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促进满汉和谐的话,不该给胤礽选个纯粹的汉人当嫡福晋? 说白了,选择瓜尔佳·石氏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说句实在话,瓜尔佳·石氏并没有优秀到太子妃之位除了她外,其他八旗秀女都比不上的地步。 只是制衡之策而已。 为了养蛊嘛。为了让蛊虫们不至于一开始对上胤礽就毫无招架之力,肯定得稍微压制胤礽,尽量给其他蛊虫助力。从古到今,妻族的力量都不容忽视的。一个男人的成功,绝对不止他自己的努力,还有妻子的帮助。 说这个话,并不是说瓜尔佳·石氏家世不好,怎么说呢,哪怕专门伺候服务皇家的包衣旗,也是有顶顶的能干人。瓜尔佳·石氏的家世很好,父亲石文炳乃是都统、三等伯石文炳之女。 虽是汉军正白旗出身,却是实权人物,比起满洲旗的都统、旗主们,也是不逞多让。 从这方面来讲,给胤礽挑了石蕊这么一个福晋,也算康熙用心。可就是用心,反而让人怀疑起康熙的本意。反正胤礽就不相信,康熙一直以来都是偏疼他的好皇父。 疼爱是有,可惜偏疼嘛。呵,作为上位者,胤礽不相信康熙会不知晓越偏疼他,就越惹得其他儿子的嫉恨。 闲话莫谈,内务府的管事很快就来,亲自将几个嚼舌的宫人领走,最终她们的归宿,多半是罚到辛者库做浆洗衣服的工作。 荷春、念夏二人已经回了正院。 鲜美的鸡汤银丝面,汤靓面白如银丝,上面撒了切得细细的葱花,十分好看味道也极好。 胤礽和石蕊一人一碗鸡汤银丝面下肚,大概七分饱。 七分饱指的是胤礽,而石蕊,她食量大,能吃一整只烤乳猪的人,一碗鸡汤银丝面只能说五分饱。又上了一些糕点,绿豆糕、桂花糕、红豆糕、山药糕都有, 都是一小碟,一碟大概有五六块的样子。却很饱腹,基本上石蕊将糕点吃完后,就勉强饱了。 “倒要在屋子里时常备着瓜果点心了。” “备着的,除了瓜果点心外,偶尔还会送来一些小菜。” “???”胤礽有些茫然,便问:“配酒的小菜。” 石蕊点头又摇头:“这个世界的酒不太好喝,还不如喝茶。” “说到茶...”胤礽突然道:“师姐,你的须弥芥能打开进入不?” “哪有那么快。” 石蕊顿时夸了脸,即使仍然没有多大的表情变化,可奇异的,却觉得分外可怜。 胤礽倒了一杯茶水递给石蕊,就往旁边一坐。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特别的赏心悦目。石蕊瞄了一眼,高高兴兴的端起茶盏吃茶。 屋外隐约可见动静,那是宫娥们走动的声音。 轻微细碎,仿佛踩在云端。 荷春几个大丫鬟也在外边,看起来好像在打络子。眼瞅着天色渐晚,才将打了一半的络子放好。也没进屋,就在外边候着。 这是留私人空间给胤礽、石蕊相处。 毕竟新婚燕尔嘛,总要有相处的时间,才能让夫妻之间的感情慢慢变深。、 这是新婚夫妻的相处之道。 并不知晓胤礽和石蕊早就相处了几百年。不说一举一动分外熟悉,却也是心意相通,默契得不得了。因为太熟,有时候反而会给人一种,老夫老妻的错觉。 比如说现在,也不知道屋子里的两人谈了什么。候在外边伺候的荷春几人,只觉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腻死人的味道。在荷春几人的认知里,胤礽和石蕊的感情极好。 而从某些方面来讲,其实荷春几人的认知并没有错。 很快,天色彻底暗沉下来。 屋里的胤礽、石蕊停止交流‘谁脑子更有包’的问题,稍作洗漱,就上床歇息。 又是一夜无梦,早上天未亮,胤礽就被新走马上任的总管太监德福叫醒了。 到点该上早朝了。 如往常一下,胤礽穿着杏黄颜色的朝服,却和胤禔、胤祉以及胤禛站在一块儿。除此之外,还有尚未娶妻的胤祺、胤祐二人。兄弟俩同一年出生,如今已是虚17岁的年龄。 往后排行八的胤禩,则比胤祺、胤祐二人小一岁,比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誐大了两岁。 都尚未娶妻,暂时还没有理由借口正式步入朝廷,开始背刺胤礽。 如今参与政务,帮康熙分忧解难的皇子阿哥,除了明目张胆,受了康熙‘暗中鼓励’和胤礽互相别苗头的胤禔外,胤禛如今是地地道道的太子党,而胤祉...... 勉勉强强算是墙头草吧。 未必没有对那个位置的贪婪,却优柔寡断,想着在两位兄长那里左右逢源。 看似天真愚蠢,实际上不过是贪欲作祟,把自己想得太厉害。 左右逢源是那么好的? 先不说胤禔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受不得激的问题,就如今的胤礽,哪里又会把胤祉左右逢源,妄想两边下注兼渔翁得利的行为,放在眼里。
