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凤娘哪里会给他这个脸面,连话都不稀罕跟他多聊一句,只转身冷着脸跟妹妹说话:“我家另有去处,你自去便是。”那天柳氏邀请了他们全家去裴家郊野一处田庄,说是看叶盏这些天忙于行老擢选想让她放松散心。 说是这么说,其实两家心知肚明,这是要给两个孩子相看呢。 “大姐说什么见外的话,端阳节赛龙舟,满城的人都要去看的。” 蔡诏还待要说什么,宓凤娘当着他的面“啪”一下就把门阖上了。 柳氏和裴昭做事严谨,前一天晚上就亲自陪着宓家坐上了去城外的马车。 叶大富还惦记着:“要不要给妹夫捎个话,免得他白跑一趟?” “不用!都说了不去他死皮赖脸非要来,能怪我?”宓凤娘瞪他一眼,“明儿个主角是盏儿,谁也别想来捣乱!” 于是一家人就坐上了马车。 裴家在郊野的庄园不小,除了有田地和山林,还有一座依山而建的五进大院子,院里栽种了青竹,还栽了各色花卉,建了水塘,养了荷花,如今恰逢初夏,到处花卉依依,逛起来恰如一座园林。 柳氏早就叫人在花园里布置了酒宴,请了两位官媒,还请了一位预料不到的客人做媒人,除了官媒再请一位地位高的夫人,这也是代表对亲事看重的意思。 那位客人银发苍苍慈眉善眼,看着就德高望重,却是相爷的娘亲——萧夫人。 萧夫人笑起来很是和蔼:“柳氏是我娘家堂孙女,德音这孩子是我堂重孙,老身就免不了跑这一趟。”她也姓柳,与柳氏同出一族,是隔房亲戚,因着仕途上照应的缘故反而比关系近的血亲关系更近,所以受柳氏所托特意跑一趟。 宰相,天下文官之首。 居然是这位萧老夫人的儿子! 而老夫人本身也是位有品级的老封君!宫里有内命妇的大场合,她老人家是要站在官员女眷之首的!她家往来人物一定是皇后、王妃这样级别的,再不济也是官家女眷! 而这般了不得的大人物如今居然要给自家女儿做媒人! 宓凤娘几乎要倾倒。但想起自己代表叶盏,便努力将意外和惊讶压在心底,露出见过大世面的神情,不动声色:“见过您老人家。” 她不卑不亢果然博得了萧老夫人的好感,萧老夫人身为老封君自然是见过不少人,见宓凤娘虽然为民妇却甚为端正,其余家人也都是进退有礼,目光明澈,心里就更暗暗点头。 再看今日主角叶盏,生得容貌昳丽,举止端庄,眉宇之间自然有一股沉静端稳的气质,便添了欢喜,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好孩子,看着就讨喜。” 几人聊了几句,萧老夫人察觉出叶盏说话有条理见识,学识不浅,非但如此她家不管男女老少都居然有点学识,好比说起门前的竹子,就连那个看似粗人宓凤娘都会念两句简单的诗,顿觉刮目相看: 这家人听说是在乡村做地主,后面为了找女儿进城经商,可各个都有学识,可见是耕读传家的人家。 萧老夫人能培养出做宰相的儿子,又出身诗书世家柳家,自然也是喜欢博览群书然荻读书的文化人,对这些承学之士天然有好感,因此对宓家全家的好感就更高了。 殊不知宓凤娘为了这次会面早就提前勒令全家背了好几天的书, 就在来赴宴的马车上,还拿出小抄逼全家背诗呢,她振振有词:“临捡大粪前磨粪叉,不快也光!” 此时看着萧老夫人连连点头,宓凤娘越发得意,扫视全家一眼,用目光问她们:“看看,这粪叉光吧?”
