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刘挽一步一步的走向刘彻,并且伸手握住剑,直抵她的胸口。不顾众人叫唤,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向刘彻表明道:“我曾和父皇再三说过,我想要的从来不瞒父皇,给与不给我,由父皇来决定,这句话到现在依然作数。” 刘彻望向目光依然澄清,多年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刘挽,变的从来都是他。 挣扎中的刘彻与刘挽对视问:“你无子传承,在你之后大汉的江山当如何?” 是的,刘挽无子,无子的她,将来天下如何传承下去,那是他们谁也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一个闹不好天下要生乱。 听到这话,刘挽明白刘彻已然放软了。 “我没有,据儿有啊。我辛苦争来的江山,我一定会好好的传下去,而且一定会选一个明君,绝不会让任何人毁了大汉的江山。”刘挽并不认为这算问题。没有孩子的她更能公平的选出一个最好的继承人。 “待你百年之后谁家的侄子会为你祭祀?”刘彻更是说出另一个现实的问题,百年之后的刘挽怎么办?她这样辛苦的建立大汉的江山,为大汉呕心沥血,不该无人祭奠。 结果刘挽浑然不在意的道:“父皇,人死如灯灭,我不在意百年之后的事,我只要做好大汉的皇帝,得百姓认可,自然会有无数人引我为榜样,我何惧于将来无人祭祀。” 瞧,他们父女的目标根本不一样,自然是不可能同日而语。于刘挽来说,死后的事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活着的时候,她活着的每一天将她本份该做的事情做好,便是她不枉此生。 刘据在此时道:“二姐也可以过继。” 站在刘据的立场,他也曾考虑过刘挽无嗣一事应该怎么解决。 如果刘挽愿意生断然不可能等到现在。直到如今都不肯生的刘挽,只能是她不想。 那就不用想了,企图让她生孩子不可能,那就只有另一个办法,过继。 过继啊!刘据从前想到的只有这样一个办法。 结果刘挽瞪了他一眼道:“孩子不是你生的,你轻飘飘一句话就要决定孩子的一生?你乐意我还不乐意呢。我不需要,我也不在意所谓的后继有没有人。我这样的人,早在十七岁那一年就该死了,能够活下来实属意外。自然,如果十七岁死去的我本就是后继无人,如今也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你们别总给我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我不用。我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境地,我也知道自己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如果你们当真要为我好,请你们尊重我的选择。” 是的,尊重她的选择。 刘挽的话说到这里,刘彻在此时道:“朕不该遂你。” 这句话落下后,刘挽与刘彻对视道:“在父皇的心里,有可以取代表哥的存在吗?” 得,提及霍去病,刘彻再也说不出别的话,只能长长的一叹,终是放下了剑。 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由的松一口气,为帝王的退了,一切都好。 是的,一切都会好的。 大局将定,这个结局没有人可以预料,然而大汉皇帝的位置最终还是落到刘挽的头上,这一点,想必很多人期待,却因为刘挽是女儿身这一点,终是不敢有此奢望。想必这样的消息传扬出去,必令无数人振奋。
第563章 番外何以承九 此时的刘彻放下了剑, 扫过刘据问:“你当真能够接受?” 问得凌厉,却也让刘据再一次朝刘彻作揖道:“儿臣不如二姐。自问担不起大汉江山。多年来没有选择,儿臣只能居于太子之位上,但儿臣心有余而力不足, 否则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心有余而力不足。刘据确实没有那样的能力, 否则今天赢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刘挽。 纵然刘彻什么都没有问到, 可刘挽人在这儿已然说明了一切, 刘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皇位她是非要不可。不管刘彻和刘据答应不答应, 她都要。 如此的自信又让人无法拒绝, 那是刘挽多年来的底气, 是她经营数十年才得来的结果。 刘彻不得不承认, 他断然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最后他的孩子以这样的结果达成了共识,一个上位,一个退下, 他们都觉得彼此这样挺好, 刘彻又能如何? “拟诏。”刘彻下令,作为门下侍中的陈谦立刻上前,他之所以会被召来的意义就在这儿了,门下省拟诏,中书省中书令审核诏令,那就可以下发了。 刘彻在诏书中所要体现的意思也不多, 不过是向天下人肯定了一番太子刘据, 在最后又更是点明最重要的一点, 太子自以为才能不行, 故以退位让贤。同时刘彻也表明, 他如今年事已高,是时候退位了。最重要的一点是点明继位之君是刘挽。 诏书下发,举国哗然,可是有多少人为此而欢呼自不必说。 有人想反对,然而刘彻既然选择了退,断不可能允许横生枝节,刘挽要如何才能坐稳皇帝的位子,如何才不会给人机会将她拉下马来,刘挽心里清楚得很。 是以,不用说,整个长安守卫森严,任何人都不许轻举妄动,在绝对的实力下,刘挽顺顺利利的登基成为大汉朝的第八个皇帝,并改元始平。 无数臣子在触及刘挽一身冕服坐在上位时,那都是心情十分复杂,没有人能够想到,最后会是刘挽登上皇帝的宝座。 但在下方的无数女官们,她们是欢喜的。 女官,女相,女帝,这些都成了。将来的她们真的可以凭本事在这世间立足,再也不用担心这一切毁于一旦。 