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清穿之种地日常(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作者:迷途未返   状态:完结   时间:2024-08-06 18:10:15

  安清自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出声解释了起来。

  原来是胤祺亲自体验一下割麦子,要不是他之前千叮咛万叮嘱,她这会还真不一定能等得及。

  看完小麦的情况,安清也算是彻底安心了,现下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明天胤祺得空就行,妥妥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六月的天,已经开始热了,安清这赶了半天的路,这会在外面跑了一圈,身上已经出了不少汗了,她向来最受不了这黏腻劲,于是赶紧让紫苏给她准备洗澡水。

  只是,她这边还没来得及沐浴,八公主却来了。

  章佳氏的身子不适,这次没跟去畅春园,八公主本来是有机会去的,但她不放心她额娘,便也留了下来。

  “八妹妹,你怎的知道我回来了啊?”安清有些意外道。

  她什么时候消息这么灵通了啊,不应该呀。

  八公主笑着坐了下来,解释道:“方才我在宫里碰到五哥。”

  安清“哦”了一声,那怪不得呢,“巧了不是,八妹妹要是不来,我还正准备让人去找你呢。”

  说罢,她还故意对着地八公主眨了眨眼,随即又很是浮夸地惊讶道:“哎呀,看来我和八妹妹还真是心意相通啊。”

  见自家主子一副浪荡子的做派,翠柳简直没眼看,连忙挡在八公主身前,生怕她主子把人小姑娘给吓到:“主子,八公主还小,您收敛些。”

  可如今的八公主早已今非昔比,早都不再是当初那个一逗就脸红的小姑娘了,性子也活泼了不少,最主要的是越来越有主心骨了。

  “没事,我晓得,五嫂这是和我闹着玩呢。”八公主笑着看向翠柳,说道。

  安清一听这话,瞬间得意的不行。

  不过,对于八公主的转变,安清也是真的开心,毕竟,相比于一个小白兔般的小姑娘,如今她这般转变,日后嫁去蒙古才更能让人放心。

  几人说说闹闹了一会,安清也关心起了八公主在宫里的情况。

  “你额娘近来身子可好些?”

  八公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近些日子好了些,太医又给开了新方子,额娘说她喝完药身子好多了。”

  安清看着八公主开心的样子,眼底不由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晦涩。

  她之前借着送点心的让麦冬去瞧过章佳氏,她的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用麦冬的原话说,强弩之末了。

  至于太医开的那些方子,也基本都没什么大用,顶多就是多拖些日子罢了。

  不过,如今章佳氏求生意志还算强,想必也是放心不小三个年幼的孩子吧。

  “那就好,你没事就多去陪你额娘说说话,她整日在屋子里待着,想必也很无聊。”安清道。

  这样日后也能少些遗憾吧。

  八公主虽不知安清背后的深意,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放心吧,五嫂,我现在每天都会去看额娘。”

  说罢,她不知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还有郭母妃。”

  提到了郭贵人,安清不免也要关心一番,这次郭贵人也留在了宫中。

  其实,往年她基本都是和宜妃一起去畅春园的,但自去年四公主出嫁那会,郭贵人大病了一场后,身子便越发不好了,今年开春后就连病了两场,宜妃本想让她去畅春园调养,但她死活不愿去。

  所以,这会郭贵人也在宫里呢,平日里八公主倒是在宫里两边跑,也算是为四公主尽一份孝了。

  提到郭贵人,八公主才突然想到自己着急过来的目的,忍不住懊恼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哎呀,瞧我这记性,竟把正事给忘了。”

  说罢,她把随身带着的信件拿了出来,“五嫂,四姐给我写信了,四姐出嫁前说了,凡是她给我写的信,都让我拿来给五嫂看看。”

  安清听到是四公主的信,不由愣了下。

  这还是她嫁到喀尔喀后,第一次写信回来呢,当然,给康熙的报平安奏折不算,她指的是家书。

  唉,说起来也是可悲啊,大清公主出嫁后,不仅回来探亲的时间有要求,就连和远在京城的亲人通信也都是有要求的,信件还一般都要从皇帝面前走一遍明路。

  不过,看来四公主也从之前送嫁的事情上看出了康熙的态度,她很聪明的没有给自己写信,而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给八公主的信中。

  说实话,安清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她能这般机警,在蒙古那边定也能顾自己周全的。

  她接过八公主手中的信,认真地从头看了起来,最后从一篇姐妹间话家常的信件中,总结出了三个关键信息。

  一是,四公主同她的驸马墩布多尔济相处很好,两人虽说暂时还谈不上情投意合,但却也能相敬如宾。

  二是,四公主对蒙古的气候和饮食接受良好,至于那边的风土人情,她正在努力接受并融入其中。

  至于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四公主说她和墩布多尔济的家人们相处的都很好。

  要知道墩布多尔济的父亲已经死了,母亲还尚在,但这‘们’显然还有别人,至于这个别人是谁,安清也大概有了猜测,应该是指墩布多尔济的祖父和叔父。

  虽说墩布多尔济只是喀尔喀的一个郡王,但他的祖父却是土谢图汗部的大汗,在漠北有着很大的政治影响力,另外呢,他的叔父罗桑丹贝坚赞是蒙古黄教的活佛,在漠北有着很大的宗教影响力。