第24章 胤礽面色平静的站在兄弟中间,左边站着的是龇牙咧嘴,表情很是狰狞的胤禔。右边则是表情严肃,貌似有不少深仇大恨的胤禛。 胤祉则站在后面一小步的位置上,懒洋洋的,嘴巴里却一直小声嘀咕着什么。仔细一听,赫然在背诵文章。 果然是备受杏林人士赞誉的文化人,就是与众不同,与他们格格不入。 反正诚实如胤礽,是怎么也不会做出不想和人交流,就背诵文章的事情来。有本事背诵文章,有本事用多种语言背诵啊。唠唠叨叨,翻来覆去就是汉语、满语,都没有背诵过蒙语,真的是一代天娇:爱新觉罗·胤祉啊。 胤礽心头诽谤,面上却不动如山,沉稳得不得了。如傲雪挺拔的松柏,引人瞩目却并不突兀。 很快,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有资格步入金銮殿等候的朝臣全都到了。随着小太监的一声‘万岁爷驾到’,原本还算嘈杂的朝臣顿时一肃,恭恭敬敬的退到两侧,留出中间位置,等着穿明黄龙袍,看起来还挺英俊的康熙走进金銮殿,坐在龙椅之上。 今日的议题,与陕西、山西两地遭受旱灾有关。 明末清初,正值小冰川时代。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频频爆发,这才被清朝廷抓住机会,来了一出‘天命所归’,顺利入关成了华夏腹地的主宰。 明末清初开始的小冰川时代大概持续了百年之久。 如今差不多算是接近尾声,不过天灾还是持续不断的爆发。不是今儿春夏酷热,水涝旱灾频发,就是明儿冬季酷寒,雪灾出没。 因着接近小冰川时代的尾声,天灾频发,实际上却不是大规模爆发,最起码严重程度比不了明末崇祯时期。而清初,也就是顺治年间以及康熙前期吏治还算清明。 规模不算大的天灾,应对得还算可以。这不,朝廷之上,文武大臣就开始以‘陕西、山西两地遭受旱灾’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就...感觉有点儿离谱。 满朝文武热烈讨论,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很简单的议题好不好? 遭灾了,难道不该第一时间派官员救济百姓吗? 讨论来讨论去,难道就能赖掉朝廷该委派前往山西、陕西一带救济百姓的官员? 咦,等等。 索额图、纳兰明珠两党如此,不会就是打着让自己一方官员前往山西、陕西一带,而不是对方。 胤礽沉思起来,手指藏在衣袖中,忍不住微微弯曲。 山西巡抚是谁,陕西巡抚又是谁。 是满臣还是纯粹的汉臣? 是索额图的人,还是纳兰明珠的人? 如此不顾百姓,也要先挣个所以然来,然后才说该谁谁谁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山西、陕西一带救济灾民。 会推荐谁呢? 上上辈子,最终是谁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山西、陕西一带救济灾民的。 好像是......胤禔,这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 纳兰明珠公然支持胤禔,与他这个太子爷别苗头抢功劳。康熙34年,山西、陕西一带干旱,救济百姓的工作抢赢了,至此胤禔在朝堂之上的势力隐隐压了胤礽一头。 只是表面上的。 康熙擅长养鱼,呸,是养蛊,玩平衡之道。 对于康熙来说,一家独大不可能,三方对立并不牢固,要像多边形战士一样,多方下注。 胤礽能干,被朝臣赞誉有佳,康熙欣慰的同时,免不了心生忌惮。 这是康熙的常有心态。 儿子聪慧可人,备受赞誉,康熙内心的高兴、欣慰永永远远低于防备、忌惮。特别是随着时光流逝,儿子一天天长大,他则一日日老去的时候,这份防备、忌惮,越发浓烈。 拿上上辈子来举例,成了半糟老头子的康熙,发现自己日益衰老。惶恐之下,看着选定的继承人越发能干,只会怀疑选定的继承人会趁着他老了,直接干掉他上位。 朝廷之上,胤禔通过办差努力隐隐压了胤礽一头,与胤礽争锋相对,将朝廷搅合得乌烟瘴气,便是康熙为了巩固权利,故意放纵的结果。 权利欲望过重啊! 年轻时候,追逐向往权利很不错,而年老之时,不服老,不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利,从而将一切可能成为‘竞争对手’从他手中争抢权利的儿子,视为生死仇敌。 不独胤礽。 事实上,除了胤礽外,在胤礽被第一次废除太子之位后,顺势冒出头,饱受满朝文武赞誉的爱新觉罗·胤禩,成了新的防备之人。 为了打压胤禩,康熙除了骂儿子,还骂生下胤禩的卫氏,骂卫氏辛者库贱婢出生。直接就让卫氏为了儿子,选择绝食自尽,免得胤禩有她这个出生辛者库的母亲拖累。 后来选中胤禛,那是因为胤禛心机深沉,表现得那种...嗯,吃斋念佛,淡泊名利,一心为公,毫无私心的样子。这样的胤禛,不会让康熙觉得紧迫逼人。 康熙可是直到死,才明确了皇位的最终归属。因为这,胤禛上位后,可是被怀疑得位不正,闹得胤禛甚至亲自写文章,广而告之天下自辩。 反正就胤礽的观点而言,九龙夺嫡没有赢家。全特么输家。 最惨的除了他之外就是胤禔了吧。胤禩和胤禟、胤礻我三兄弟,可不是康熙收拾的,而是被胤禛收拾。胤禛那个小心眼的,还特么给胤禩、胤禟、胤礻我三兄弟,分别改了名字呢。 胤礽垂目,脑中掠过千头万绪的时候,金銮殿中,宛如五百只鸭子齐齐‘嘎嘎嘎’的争吵声,总算接近了尾声。康熙像是很喜欢听,又不喜欢听朝臣们的争论。 要等满朝文武吵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喝止。 “行了,吵吵闹闹像什么话。朕的意思,当务之急是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山西、陕西两地主持救灾。”康熙不动声色的瞄了瞄满朝文武,以及大婚之后就够了格儿参与政务的几个儿子。方才慢悠悠的继续说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