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了。 这种为了生存厮杀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第472章 迷惑 前方的屠杀,让很多人都惊慌失措。 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全身戒备着。 顾瑾听到外祖父深深地叹息,自己也叹了一口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祖父的头发渐渐变白。 外祖母干活也没有以往利索。 本应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却还在艰难逃生! 顾瑾转头小声问询:“外祖父,你要不先去歇歇,我替你站一班。” 李大海摇摇头:“没关系,我不累,我只是……” 宋明此刻遇到的事,他们总有一天也会遇到。 到那时,他也会拿着弓箭射杀那些无辜的灾民。 想到这,李大海就说不出话来。 顾秀见老人难过,忙拉住他的衣袖晃了晃:“外祖父,我们跟着朝廷走,有朝廷引领,总有一天会找到一片净土休养生息,到时候我们就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啦。” 一旁的参将刘晋怀听到后表示赞同。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这次如果不是朝廷未雨绸缪,提前建造庇护所,那他们现在这些人肯定也死在天火之中。 所以,只要跟住朝廷的舰队,他们就能活下来。 前方的厮杀声渐渐变弱,随着最后一个灾民倒地,属于宋家的船舶驶离港口。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顾瑾的船队也正式驶入大海。 路过港口时,空气中都是血腥味,水面也全变成鲜红色。 顾瑾匆匆瞄了眼,这一股幸存者,大概有一百多人。 他们应该是生活在沿海渔村的村民,只可惜,他们逃过天灾,却死在同类的手中。 众人亦是不忍直视,纷纷转过头看向远方。 船舶入海后,顾瑾站在甲板用望远镜眺望,远处波澜壮阔的水面上,漂泊着数不清的巨型船舶。 它们排成排,簇拥着一艘巨大的船舶。 那船舶的顶端,飘扬着一面金黄色的龙旗。 皇帝晏殊坐在榻上,听着吴广峰汇报入海后的具体情况。 在听到有不少未选中的家族远远跟着后,他心里冷笑一声。 聪明人,果真是难杀。 吴广峰见他似有不悦,小心翼翼询问:“圣上,我们在海上已停留多日,左相大人特意派人来问,还要多久才启程?” 晏殊没有回应,而是漫不经心道:“顾瑾的船队,入海没?” 吴广峰:“刚刚接到鸽子的信息,已出港口。” 晏殊点点头:“行,那就出发罢,告诉刘永,转舵往东。” 天子口谕,吴广峰忙领命离去。 少顷,顾瑾从望远镜里看到龙船调整风帆,朝东方航行,顿时心中诧异。 怎么会往东? 舆图上的那只雨燕,勾勒出来的地方是姜辛城! 而姜辛城在西边啊。 是自己猜错了? 天子的龙船离开,跟在它身后的船舶也渐渐消失。 顾瑾放下望远镜,立刻召开临时紧急会议。 参会的都是团队的核心成员。 她将自己的这么多年琢磨出来的信息言简意赅道明后,众人都焦虑起来。 李忠义率先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瑾儿,皇帝特意留在舆图上的线索,肯定不是无故放矢,绝对有其深意,依大舅,我们现在不能跟随朝廷的船队,必须马上转航,前往舆图标记的区域。” 可他的话,参将刘晋怀却不赞同。 这几年,皇帝晏殊靠着铁血手段,在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中,牢牢护住京都百姓,又造地下庇护所和数不清的大船舶。 说明朝廷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将未来将要面临的情况全部演算多遍,并选出最优决策。 那舆图上的燕子,也许只是巧合,做不得真,如果不追随朝廷,待远处的灾民反应过来入海,蚁多咬死象,众人只怕会葬身大海。 李仁勇想来想去,脑海中的线索乱成了一团麻。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时丁云裳开口了:“师父,我相信你,师父说去哪就去哪。” 叶苗苗也不甘示弱:“对,师父说去哪,就去哪。” 皇帝算无遗漏,师父也不差啊。 要不然怎么能以平民的身份,在众多权贵世家中抢来一条生路。 他们议论纷纷,顾瑾一直在思考。 五年前,她带着团队从亳县前往京城,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靠的就是舆图中隐藏的安全路线。 眼下皇帝去往东方,她虽暂时没有猜透其心思,但既然他在多年前的舆图中留下线索,那说明生机还是在姜辛城。 实际上自火雨降临后,她就一直在疑惑。 此刻,她盯着那只雨燕,越看越纳闷。 龙海提举司的文书,误导了她,让她一直觉得灭世天灾是会将整个陆地淹没的大洪水,人类只能像雨燕生活在大海上。 可并不是。 火雨波及的范围确实很广,但世界那么大,总有一方天地能逃过此劫。 昌齐运河尽头的村庄就没有被波及。 所以,人们只要在海上漂泊两年,待大地恢复生机,还是可以回陆地上生活的。 舆图上的这只雨燕,真的很奇怪。 王虎见众人都不说话,他摸摸头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着皇帝?