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姐妹也都很赞同地点点头。 “对了,我又想起一件事”探春又道。 “看起来很神秘!快说!”湘云性子急,最先催促。 可是探春却笑着摇摇头,说道“好事不怕晚,只等除夕那日,父亲自然会说的!” * 年关将至,金陵下了一场雨,本就湿冷的天气更冻得人站不住脚。 次日一早,温度跌到冰点以下,小雨转为雪花,簌簌落下。如此一整天,古城金陵就被白雪覆盖了。 没有诗人不喜欢气象的变化,这种变化总能催生出无数的灵动词句,经过姑娘们的笔端,流淌成一篇篇锦绣文章,为她们的新年诗社添了不少乐趣。 正月里,金陵贾府热闹极了,王家史家薛家的人都来贾府拜年。 姑娘们又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她们一旦三五个待在一处,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 贾政和王夫人终于可以不再应付琐碎的人情往来,贾珠和李纨已足够接替这一任务。幸而在金陵,必须的人情往来也远不及京城那么多。 一开春,元春的书院正式动工,迎春惜春和张雪月帮助元春料理这宗事情。而其他的姐妹们正忙着准备贾政在除夕夜所说的神秘事件。 她们要和王熙凤一起出海,走南海,红海,地中海,一直到大洋彼岸。 宝玉还要准备考试,黛玉本来也不想去的,却在宝玉的劝说下改了主意。 “林妹妹,我以为你不应该因为我而错过这次机会。”宝玉劝道。 “可是,你正是要考试的关键时候,我却”黛玉很是犹豫。 “从前,姑娘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路,只能依附父亲,依附丈夫,可是现在不同了”宝玉说道这里,对黛玉笑了笑“如今,长辈们都没有逼着你们必须成亲,你们也都有各自的事业要做,我又如何能成为你的阻碍呢?” 黛玉摇摇头“你为何这样说?我从不觉得你是阻碍” 宝玉走到窗边,低头嗅着一枝玉兰,反问道“凡是能流传千古的文章,大部分是男子所作,你肯定知道是为什么” “因为男子可以不受约束地游览大江南北,可以做官可以做生意,他们的人生体验比起一生困在深闺的女子们丰富太多了”宝玉不等黛玉回答,自己解释道。 “你喜欢写文章,三妹妹渴望游历,宝姐姐和凤姐姐在生意上展现自己的抱负,湘云妹妹喜欢自在行事,大姐姐和二姐姐四妹妹英莲一起办书院,也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你们能走自己的路,我真的非常为你们高兴。”宝玉笑道。 “我不过是这几年要准备考试罢了,无论考中与否,我之后仍有大把的机会去游历,而你们却很难的”宝玉说道这里又叹口气“谁知道过几年又会是什么光景呢?” 黛玉注视着宝玉的脸庞,那眼神坚定且清亮,这不属于曾经不谙世事的宝玉。黛玉忽然更深刻地明白了元春姐姐所说的宝玉的变化。宝玉好像,真的成长了许多。 “就像父亲说的,我们一起成长,不要成为彼此的阻碍,而是彼此的支柱,好不好呢?”宝玉越说声音越低,说罢,已红透了脸。他手里捏着方才嗅过的那枝白玉兰,犹豫一会儿,才递到了黛玉面前。 黛玉含笑接过,自己也红了脸庞。 * 刚过春分,贾政和王夫人就先搬到了湖畔田庄。 元春回到家里没多久,和王夫人还没有相处几日。姑娘们过些日子又要远行,贾政有些担心王夫人会舍不得孩子们。所以他并没有着急要搬的,只是王夫人却很主动。 “又不是不能回城里来了,再说她们也会来看咱们的。老爷无需担心这个。”王夫人说这话时,元春还微眯着眼靠在她肩上。王夫人就侧头摩挲了一下女儿的脸颊,又笑道“孩子们长大了,咱们就不要去操心她们了”紧跟着,是一声叹息。 这却让贾政以为夫 人是为了迁就他。只是他见夫人不想再谈这事,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孩子们的远航还没有开始,贾政和王夫人就先一步离开了金陵城。 王夫人想到这里,遥遥看了一眼屋外正弯着腰刨坑播种的贾政,忍不住摇头轻笑。 不一会儿,却听到门外有人声传来。王夫人走到院里,果然看到贾政和林如海在田间谈笑,妹妹手里拿着一饼茶叶,也朝她走了过来。王夫人笑着迎了上去。 贾政泡好一壶洞庭碧螺春,一一为林如海,薛姨妈和王夫人倒好茶,这才自己坐下倒了一杯喝。 “从来没听过哪个农夫喝这个茶的。”林如海喝了一口茶,看着远处一行行歪歪扭扭,高低不一的田垄,忍不住笑了笑。 薛姨妈也注意到了林如海的视线,她笑道“姐夫今年才刚开始做农夫,我想他会越来越熟练的。” “非也非也”林如海笑着摇摇头,“半辈子握笔的手,可不一定拿得惯锄头。”林如海说罢,含笑看向了贾政。 贾政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他笑道“一回生二回熟,会越来越好的。” 王夫人对贾政的自信已经习以为常,她赞同道“我让珠儿问了附近的农户,他们说这块地比较肥沃,灌溉也方便,不需要很精细的照料就能有不错的收成。” “还是夫人最支持我!”贾政说罢,又给王夫人续满了茶。 王夫人捧起茶杯,笑着看一眼贾政。 此时的贾政身着最朴素的灰色粗布外袍,裤脚处上还有斑斑泥点。他还是曾经那个国公府的当家人,自己的夫君吗?