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是个好日子,林如海和沈宴先在祠堂先祭拜了先祖,然后林如海在贾琏的见证下把林鸿雁的名字给加了上去,这意味着沈宴以后就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儿子了。 其实原主的真实年龄和黛玉差不多,只是相差了点月份,但是因为原主从小生活条件不好,长相瘦弱,沈宴穿越过来之后,虽然被林如海收养,生活条件好了一些,但是底子太差,如今虽然也是十一岁了,但是竟然看起来跟黛玉一般的高矮。 林如海以为他还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便干脆往小记了一岁,让他在族谱上比黛玉小了一岁。 不过,沈宴倒是不在意这些,他现代年龄都二十八了,能重活一世,还返老还童,已经是恩赐了,年龄大小有什么要紧的。 不过就是入族谱的环节似乎太简单了些,沈宴以前没参与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这样。 其实沈宴不知道的是,若是正常来说,真正的环节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别的不少,族谱上加个人起码也得跟族老说一声吧。 但是林家先祖这一脉没有其他族人了,就算是姑苏其他姓林的,那都是出了五服的,都是亲缘关系很远的了。所以在族谱上加名字这个仪式也就一切从简了。 林如海有了儿子,女儿也在身边,儿女双全,顿时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气色都好了许多,晚上不但跟着众人一起吃了饭,甚至还跟贾琏喝了点小酒。 但是沈宴和黛玉都很担心他,因为他们都知道,林如海的身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就像一根快要烧完的蜡烛,已经快要见底了。 他现在的每一次高兴和强撑的气色,都是在透支本来就不多的生命。 可是即便如此,黛玉和沈宴也不忍心去劝慰他,如果一个人注定要死去,那么,他们希望这个人在死前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那样至少不会有遗憾。 很显然,林如海没有遗憾了。 在有了儿子送终之后,他的身子迅速衰败了下去,最终仅仅坚持了一个月,在九月初三的巳时就去世了。 黛玉得到消息之后悲恸不已,泪如雨下,沈宴听到黛玉悲戚的哭声,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自认为是一个冷情的人,在现代,除了一起长大的妹妹,和对他有过帮助的老师之外,他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很冷漠,包括他爸、亲人、还有同学,他们关系都很冷淡,可以说,他完全没有朋友。 便是他现代的亲生爸爸去世了,他也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中毫无波澜。 但是林如海,对他如师如父,他知道林如海收养他主要还是为了黛玉以后有个依靠,可是他却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的。 当初林如海捡了他回去,给他治伤,后来又让他当书童,教他读书认字,这些林如海都没有想过任何回报。 沈宴有时候想,是不是因为在现代的亲生爸爸太渣了,所以,才会穿越之后补偿他一个养父。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用现代渣爹的命来补偿林如海的生命。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 沈宴在贾琏的协助下,办完了林如海的丧事,待林如海的灵柩安葬在姑苏的祖坟之后,沈宴便收拾东西跟着黛玉和贾琏去了京城。 去京城的船上,沈宴眼看着黛玉闷闷不乐的,担心她身子受不住,便拉着她聊天,想要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 “姐姐,我第一次去京城外祖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沈宴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神认真问她,眸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忐忑与紧张。 黛玉看着他忐忑紧张的神情,便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去外祖家的情形。 那时候她才六岁,平日里只听娘亲说过外祖家是何等的富贵尊荣,所以第一次去的时候也难免心情紧张,忐忑不安,便小心留意,生怕被人笑话了去。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着同样惶恐不安的弟弟,她安慰道:“不要担心,外祖母和舅舅、舅母们都是极好的人,兄弟姐妹们也好相处,你到了那边就知道了。” 沈宴点点头,又低声问:“那姐姐第一次去的时候紧张吗?” 黛玉微微点头,倒也没有隐瞒他,“有点。” 沈宴继续问:“那外祖母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规矩吗?我没去过京城,怕到时候出什么乱子,到时候惹得姐姐丢脸,就不好了。” 黛玉想了想,道:“倒也没什么特别的规矩,你就像在家里一样就好了。” 沈宴摇头,“不一样的,在家里肯定自由许多,咱们这次上京是投奔亲戚,在亲戚家,怎么能比得上在自己家呢?” 黛玉听到这话,愣怔了一下,内心酸涩,弟弟都知道的事情,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只是她是姐姐,就算她心里也忐忑,也害怕,她也不想在弟弟面前表现出软弱来,他还小,她现在得护着他。 