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急忙后退两步, 避开了他。 崔瑾有意给他们两人留出空间,一直在他们身后十数步的距离跟着, 见此情形,心中愈发笃定六妹妹跟裴君慎之间必是发生些他不知道的嫌隙。 否则以六妹妹如今的性子, 怎会浪费方才那番与裴君慎拉近距离的好机会? 思及此, 崔瑾不由快走几步, 走到崔英身边为二人解围:“六妹妹一路上心事重重,可是担心该如何面对荀芜荑?” 崔英眼睫轻垂,掩下思绪:“不瞒兄长,是有一些。” 崔瑾便开解道:“她既提出要见你,定会主动告诉你她之所求,六妹妹只需听着便是,无需多做其他。” 崔英点了点头:“嗯,兄长言之有理。” 这时先他们一步把荀芜荑押来暗室的狱卒出门来报——“少卿大人,寺丞大人,人犯押好了,书案上也备好了笔墨纸砚。” 禀报完狱卒还悄悄掀开眼皮瞅了眼崔英,心下暗道今儿晚上恐怕是要白忙活一场,就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娘子能审出什么来? 裴君慎方才也乱了神,闻声并未注意到狱卒的小动作,只侧身望向崔英嘱咐:“本官与崔寺丞就在门外候着,若有什么意外,你只需扯动书案左上角处的红绳,我们就会立刻打开暗室大门。” 大理寺的水牢早在天后初期便建起,至今已有半百年头,不论是审讯手段还是审讯工具皆已十分成熟。 听见裴君慎此言,崔英便仰头观察了一眼暗室门扉,果不其然在石壁上方看见一块活石。 她收回视线,朝裴君慎拱手作揖:“多谢少卿大人提醒。” 端得是一副极有礼又极疏离的模样。 裴君慎藏在袖袍下的手不禁紧了紧,只能强压心绪,转身望向暗室门扉,不敢再看崔英。 崔英这厢却还有疑问未决,临进暗室前,她看了眼站在右边的崔瑾又看了眼站在左侧的裴君慎,谨慎问道:“请恕六娘冒昧,不知兄长和少卿大人是否都认定荀芜荑就是凶手?” 崔瑾闻言愣了一瞬,旋即难得蹙眉道:“难说。” 裴君慎却负手而立,双眸沉沉:“未必。” * 暗室,书案旁。 崔英拉开木椅,缓缓坐下。 方才那两人一个“难说”一个“未必”,听起来似乎是同一个意思,可若往细里深究,便会发现他们的侧重点截然不同。 伯安兄长心里的答案其实更倾向于“是”,之所以没这么说,是因为如今证据并不算确凿,他身为侦案之人必须保持客观谨慎的态度,不到证据确凿那一刻便不会轻易下定论。 裴君慎的答案则更倾向于“否”,未必,未字先行,他心里恐怕并不认为荀芜荑是少女失踪案的凶手,只是眼下尚未出现旁的嫌疑人。 “六、六娘子……” 一道微弱呼声唤回她的思绪。 崔英敛神抬眸,倏然瞪大双眸:卧槽!救命救命!这鬼地方是什么人间炼狱啊!! 十字架铁链锁身,鞭斧刑具血淋淋地挂墙,铜炉烧烈火,铁烙片发红滚烫——好家伙,这到底是审人还是杀人? “六娘子、可是害怕?” 刑架之上的荀芜荑却比崔英要镇定,见她这番神色眼中竟露出些许关切。 “不是。”崔英不想现怂,闻言连忙压下心底震惊,轻吸口气,提笔蘸墨:“荀女医想说什么,这就说吧,我准备好了。” 荀芜荑瞧见她的动作怔了怔:“六娘子……是要自己写询案证词?” 崔英轻吸口气,迅速让自己进入正常状态:“荀女医,即便我此刻不写,出去之后也不会向兄长和少卿大人有任何隐瞒。” 她说着抬眸,看向伤痕累累的荀芜荑叹了口气,她相信荀芜荑不会天真的想不到这点,所以她实在不明白荀芜荑为何执意要见她? “其实荀女医应该清楚,不管你藏着什么秘密,只要告诉我,就等于告诉门外的两位大人。” 听见这番直言,荀芜荑嘴角顿时溢出一丝苦笑,喃喃道:“是,我清楚……只是未到最后一刻,趁我这身残命还有几分价值,我自然要搏上一搏……” 搏什么?搏活路么?若她当真为少女失踪案的幕后凶手,别说是找来她,便是找来天王老子也搏不出什么活路。 崔瑾想着蹙了蹙眉,垂首将荀芜荑言行概括于纸面。 见状,荀芜荑心底仅存的缥缈希望几乎就要散尽。 然而除了崔六娘,她已找不出第二个能帮她的人了。 她生于洛阳,长于长安,从小就看着父亲行医救人。六岁那年她便发下宏愿,长大后一定要跟父亲一样做大夫行医救人,那时父亲分明很高兴,称她有大志向、称她巾帼不让须眉,出门为达官贵人看诊时总会带着她做药童。 可这一切在她十六岁那年却忽然变了。 父亲不知为何竟认了罗子甫做弟子,倾囊相授,爱护有加,渐渐不再让她跟着行医,还给她找了门亲事让她嫁人。 但罗子甫此人天赋平平,荀芜荑自认父亲绝不会忍耐他的平庸,迟早有一日会重新发现她才是最有资格传承他医术之人。 所以她听父亲的话,不吵不闹的嫁了人。 夫家待她很好,夫君也尊重她的志向,从不阻她外出行医,有时下值后得了空闲,还会特地去她坐诊的药堂去接她回家。 那几年,荀芜荑曾一度想过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也未尝不可。 