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过早的冒头并非好事,韬光养晦说不定反而能走上康庄大道。 勋贵们难得在心底思量了一番,然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思,一时的胜利又如何?如今的陛下龙精虎猛,一看便是长寿之相,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且到时候皇后的年岁也已经不小了,‘色衰而爱驰’,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呢?别看现在皇帝好似多么宠爱皇后,等再过上几年,总会有更年轻更娇妍的花儿出来分宠。 他们与其现在跟陛下唱反调,倒不如回去好好训练家中的小女孩儿。 等再过个几年,帝后感情归于平淡,他们再将调教好的女孩儿送进宫去,得了陛下宠爱生下皇子,那才是他们的盼头。 勋贵们不反对,清流们更是支持。 立太子之事比起立后的来可顺利太多了。 吹毛求疵的皇帝下了朝就将六部尚书都提溜进了乾清宫,与立后不同,立后更忙碌的是礼部与工部,可立太子关乎于江山社稷,自然是六个尚书一起上。 水琮对皇后以及皇后所出子女的偏爱,几乎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遥想当年,太上皇在位之时也是立过太子的,那便是义忠亲王,那时候的皇后香消玉殒,在与老圣人最恩爱的时候过世,用自己的死铺就了义忠亲王的太子之路,她的神情更是遗泽了义忠亲王,在义忠亲王当太子的二十多年里,义忠亲王一直都是太上皇最疼爱的儿子。 哪怕后来义忠亲王谋反夺位失败,自刎在皇父面前,太上皇当时恨极了他,事后回想起来,还是满腹不舍,不仅抹除了他所有的罪,还给他追封了义忠亲王。 虽然封号有点儿扯,但人家是太上皇钦封的亲王。 而其他的亲王多数是过继后继承回来的,与义忠亲王是两码事。 因着这一桩事,水琮对册封太子的流程提出了异议,借口就是:“不吉利。” 六部尚书:“???” 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就因为一个义忠亲王,陛下你就要弃祖制于不顾,自己重新设计个立太子的流程了么? 况且,同样的流程册封的也不仅仅只有义忠亲王一人,还有前头那么多太子呢,那些太子登基的可不少啊。 “这里这里这里,太简单了,不足以昭示太子身份的尊贵,还有这仪仗……与亲王何异?圣儿是太子,是半君,仪驾怎能只比亲王规制高一线?” 六部尚书:“……” 脸红脖子粗,虽然嘴闭的像蚌壳,心里已经开始骂骂咧咧。 水琮对着写着立太子流程的折子指点加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都给朕改了。”至于怎么改:“你们去商量个章程来。” 压力给到乙方,无良甲方表示没空继续留他们了,他还要批折子。 然后六部尚书就被请出了乾清宫。 等出了乾清门,一直沉默的几人终于顿住了脚,似乎已经过了那麻痹的状态,找回了说话的能力。 礼部尚书勾唇,对着其他五个同僚假笑:“此番立太子之大事,还需仰仗几位大人多多帮衬了。” 甭管其他五部尚书怎么忙碌,最忙的还是礼部尚书。 工部尚书也是皮笑肉不笑:“哪里哪里,太子仪仗虽有旧例,却不好照搬,本官就此事还需与大人多多沟通才是。” 礼部尚书矜持地点点头。 转过身去脸上的笑容就拉下来了,这老祖宗又不是没立过太子,根据流程走呗,非要搞什么特殊?! 不管怎么腹诽,回去还是得继续翻书忙碌。 因着封后大典的事,他都瘦了七八斤了,也不知道立太子,他又要忙碌多久,还是回去跟老妻说说,叫她每日上一盅滋补的汤,好歹别叫他失了元气。 他还想着有个好身板,留着致仕之后写回忆录,跟友人吹牛呢。 前朝刚下了朝,立太子之事就传到了后宫。 阿沅自然是高兴的,但圣旨未下,也不好过分张扬,也幸好晨安已经请过了,否则那群妃嫔们恐怕又要起身恭贺一番了。 只不过,上午的妃嫔们请安是躲过了,下午命妇觐见就没那么好躲过了。 于是阿沅听了一下午的恭维。 当然,更多的是对大皇子水圣的夸赞。 大皇子水圣年少聪慧,武艺高强能猎猛虎,人长得更是十分清俊,仪态端方,年岁虽然还小,未曾到选太子妃的年纪,可家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此时大多已经动了心思。 虽说被陛下选入后宫做娘娘是一条路,可如今的陛下,眼瞧着十分宠爱皇后娘娘,与其叫家中女孩儿长成后入宫与皇后娘娘争宠,倒不如好好培养,说不得能做太子妃呢? 能做正妻,谁又愿意做妾呢? 妃主嫔主说起来好听,是娘娘,可归根究底还是妾,千娇万宠长大的嫡出女儿入了皇家做妾,这叫孩子心理那一关就难过,更别说还分得宠不得宠呢。 应付完这些命妇,阿沅才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沐浴后换上一身松快的常服,才一身悠闲地靠在靠枕上看起话本子来,不过刚看了没两页,她突然将书放下,疑惑地看向金姑姑:“今日……荣国府是不是没有人进宫来?” “是,今日一早荣国府那边就递了折子进来,说是家中老太太得了病,已经起不来身了。” 