黛玉叹了口气,正想安慰沈宴,让他不用害怕,没想到沈宴却先开口了,“姐姐,你放心,不管怎么样,我都会保护你的。” 黛玉听到这话,忍不住内心一片柔软,又是酸涩又是感动,她想,这大概就是亲人的感觉吧,就算身处困境,都想着要互相保护对方。 “弟弟,你还小,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读书,姐姐还不需要你保护,等你长大了,再保护姐姐吧。” 黛玉说着,又叮嘱沈宴,“外祖家有自己的族学,族中的子弟都是在族学里学习的,你到时候拜见了舅舅,想必舅舅也会安排你去,你去了之后可得好好读书,可不能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我会生气的。” “好,一切都听姐姐的。”沈宴连忙应承下来。 黛玉却想着,到时候得跟宝玉说说,让宝玉照看着弟弟一些。 就这样,趁着在船上赶路的时间,沈宴一得空就跟黛玉或者贾琏聊天,趁机打探荣国府众人的消息。 黛玉只当沈宴紧张,能想到的基本都告诉他了,不过她这边接触到的都是女眷,好在贾琏是能在外面行走的,所以等到贾府的时候,基本大部分的消息他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别的不说,至少主要人员方面有了个基本的印象了。
第4章 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过年之前回到了荣国府。 黛玉自行去了内院,贾琏便带着沈宴一一拜见了贾赦和贾珍,贾赦对沈宴这个林家样子没什么兴趣。倒是贾政,听说他跟林如海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便又多问了几句,见沈宴进退有度,谈吐得宜,便说让他府中安心住下,等过了年,到时候跟宝玉一起去学堂。 最后,贾母那边传来了消息,贾琏才领着沈宴去了内院拜见贾母。 这是沈宴第一次见到贾母,也是黛玉口中慈祥的长辈——外祖母。 沈宴进去,行了礼,贾母这才招手让他走进一点,待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与黛玉说道:“这孩子长得倒是不错,丰神俊朗的,是个好孩子,难怪你爹喜欢。” 黛玉忙解释道:“爹也是怕我一个人,没人依靠。” 贾母想起英年早逝的林如海,叹了口气,便又问起沈宴读了些什么书,了解了他的进度之后,又道:“那你便先在府里住着,待过了年,便跟宝玉一起去族学里读书吧。” 贾宝玉自从秦钟病重之后,便闷闷不乐,便是府中有元妃要省亲的喜事也没有让他的情绪好起来,今儿知*道林妹妹回来了,这才稍稍高兴起来,忙不迭的来贾母屋子里看林妹妹。 听说林妹妹还有个弟弟,也跟着一起来了,贾宝玉正是好奇呢,就见贾琏领着人进来了。 贾母在跟沈宴说话的时候,贾宝玉也一直在打量着他,见贾母把话题引到他身上,他立刻笑道:“林妹妹别担心,到时候我一定叫鸿雁弟弟跟我一起去学堂。” 沈宴其实也在偷偷打量贾宝玉,见贾宝玉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忍不住点点头,别的不说,这长相配得上他姐姐。 沈宴是个重诺的人,既然答应了林如海要照顾林黛玉一辈子,心里便已经把黛玉当成了他的妹妹和责任。 只是他虽然还是很久以前看过《红楼梦》原文,却也知道宝黛的爱情是全书的主旨,至少是明面上的主线,在知道这个准妹夫之后,他便打算好好留意一下贾宝玉。 看看贾宝玉这个人怎么样? 要是贾宝玉当真人不错,跟黛玉又确实心意相通,男有情女有意,那他就想办法帮他们一把,他是打定主意要去兵部的,他对自己的才华向来自信,想来到时候讨个什么赐婚圣旨也不难。 若是贾宝玉人不行,那他就得好好跟黛玉说说,不能做恋爱脑,大不了他以后养她一辈子也成,他的芯子是个现代人,并没有古代那种女人不嫁人就是给家族蒙羞的观念。 正好他可以跟贾宝玉一起读书,便决定到时候好好观察一下贾宝玉的品行,再做后面的判断。 便连忙接过话头,道:“谢谢宝玉哥哥,只是我年岁小,读的书少,到时候有不懂的还得请教宝玉哥哥呢。” 贾宝玉本来就因为沈宴是林妹妹的弟弟而对他爱屋及乌,如今见他是左一句宝玉哥哥,右一句宝玉哥哥,还说要请教他读书呢,自然是满口答应,没有拒绝的。 贾母见状也很高兴,便又叮嘱了几句便让王熙凤给他安排住所,王熙凤一早得到消息,就把东北角的杂物间给收拾了出来,以前是个堆杂物的院子叫竹林轩,面积不小,就是有些老旧了,王熙凤又着人稍稍修缮了一下,且在临街的地方重新开了个角门,这样也方便他出入。 贾母听到王熙凤的安排也比较满意,道:“林哥儿虽然还未成年,但到底是个哥儿,以后便单独住在竹林轩,再派几个丫鬟去安排洒扫便是。” 贾母的意思是不让黛玉跟沈宴住在一起,这个沈宴早有心里准备,倒是不怕。 作为府里的大主管,凤姐哪里不明白贾母的意思,便补充道:“老祖宗放心,一早就安排妥当了,只是正巧年底了,时间来不及,如今也只把竹林轩的主院修缮妥当,左右厢房还没收拾出来,只怕要到年后了,林丫头如今便是过去,只怕也没地方住,还得让她跟着老祖宗挤一挤才行呢。” 贾母点头道:“这个倒是不急,左右我也舍不得林丫头搬出去,且过了年再慢慢收拾吧。” 薛姨妈在一旁插嘴打趣:“我看呀,这是凤丫头知道老太太舍不得林丫头,所以才故意偷懒,好在老太太面前讨巧卖乖呢。” 凤姐笑道:“姑妈知道也就罢了,还偏得说出来,倒让我不好意思找老太太要奖赏了。” 贾母被逗得哈哈大笑,“你这猴儿,办事偷懒还想要奖赏,怕是想讨打。” 凤姐忙把贾宝玉拉了出来,道:“宝兄弟,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啊,你可得在老太太面前替我说话才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2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