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我还给陛下发了好几个视频。】 【青霉素之类的需要无菌实验室,真正成功率比较大、比较好操作的抗生素平替,也就大蒜素了。】 “大蒜素作用很多的:抗菌消炎、增加免疫力、抑制肿瘤癌细胞、改善心血管健康……找到了!”许负忽然欢呼起来,把那个宝贵的盒子举起来,“看!一盒大蒜!都发芽了!” 【大蒜这辈子值了,从来没有被人这么重视过,千里迢迢从月氏送过来当国礼。】 【大蒜素甚至能当天然的农药使,它抗蚜虫和红蜘蛛。】 【好家伙,浑身都是宝。】 【关键是好养活,有土能活,有水能活,啥都没有都能长出长长的绿芽,生命力很旺盛。】 李世民微微而笑,愉悦道:“很好,那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种子都种下去了。——再专门开辟个植物园,让人每天照顾培育吧。别的东西慢点没关系,大蒜长得快,一天一个样,三四个月也许就可以收成了……” “嗯嗯!我会经常来看看的!”许负用力点头,美滋滋畅想道,“等八九月份,大蒜收成了,就可以造大蒜素了!” 李世民对这事也挺上心,因为只要了解清楚制造过程,他回大唐之后就可以复刻出来整个流程。 不管是玻璃、酒精、制盐法,还是黄道婆织机,抑或是神奇的大蒜素,凡是从他手里过了一遍,目前能在大秦搞出来的东西,他以后都会回去试一遍。 对此,魏征感叹道:“陛下现在懂得好多,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涉猎了。” “学无止境嘛。”李世民随意道。 他从后台资料库里调出这堆种子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和许负嘀嘀咕咕,添添改改,弄了本《西域种子种植手册》出来,让农夫和宫人照着手册把种子一一种下去。 许负一直在边上看着,李世民也就没走,偶尔根据弹幕的提醒,当个传话筒,纠正一下宫人的错误。 “兄长!瑞禾!”嬴阴嫚的妹妹兴冲冲跑过来,高高举着一支饱满的双头麦穗。 “不错,你的麦子种得很好。”李世民笑眯眯接过来。 “这是阿姊种的啦。”小姑娘露出大大的笑容,脸颊上还有个酒窝。 李世民摸摸她的头,夸奖道:“阴嫚不在宫里,这块地都是你在照看吧?说是你的功劳也不为过。” “其实阿母也有帮忙哦。”小姑娘并不居功。 李世民失笑,夸她诚实又孝顺,把她夸得满脸喜色,脚步轻飘飘地飘走了。 他转了转那成熟的麦穗,看着田地里热闹忙碌的景象,渐渐将草原的血色埋在心底,舒出一口气来。 每次从战场下来,他总是格外偏爱接触人间烟火。 有时候是坐在长孙无忧旁边,无意识地看着她。无论她是在绣东西、翻账册、整理书信、插花合香还是带孩子。 她最初有些不解,后来似有所觉,就会把手里细碎的活计分一点给他,不管他是不是会把海棠花枝剪得太短,或者糟蹋那些名贵香料,以及弹琵琶哄孩子睡觉结果弹成了《秦王破阵乐》,搞得孩子们全都很兴奋,根本睡不着…… 她乐意让他帮倒忙,就像她乐意给他的伤口上药,一次又一次把他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带回温暖的人间。 ——李世民很喜欢这个热闹的人间。 虽然她现在并不在身边,但李世民手里仍有麦穗。 他沐浴着初夏的阳光,把玩着金色的麦穗,慢吞吞地剥着它的麦粒,捏在指尖,随口问许负:“你的女校和织院开得怎么样了?”
