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空间角落的一个小木箱当中堆了一小堆铜板,他心理还是十分有成就感的。 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把小空间当中所有的铜板都倒了出来,花了大概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这才总算是数清楚了自己这段时间总共赚了2346文钱,换算成银子也就是2两银子和346文钱。 这还只是手上有的现银,货担上以及小空间那里备着的货物还没算在内呢! 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些是自己折腾了两个月的成果,折合起来算的话,相当于自己平均一天就能够有差不多40文钱挣! 这可比如今打工一天二十几文钱多上不少了,而且还是长期可以干下去的活,不像打短工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算下来挣不了多少钱。 包吃住的话,一天能够有20文钱就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活计了,陶长安算了一下自己按照正常情况,差不多应该带1200文钱,也就是一两银和200文钱回去。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藏私,拿回去的钱还是需要有零有整比较真实,那就带一两银子和156文钱回去交给家里吧。 那自己手上还能够剩下1两银子和190文钱,比拿回去的还要多一点点呢,加上存放在小空间里面的货物怎么说都有值个一两多银子吧。 粗略的一算,自己这两个月居然挣了三两多银子,这可相当于农家一大家子一年的花销了呢! 既然决定回去了,陶长安就决定先把那些跟自己定了货的单子处理好了先,考虑到回到刘家以后天天吃的苦兮兮的野菜团子野菜汤,既然自己如今手上已经有了点银子,他可不想继续委屈自己。 干脆在回去之前,先在镇子上多买点肉食鸡蛋白面包子馒头煮好,温热的时候放进小空间里面保鲜存放着,以便回到刘家村之后偷偷给自己开小灶吧。 想到面黄肌瘦的三个孩子和李氏,也得找机会偷偷给他们吃点好的,要不然长期这么营养不良下去,估计就要影响身体健康了。 在刘家没有分家之前,明面上的所有收入都是要交公的,自然也就意味着各房不能够表现出自己有钱可以买东西用来改善生活了。 一大家子一起吃住,都只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想要单独吃点好都得取得大家长的同意才行,私下里偷偷往自己小家扒拉好东西,那是大家长明令禁止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时半会刘家也不会分家,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小家,陶长安自认为自己还是有私心的,只能够偷偷的想办法补贴自己的小家了。
第11章 反正该交公的部分他也交了,至于这部分钱会不会被刘父刘母他们补贴给其他几房,陶长安也懒得管了。 反正家里再怎么补贴,也不会是补贴给原主二房这边,只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事情原主愿意干,陶长安可不愿意。 置办好各种好吃的以后,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天气马上就要冷下来了,原主的那件冬衣那可真是硬邦邦的,好多年没有换里面的棉花了,一点都不保暖! 尽管这个时候已经有棉花出现了,但可能是刘家村不适合种植棉花,制作冬衣的棉花也只能够用银子买,这就导致了棉花的价格非常的贵,一般人家都不大舍得花这个钱。 很多人一大家子人,总共也只有一两件硬邦邦的棉袄,冬天一大家子都只能够躲在屋里挤在一起取暖。 想要出门的时候,就轮流穿着棉袄出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陶长安可不想再受原主那样的苦,挨饿受冻这样的日子他可过不惯。 看到镇子上有棉花卖,他干脆走过去问了一下,道: “老板,你们这里的棉花怎么卖?” 布庄的老板见来人穿得非常普通,估计也不是什么富贵人,态度十分平淡的说道: “我这棉花可是从省城那边运过来的新货,你要是想买的话,一两银子四斤便宜点卖给你一点!” 嘶...倒吸一口凉气,这棉花卖得也太贵了吧! 换算成现代的时候,一两银子就差不多是一千块钱,才能够买四斤棉花,也就是说一斤棉花就要250元,这简直就是天价! 尽管觉得十分贵,几乎都要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挣的那点私房钱都花完了,但考虑到这边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的问题,陶长安咬了咬牙,对布庄老板说道: “那就先给我来4斤吧!” 一下子又花出去了一两银子,加上刚才买的那些用来偷偷给自己加餐的食物,弄得自己浑身上下就只剩下五十多个铜板了。 尽管那点钱不多,但陶长安的心却比过去安稳了很多,如今小空间里面存放着这么多食物和货品,足够自己安身立命一段时间,不用怕万一被刘家赶出家门后,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和小家了。 有了这个底气在,以后只要自己想的话,有手有脚的,就不怕挣不到钱。 心里面的安稳,那是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买好东西之后,陶长安看了下时间还没到中午,就找了个地方歇了一会儿,顺便吃了点东西后,就直接步行走了两个多时辰回到刘家村。 