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语桐顿了一下, 组织了一下语言。 “我必须得说, 我们有的一些地方确实还需要一些发展完善。” 对于这位一直无私帮助自己的老教授, 杨语桐也很坦诚。 “放心吧, 杨, 我明白的, 我也都想好了, 我感觉有一些数学问题,只有你会给我答案。” 他本身也不是美丽国人, 他原是拉美裔, 自然明白,在美丽国也不是那么美好的。 系里有不少的华国教授和同学,他也和对方了解过一些这边的现状。 就算是来华国,他最快也得等到下个学期, 或明年春季学期。 他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想信还有和他一样想法的人。 现在想和他一样吃螃蟹的是他的同事吴振平教授,他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因为他还拖家带口的。 虽然去了美丽国多年, 但他知道从哪下手,他直接去了李向南的办公室。 “李主任, 我们两口子想回来任教,咱们学校方便么?” 吴教授也冲着杨语桐来的, 另外他们夫妻看出来这两年美丽国的变化。 虽然现在对他们这些人还没有什么冲击,但两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当然欢迎了,等领导回来我就和他汇报,你就等我消息吧。” 李向南也挺高兴,他这资质有限,但没事总能借上自己学生的光。 杨语桐6月份开始整理钱氏弹道的资料,当初就是为了做这个才研究的N-S方程。 现在N-S方程已经解决了,这相当于她为了耕地,想做一把锄头,结果现在直接做了一台农耕机。 事半功倍,再加上之前对乘波体的一些设想应用,这部分进展的特别快。 期末考试结束后,杨语桐的这篇不能公开的论文也发给了相关部门。 假期要开始之前,她和陈致的一起出游的计划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动。 杨语桐看着她收到的通知,她收到了邀请去现场观看神舟飞船的发射。 本次载人飞船使用了她提出的优化了的飞行曲线,这一下就把几天的入轨时间缩短到不到十二小时。 并且这已经在一上次的天舟飞船的发射中得到了实践,事实见证这是个又快又好的方法。 让她先乐呵两分钟吧,前世她就特别喜欢看火箭发射,那感觉相信没人能拒绝。 这回可以去现场看,时间正好是陈致休假的前几天。 那她就不和陈致一起出发了,等她看完火箭发射陈致再来找她吧。 杨语桐做好了所有的假期前的工作结尾,就拉着行李箱登上了去西北的飞机。 还带上了一条她最喜欢的长裙子,这个搭她最爱看的火箭发射,美的都想不起她那新婚老公了。 这次的发射窗口是下午六点,这也是第一次载人飞船在夏天发射。 这是对发射场、飞船和飞行员等整个系统的考验,也提高了发射的适应能力。 杨语桐被安排在了双人间的宿舍,这里条件还不错,和外面的酒店也不差什么。 这些年发射场的基础条件得到了不少的改善,和杨语桐住一个屋的是一位航天员家属。 杨语桐到时她正在屋里看电视,里面是关于航天的一些科普知识和本次发射的亮点 “妹子,你也是家属么?”王姐的丈夫明天就出征了,她这几天晚上有些睡不着。 “我不是家属,我是合作单位的。”杨语桐觉得自己也算是合作单位的。 “明天几个小时就到轨道了,这还是夏天,我怎么这么紧张呢。” 王姐是个中学老师,自从丈夫成为航天员之后,她自学了很多航天知识。 “王姐,你放心吧,那个快速入轨的理论我验算多次了。” 杨语桐不光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最后的结果她还给把关了。 N-S方程破解之后,她又给验算过,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 “妹子,你是研究员啊,你可真年轻。” 王姐觉得这姑娘有点飘,一个刚毕业的怎么有这么大的口气,是跟着哪个厉害的老师了吧。 “我也快奔三十了。”自从过了二十五,她也爱听有人夸她年轻。 “那可真看不出来,我还以为你就二十出头。” 王姐躺进了被子里,抬手准备把电视关上。 “本次发射,我国首次使用了快速入轨的方法。” 主持人说完,又请边上的一位专家介绍这次的新技术。 “这次能把三天的入轨时间缩短到十二小时之内,得益于我国首位菲奖得主杨教授的基础理论研究。” 电视里出现了杨语桐的照片,这是她获得菲尔茨奖时的颁奖照片。 “妹子,这不会是你吧。”王姐看看电视,又看看杨语桐。 电视里的这位专家还在滔滔不绝的介绍着杨语桐的事迹,以及她的研究在技术上的改革。 “恩,姐你放心吧,这个快速入轨和返回是经过很多人反复论证验算的。” 杨语桐很理解她的心情,上去的航天员她虽然不认识,但她心里也承担着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担。 “哎哎,妹子,啊不杨教授,了解这些我就放心多了。” 王姐关了电视,她们要早点休息,明天是一天的行程。 次日上午她们先去航天城参观,这一次的受邀人员有二十多人,有家属,也有其他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 航天城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领着她们,参观并介绍了航天服,航天食品。 