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过这么容易的仗吗?”尉迟敬德狐疑。 李世绩摇首:“没有,以前殿下打仗的时候,陛下——我是说那位陛下,总要搞出点事来。再加上齐王时常添乱,总帮倒忙;刘文静不听指挥擅自出兵,那位陛下爱乱杀人……所有人惹出的乱子,最后都是殿下去收拾的。” “刘文静的事你都知道?那会你还没有投奔殿下吧?”王君廓奇道。 “你不也知道?”李世绩淡然道。 “我投唐之前,可是做过一番调查的。”投过瓦岗的王君廓自豪道,“关于殿下的很多事我都知道。” “我也调查过。”跟李密归降大唐的李世绩默默道。 “还有我……”投过王世充又不耻他为人,然后转投大唐的程知节和秦叔宝紧接着道。 “啊?”唯有尉迟敬德一脸懵逼,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只有我什么也不知道就被招降了吗?” “你可是殿下亲自招降的,多幸运啊。”王君廓忍笑道。 “这幸运给你要不要?五花大绑差点军法处置哦!”尉迟敬德斜他一眼。 “要啊,怎么不要?那还有金子可以拿呢。是不是?” 几人插科打诨间,李世民写好了几封诏书,盖上秦王的印玺,让人送去该送的地方。 他走出营帐时,那些送东西的百姓聚在树底下聊天,远远地一看到他就火速爬了起来,火急火燎地飞奔而来,手忙脚乱跪拜了一地。 李世民连忙伸手去扶为首的长者:“快快起来!这么热的天,劳累诸位在日头下等我,倒是我的不是……” “不不不,是我们不请自来,耽误陛下正事了……”长者搓着手,很不好意思道。 “哪有的事?若非诸位辛苦跑一趟,我们哪来新鲜的果子可以吃呢?”李世民笑眯眯,拉着长者,看着他们都站起来,便走到树下闲谈,“这些果子是山里的,还是自家种的?” “都有都有。”有人忙不迭道,“自家种的桃尖红一点,个头大一点,我们觉得不够多,又去山里摘了几棵树……” “那得天不亮就进山吧?”李世民感叹道,“真是辛苦诸位了。” “不辛苦不辛苦!”百姓们受宠若惊,乐得合不拢嘴,七嘴八舌地感谢和祝愿着。 “陛下你才辛苦呢!这么热还要穿这么重的铠甲!” “我带了酸梅汤的!井水冰镇过的!能不能献给陛下?” “祝陛下旗开得胜,早点把那个姓史的搞死!” “我们在这里是不是有点碍事啊?马上我们就走,不会妨碍陛下行军的,也不会透露大军位置的!” “陛下吃杏子吗?虽然有点酸,但也很甜的!” …… 李世民本是来劝他们早点回家的,结果被投喂了半天,怀里都塞不下了。 尉迟敬德和李倓等人沾了光,也得到了不少果子。 “他、陛下就……就这么喝了?”连李倓这么豪爽的青年,都觉得李世民直接接过乡人的梅子汤,还饶有兴趣地品尝是件很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他小声地和王君廓嘀咕,后者咬了一口黄澄澄的杏子,被酸得脸一皱,嘴里不住地泛起口水,顿了顿才回答道:“你得相信咱们殿下洞察秋毫的本事,他从来没有看错过。他觉得没问题,那肯定就没问题。” 李倓欲言又止,换了个人继续道:“尉迟将军,以后你们殿下要是去太子府赴宴的话,你记得提醒他,那酒可不能喝,可能有毒的,齐王府也不行,齐王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哥舒翰将军都跟殿下讲过啦,叮嘱了好几遍呢。”尉迟敬德乐呵呵道。 “我看他可一点没放在上。”李倓不放心道,“别到时候为了达成目的,明知道是毒酒也喝。” “嗐!应该不会……不会吧?”尉迟敬德说了一半,忽然不确定起来。 鉴于他们家秦王有多喜欢以身犯险,没有人比尉迟敬德更清楚了。 那真是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教训。 李倓对尉迟敬德油然而生一股同情和敬佩之心,真心实意道:“将军你也不容易啊!跟着一位身份这么尊贵,还老爱亲自冲锋的将帅,没少担惊受怕吧?” “那可不吗?”尉迟敬德心有戚戚焉,“上次我们就几个人去叫阵,殿下他……” 等李世民把百姓们哄走,一回头就看到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一边龇牙咧嘴地啃杏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听尉迟敬德讲故事。 “这些事你们应该都知道吧?再听一遍有意思?”李世民疑惑。 “有啊!特别有意思!”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异口同声。 “那让你们亲眼目睹一下,是不是更有意思?”李世民笑道。 “那倒不用!”李倓马上跳出来反对,“史思明那伙残兵败将,我们这么多人收拾他绰绰有余,你就不用冒这种险了。” “对呀对呀。”所有将领都一致赞同。 “那你们知道他具体方位吗?”李世民神秘地笑笑。 “殿下你知道了?”王君廓立刻问。 “刚刚有人跟我说,他家是博陵的,跑了两天的路偷偷过来通风报信,史思明兵败之后逃到博陵去了,现在去抓应该还来得及。”李世民眉目舒展,笑着邀请道,“走吧,诸位,博陵离这大概百里,速度快点的话,明天晚上就能拿史思明的人头下酒了。” “人头还是算了吧,脏了吧唧的,猪头倒是不错,香喷喷的,肉还劲道。”