第87章 如何诱拐一只二凤? “一开始,一个人也没有。”许负如实回答,“我老早之前向老大你报备过,所以用了不少宣传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说书、报纸、官府公告和一些封建迷信的法子,但是收效甚微。” “是不是因为和太学撞上了?”李世民道,“腊月的时候太学也开张了,相对更轰动,报名的人特别多。” “一半一半吧,另一半是由于,上的起学的家庭都把老师请到家里,上不起的呢,也不愿意放家里女儿去念书。——于是我想了点法子,不仅食宿全免,只要念满一个月,我就送一台织机。”许负并不沮丧,而是积极想对策,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在纯做慈善啊。】 【冲着这条件,总该有人报名了吧?】 “然后呢?”李世民好奇。 “然后女校就变成了织院绣坊的夜校扫盲班。”许负耸了耸肩,“这些女孩子本来就在我这里上班嘛,知道我这儿福利待遇好,按时辰给钱,天黑之前就下班,还供两顿饭,下班之后呢,顺便就上个扫盲班,还能再得几个钱,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便笑了:“我看主要是为了织机吧?” “谁说不是呢?”许负也笑起来,“她们都是靠女红吃饭的,可积极了。” “那也不错,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至少你的目的达到了。” “嗯嗯,而且有的姑娘很聪明,有数学天赋,上了两个月之后,不仅得到了织机,还转行当了会计,帮我的布料庄算账。工资翻了三倍。”许负笑得眯起眼睛,竖起三根手指,晃了晃。 “千金买马骨,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应该会有更多人报名了?”李世民推测道。 “是呢,我给她发了奖状和奖金,锦旗一直送到她家门口,敲锣打鼓的,她家里人迎出来的时候,嘴笑得都合不拢了。方圆十里的百姓都出来看热闹,没过两天,她家亲戚邻居就来了好几个报名的。”许负欢欢喜喜道,“我那天特地跑过去看热闹,送了米面盐油,还在她家蹭了一顿豆饭。” 【慈善事业干得真不错。】 【奖状上写的啥?“三好学生”还是“劳动模范”?】 【这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考了状元呢。】 【我们这边村里有人考了清华北大,也是这样表彰的,县政府和村委会全都跑来送钱送东西,放鞭炮宴请全村,横幅都拉了好几个,宣传效果很显著。】 李世民微微宽了心,虽说是素不相识的姑娘,但也是大秦的百姓。 她们过得好,就代表他没有做错,多少给了他正向的反馈。 “你邻居家的小娘子呢?”他把一捧麦粒放到竹晒匾里,随口问。 “陛下还记得她?”许负惊讶。 “我为何会不记得?”李世民奇怪道,“你与我说起过她的事,不是吗?” “我以为……”许负仰头看他,嗫嚅了一下,才道,“她定亲了,但也在织院上班,女校上学,得来的织机当了陪嫁。” “你觉得还不够?”李世民问。 “唔……我觉得她年纪太小了……”许负咕哝着,“但师父说,她现在能靠自己挣比从前多几倍的钱,读了书,有织机,有工作,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已经算很好啦。” 【最重要的是有钱,有钱才能在哪都过得好。】 【许负在帮这些女孩子向上爬,不管能爬多高,都是在向上,总比向下兼容强。】 【年纪确实太小了,以后生孩子是道鬼门关。】 “医馆呢?有进展吗?”李世民接着问。 “这个有点难度,学医的女子本身就极少,一般还得是家学渊源。从去年招到今年,工资开那么高,也只招到了两个女医生。”许负顺手把发芽的大蒜戳进泥土里,叹了口气。 “总比没有强。”李世民安慰道。 “我也是这么安慰我自己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只要有,就总比没有要强。”许负展颜而笑,叉着腰骄傲得很,“就像这次科举,我也报名参加了哦。” “你参加干什么,你会写策论?”李世民忍不住笑。 “我找师兄恶补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出差了,我就找其他人补课。”许负煞有其事。 “找谁?”李世民把她的交际圈过了一遍。 “咳……”魏征清了清嗓子,“臣还有公务就先走了,陛下慢聊。” 李世民迷惑地看着他匆匆离开,恍然大悟,“你找了魏征?他竟然有空指点你?” “再忙也有休沐的时候吧?”许负笑嘻嘻,“我脸皮厚,专门打听了魏大人和房大人的假期时间,拎着礼物就上门,仗着自己年纪小,和陛下你关系好,两位大人知识渊博,抽空帮我看看文章,传授了点技巧,就足够我用啦。” 【张良魏征和房玄龄教出来的学生,许负你要是考不中都对不起这顶级的师资力量啊!】 【她都封侯了,中不中根本不要紧,重点是参考。】 “你跟宜阳公主一样,是来凑热闹的吧?”李世民撇她一眼。 “毕竟是第一届科举,能多一个是一个。我都不参加,还能指望谁呢?”许负难得严肃道,“只要能过初试,能堂堂正正把名字写在榜单上,就算是三甲,我也很满意了。” “嗯,其志可嘉。”李世民温声道,“要是够不着三甲呢?” “下次再考嘛,我都天天混中枢近天颜了,咸阳宫我天天进来,比回自己家都勤快,当官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我还有什么可急的?”许负眉开眼笑。 “那还考科举做什么?”李世民明知故问。 “添柴烧火嘛。”许负年少的脸上却流露出不符合这个年岁的沉静来,“这把火,能烧多大就多大。” 李世民轻轻叹气,想起了在城门口看到的那几个女子。 巴玥千里迢迢从巴蜀赶过来,宜阳公主离开了她原先不愿意离开的荥阳,吕雉暂时放下了她不满周岁的孩子…… 她们为着同一个目标,排除万难,一起聚集在这漩涡中心,既是考场上的对手,也是政治上的朋友。 李世民几乎可以想得到,只要有不少于一个的女子,堂堂正正站在朝堂之上,她们就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许负封了鸣雌亭侯,她超越时代的知识能帮助她走得更远;嬴阴嫚身为栎阳公主,在草原建功立业,做了五原郡郡守;巴玥背靠巴家的财富,西域那杯羹肯定吃得上;吕雉的眼光和能力自不必说,就差一个机会了…… 她们几个人,必然会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抱团,成为朝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李世民想来想去,觉得这不是件坏事,——至少对他而言,不是坏事。 至于几十年之后会发展成什么样,那就看各位的本事了。 是昙花一现,还是源远流长,现在都不好说。 他只负责种下种子,给它们合适的土壤、雨露、温度和阳光,能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全看种子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李世民封赏了所有打草原的有功之臣,犒赏军队,抚恤伤员遗孤,祭祀太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1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