航天员在太空中日常生活的用具,这吃喝拉撒没一样是简单的。 参加了航天员的出征仪式,王姐看着丈夫,眼眶都红了,她还是支持他的工作的,她也感到很荣幸。 下午不到五点,大家一起到了观看发射的楼顶。 这里离发射场有一段距离,即保证了安全又能清晰的看到远处矗立在发射架上的火箭。 这绝对是最佳观赏位置了,很快第一批工作人员撤离了,时间到了发射前的负一小时。 等远远的能看到第二批工作人员坐着大巴车离开,这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就要发射了。 大家是又紧张又兴奋,几个航天员的家属是最紧张的。 当发射架打开,时间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所有人都快屏住呼吸。 随着火箭点火,浓烈的烟雾从尾部喷出,伴随着火焰和巨大的轰鸣声,火箭缓缓升空。 这是人类和自然界的抗争,这一点点摆脱地球引力飞向深蓝的过程,走了上百年。 杨语桐觉得在家看电视时的震撼不及现场的百分之一,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一直向上。 天边的云彩也有些发红,不知是因为夕阳的余晖照应,还是被火箭的火焰烧红。 和其他受邀人员的安排不同,当肉眼看不清火箭之后,杨语桐被工作人员带到了指挥大厅。 里面能看到火箭的飞行轨迹,火箭发射成功后,很多工作人员在庆祝。 飞行控制部门的工作却正是繁忙的时候,一切都按着预定计划完美的进行着。 杨语桐和部长看了看数据,又聊了几句,这次的发射和轨迹都很完美。 第二天杨语桐早上醒来,飞船已经进入了预定轨道,航天员开始了一系列的太空活动。 杨语桐也开始准备她的旅行了,她和陈致本来是计划去南面水乡旅游的。 但现在都到了这边了,正好她们两人谁也没来这边玩过。 陈致知道她要来看火箭发射后,很快就重规划了一条新的路线,他们这次算是逛吃的一条路线。 都走到这了不能不去看看莫高窟,黄焖羊肉也很不错,这两天的拉面从皮带宽到中宽再吃到毛细。 他俩这次是按着路途旅行,假期时间有限,这时候还没有动车。 第二站去钟南山,壶口瀑布,兵马俑,吃了凉皮、肉夹馍和牛肉泡馍,这两个省的面食是真多。 走到这杨语桐就想起亚历了,他放假前和自己请假说要来的中原市离着她现在的地方不远了。 “老师,项目的论文已经发出去了,我想提前几天休假。” 亚历很少请假,他搞科研时还很一丝不苟,不像是法兰西人,倒是像德意志来的。 “行啊,正好项目结束了,你们两个都早点走吧。” 杨语桐知道他们跟着自己的节奏做项目,几个人都很拼的。 “我要去中原市找家实,他已经两个多月没联系我了。” 亚历说到张家实,脸上露出了担忧着急。 “那你要注意安全,有事给我打电话。” 亚历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地方,势单力孤的,杨语桐怕他会遇到麻烦。 杨语桐想到这给亚历打了电话,他应该到中原市有几天时间了吧。 这第一通电话响了就被挂断了,这可是杨语桐在学生这没遇到过的待遇。 她觉得可能是对方不太方便接电话,等晚些时候应该就会打回来了。 晚上亚历才回了电话给杨语桐,他用迟疑的口吻说着。 “老师,我找到了家实,可这里有些奇怪,他们好像一个集中营。”
第154章 亚历来到中原市找到了张家, 张家叔叔阿姨对他的态度又回到了第一次见面那样。 “你赶紧走吧,我们给家实找了名医,等他治好病了,以后不会再和你在一起了。” 张家父母的说词让亚历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他不相信张家实会离开他。 他很快也打听到了当地的这位名医, 实在是杨浩成的名气太大了。 亚历自己的面部特征太明显了, 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特别引人注目。 他自己不方便出面, 就找了一家侦探公司, 虽然付出了比正常人多一些的报酬。 但很快他就得到了消息, 张家实进了精神病医院的康复班。 亚历在这个康复班对面的楼上租了一间房子, 每天用望远镜观察对面。 尤其是他们每天出操时间, 他很快就发现了张家实, 他的状态看起来很不好。 不是身体上的,是精神上的, 好像表情再也不那么鲜活了。 整个人安静、麻木、特别听指令, 康复班一天三次的锻炼时间,有时还有人单独被体罚。 大家的神态都出齐的相似,这里面基本大部分都是孩子,像张家实这样的成人是少数。 有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应该是朝气蓬勃的时候, 可不论年龄大小,所有人都是这样。 亚历晚上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哪看过这样的神态, 以前看过的集中营的电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8 首页 上一页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