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月探头见是景阳宫的小内侍,便问道:“谁遣你来的?” 小内侍笑嘻嘻道:“鲁嬷嬷让我过来瞧瞧,说殿下要是醒了,就带着驸马过去景阳宫一趟,太后娘娘有好东西要给殿下和驸马。” 盈月道:“去告诉鲁嬷嬷,殿下过半个时辰就到。” 小内侍应一声跑了。 隔一会,齐子蛰进来了。 众宫女识趣,纷纷告退。 齐子蛰手一伸,把李丹青抱到膝上。 李丹青红着脸道:“还要过去见皇祖母,你别把我的妆弄花了。” 齐子蛰捧着她的脸瞧了瞧,双眼灼亮,“丹娘,你真美!” 李丹青拍他的手,“你只会说这句么?” 齐子蛰便道:“丹娘,你沉鱼落雁!” 李丹青乐不可支,“太夸张了!” 两人笑闹几句。 齐子蛰贴到李丹青耳边道:“丹娘,我领兵出征之前,会安排好一支暗卫,让他们护着你。” “我已查到你舅舅杨柏行踪。今日将设法与他相见。” “我会说服他进宫当暗卫统领,藏在暗处护着你。” “我若是回不来,这支暗卫便是你的刀,你可任意使用。”
第113章 李丹青暗惊。 齐子蛰手中握着兵权, 宫中遍布耳目之外,竟然还藏着一支暗卫。 她一直在追查杨柏的下落,没有追查到, 而齐子蛰追查到了。 在硬实力方面,她不如他。 她抬头, 带笑道:“还有什么瞒着我的?” 齐子蛰揽着她道:“没有了。这一支暗卫,是保命用的, 现在给你了。” 李丹青明了。 齐子蛰父兄当时手握兵权, 在宫中也布了耳目,却一个轻忽就丢了性命。 他定然复盘过,怕步他父兄后尘,便在父兄死后,迅速培养了一支暗卫。 现在这支暗卫给了她, 相当于把命交给她。 李丹青思忖着, 若是晋王和武安侯没死,一个继位, 一个继续掌着兵权,到了现下, 定然已是君臣不和, 内忧外患。 那样的话,朝局便比她和齐子蛰共掌朝政要糟糕许多。 说不定突厥和回给纥还会联手打过来, 给大夏朝致命一击。 她现和齐子蛰成了亲,稳住了两边的人心,但这种稳定,能维持多久, 却是未知数。 而天佑太小了…… 也幸好还小,要是略懂事, 早就没命了。 看看午膳时间,李丹青便传膳。 齐子蛰瞧了瞧,见其中有他喜欢的糟银鱼,龙井虾仁,鸭掌等,便笑道:“果然体贴,早早叫人备下夫婿喜欢的菜式。” 李丹青笑吟吟道:“是你母亲跟盈月说你喜欢吃这些的,非是我吩咐备下的。” 齐子蛰有些无奈,“母亲实在……” 说着给李丹青布菜。 李丹青摇头,“我自己挟着吃才香甜。” 两人用毕午膳,漱了口,打发人问得郑太后那边还没午睡,便准备过去见郑太后。 李丹青把头埋到齐子蛰胸口,蹭了蹭道:“皇祖母有好东西给咱们,快走!” 齐子蛰一笑,抱起李丹青道:“你还走得动?我抱你出去。” 李丹青捶打他一下道:“快放我下来,叫盈月他们瞧见了,成何体统?” 齐子蛰偏不听,硬抱着出殿,喊人抬了车辇过来,这才把李丹青放到车辇上。 很快到了景阳宫,内侍见他们来了,忙忙相迎,笑道:“太后娘娘适才还在念叨,说怎么还没来?” 进得景阳宫,鲁嬷嬷出来相迎。 待见到郑太后,李丹青和齐子蛰忙行礼。 鲁嬷嬷含笑端上茶。 齐子蛰接了,跪下道:“皇祖母喝茶!” 郑太后很满意,接过茶喝了,示意齐子蛰起身,又吩咐鲁嬷嬷道:“把东西抬出来!” 鲁嬷嬷应了,带着宫女进内室,抬了一只大箱子出来。 郑太后指着箱子朝李丹青和齐子蛰道:“这是给你们的,应该能解你们一时之困。” 鲁嬷嬷揭箱给李丹青和齐子蛰看。 满满一箱,全是耀眼珠宝。 李丹青和齐子蛰惊喜,这阵子正为军费发愁,再怎么筹划,都有些紧巴巴。 这箱珠宝一变卖,确实能解一时之困。 两人当即拜谢。 郑太后遣开身边的人,拿出一对鱼形玉佩。 她有点伤感,抚着玉佩道:“这对玉佩,是皇帝给飞龙的十四岁生辰礼物。” 说着,给李丹青看玉佩上的穗子,幽幽道:“这穗子,是飞龙亲手编的。” 李丹青夸道:“编得好精致,姑姑手巧。” 郑太后道:“她长得好,心灵手巧,可最后……” 她把玉佩递给齐子蛰道:“若见到飞龙,她不信你的话,把这对玉佩给她。” 齐子蛰小心翼翼接过玉佩,郑重道:“太后娘娘,臣到得突厥,当设尽法子接回长公主,若事情有变,没法接回,也定当告诉她,太后娘娘一直在等她回来,请她好好活着!” 郑太后点点头,低声道:“只要活着,便有机会。” 她又交代齐子蛰几句,这才道:“你去忙罢,乐阳留下!” 李丹青待齐子蛰告退,便问道:“皇祖母有何吩咐?” 郑太后拉住她又看一遍,一笑道:“哀家本来担心,现下又觉着不用担心了。” 