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姐就没亏过! 超市装修就装了三个月,春暖花开的时候大体模样终于装修好了。 许年年看着已经成型的超市,安排了一批人去发传单造势。 巷子里的小喇叭也响了起来。 一周以后超市开业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许年年也开始给超市备货,开始给之前定的服务生培训。 正式开业那天,超市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听说他们家今天有特价苹果?” “对,他们家水果质量一向好,以前都买不到,这次可得抢上些。” “听说这边还上不少吃食,我这嘴巴最近真是淡,可要看看他们还出什么好吃的。” “我要去抢些米面粮油,家里剩的不多了,今天还开业打折!” 米面粮油靠抢呢,现在打折可不多见。 看着老板剪完彩绳,放完鞭炮,终于打开了超市大门。 排队的人一窝蜂地挤了进去,看着超市入口摆放糖葫芦小摊,一个卖吹泡泡的机子。 入口有超市区域图,一共分了四大区域。 “蔬果区,零食区,米油区,百货区。” 超市被装修得亮亮堂堂的,比供销社的小窗子看起来让人有购买欲多了。 看着架子上一瓶瓶的罐头,一袋袋米面,大家都疯狂起来了。 手脚迅速地往外搬东西,就连之前只想看热闹,没想买东西的都买了不少出去。 就连许年年都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她设置了三个结账的人,都忙不过来。 只见他们手都冒火星子了。 后面还是排了长长的队。 第一天开业,许年年想在里面转悠一会,看看有哪里不满意能改进的地方。 刚进去没一会就被人挤了出来。 她揉了揉自己手腕,决定还是晚上打烊的时候再来看看。
第491章 超市试营业 许年年这次准备超市开业,跟其他店铺不一样的,其他奶茶店,卤味店都是简单干脆的打折。 超市的话,她第一天是打九折,第二天购满100元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一等奖是一辆自行车,第三天充值1000元送50元。 她装修这超市,又把前面刚赚的钱全部投入进去了。 许年年把海报贴出去的时候许青山还有些担心装修就花了不少钱,这活动力度这么大,会不会把人搞破产。 等开业以后,看着自己都挤不进去的超市就知道想多了。 等中午人少的时候,终于挤进去了些,就看见超市的东西像被人打劫过一样,少了很多。 周围的人还在议论着: “今天打九折可不能错过了,错过这个村没这个店。” “就是,你刚才看见没,那小米可是金黄金黄,那大米就是雪白雪白,我第一次见这么好的小米,大米。” “那你是没见那面粉,看着就好吃,我好不容易抢了一大袋。” …… 许青山看着有些稀落货架子,周围顾客声不绝于耳,就知道这把稳了。 等到晚上八点,超市打烊以后,许年年边对库存边招呼人上货。 最后看着盘点出来的账单,喜意也染上眉梢。 “今天大家辛苦了,等忙完这三天,我给发开业红包!” “好嘞。” 大家都很有动力,超市生意好,代表他们的工资就稳了。 现在找个工作多难呀,他们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可不能丢了。 辛苦点就辛苦点,不就辛苦这三天嘛。 “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就直接提,对超市有进步的提议我都会奖励。” 一个收银员弱弱地举起手来: “很多人跟我们还价,我们也不知道该咋说,只能说不能还价。” 毕竟超市是第一家,很多人不知道超市能不能搞价。 现在很多摆摊的都是可以还价的,顾客也是不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收银员给抹个零头。 收银员每次还要解释一下,这就导致效率低下,后面排的队就越来越长。 许年年上辈子最烦的事情就是去菜市场买菜,因为不会还价,每次都被卖菜的大爷大妈宰。 所以她宁愿去超市买些明码标价贵一点的蔬果也不愿意去菜市场买菜。 下午每个收银台前都贴了“不还价”的标语。 刚进超市的时候也有喇叭响起; “不还价,收银台不还价。” 果然下午结账速度就快上许多,许年年自然也对那个收银员做出嘉奖。 其他人看真的有奖励可以拿,工作得更认真了,下一个领奖的有可能就是他们了, 那些来逛超市的人也发现了,来逛一趟超市,本来没想买什么的,走的时候都拎了不少东西,出去的时候娃还要在出口处买一串糖葫芦,真的榨干了最后一滴钱。 他们买的时候总感觉很便宜,省钱了,等出了超市兜里的钱就没了。 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是看着满当当的手,也充满了满足感。 钱嘛,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着他们。 超市的火红让许年年在短短三天内也收获了不少资金回来。
