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顾著作……” “不敢担,倒是钟姑娘弱质之身辛苦奔走……” “确实,这回劳累她受惊吓……” “……” 顾晴岚转身,微微一笑:“我们换条路走吧!” 换条路,就好了。 …… 那次之后,顾晴岚没有再遇见过陶汾。 在家里没有,偶尔出门,也不会再遇到。 很奇怪。 以前经常碰到的人,突然之间,就像从她生命中消失了一样。 直到三个月后,顾晴岚才再次听到他的消息。 “陶师兄在城门外施粥,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唐二小姐问。 顾晴岚愣了愣:“施粥?” “是啊!才刚从邢州回来,又忙着施粥,也不知明年科考还能不能行。”唐二小姐叹气。 原来是去邢州了啊…… 顾晴岚笑了笑,道:“你这位师兄真是个大善人!” “可不是嘛!十月邢州地动,师兄已经捐了不少,还是要亲自与我阿兄一起去邢州赈灾,清废墟,建新舍,都是亲力亲为,还帮着抓过一伙抢匪!” 顾晴岚认真听着,关心地问了一句:“我听说大灾之年易出悍匪,难怪朝廷要调军队去,那些抢匪可凶险?唐表哥可安好?” “阿兄武艺高强,又那么多亲兵护着,去去抢匪怎么可能伤得了他?倒是陶师兄,据说受了点轻伤……” 顾晴岚睫毛颤了颤。 受伤了啊…… …… 施粥处杂乱,而且也不是她们这些大家闺秀观光的地方。 唐二小姐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要去。 但顾晴岚离开燕国公府后,却鬼使神差去了西市。 西市距离西城门不远。 临近时,顾晴岚掀开帘子看了一眼。 虽然不远,但也看不到城门外的景象。 顾晴岚心中一黯,正要放下帘子时,忽然,眼角余光一动。 定睛看,恰见一行人徒步进城来。 一行约十来人,陶汾就被拥在最当中。 顾晴岚看他,仿佛觉得精瘦了一些,越发显得个高。 高到一抬眼,就看到了她。 陶汾眼神愣了一下,脚步也停了下来。 顾晴岚下意识想往里躲,捏着手心忍住后,朝陶汾微笑颔首,随后才不紧不慢放下了帘子。 光线暗下来后,她轻轻吁出一口气,暗自回忆自己刚才应对是否端庄得体—— …… 还挺端庄得体的,陶汾想,至少没有招呼也不打就缩回去。 他若无其事地收回刚才抬起想打招呼的手,不知怎么,眼睛却跟着那马车收不回。 马车转道进了西市。 陶汾想,这小姑娘多少有点没良心。 自从帮她找回绣囊后,就不理人了。 可他出狱那天,分明又看见她了。 偷偷摸摸,目光一碰就跑了。 他每每想起,都觉得好笑。 现在也是。 “陶兄想到什么美事了,笑那么开心?”同行人问。 陶汾笑着摆了摆手:“你们自去罢,我有伤在身,不宜喝酒!” 于是别了同行友人,脚下一拐,也往西市去了。 西市沿街行铺千家,行人如织,早已不见了那顾五小姐的马车。 陶汾自嘲地笑了笑,悠悠荡荡往常光顾的闻人书肆去,却意外地在书肆门外看到了顾五小姐的马车。 顾五小姐看到他,惊讶了一下,随后又露出端庄得体的微笑。 陶汾有一丝丝别扭,走近招呼道:“五小姐,长久不见了。” 她回礼道:“听唐表妹说,陶郎近日往邢州救灾,不慎负伤,不及伤愈,又于京郊施粥,侠义之心,令人感佩。” 少女嗓音轻柔,语调徐徐,听在耳中即是一种享受。 陶汾冲她笑:“原来五小姐都知道啊!” 今天要不是自己跟上来,怕连一声“感佩”都得不到。 顾晴岚被他挤兑得小脸一红,却仍是神色端庄道:“陶郎仁善,路人皆知。” 玉容染霞,却偏作正色,看得陶汾忍不住乐:“路人皆知,我还道五小姐不知呢!前番辛辛苦苦帮五小姐找回香囊,连个谢字都没换到不说,还见了我跟见鬼似的,转头就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得罪过顾五小姐呢!” 顾晴岚的脸越憋越红,终于忍不住似的脱口而出:“你入狱那次,我也为你奔走数回,难道你谢过我?” 陶汾蓦地愣住。 顾晴岚说完,脸便彻底红了,一双眸子浸满了水, 神色既羞恼又懊丧,好似快要哭了。 陶汾怕她又要跑,下意识捉住她手腕,解释道:“我不知道这事!” 顾晴岚这回却没有要跑的意思。 眼中水光犹在,神情已经在转瞬间冷静许多。 她挣了挣手腕。 陶汾这才意识到自己鲁莽孟浪了,忙松开。 她揉了揉手腕,屈膝一礼:“陶郎多次有恩于我,顾五在此谢过——” 陶汾看着她,有些茫然。 他也不是真的要她谢啊…… “上次鞠场一事,我家长姐说过,顾氏与沈氏都会记这份恩,既然陶郎有难,于情于理,顾五都不会袖手旁观,便当作还陶郎一桩恩情,也会拼尽全力!” 陶汾额角跳了跳,有点焦躁。 谢就谢了,还要还恩呢? 这么认真跟他划清界限? 那小姑娘在刚刚被他撩拨得动了一次情绪后,仿佛瞬间长大了。 即便脸上露出羞愧之色,也仍显娴雅沉静:“方才失态,还请陶郎见谅。” 陶汾本不是爱欺负逗弄小姑娘的人,可到了这时候,却忍不住顶她一句:“我要是不见谅呢!” 端庄得体的顾五小姐瞬间睁圆了眼。 陶汾笑了起来。 这下舒服了! ----