等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了,天色还没黑,走进刘家院门的时候,就看到大丫正在院子里面剁猪草。 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却要拿着那么重的一把菜刀费力的剁着猪草,让人见了就觉得不大忍心。 可从原主的记忆当中可以知道,大丫这样费力干活的场景,早在她四岁学会走路开始就一直帮着家里干活了。 即使俗语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在陶长安看来,让这么小的女孩子干这么多活,男孩反而能够随心所欲的在村里一直玩到七八岁才开始干一点活,实在是不太好。 可惜让女娃从小帮忙干活,在这个时代确实一个十分普遍的事情,大家总觉得女娃养大了就是别人家的,只有男娃才是家里的根。 为了不亏本,在女娃刚会走路开始,就让她们不停的帮家里干活,重男轻女得十分理所应当! 这让在现代已经习惯了男女平等,甚至有时候重女轻男的陶长安十分不习惯。 见到陶长安回来,大丫第一时间高兴的喊道: “爹爹,您终于回来啦?大丫好久见不到你,我和娘、石头他们都非常想你啊! 爹爹,这次你怎么这么久才回家啊?” 见到大丫这么高兴,陶长安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李氏在厨房那边听到院子里面的声音,也赶忙走了出来,高兴道: “孩子他爹,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啊,要不是村里人在镇子上偶尔见到你,我们都以为你出了什么事情呢?” 有男人在家里和没有男人在家里的感觉对李氏来说,还是非常不同的。 至少自己男人平常在家的时候,大房三房他们那些人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使劲欺负自己和孩子们,日子还能够稍微好过点。 即使同样也要做不少活,但起码其他几房不敢过分的把他们的活都退给自己和孩子们。 陶长安知道自己这次忙着挣钱,忘记跟李氏他们说一声,让他们担心了--是自己做的不对,只能略带歉意的说道: “这次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到,遇到一个比较急的活,就忘记拖人跟家里说一声了!” “孩子他爹,你能够平安回来就已经十分好了,人没事就好!” 李氏只想过平平安安的日子,只要自己男人好好的,她就已经觉得非常好了。 不是李氏怕事,实在是在古代,一个家庭当中若事没有一个成年的男丁撑着,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是非常不好过的。 一不小心,不仅家财保不住,甚至连自己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 自己男人自己心疼,出去干了这么久的活,三餐不定的,肯定非常辛苦,李氏一脸心疼道: “孩子他爹,做了这么久的活,想必你也累了吧,赶紧回房间休息一会吧!” 按理说自家男人出去这么久了才回来,第一时间应该先跟公爹和婆婆他们打声招呼才对,可李氏心疼自家男人的心情占了上风,哪里还舍得让孩子他爹继续累着啊? 一路上有吃有喝的,中途走累的时候,陶长安也不勉强自己,会找个阴凉的地方坐着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往回走的。 所以说他其实也没有李氏他们以为的那么累,领了李氏的好意,但为了避免回头有人拿这个说事,陶长安还是选择先进堂屋跟刘母打了声招呼后,这才准备回屋去。 大嫂杨氏这个时候也听到动静,从自己屋里走了出来。 见老二终于回来了,目光就跟探照灯似的,不停的盯着陶长安身上背着的包袱,忍不住说道: “二弟你一个人出去打工了这么久,想必挣了不少钱吧?” 杨氏可不想直接让老二回自己的屋里,万一他回到自己的屋里以后,偷偷的把银子和东西私藏了一部分,那他们这些人可不就吃亏了? 没有分家前,所有的东西都是全家人的,可不能够让老二有机会藏私了。 杨氏直接问出了刘母正想要问老二的问题,听见老大家杨氏这么问了,刘母也转头看向陶长安,问道: “你大嫂说得对,老二你出去打工了这么久,你先说说是怎么一回事,挣到多少钱了?” 回来的时候,陶长安就预料到了这一幕,被刘母和杨氏她们这么问,倒也不慌张,憨憨的说道: “这次出去找活干,确实挺幸运的,起先跟着大哥和三弟他们一起在镇子上的粮铺那边干了几天,后来我们三个分开找活干的时候,陆陆续续的自己一个人又干了十来天,就没活干了! 本来想直接回来的,但又想着多挣点,就又在镇子上继续找活计干了。” 正当陶长安说话的空档,刘老头和刘老大,刘老三以及难得在家的刘老五一起下地干活回来了。 见到陶长安回来了,包括刘老头在内的几个人在内,都十分好奇他在这段时间内都干了什么? 刘母连忙给刘父让了让位子,一脸笑容道: “老头子、长耀你们回来了,你们回来得正好,我们一起听听老二说关于这一段时间在镇子上做活的事情呢!” 陶长安也跟着打招呼道:“爹,大哥三弟四弟你们回来了!” 刘老头干了一天的农活,尽管做的都是一些轻松的活计,但一天下来也累得不轻。 在上首的位子坐好以后,喝了杯刘母递过来的白开水,他这才把目光看向老二,平静道: “老二你继续说一下最近在镇子上忙的啥吧?” 陶长安只能够把刚刚已经跟刘母他们说了的话重复说了一遍,然后才接着说道: “前几天一起打短工的事情,大哥和三弟他们都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主要是我后面再镇子上闲逛找活干的时候,正巧遇到一个从隔壁县城过来卖货的货郎,他的腿不小心摔伤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56 首页 上一页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