王夫人想到这里,又看着贾政指着农田侃侃而谈的样子,忍不住又笑笑。和他在一起的几十年生活,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开心自在过。 贾政起身指着他刚刚扎好的篱笆,回头说道“种子已经撒好了,明日我就将篱笆围好。” “又不养鸡鸭,围篱笆做什么?”林如海问罢,就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贾政的“事业心”。 “姐夫不会要养鸡鸭吧?”薛姨妈惊道,手中茶盏没拿稳,洒了一点茶水在衣摆。丫鬟还来不及行动,林如海见状,先一步将洒了的茶盏推远了一点。 “还有大鹅。”贾政补充道。 王夫人实在忍不住,笑得眯了眼睛。 “好好的一处农庄,到时只怕要臭烘烘的了!”林如海故意叹道。 “那倒没有什么,鸡舍鸭舍在田地的另一边,离院子远着呢!”贾政笑着解释道。 “我可真佩服你!”林如海笑道“说告老就告老,说归农就归农,这才回到金陵几个月,你连农庄都准备好了,是不是还在京城的时候就让人开工了啊!” 王夫人看一眼贾政,点头回道“老爷很早就有了归农的想法,那次险些被抄家后,我和探春商议罢,就在这里购置了几块田地,正好是在祖坟附近的。” “如海,你的小院我也给你留好了,什么时候来住呢?”贾政笑问林如海“我们三个老家伙已经住进来了,现在就差你一个。” “身不由己啊!”林如海悠悠叹口气。 “圣上不放你?”贾政又问。 林如海点点头。 “都察院那边由你主事,圣上如今也很是倚仗你,再过两三年等新的人才上来,你也就该退了。”贾政轻声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过几年你们宝玉也就该进官场了,我当然到了告老的时候。”林如海笑道。 宝玉现在只通过了童生试,还没有通过乡试,连举人都不是,但林如海却很看好宝玉的未来。 贾政却摇摇头“他虽很勤勉,但考试不一定顺利,而且我想他并不一定会适合官场。” “说好了不管孩子们的事,怎么又说起来了呢!”贾政无奈笑了笑,王夫人顺势拉着贾政坐在了自己旁边。 “怎么可能真的不去管?做父母的总是要为孩子们操一辈子的心。”薛姨妈笑道。 林如海点头赞同。 “算算日子,她们大概已经过南海了吧”王夫人悠悠叹道,心里未尝不担忧姑娘们。 贾政听罢,忽然起身,从屋子里拿出一卷地图,铺在桌子上,对王夫人笑道“夫人你看,这是南海海峡,一旦通过这里,就到了与中原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广阔极了” --正文完-- 第102章 番外一伤疤贾政*王夫人…… 他们只在金陵城里过了个年,贾政就迫不及待想搬到栖霞湖那边的田庄去住。 “夫人!你看我新画的草图!”贾政兴冲冲拿着一卷图纸过来,脚步迈得太大,衣袍卷起带来了一点早春的寒意。 王夫人闻声放下了手中的针线,也不起身迎他,只含笑坐等着贾政走到她跟前。 贾政将图纸放到王夫人面前的小炕几上。 他站在王夫人身侧,与她挨着腿,又微微弯了腰,一只手搭在夫人背上,一只手点在纸上,解释道“院里的小花园我已经让工匠把架子搭好了,只等开春之后将葡萄藤栽进去。还有墙根处我留了一排空地,用来种蔷薇 这几间屋子做粮仓,我想在粮仓旁边放一架石碾,方便咱们碾米。那里正好有一块空闲的地,离住处稍远,但离农田很近,我们可以养一些鸡鸭,这样施肥也更方便” 话语中是掩盖不住的期待和鲜活的少年气。王夫人虽然眼睛顺着贾政的手指走,但思绪却又飘远了。 王夫人努力回想,却发现自己甚至没有看到贾政因为升官而这样意气风发过,现在的他,活脱脱像个不务正业的少年人。 贾政说了一大串自己的构想,感觉嗓子发干,王夫人适时地将一杯茶递到了贾政唇边。 好像注意到了夫人眼神中的打趣,贾政在夫人手中喝了茶后,有些尴尬地坐在了夫人的旁边。又将双手搭到夫人肩上,轻晃着问道“夫人觉得我说的这些如何?不好吗?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王夫人本来想开口回答的,却在看到贾政眼神中的一点紧张时抿了抿唇,这不应该是一个在官场闯荡了几十年,历经浮沉的中年男子应该有的情绪。于是她玩心忽起,选择微眯了眼睛,偏过头去,故作思考。 “夫人,你调皮了”贾政一只手贴上了夫人的颈侧,轻笑道“你演戏比起我还是差远了,比如你正常思考的时候并不会避开我,只会放空,像在发呆。” 王夫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却并没有回头理会贾政,她也想逗一逗他,最好可以看到贾政难得急切慌乱的无奈,那会让她联想到 突然,贾政一手抱着她后腰,一手放在她脑后,将她逼到了窗边,贾政的脸离她不过两寸了。王夫人思绪暂停,只能微微仰头看着贾政,却因为离得太近,看不很清五官,却可以细数他鬓边新添的白发。 忽然心中涌上一种酸涩,使她本就柔软的心更软了,轻飘飘的,像要飞离胸腔,也去感受外面春光的美好。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3 首页 上一页 1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