 想到这里,她叫来平儿:“去大厨房一趟,晚上准备一桌席面,我们今晚好好乐一乐。” 平儿喜笑颜开的应了:“奶奶,我这就去。” 老太太的心情是有些微妙的,她知道钦差一行人在回来的路上了,而他们做的她知道的不十分明细,却也七七八八,南安郡王府真的损失惨重,也就是郡王府根基深厚,才舍得起了,要是换成现在的荣国府,把地皮都刮干净了也舍不出来的,因为这个缘故,别说外孙被南安郡王府敌视,就连他们荣国府也被老太妃迁怒了,特意写了一封信来讽刺她,说他们家的女儿生了个好儿子,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也不知道他这一辈子都能清清白白,不会有求到别人上头的那一天…… 老太太当时看到那封信的时候,有一瞬间在想,从这话里看,好似他们不打算对外孙出狠手?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了。 至于别的,她又能做什么?她是外祖母没错,但他们是两家人,她手再长还能管得到外孙? 迁怒她,对她阴阳怪气,实在是没有道理。 但形势比人强,她只能保持沉默,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楚大人、司徒铭希一行人回京后没多久,林烨就收到了他的调令,他要回京了。 回京后暂代工部侍郎一职。 本来皇上是想让林烨直接任工部侍郎的,但南安郡王府不会让他这么轻易上位,皇上刚开了个话头,就有一堆人站出来反驳说他年轻、嘴上无毛、做事激进、亲近海外蛮夷…… 还有的人说他还这么年轻就任高位,以后任无可任该怎么好? 而且还有的人拿着父子官职说事,说怎么能子越父?还没有越,平级那也不行。 最终结果就是林烨成了暂代,从三品的品级没变。 大家都知道,他这个“暂代”二字想必没多久就能把去掉了,而且就算是暂代,他回京城平调,也是升迁。 从三品的外官跟京官,孰高孰低? 自然是京官。 这个时候林如海已经出发了,贾敏留在家中,她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回到了原本的位置,儿子终于回京了! 想来这几年他不会再去别的地方了吧? 真那样的话,想到这里,贾敏的高兴突然停顿,那样的话夫君不就要去外地了? 父子两个谁留在京城好? 一时之间,贾敏陷入了烦恼中,这个烦恼她要是说出去,少不得惹来朋友的几个白眼,这样甜蜜的烦恼她们也想有。 活到她们这个年纪,早就不会计较那点男女的事了,看的是子嗣,如果她们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赶上了父辈,嘴巴都要笑歪了。 而那一头,这个好消息引得王二太太又砸了一地的瓷器,王熙凤是不会介意的,因为这些都要她自己贴钱,所以她砸呗,越砸她越高兴,不过这事被老太太知道了,王二太太被老太太叫去,屏退众人骂了一顿:“你以为自己院子里的事其他人就不知道了?传出去谁不说你一句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外甥这样的喜事,你这个当舅母的应该为他高兴才是,你就算不顾做长辈的体面,也要为了孩子想想。” 王二太太面无表情的低着头反驳:“老太太,我还能指望上他不成,他要是肯为他表姐说好话,说不得元春的皇子都出生了。”他明明这么受皇上重视,偏偏一句好话都不肯说! 老太太摇头:“那是皇上后宫私事,他不说才是对的,你也不单单只有元春一个,还有宝玉,琏儿那般的天赋被他调教了两年都能考中举人,更别提宝玉这般的天资,要是他愿意费心指点,指不定宝玉明年秋闱就能名列前茅,后年再一鼓作气考中进士!这个关头,你怎好留人话柄?”
第151章 年纪越大,越牛心左性 因着老太太这一番话, 王二太太的态度立刻软化了下来,认错:“是儿媳的不是,想的不够周全, 只是儿媳在外甥跟前说不上话,还是要劳烦老太太……”她和贾敏关系不太好,宝玉被林家拒绝的事她也没少说林家的坏话,和林烨没什么情分, 要是她开口,多半会被拒绝,但王二太太着实舍不得,要是他愿意指点宝玉, 这能给宝玉省不少时间吧? 老太太看她这态度, 被气笑了:“你是做母亲的, 你什么就指望我了?” 王二太太被她说的讪讪, 是她不想做为吗? 这不是她有自知之明? 而且贾敏也在京城, 没有和林如海去任上, 老太太这个做母亲的对贾敏开口最合适不过了。要说到这事,也是王二太太心气不平的一个原因,林如海去广州, 居然一个通房、姨娘都没带! 贾敏也真的不准备, 这把年纪了,居然还这么不贤惠, 真是不知羞! 老太太觉得心累:“现在烨哥儿还没回来, 你和敏儿打好关系不成?”难道她想要和林家一直这么不冷不淡的处着?就这还想要占便宜? 王二太太叫冤:“老太太, 不是我不想和妹妹说好话, 你瞧瞧, 我每次和她说话时她那爱答不理的样子, 这让我怎么处?” 老太太哼了一声:“那是你的态度不对,你是嫂子没错,跟你妹妹说几句好话就不是她嫂子了?”还摆着架子,要她来也懒得搭理她,一副屈尊下跪的样子给谁看? 王二太太涨红了脸,心里暗骂老太太偏心,一味向着贾敏!根本不讲道理! 王二太太离开荣庆堂的时候脸色灰暗,显然在里面的经历不太美好,她在门口停顿了一会儿,突然有了个想法,去了宝玉的院子:“你姑父出远门了,表哥也不在家,林家没有男丁撑门户,你有空了,多去给你姑母问安,看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你跑腿的。”这样显得宝玉像个主动凑上去的管事,要不是老太太开口了,王二太太是不会让宝玉这么殷勤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心如刀割,因为这样无疑暴露出她儿子不如贾敏儿子的事实。贾宝玉听了眼睛一亮,林家?林妹妹! 王二太太见状不得不提醒他:“宝玉,你就只去给你姑母问安,别的事别做,尤其是你表妹,她已经赐婚了,就等择日嫁进皇家。” 她知道宝玉去了也见不到人,还是要先把话说清楚,免得他多想。 贾宝玉脸上的失望十分明显,刚刚那一瞬间,他差点以为是自己想的那样,原来太太是想让自己去姑母跟前多走动,他见不到林妹妹。 他倒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见见她,和她说说话罢了。 王二太太看他这样,不放心了,难道宝玉还没放弃不成?要是林黛玉没定婚就罢了,如今她可是皇家的人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7 首页 上一页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