  可想而知,他这一大家子在漠北的地位有多高,当然,这也是康熙为他和四公主指婚的原因。

  若是四公主能和他们都处好关系,那对她只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看来她真的听懂了安清当初那番话的意思。

  当然,信件的最后,四公主也表示期待在今年八月份的木兰秋弥上与她们相见。

  当安清的视线落在‘八月份’‘木兰秋弥’四个字上时,心情也不由地跟着好了几分。

  算算日子,这会已经进了六月,离八月也没多少日子了,她也终于可以见到她阿爹阿娘和哥哥们了。


第50章 五福晋50

  晚上,胤祺回来后,安清把四公主来信的事同他简单说了说,他听完很是欣慰,同时也放心了不少。

  “这几日你要是有空,帮我去姨母那瞧瞧吧。”胤祺道。

  安清点了点头,就算他不说,这几日她也是准备去看看郭贵人的,“八妹妹说,姨母自从收到四妹妹的来信,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太医也说了,姨母她本就是心病所致,这会知晓四妹妹过的好,自是也能放心些了。”

  而且,就算是为了八月份的木兰秋弥,郭贵人也是要努力养好身子的,不然还怎么和四公主母女相见。

  胤祺轻“嗯”了声,“姨母振作起来,额娘也能放心些。”

  两人用了晚膳,闲聊了一会家常,便早早上床休息了,主要是为了明日的早起收麦子做准备。

  翌日一早,卯时刚过,安清和胤祺两人已经出现了麦田的地头,两人一身农人装扮,手持一把镰刀,望着眼前金灿灿的小麦蠢蠢欲动。

  这会天已经亮了,但却又不晒,正是趁着早上凉快把活给干了。

  现在收麦子可不像后世有联合一体收割机,机器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一圈,过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而切割、剥壳、脱粒在农机驾驶员的操作下一气呵成,直接收到一袋袋的小麦,同时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简直不要太方便。

  但农耕时代麦收方式还是比较原始的,切割、剥壳、脱粒等每步都是需要人工分开完成,耗时又耗力,不可谓不辛苦。

  这第一步便是手工收割小麦。

  安清亲自给胤祺示范,弯下腰,弓着身子,左手抓住成熟的麦秆,右手把镰刀深入到麦秆根部,然后用力一拉,只听得呲啦一声,麦子就被割掉了,左手抓住割掉的麦秆,轻轻地放到地上,然后,便是一直重复以上的动作。

  胤祺如今干起农活来已经很是像模像样了,即便他并未收过小麦,但在尝试了几次后很轻松地就上了手,甚至没过多久,收割小麦的速度已经能和安清不相上下了。

  这一分多地的小麦本就不算多,即便是让安清一个人来,最多两个时辰也就全部能收拾齐整,更何况这会他们人是真的不少。

  她和胤祺负责在地里收割小麦,紫苏和翠柳带着其他人把地里的麦子运到麦场,平铺开来进行暴晒,为接下来的脱粒做准备。

  至于所谓的麦场,就是把收割完的麦子进行脱粒的必备场所,大都位于大片麦田的地头,在麦收之前会提前把这片土地硬化、磨光,供后续暴晒脱粒之用。

  但安清这田地太小了,确实也没这个条件,于是,她便在院子里选了一块石板地当麦场之用。

  约摸着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的样子,安清和胤祺终于合力把这块地的麦子全都收割完成了。

  清晨的露水把两人的裤子都打湿了,额头的汗水,还有衣服上粘着的麦芒麦屑,不得不说,他们现下这副样子真的是狼狈到不行,但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却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

  这大概就是丰收带来的喜悦吧。

  把麦子收割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麦子经过暴晒后,还要进行反复碾压,让秸秆、麦穗和麦粒脱离开来。

  若说收割麦子可以避开午间热浪的话,那么碾压,就必须得在午间或者午后进行了,因为那会正是铺在麦场里的麦子,被晒的最干透的时候,此时碾压麦粒也最好脱落。

  胤祺回来是有差事在身的,他白日里确实是没有时间,所以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便是由着安清领着院里的人完成的。

  当然,又是暴晒又是拉着石磙碾压麦子的,已经算是比较重的体力活了,所以安清也就是口头上指挥指挥,都是她院里的那几个小太监轮流干的。

  经过这大半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到了最终的给粮食称重的环节了,这也是安清那本《小麦种植实验指导》册子上最后的落笔。

  这天,胤祺专门找来了米斗,一种专门称量粮食的度量衡器具。

  两人也不让旁人插手,自个亲自上手称了起来。

  等称完后,胤祺不可思议地抬头安清,“竟然有三斗半!”

  安清也不由有些意外,她是想过会丰收,但却没竟然这么多,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一斗约是17.4斤,那三斗半大概就是六十斤啊。

  要知道现下一亩小麦的平均产量在150-220斤之间,其中南方平均产量较高,北方平均产量较低。

  所以说啊,这会亩产一百多斤的小麦才是常态,那些遭了灾的地,一亩地才三四十斤,甚至更少的都有。

  后世那种小麦动辄亩产过千斤的情况,是因为化肥、农药的大规模应用,还有杂交育种的出现的缘故。

  而且,即便是在后世,小麦优良品种的培育也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的,七十年代培育成功,化肥也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粮食产量一直都是很低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