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墨秋点点头:“我正有此意,我还想介绍她们到京城读书,让吕大伯和吕大哥去我家铺子里做事,这样他们就能赚更多钱,不用再那么辛苦。” 何小九看向冯景春:“张大娘和张姐姐相依为命,她们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可是张姐姐却有可能会嫁给一个能当她父亲的老头子。你是不是在想,等你回到京城,就给张姐姐寻一门好亲事,让她们母女不用再被三姑六婆骚扰?” 冯景春笑着说道:“九姐就是九姐,我都想好了,让张姐姐嫁给冯管家的大儿子,冯管家的大儿子长得好,人也聪明,我爹都夸过他呢,张姐姐嫁给他一定会幸福的。” 何小九对董金宝说道:“你呢,准备留在招财村当上门女婿了?” 董金宝连接摆手:“不是不是,哪能呢,我和你们说着玩呢,我同意,我娘也不会同意啊,她有那么多学生,可也只有我,遗传到她的巧手,她才舍不得把我让给别人呢。” 何小九说道:“于家对你那么好,连鸡蛋都舍得给你吃,你是不是也想对他们好一点?” 董金宝:“是啊,他们对我那么好,我却不能留下当上门女婿,我心里还是挺愧疚的,所以我想好了,等我回到京城,就让人来给他家盖房子,我给他家盖两进的青砖大瓦房,有了青砖大瓦房,一定有人愿意来当上门女婿的,如果还没有人来,我就把董贵儿送过来。” 董贵儿是董金宝的小厮。 何小九觉得吧,给董金宝当小厮也挺有风险的,说不定就要被送给别人当女婿。 最后,何小九问陆问:“你呢,王家也对你挺好的,你好像对人家并不好,你是怎么想的?” 陆问:在此之前我什么想法也没有,我为什么要想,杀手不需要去想。 但是九姐既然问了,那就必须回答。 陆问:“那我就让我祖母送个婆子过来帮他家带孩子吧,反正我家有好多婆子,随便哪个都行。” 他最讨厌家里的婆子了,要么唠唠叨叨烦人,要么就是东家长西家短扯老婆舌,这样吧,把所有的婆子全都送到招财村,每家送一个,招财村有人干活,他也能落个耳根清净,完美! 何小九:有点累,怎么办? 算了,陆问还小,饶他一次吧。 何小九对冯墨秋说道:“在招财村里,像吕家这样愿意供女儿上学的人家多吗?” 冯墨秋摇头:“据我所知,只有吕家一户,否则那些人也不会冷嘲热讽了。” 何小九说道:“如果你把吕家一家人接到京城,你猜村里人会怎么说?” 冯墨秋怔住,董金宝笑着说道:“村里人肯定说他们运气好,遇到一个京城来的大傻逼,人傻钱多,还会后悔当初为何没把你抢到他们家,这样他们家也能跟你去京城了,是吧?” 冯墨秋的眼睛眨了眨,他明白何小九为何要问他了。 “我带吕家人去京城,是因为吕家人愿意供女儿读书,我想帮助他们,是因为他们一家努力生活,积极向上,但是村里人看不到这些,他们只会以为吕家人交了好运……”
第459章 番外 京城五霸(七) 这一刻,冯墨秋悟了,冯景春也悟了,董金宝不但悟了,还有些脸红,天呐,他竟然还想着给老于家盖新房子,再把董贵儿送来当女婿,那村里人会怎么想?一定是认为他是比冯墨秋更大的大傻逼! 陆问没有悟,他是杀手,杀手不需要悟。 至于何小九,她不准备帮助老钟家,这样的家,这样的人,没救了,只能远离,她带走三丫,让三丫远远离开就好。 孩子们离开前,给傅奶奶打扫了卫生。 他们吃了傅奶奶的花生,对于村里人来说,花生可是好东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吃,他们身无长物,但他们有手。 何小九对三丫说:“你带我们进山吧,我们想找点山货。” 三丫同意带他们上山,但是不敢把他们往更深处走,可是近处都被村里人翻遍了,能找到的好东西不多。 最后,何小九掏到几颗鸟蛋,她跑去傅奶奶家,把鸟蛋送给傅奶奶,傅奶奶说什么也不肯要,何小九把鸟蛋放下就跑了,傅奶奶望着她的背影,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城里孩子娇气,可看这孩子又厚道又大方,还有礼貌,多好的孩子啊。” 接下来的日子,五霸还是照常下地干活、教人读书,只是董金宝也不再躲懒,他跟着于家姐妹下田劳作,上山砍柴,就连陆问也去菜地里拔草。 何小九虽然还住在老钟家,钟老婆子伤了老腰,不能下地,索性每天坐在炕上指桑骂槐,何小九全当没听到,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有一次钟老婆子坐在炕上用笤帚疙瘩砸何小九,不但没有砸到何小九,反而被何小九把脑袋砸了一个大包。 从那以后,钟老婆子暂时安生了,至少不敢对何小九动手了。 至于钟家其他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是何小九才不怕她们,她们打她,她就打回去,她们骂她,她就骂回去,有仇当场报,决不过夜,若是看到她们欺负三丫,怎么欺负的,何小九就让三丫再欺负回去。 现在钟家人做梦都盼着何小九快点滚蛋,她们已经不妄想制服何小九了,只盼着何小九走后,她们狠狠揍三丫解解气。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京城里来人送下个月的口粮,还给他们带来了整整一个月的晨报和晚报。 领回口粮,五个人便开始看报纸,他们当中,何小九、冯墨秋和董金宝三人基本上能把报纸上的字认全,冯景春和陆问还不行,一篇文章都看不下来。 