如今荣国府落魄,只剩下贾母的超品诰命,剩下的便是的长房邢夫人的四品恭人诰命,原本二房王夫人的五品宜人诰命已经随着贾政被撤职后,也一并给去了。 也就是说,如今的荣国府二房一家子全是白身。 贾母病了起不来身,邢夫人倒是可以入宫,但她作为长媳理应侍疾,婆母都病重了,她自然也就不能入宫来,且贾母也不敢叫她独自入宫来,邢夫人这些年因为掌家,性子上虽有长进,可到底小门户出身,到了大场面就容易露怯,若她不进宫,好歹还能博一个孝顺侍奉婆母的美名,若她进了宫,怕是要闹笑话呢。 “到底是超品的诰命,今日又把话递到宫里来了,你稍后去一趟太医院,叫个太医去瞧瞧,好歹是大喜的日子,可别出了事给皇儿添堵。”阿沅合上书,语气有些烦躁。 虽说有些蛮不讲理,毕竟生老病死非人力所能控制,可这史老太太偏挑这时候病,这不是给她添堵是什么? 总是这般不合时宜。 尤其现在水琮松口要立太子,她这做母后的,总不能拖了儿子的后腿。 金姑姑立即应下,出了门便叫了个小太监跑了一趟太医院。 等吩咐完了回来就发现自家主子还在生闷气,便安慰道:“娘娘的仁慈想来荣国府那一家子该是能感受到的,奴婢听说,自今年起,那三等将军的名帖已经不管用了,如今太医院只小医士愿意上门,普通太医都不支腿儿的。” “这是作甚?难不成那荣国府穷的连打赏银子都出不起了?” 阿沅不由有些诧异,这荣国府落魄的也太快了吧,这还能等到抄家么? “不能说打赏银子出不起了,只能说那一家子养了好大一窝硕鼠,家里的药材柜儿里就没个真家伙,偏那一家子穷奢极欲惯了,要太医开的方子都挑的是名贵的好药材,您只说吃什么人参啊,灵芝的,哪里晓得,那人参都变换成了大萝卜,娘娘您说说,这方子煎服下去,能有什么效果?” “荣国府那一家子不怪自己的药材不行,非说是太医医术不好,娘娘您说,这话一出,谁还肯登那荣国府的门呢?” 阿沅闻言有些沉默了。 这这这……荣国府过得这么惨,还有必要抄家么? 不会荣国府最后靠‘惨’而逃过一劫吧。 “那这次太医上门给贾老夫人诊脉后,药材由宫里出,算是陛下的仁德。”可别吃大萝卜吃坏了身子,再在这个好时候丢了性命,那就真的晦气了。 “是,奴婢稍后就交代下去。” 阿沅点点头,手抵着下巴,手里摩挲着话本子的页脚,眼神有些放空。 她这会儿想的是荣国府。 宁荣二府有三大硕鼠,一是赖大,他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家中宅院四进,奴仆成群,小儿子赖尚荣更是得了恩典,放出了奴籍,如今正在读书考科举,原著中得了贾府照拂当了知县,却是贪污枉法的狂悖之徒,最后也随着荣国府败落而辞官逃难去了;二是周瑞,他是王夫人的陪房,早年王夫人掌家时,帮着王夫人倒卖公库里的古董摆件,联合冷子兴大肆敛财,如今随着冷子兴山匪的身份暴露,已经没了消息,三是赖二,也叫赖升,跟赖大同母所生,乃是同胞亲兄弟,宁国府之所以如此混乱,与赖二是分不开关系的。 赖二脑子不如赖大灵活,贪财却是一把好手,如今家中也是巨富。 瞧瞧,这么一看,这宁荣二府表面上的当家人是贾家两个老爷,实际上的当家人却是赖家兄弟俩。 不过,这也有个好处。 黑吃黑宁荣两府是难了点,但黑吃黑宁荣两府的管家,却是极简单的。 想明白的阿沅对着金姑姑招了招手。 金姑姑附耳过来,阿沅小声说了几句,又从仓库中掏出一张灰卡递给金姑姑,金姑姑收好灰卡重重点头,然后便起身出去了。 灰嬷嬷卡虽然出现的事件短,但是每一个灰嬷嬷都十分顶用。 就好比阿沅这次拿出来的灰嬷嬷卡,她便有个技能叫[兼收并蓄],可以短暂的将不同内容,不同性质,超过己身数倍大小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还有比这个更适合黑吃黑的卡牌么? 当然没有! 灰嬷嬷存在的时间只有三天,这三天她不仅仅需要找到赖大赖二以及周瑞三家的库房,还要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进入库房,将东西尽数收起来,再回来宫里交给阿沅。 所以时间还是很紧的。 若超过三天未能及时赶回宫里,那些东西就要随着灰嬷嬷卡一起回归系统……那怎么能行?这便宜决不能给系统占了! 另一边,金姑姑一直快要到宫门口的时候才使用了灰嬷嬷卡。 在长街边站了一会儿,瞧着宫外一个灰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后,金姑姑才转身回了坤宁宫。 “姑姑可别忘了交代她一定要早早回来。”阿沅很是不放心地说道,她是真怕过了时辰,那些东西被系统给贪了。 “放心吧娘娘,她们办事十分周全,您只管安心便是。”金姑姑熟练地安抚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1 首页 上一页 2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