李倓神采焕发,快步跟上,“还有河北的金米、驴肉、丛台酒……等打完仗了,咱们一起好好喝一顿,好不好呀,陛下?” “好!”李世民笑着应下,“如果有时间的话。” “肯定有的吧?天子天子,可是上天的儿子呢,老天爷不能不给祂最喜欢的孩子一个面子吧?”李倓促狭道。 “哈哈……”李世民被逗乐了。 众将忍不住也笑了,心情甚好地整装待发,跟被迫留守的郭子仪打个招呼,一阵风似的全跑了。 一天半之后,还在睡眠中做着春秋大梦的史思明被人直接抄家,斩将拔营,麾下将士乱作一团,仓皇出逃,竟然没多少人敢抵抗。 “怎么了?郭子仪打来了?”史思明大惊失色。 “不是郭子仪将军,是我。”李世民笑语盈盈地掀开营帐的门,气定神闲道,“认识我吗?” “你!你是……”史思明瞳孔紧缩。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气势如虹地冲过去把他拖下来,压着他逼迫其跪到地上。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慢了一步,只能遗憾地护在李世民边上,把拎了一路的人头灯笼顺手往地上一滚,咕噜噜滚到史思明脚边。 “不认识吗?”李世民歪头笑笑,“那现在认识一下,我是李世民,听说过吧?” “听、听说过……”史思明浑身发抖。 “那很好。”李世民怡然一笑,朗声道,“李倓,过来!” 李倓甩着刀上的血,匆忙掀门而入:“来了!” “这个人头就给你了。”李世民冷静道。 “诶?可我不是第一个进来的……”李倓犹豫道,“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将军不是都在这里吗?” “我和他们商量好了,你来诛杀史思明,你兄长的皇位能坐得更稳。你们兄弟感情好,彼此扶持,能走得更远。”李世民柔声道,像教育自己孩子似的叮嘱李倓——虽然他孩子才两岁。 “但是……”李倓很不好意思这种抢军功的行为,谁知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却赶紧把他拉过去,劝他快点动手。 “啊?为什么你们一点也不介意?”李倓很不解。 “陛下说给我手抄一份《兰亭集序》,专门送给我一个人!落款上还写我的名字!”李光弼两眼发光。 “……”李倓咽了咽口水,可耻地心动了。 那可是太宗陛下亲自抄写的《兰亭集序》啊!全天下独一无二的珍宝啊!死了都要带到棺材里的好不好? 谁不想要?他也很想要啊! “那你呢?”李倓转而问仆固怀恩,“陛下许诺了你什么?” “我以前和李泌喝酒的时候,他跟我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枕着皇帝的膝盖睡觉,看看钦天监能不能观测到客星犯帝座。我们俩喝醉了还打了个赌,我说不能,他说能……所以我就和陛下提了一下这件事,他答应了……”仆固怀恩努力压抑着兴奋,但嘴角已然飞上天了。 李倓目瞪口呆:“啊?太宗陛下的膝枕吗?” 这个他也很想要啊!!超级想! 跟这两个诱惑一比,史思明的脑袋算个球啊!
第94章 假如二凤穿越安史之乱(11) 平定整个河北,用了差不多半个月。 当然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追着一群群丧家之犬跑,该杀的杀,能招降的就招,再顺手把河北附近几个州也清理一遍。 玄甲军打仗,总是速战速决,并且一战定生死,一般不会给敌人仰卧起坐的机会,这次也一样。 史思明第一天晚上就成了李倓手里的球,第二天就传遍了河北。 第三天开始,史思明父子和安禄山父子灯笼就挂在了魏州城头,所有进城出城的人每天都能看到。 这期间李世民还顺便处理了一件洛阳的事。 在连续十几封向他打小报告的信里都提到某老太上皇不太安分,似乎有点小动作之后,李世民直接回复了一句“饿他两天,一滴水也别给。” 给他点颜色,还蹬鼻子上脸是吧? 李世民还没走呢,就开始不安分了,等他离开了岂不是要天天搞事? 没用的老东西能不能有点自知之明,别整天在那瞎折腾? 他不狠一点,李隆基怕是不知道洛阳谁当家! 饿他两天再说!反正死不了! 河北一定,天下基本也定了,其他地方还有点小范围的骚乱,在听说了太宗皇帝和玄甲军的光辉战绩后,也很快偃旗息鼓,销声匿迹。 这场持续了七个月的叛乱,总算结束了。 李世民这才得以卸甲,沐浴更衣,换了杏色的圆领袍,收拾得光鲜亮丽,兴致勃勃道:“哪里有最好的文房四宝,我得好好写幅字。” 送重臣的礼物,而且还是自己提前许诺的,跟随随便便写的东西当然不一样。 书法嘛,还是越讲究越好的。 “臣的府上应有尽有。”李世民话音一落,就有人主动开口。 他顺势把目光转过去,好奇道:“颜侍郎也很喜欢书法吗?” 被加封为户部侍郎的平原郡太守谦逊地一笑,淡然道:“臣不过是喜欢收集笔墨纸砚而已,遇到好看的好用的,哪怕家里已经堆了一架子了,也总忍不住去买,或是拿自己的字去换,明知道是用不完的,又舍不得送人,便越来越多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1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