她不必在乎父亲如何看她,也不必在乎父亲隔三差五就劝她归家相夫教子的闲话,反正夫君都会替她挡着。 未曾想上天却不肯放过她,八年前徽帝登基,肃清党野,她夫君一个在城门守值的小小兵卒莫名就背上了叛军之名,抄家斩首,叫冤无门。 而当初她的命,是父亲散尽家财才侥幸保住……这世上,心善之人终究是太少。 近三十年的岁月如上元烟花般闪过脑海,荀芜荑闭了闭眼,两行浊眼怆然而下。 “六娘子,不管他们要给我按什么罪命……我都认,只求六娘子发发善心,为我女儿留一条活路。” 女儿?崔英提笔的手一顿,荀女医怎么会有女儿?府中的人明明说过荀女医一直是独来独往孑然一身啊! * 出了暗室门,崔英把询案笔录往裴君慎手中一塞便急急问道:“少卿大人,你的人是在何处抓到的荀女医?还请大人快快带我前去——” 一旁崔瑾闻言顿时满眼诧异:“六妹妹,荀芜荑对你说了什么?” 崔英回道:“都在询案笔录之上,兄长一会儿看过便知,但是眼下事态紧急,还请少卿大人相信我,莫再……” 她说到这儿顿了顿,将“对我诸多隐瞒”这几个字吞回了肚里,此地毕竟是大理寺大牢,若将这话出来多少显得有些逾越。 而裴君慎则趁短短两句话的功夫迅速看完了崔英攥写的询案笔录,继而急声吩咐狱卒:“丁乙,备马。” 话落他便将笔录交给崔瑾看,同时大步朝牢外走去。 崔英见状紧跟上前:“少卿大人,我答应了荀女医会让她见到活人。” 裴君慎:“六姑娘,嫌犯之言不可全信,你就不担心那里会有埋伏?” 崔英:“担心,但这不是还有少卿大人在吗?我相信少卿大人定会护我周全。” 说着她小跑两步,凑到裴君慎身边低声:“我记得明白,昨夜少卿大人那番话中清清楚楚的有句“护之”,所以我此言应该并未逾距分寸吧?” 裴君慎闻言轻怔,微一偏眸就看见崔英眼中闪烁着狡黠又灵动的碎光。 其实有点逾距了。 巧借“护之”之名来掩盖她妄掺刑案的小心思。 但裴君慎今夜躁动半晌的心却在此刻忽地平静下来,他好像更习惯她这般胡搅蛮缠的对他。 是以——须臾后他轻声:“并未。” 作者有话说: 崔瑾:?这就把我撂了是吧? *明天晚十一点更新&本章继续88小红包呀~ *感谢在2023-02-18 23:02:40~2023-02-19 20:5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遥远 10瓶;黑小皮、千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探案如神 ◎到底是从哪儿传出来的谣言?◎ 狱卒丁乙办事利落, 得令后便一路疾跑去了大理寺的马房牵马。 当裴君慎和崔英来到牢外之时,他正牵着一匹健壮骊马急匆匆跑回来。 崔瑾边看询案笔录边在后头追着崔英和裴君慎,及至大牢门外, 他终于面色凝重地看完了询案笔录。 若询案笔录上的荀芜荑所言为真,那这桩案子便又断了线索。 “……不知少卿大人可否带我一程?” 正想着,崔瑾耳边忽地响起自家六妹妹的话音。 他回过神来, 就见狱卒急喘着气将马绳递到裴君慎手中。 无需多问, 崔瑾便知裴君慎这是要去昨夜抓到荀芜荑的那处山腰荒院。 “六妹妹, 坐马多硌得慌, 咱们坐马车去。”恰逢此时崔达和车夫驾着马车赶到了大理寺长桥对岸, 崔瑾遥遥指了指自家马车,贴心规劝。 裴君慎原本正要应允崔英, 闻言薄唇微动, 生生将话意忍了回去。 崔英确实也不想吹冷风, 方才提出让裴君慎带她只是怕他再将她甩下,这会儿听见崔瑾所言便问:“兄长知道昨夜抓捕荀女医的地方在何处吗?” 崔瑾颔首:“自然。” 虽说暗中盯差荀门药堂一事裴君慎办得极其隐秘,除了他那几个亲信之外大理寺便无人得知,但昨夜一将荀芜荑抓进大理寺,此事便成了一张明牌, 只需稍加打探, 并不难得知荀芜荑是在何处被捕。 “那就再好不过了。”崔英面露喜意, 早知兄长知道抓捕地点,她方才就不求裴君慎了。 见他们兄妹二人三言两语便愉悦商定, 裴君慎纵使心中再有妄念,此刻也只得垂着眼道:“既如此, 本官便先行一步。” 话落便翻身上马, 策马远去。 崔瑾见状好整以暇地瞧了眼裴君慎离去的背影, 心下暗暗打定主意,待过两日有了空定要好好盘一盘裴少卿,问问他昨日跟六妹妹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崔英此时的心思全在案子跟救人上,闻言倒并未多想,眼看马车驶到跟前便催促崔瑾道:“兄长快上马车,咱们可不能落他太多。” 说着不等车夫放马凳,便扒着车门急急跳进车厢。 崔瑾瞧见一乐,边摆摆手让马夫不必再卸马凳边跳上车道:“四年不见,六妹妹如今行事倒是颇有为兄风范,不过六妹妹可莫让你大伯知道,他这人性子迂腐,往日里没少骂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1 首页 上一页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