李丹青脸一红,轻嗔道:“皇祖母就会打趣孙女。” 郑太后摸摸她发丝,终是问道:“若是怀上了,你待如何?” 李丹青不答,隔一会反问道:“皇祖母觉得该如何?” 郑太后看向殿门外道:“齐子蛰这趟打胜仗回来,这天下,便是他的,再没人敢二话。” “传来捷报的时候,便是天佑这个可怜孩子丧命的时候,那些归附齐子蛰的人,绝不会让天佑多活片刻,定要赶紧立功,迎接新帝。” “你,也只能臣服。” 她收回视线,“若齐子蛰这趟回不来,原本依附他的人,定要生乱,绝不肯臣服你这个女子。” “男人不容许一个女子明晃晃骑在他们头上。” “他们啊,会另外拥立有皇家血脉的男子为帝,再对你下手。” 李丹青脊背有些发冷,抱着手臂道:“孙女不会坐以待毙。” 郑太后道:“你没有兵权,动弹不得,能有何良策?别提什么人心,人心在强权跟前,只会瑟瑟发抖。” 她看着李丹青,“乐阳,你既然选择在子蛰出征前与他成亲,那么,就该借机谋算到底。” 李丹青看看左右,确实无人,低声道:“皇祖母认为孙女该趁这时机怀上一个孩子么?” “在子蛰传来捷报时,废了天佑,让人送天佑到封地,给他一条活路。” “而我这里,膝下已有一子,赶着时机,说此子不同凡响,造势捧他上帝位。” “子蛰归来,在种种形势下,自然也要护着儿子坐稳帝位。” “彼时,我为太后,子蛰为太上皇,齐心拥立儿子。” “我们两边的人,也只好齐心了。” “如此,各各保下了命。” “且天下太平。” “若子蛰不能归来,则另做谋算,总要保着命。” 李丹青压着声音,“可是,方御医给孙女诊过脉,孙女这体质,并不易怀上。” 郑太后含笑道:“都想得如此通透了,能不能怀上又有什么关系?” 李丹青一怔,接着恍然。 哟,姜还是老的辣。 过得一个月,能不能怀上,都要宣布怀上。 没有怀上的话,到了月份,自然要秘密抱一个孩子进宫,充当自己儿子养着。 以她这体质,怀上其实也不是好事,太冒险。 祖孙又说了片刻,李丹青方才告退。 回至永和宫,内侍来禀,说谢夫人求见。 李丹青虽有些倦,还是道:“请她进来!” 谢夫人到得殿前,也不敢拿婆母的款,先行礼道:“给殿下请安!” 李丹青并不打算回礼,这一次回礼,以后就要一直回礼了,没必要。 她坐直身子道:“老夫人请坐!不知道老夫人进宫有何要事?” 谢夫人落座,一时见李丹青不冷不热,心下有些不快,但很快按住了。 她直接道:“臣妇求殿下这几日多多进补,调整好身体。” 她可是记得,李丹青初上京进侯府时,方御医给她诊了脉,当时说她体质弱,气血不继。 像这样的,一般不易受孕,可子蛰过几日就要出征了。 李丹青点点头道:“适才皇祖母也叮嘱过了,这就叫方御医过来,请他开一个进补的方子。” 谢夫人闻言,心头郁气又消了。 她甚至畅想了一下,若李丹青生下一个小娃娃,那小娃娃是何模样。 她一直不喜李丹青,但心下也得承认,李丹青极为出色。 至于自家儿子,那更是才貌双全。 两人若能生下娃娃,娃娃集齐父母的优点,该是如何聪慧如何好看。 谢夫人说毕,见李丹青脸有倦色,想起儿子之前身上中了药,那昨晚…… 她识趣,马上告退。 李丹青见谢夫人走得快,不由失笑。 嗬,盈月之前还为她忧心婆媳问题,深怕谢夫人不好相处,会挑着机会难为她什么的。 真是杞人忧天。 她身为监国公主,若还要看婆婆脸色,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所有的婆媳问题,本质上是权力问题。 不外是被欺压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婆,晋了一级,以为自己从此也是行使权力的人了,但她这个权力,只能朝儿媳妇使。 她能欺负的对象,只有儿媳妇。 当儿媳妇权势比她大的时候,她也只好收起婆婆的威风。 至于某些明明权势比婆婆大,竟还要俯首帖耳,任婆婆搓揉的,那是脑子有问题。 李丹青困倦,有些撑不住,到底又上床安歇了。 长长睡了一觉,待醒来,已是傍晚时分。 盈月领着人守在床边,见她醒来,忙上前服侍。 才收拾毕,齐子蛰便进了寝室,笑道:“丹娘,快出来!” 李丹青听着齐子蛰这语气,马上知道舅舅杨柏到了,忙站起出寝室,跟着齐子蛰到书房见客。 他们坐定,小内侍便领进一个男子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0 首页 上一页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