看着看着,何小九的眼睛亮了,她把一张晚报递到冯墨秋面前:“快看快看,第三届少年征文比赛!第一名有五十两银子呢,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分别有三十两和十两。” 话音刚落,一旁的冯景春就说道:“九姐,你手头紧了?我有钱,等回到京城,我拿压岁钱给你。” 董金宝:“算了吧,九姐要是缺钱,那肯定是缺大钱,你那点压岁钱根本不够。” 何小九摆摆手:“我暂时还不缺钱,缺钱了会找你们帮忙的。” 几人说话间,冯墨秋已经把征文比赛的规则看完了。 晚报的少年征文比赛迄今已经办过两次,参赛者不限男女,但是年龄不能超过十四岁。 比赛分为海选和笔试,笔试暂时只在京城和金陵两地进行,因此,参赛少年要么是家住这两地的,要么也是距此不远的,比如第一届北赛区的第一名就是河间人,第二届南赛区的第一名出自余杭。 现在正在征集的是海选稿件,以思乡为题,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文章,初选是海选,晚他会在参赛的众多稿件中选出京城和金陵各一百位入围者,共计二百人。 冯墨秋把征文事宜和众人说了,冯景春问道:“哥,你要参加吗?” 冯墨秋摇头:“不是我,是吕家的两位姐姐,我看过她们的文章,很有灵气,我想让她们试试身手。” 等到吕大伯把两个女儿接回家,冯墨秋拿出晚报给她们看,两人的眼睛都亮了,可是很快又黯淡下去。 吕小麦说道:“夫子不会让我们参加的。” 吕小稻说道:“夫子让我们把精力全都用在官员考上。” 这十几年来,有众多女性通过官员考步入官场,对于招收女生的学堂,各地衙门均有补贴,女孩子读书不用束脩,可即便如此,各个学堂里的女生仍然不多,功课好的女生更是凤毛鳞角,吕小麦和吕小稻学习好,夫子希望她们将来能像徐秋离那样,通过官员考改变命运,跨跃阶级。 对于贫苦出身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最美好的憧憬,可是至少也要是十年后的事了,吕家很穷,吕小麦姐妹很可能坚持不到官员考就嫁做人妇,婆家又会不会支持她们去参加官员考呢? 毕竟,因为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妹妹,吕大哥甚至连媳妇都找不到,更别说婆家了。 这世间也只出过一位徐秋离,而徐秋离颠沛半生,若是没有衙门插手,徐秋离还没有参加乡试就已经死了,更何谈状元? 对于吕家姐妹而言,官员考和女状元距离她们太遥远了,她们身处的是贫寒的家庭,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她们读书,是媒人不肯登门,是村里人的冷嘲热讽。 冯墨秋说道:“这件事不用告诉夫子,你们只管写,写好之后我来想办法投稿,以你们个人的名义。” 像这种征文,大多是以书院或学堂的名义参赛的,个人参赛的屈指可数。 姐妹俩交换了目光,都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希望:“好,我们写,现在就写。” 思乡,思念故乡。 吕家姐妹从记事起就已经远离家乡了,家乡存在于父亲的回忆母亲的叹息以及她们自己的想象中。 文章写好,冯墨秋带着她们去找了里正,里正原本不会管小丫头的事,可是冯墨秋出面,里正便答应下来。 次日,里正便让自家儿子去了离招财村最近的信驿,把吕家姐妹的征文寄去京城。 转眼又过了几天,晚报的海选还没有消息,一场灾祸却悄悄降临到张家。 那天,张姐姐和冯景春在地里干活,准备收工时天已经黑了,两人急急忙忙往回走,可是还没走出庄稼地,蜀黍地里便钻出两个人来。 冯景春没见过这两个人,张姐姐显然也不认识,这两人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好人。 这两人二话不说,上来就抓扯张姐姐,冯景春见了,挥拳便向其中一人打去,那人叫道:“你先把大的带走,我来对付这个小的,小丫头骗子,原本还想放你一马,你上赶着送上来,就别怪叔叔不客气了。” 那人根本没把冯景春放在眼里,伸手就来抱她,冯景春虽然年纪小,但是身手却一点也不差,可她毕竟太小了,而那人生得人高马大,竟然也能和冯景春打个平手,眼看已经听不到张姐姐的呼救声了,冯景春心急如焚,一不留神就被那人打倒在地,冯景春抱住那人的小腿狠狠咬下去,那人疼得惨叫。 张大娘不见两个姑娘回来,便出来找人,刚好遇到何小九,听说冯景春也没有回来,何小九便跟着张大娘一起来找人,还没到田边,便听到男人的惨叫声,两人全都吓了一跳,何小九朝着声音的方向飞奔而来。 拨开蜀黍杆子,何小九一眼便看到倒在地上的冯景春。 “景春,你怎么样?” 何小九一边说着,一边扑向被冯景春抱着腿嘶咬的男人。 冯景春吐出一块带血的肉:“别管我,快去救张姐姐,她被人拖走了!” 何小九朝着冯景春手指的方向追过去,便看到倒在地上昏死过去,以及褪了半截裤子的男人。 若是换成其他八九岁的小女娃,可能压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可何小九不一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59 首页 上一页 3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