一直以来支持女子出仕,支持女子自强,给女子们机会的刘挽成为了大汉的皇帝,接下来她一定会更加想办法令她们都可以越来越好。 只是刘彻突然的退位,似是一下子没有了精气神,刘挽登基的时候刘彻亲自领刘挽走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且将头上的冠冕戴到刘挽的头上,以示他将权力都交到刘挽的手中,何尝不是在昭示他对刘挽的认可。 而后,刘彻成为了太上皇,卫子夫也成为了皇太后。 虽然卫子夫在知晓事情的经过时受到的惊吓不轻,最终的结果是好的,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于卫子夫而言,不管是刘挽或者刘据,都是她的孩子,只要他们两个不争不斗,卫子夫便无所畏惧。 而今刘据已然自叹不如,愿意一退,刘挽成为了大汉的新任皇帝,从此大汉天下易主,刘彻在刘挽登基之后也退于上林苑内,对于臣子们的拜见他都拒之门外。 卫子夫至于此算是赢了,对于许久不见的刘彻,卫子夫思来想去终是去见上他一见。 听闻卫子夫的求见,刘彻本能是拒绝的,不见待要脱口而出,最终还是松口道:“让她进来吧。” 有多少年刘彻没有认真看过卫子夫的样子? 兴许刘彻自己都不记得了。 但这个时候的刘彻对于求见的卫子夫,又存了几分好奇,想知道卫子夫到底为何而来。 卫子夫缓缓走来时,刘彻也注意到卫子夫老了,满头的银丝,满脸的皱纹,再不复当年的秀丽。 可是,人谁不老?刘彻难道不老吗? 老的啊! 正因如此,刘彻才不想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为此,刘彻终是离得卫子夫越来越远,也越发的不想再见卫子夫。 而今卫子夫在刘彻的跟前,无悲无喜的唤一声陛下。 刘彻冷淡的应一声,不料卫子夫突然朝刘彻跪下行以大礼,刘彻呆滞了,不解于卫子夫何意。 卫子夫却言辞诚恳的道:“妾谢过陛下。” 听到这一声谢,刘彻更呆住了,这一声谢该从何说起。 “妾一谢陛下当年的知遇之恩,若没有陛下,妾不过是平阳侯府的一介歌女,未来的日子也不过是碌碌无为,终老一生。妾能享此尊荣,能成为大汉的皇后,皆是陛下之功,妾对陛下一直心存感激。妾二谢陛下遂泰永所愿,若非陛下愿意,泰永不可能得偿所愿,也不可能会有如今的局面。”卫子夫说罢更是跪下朝刘彻叩首,再叩首。 刘彻怎么也没有想到卫子夫来这一趟竟然是为谢他。 仅此两桩事改变了卫子夫的一生,卫子夫不该来此一谢吗? 但刘彻以为卫子夫会来此炫耀,炫耀最终她成为了太后,而他这个皇帝终究不得不退为太上皇。 结果却出乎刘彻所料,卫子夫的性子本不是那张扬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出那张扬的事儿。 “你不必谢朕,朕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朕自己。”是的,都到这样的年纪了,刘嘉那样无所避讳的揭露刘彻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难道刘彻以为他还能装吗? 他本就是一个事事为自己谋划,为大汉寻利的人,以前如此,以后也如此。 “况且,泰永这一辈子为朕做的,为大汉江山做的,远比为你做的要多得多,朕哪怕将所有的一切都给到她,都是她该得的,不必你来谢朕。”都到最后了,刘彻依然不断的想要表明一点,刘挽为他所做的一切远胜于为卫子夫做的一切。 卫子夫不禁笑了,都到这个时候了刘彻依然还是没有改变,他总想证明在刘挽的心里,他是最重要的那一个人。 不错,刘彻在刘挽的心中确实很重要,谁也无法否认这一点。 但刘彻并非刘挽心中最重要的那一个,这一点刘彻何尝不是从来都心知肚明。 卫子夫目光复杂的与刘彻对视后,“陛下如今想证明在您的心中泰永很重要,那为何这些年却要挑起据儿和泰永相争?甚至不惜一次一次的试探泰永的底线,只为了知道泰永对您是否忠心?” 是的,卫子夫很早之前已然在心底里无数次的想问刘彻。 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父亲? 他怎么可以挑起孩子们的争斗? 难道他不知道挑起他们姐弟相争的后果吗? 最差的莫过于你死我活,国破家亡啊! 刘彻脸色有些难看,怕是也没有料到卫子夫会敢来质问于他。 当然,刘彻反应过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今连卫子夫都敢来质问于他,果然都觉得他退位让贤后,他也失去所有的权利。 “你知道朕若是下令让你殉葬,泰永也救不了你。”不悦的刘彻自然是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对卫子夫,他希望卫子夫可以永远的牢记一点,她这个皇太后也不可能违背他的意思。 卫子夫闻言笑了,“陛下以为我畏死吗?” 是的,卫子夫很想知道,在刘彻的心中,她到底算是一个怎么样的女人?她害怕死在刘彻手中吗? 刘彻微微一顿。 “妾不畏死。得到这样的结局而死去,妾已然无憾。然妾此生虽感激于陛下,但妾也想要告诉陛下,若有来生,妾不愿意再遇见陛下。如果可以,妾更希望这辈子从来没有遇见过陛下。对,没有陛下,妾一家未必有这样的荣华富贵,也未必能为天下知。可是我们这样的一生,得尽了荣华富贵何尝不是呕心沥血?泰永如何为的陛下,陛下心中有数。陛下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君王,于妾,更不是一个好丈夫。陛下之于妾,曾经是妾的希望,到最后却又成了妾的噩梦。您一次一次的挑起据儿和泰永相争,您想要他们斗得两败俱伤。那一刻,妾真的想让陛下死。”有些话藏在心里太久,久得都烙在了骨子里,卫子夫吐露出这些话时,神色间的恨意让刘彻都止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72 首页 上一页 4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