第492章 串串底料 夜晚,许年年在床上盘点着账单。 卤肉店已经扩张到一定规模了,现在出现竞争的店铺也不少了,所以营业额现在都是平稳,没有什么波澜。 奶茶店的生意因为独特无可取代的原料,加上陆老大的加持,销售额还在不断攀升。 水果的生意也不错,徐老板更是得心应手,竟然将生意都做到港城。 服装店私人订制的单子更是排到了年中。 虽然账户上现金没多少,但是都换成了产业,名下的地皮,资产一天比一天多,她以后每天只顾着数钱就可以了。 没有负债,只有净收入,这是上辈子做梦都想要的包租婆日子啊。 没过两天,沈宁再次来了,这次身旁还站着许青山。 许年年摸不清什么情况,用手指了指他们: “你们在一起了?” 许青山脸立刻变得涨红: “没没没,姐,你说啥呢?” 他连表白都没表白呢,连忙看了眼沈宁。 沈宁接收到眼神: “我刚才去拿衣服,碰上了他就一起来了。” “哦。” 看起来沈宁还不知道许青山为了先给她做衣服也付出了不少。 没想到她弟还走了纯情路线,搞背后默默付出那套。 沈宁轻咳一下,回到正题上: “我们主编说上次采访的反响不错,超市也是国内第一次有这么大规模的类似供销社的形式,所以派我再来采访一下。” 许年年对于宣传自己生意的事情自然是欢迎的,配合的很好。 很快,这篇报道也出现在报纸上。 首都大学的系主任看着眼前的报纸,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到底对不对。 回想起来,许年年说的没错,教育就应该建立在实践身上。 听说这学期开学,许年年还兼修了服装系,真的是学以致用。 痛定思痛后,他刊登了一篇文章到校刊上。 “教育跟实践关系。” 这篇文章彻底让许年年在学校出了名,大家之前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心底都是羡慕许年年的。 毕竟现在谁能天天穿新衣服,每次穿的那身,都够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更别提连头发丝都精致的保养了。 以前酸的时候还有借口损上两句说几句坏话,如今酸的时候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 总不能跟系主任都唱反调啊。 也有人想来跟着许年年干,许年年直接拒绝了。 先不说如果干的不好解雇以后,同学关系怎么处理。 就说这人招进来,还是个名牌学校的学生,都有点心高气傲的,放的位置不合适又会闹些脾气来。 与其有这个风险,还不如直接拒绝。 许年年还是坚持一周去门店转悠一圈的习惯,偶然在串串店听见: “他们这边的串串味真好,我过年回老家的时候还想带点回去,问了店员,人家说这玩意最好吃新鲜的。” “就是,出了这个地,还真难吃到味道这么好的,我前几天看见我们小区也开了一家,去试了一下,难吃的要死,还吃出一根头发来。” 许年年听了这话,觉得串串底料可以量产啊。 空间都是全自动的。 她直接按比例打出一大麻袋,然后让店员去装成一小袋,一小袋。 可以放到店里也可以放到超市去卖。 没过两天,料理包上线。 这个举动很多做餐饮的都不理解,你相当于都把配方卖给其他人了,到时候自己还能有生意吗? 许年年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后世也多的是卖火锅底料,串串底料的,自己这个串串店的规模并不大。 她算价格就算了半天,不能太便宜也不能太贵。 如果底料可以扩大规模卖出去倒是不错。 底料就在店铺门口摆放着,挂满了一个小柜子。 “你们老板居然上了底料,这下我可以寄给朋友,让他们也尝尝了,看我是不是在吹牛。” “我倒是想买些回去以后自己做,这样还能省点钱。” 底料一上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销量也立刻上来了。 甚至还有同行买来,想要研究一下里面是什么配比。 最后研究倒是没研究到,自己给偷懒直接用了许年年的底料。 这一用不要紧,这就离不开了。 可门店来的人比以前多了啊,只好咬咬牙,硬着头皮用下去。
第493章 你和他是夫妻?那我呢 许年年原先也是尝试一下,没想到这底料卖起来竟然有超过串串的趋势。 每天来排队买底料的人都很长了,堵在门口厚厚一层,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意。 许年年只好专门在隔壁开了一家店卖底料。 原本以为有了底料,串串的销量会下降,可结果让许年年都有些惊讶,销量竟然还上涨了! 原来很多人听说了这里有卖串串底料,来这里买的时候,总要来试试味道。 这下子也吸引不少人来。 随后许年年的生意逐渐扩大,短短一年成了一方有名的企业家。 随后被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到,采访片段在电视台里循环播放,这很难不被人看到。 贺聪浩当然也看见了,他心里这个前妻此刻容光焕发的像是18岁的少女,秀事业的同时还大秀恩爱。 听着那些甜蜜恩爱只觉得刺耳,他一个人等了她这么多年又算得了什么。 手里的酒杯被他一把扔到了地上,溅了一地如血的红色。 穿着贴身旗袍的秘书从外面走了进来: “贺总,您伤了身体可没人像我一样担心你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7 首页 上一页 2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