第442章 陶郎本善——陶顾番外(八) 太兴十六年,三月。 到了这个月,整个京城就只剩下一件大事。 太子大婚。 陶汾作为新科进士,又是太子和太子妃的亲师兄,当仁不让地求了个礼职,为两人的婚事忙前忙后起来。 这天,来燕国公府送礼单的时候,陶汾左右看了看,假装不经意问起:“太子妃马上要出嫁了,怎么没个姐姐妹妹来帮衬?” 唐二小姐看了他一眼:“这句话会传到我阿姐耳中。” 陶汾顿时背脊一凉,忙解释:“我就是看大小姐一个人忙里忙外太辛苦了,想着要是有表姐妹帮忙一二才好!” 唐二小姐合上礼单,道:“我的婚事多是礼部在忙,便是燕国公府里也有礼部和东宫的人走动,师兄不就是其一?” 陶汾讪笑。 “不过顾家的舅母和表姐、表嫂们也帮衬许多,师兄来之前,顾家大表姐刚走——”说到这里,唐二小姐忽然一顿,若有所思地看他一眼,“师兄想问哪位?” “没有没有,我就随口一问。”陶汾摆手否认。 唐二小姐笑了笑,改口问道:“师兄与钟姑娘的婚期定了没?” “呃……”陶汾稍微迟疑了一下,便被唐大小姐派来的人打断了。 离开燕国公府时,陶汾有些怅然。 他刚才确实是想旁敲侧击问问顾五小姐。 上一次见那小姑娘还是在年前,到现在都四个月了。 因她上次是气着离开的,陶汾难免多惦记几分。 那天他也不知道犯什么浑了,就想逗她气恼。 为此,事后颇多懊悔,想着下次见了她一定要好好道歉。 没想到一直遇不上。 甚至他特意往顾宅附近路过了几次,也没见着人。 越是见不着,心里就越惦记,猜测着是不是将人家小姑娘给得罪狠了。 要不怎么连他科考中榜也不来看看呢? 但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明晃晃打探人家小姑娘,显得他有什么企图似的。 那该怎么办? …… 机会来得很巧。 四月初二,太子大婚。 当夜,燕国公夫人顾氏难产。 虽然有惊无险,却将其一子二女都吓得不轻。 原本早已定好唐小将军领兵***湖组织桐花谷,现在唐小将军说什么也不肯去了。 于是领兵者换成了顾氏三郎,顾围。 陶汾一直负责搜集桐花谷的消息,得知这一变动后,便主动登顾宅门,与顾围商议围剿桐花谷事宜。 世家大族自有规矩,想要在人家家里偶遇女眷几乎没有机会。 唯一的机会,是在进出顾家的时候。 然而,陶汾还没到大门口,就被顾围派来等候的人从侧门迎了进去,走的是一条偏僻到半个人影都见不着的小路。 顾围面无表情地解释:“此次围剿乃是机密,委屈陶郎了。” 陶郎无话可说。 虽是机密,倒也不用这么鬼鬼祟祟。 但顾围眼里莫名的警惕,却让陶汾也莫名的心虚。 本以为今天没机会了,却在辞别出顾围居处时,不经意一转头,就看到了顾晴岚。 烟紫罗裙,垂鬟如花,轻云流风般自修竹间走来,如同一幅工笔美人。 她抬眸望来时,陶汾的心一下子飘了起来,甚至嘴角也止不住上扬。 但扬到一半,就僵住了。 只见顾围一个箭步,以身挡去他的视线:“阿妹寻我有事?” “不知阿兄有客,失礼了。”少女嗓音轻轻柔柔。 “无妨,我正要送客,你且至小亭等我片刻。”顾围说罢,便转身,朝陶汾使了个堪称严厉的眼色。 “陶兄,请!” 陶汾回以微笑,却在趁顾围不注意,快速回了一次头。 然而竹林间那姑娘,已安静转身,没有一丝留恋。 “陶兄!”顾围发现他回头,顿时扬声。 这一扬声,也没有令顾晴岚离去的脚步有半点变化。 是不是还生他气呢?陶汾不安。 “陶兄,这边请!”顾围冷硬地说。 陶汾只好走了。 送至门口时,顾围面无表情地问了一句:“听闻陶兄大婚在即,届时围也当上门讨杯喜酒喝!” 陶汾惊讶挑眉:“三郎这是听谁说的?” …… 他和钟楚楚的婚约,过完年就解除了。 怎么可能“大婚在即”? 但得知他解除婚约后,顾围却更不客气地将他“请”出了顾家。 陶汾十分不解:“我是不是什么时候不小心得罪过顾家?” “你自己反省一下,最近有没有在觊觎顾家的什么?”钟楚楚一边吃核桃,一边分心提示他。 陶汾正色道:“我陶汾岂是那等小人!” 钟楚楚看他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白痴。 陶汾可不是白痴:“我知道你什么意思,那顾五小姐比太子妃也只大了一岁,在我眼里就是个小姑娘,我当她小妹妹一样,没你想的那种意思!”言色凛然。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1 首页 上一页 2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