此人心狠手辣,收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许就是当挡箭牌,我觉得分开走,挺好。” 顾瑾挪开视线,看着他问:“你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吗?” 王虎嘿嘿道:“皇帝那么谨慎,哪里能探听到此等机密,我就是觉得不能跟着他。” 听到王虎的话,顾瑾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丝念头。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天灾后幸存的人太多,但姜辛城的资源有限,所以,皇帝被迫只能带着庞大的船队暂时前往东海? 此念刚起,又被顾瑾压下。 晏殊百般筹谋,就是为了在天灾后统治晏氏王朝,他又怎会以身涉险…… 就在这时,顾瑾想起盛小树偷偷告知的信息。 盛小树说,在进入地下河前一天,皇帝晏殊下旨,将生活在艮山殿的人提拔为各级官员,并伴随天子出海。 晟修之也在其中。 盛小树怕他用权力报复顾瑾,所以才特意通风报信。 当时,顾瑾就对晏殊的举动感到非常迷惑。 现在,好像明白了……
第473章 严阵以待 顾瑾想明白后,没有再犹豫。 她起身离开会议室,吩咐罗五谷让轮值的王本贤调整风帆转舵朝西方行驶。 生活在艮山殿的家族,大概都是与晟修之类似品性的人。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皇亲国戚,高门大院,权贵世家,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源,为了保住祖辈的荣耀,明里暗里做过的龌龊事数都数不清。 繁荣昌盛时期,平民百姓就已被压榨得苦不堪言。 现在末日来临,平民百姓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那就是豢养的牲口,迟早会被端上餐桌。 晏殊考虑到了。 所以,他在舆图中留下另外一条生路。 聪明的人,会根据线索,离开朝廷寻找他指引的一方净土。 当思路清晰后,顾瑾也明白了蒋家为什么会进入自己的队伍。 这个家族的人,都是良善之辈,没有晏殊护着,只怕早就死在京都。 眼下在大海中,晏殊的权利弱化,他是怕自己护不住,才将蒋家人塞到自己的队伍。 不过,这件事,还有一个疑点。 周国疆域辽阔,积善之家不止蒋家一族,为什么偏偏就是他们一家得到皇帝的青睐,处心积虑相护? 还有,雨燕的谜底没有解开,也许暗示火雨之后还有天灾。 他们必须在下一波灾难来临前赶到姜辛城。 顾瑾边琢磨边去往甲板。 罗五谷接到命令,匆匆去往船长室将师父下达的指令表明。 王本贤在那一次被敲打后,彻底收下蠢蠢欲动的心思,他问都没有问缘由,便听从命令转舵。 顾瑾的船忽然改道航行,这让跟在其后的家族不知所措。 蒋豪因为自家有七十几个小辈加入顾瑾的队伍,这些人都是蒋家的未来,是以蒋豪只犹豫几息时间,便决定跟随前方的领航船行动。 蒋家的族人不能分开,要死也要死在一起。 伊利亚特站在船头,在望到蒋家的风帆调转风帆,心里又急又慌。 这咋回事? 到底咋回事? 顾瑾为什么不跟着朝廷的船队航行? 蒋家又为什么乖乖听话,马上就顺从? 伊利亚特纠结得整张脸拧成一团,心好像都要裂开。 他知道顾瑾能力不错,可她再厉害,也比不过皇帝晏殊吧! 怎么办? 到底要跟哪支船队? 正焦虑,伊利哈木小跑过来,大声询问:“哥哥,顾宗主转航了,我们为什么不跟过去?” 伊利亚特意外极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顾宗主,想要活下去,难道不应该与朝廷的船队航行吗?” 伊利哈木没有想那么多,他挠着头说:“可当时组队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吗,一切行动都要听从领航船,我们既然选择与顾宗主成为一支船队,并且认同她驾驶的船舶成为领航船,就应该听从啊!” 伊利亚特知道自家弟弟心眼少,却也没有想到他这么一根筋。 有些承诺,在遇到突发情况下不遵守也是情有可原。 现在就是突发情况。 伊利亚特想选择跟随朝廷一起行动。 就在他要坚持时,堂弟帕孜勒也跑了过来。 在问清楚情况后,他赞同伊利哈木,并表示应该跟随顾瑾。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既然做出许诺,就应该遵守,方能走得长远。 伊利亚特望着他,忽然想起智者的话。 智者在临死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他说当遇到难以抉择的事,如果帕孜勒有谏言,当听之。 因为帕孜勒是疯道士挑选出来的人,他才是通关金券的真正拥有者。 伊利亚特虽然还是想跟随朝廷,却在堂弟的建议下,选择转舵。 云祯也陷入两难境地。 云长观见他犹豫,也不催促。 现在,云祯才是云家的族长。 这种生死抉择之事,只能由他定夺。 在云祯纠结时,新加入的赵家和彭家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绕过云家的船赶紧跟上去往西边的大舶。 他们拿到的都是竹制令牌。 是最末等的令牌。 如果得不到拥有玄铁令牌的家族庇护,迟早船毁人亡。 云祯本来还在思考,瞥见赵家和彭家的船舶绕过自家的船插到船队中间,才终于下定决心。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4 首页 上一页 2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