第166章 端午节在当今这个朝代是个大日子,又兼之柳氏有心要替叶盏做脸面,因此整个庄园里都布置一心。 白团、紫苏、菖蒲、木瓜都切成茸,用香药拌匀了放在梅红匣子里,据说可以祛除时疫守护身体康健。 四处门窗插着桃枝柳梢、佛道艾,看着新绿一片。 煮好的粽子和五色水团、茶酒放在正中条案上,供应四处仙人。 一会侍女端来红漆乌木盘,上面摆着用五色彩绳系成各种花样的百索和银样鼓儿花,还点缀着青金石、石榴石、朱砂这些辟邪的小彩宝,请诸位贵客挑选。 萧老夫人亲自取下一条石榴石和绿碧玺的百索,拉起叶盏的手腕给她系上:“图个好彩头。” 鲜红的石榴石和明绿的碧玺,这两种配色正好是婚宴上的红男绿女配,诸人笑而不语。 还未上桌,几人坐在一起闲聊,柳氏请叶盏帮忙布置席间,叶盏随她起身,两人独处也不觉尴尬,说起天南海北各种江湖异闻。 因提起辽东,叶盏便随口道:“小裴大人上次去辽东可真是惊心动魄,说起来他也是爱破案,居然敢往敌国去。”朝廷命官一旦被抓住,很容易演变为两国 柳氏诧异看了看她,挑眉道:“德音去辽东不是为着那个缘由。” “那是为着什么?”叶盏纳闷。 “他是为了升迁。”柳氏似乎想起了什么,捂嘴笑。 叶盏不信,小裴大人光风霁月这么一个人,居然是为了升迁?他又不是那等蝇营狗苟之辈。 可要再问柳氏,柳氏却再不提了,只带着藏不住的笑意:“虽说是我儿子,但儿大不由母,还是要看他的意思。回头你问他便是。” 还能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理由呢? 升迁就已经算很难以启齿了,可柳氏都这么说出来了,难道升迁背后还有什么事? 叶盏诧异,仔细回想着当时的蛛丝马迹,却想不到什么:当时明明没听过小裴大人办案遇到什么阻碍,也没有听到他有什么非上进的理由。 或许男人就这么奇奇怪怪吧?就像大哥,也是忽然拿起了书本说要科举。 对了,大哥头悬梁锥刺股读书的开端时间与裴大人办案的时间差不离……怎么这么巧呢? 叶盏心中隐约想到了什么,她打了个激灵,思忖着:当时她自己还去长公主府做了猫儿宴呢。 莫非……裴大人忽然想升迁的理由跟大哥一样:都是想要成为举重若轻的人物,免得她再被贵人叫去给猫儿做菜。 只要冒出这个念头,叶盏就忍不住一遍遍思索: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柳氏没留意,说起旁的事:“说起来,德音这孩子平日里虽然太寡言但是个能做实事的,像这回给朝廷举荐你,我看就很好。” “举荐?” 叶盏惊讶出声,“我原先还当是段行老……” 当时官府的人将嘉奖送到食饭行,她正好在那里,就误以为是段行老,如今回想却透着不对劲:为何他面上应承却无法正面承认? 分明是趁乱打劫旁人的功劳! 想到这里,叶盏苦笑:“亏那行老脸皮厚,居然应了下来,也不出面解释,任由我们误会是他举荐,却没想到是小裴大人。” 柳氏也惊讶,一会出去后就将此事说与大家听,还问了裴昭:“德音,这事是如何办的?” 叶盏看过去。 因着是家宴,所以只是在庭院里简单隔了一道屏风,分开男女,互相不同席面,但是在大空间里是一处的,而且屏风影影绰绰还能看见对面的人。 她隐约看见裴昭身影,仍旧板板正正,说话也四平八稳:“开封府官员每年都可向开封府尹上禀辖内德才兼备之人,以供朝廷嘉奖,弘扬正气。” 柳氏哭笑不得,真是个傻儿子,这时候不趁机表表功? 倒是宓凤娘接话茬:“段行老冒领了这功劳,我们还感激了他。” “就是,那人真是厚脸皮。”玉姐儿要不是碍着做客肯定能骂得更难听,又很惋惜,“这么大的事小裴大人怎么也不早说?让我们拜错了庙门。” “不是什么大事,举手之劳罢了。”裴昭还是那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似乎对此事并不打算大肆宣扬。 柳氏:…… 她端口茶送进嘴里,赶紧顺顺心火。 却撞到老夫人的眼神,她老人家笑得欢快,示意柳氏看叶盏。 柳氏顺着看过去,就见叶盏托腮正看屏风那头说话的裴昭,眼神,很轻很轻,似乎能停一只蜻蜓,又好像很重很重,能有山海那么广阔。 柳氏是过来人,一下就看明白了,不由得捂嘴笑。 也罢,这傻小子自己有福气。 宓凤娘没注意到女儿眼神,只趁着去外面透气的机会将叶盏拉到一边去嘱咐她:“盏姐儿,你莫要因为盛情难却就仓促定下人生大事。他簪金钗是他簪,我们家自然由着你心意行事。” 这个环节是男方表达对女方的中意,但女方尽可以直接拒绝。 叶盏看了看娘,笑着应了一声。 “记住正事。”宓凤娘轻掐女儿一把,“可别为了不好拒绝就委屈自己。” 她见过不少羞怯又爱周全大局的小娘子,就这么稀里糊涂应下了人生大事,着实叫人惋惜。 “好!”叶盏认认真真应了一声,若是前世她作为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孤儿,说不定真的会赶上架而仓促应下,可如今有家人们给了她很多很多的爱,她做事自然都是图自己心中所想,“有爹娘家人撑腰,我这辈子都不会委屈自己。” 宓凤娘嗔笑一声,起身去正厅。 叶盏正欲跟着她走,却见前头树底下有人,看样子是在等她。 是裴昭。 宓凤娘明明看见,却眼睛一瞥就直扭过头去,似乎在看院墙上停着的鸟。 居然就这么侧着身一直消失在前面拐角处,差点一脚踩空。 然而就算绊了一绊,头还是坚决歪过去,不往这边看。 惹得叶盏哭笑不得。 裴昭今日休沐,穿了一身竹叶绿银白暗纹直裰,比起往日里身着官服的正经多了几份贵气文气,就似京中常见的贵胄子弟,不过比他们还要多一点端正。 叶盏微微一笑,走至近处大大方方行了礼:“见过裴大人。” 裴昭回礼,也不客套,只开门见山问叶盏:“我提亲,你家应了?” 提亲的顺序,是男方提亲,女方若愿意,就请男方来相看,两家和媒人面对面把把关,才开始走后面的流程。 他意识到自己错误之后就又开始提亲。 没想到叶盏居然就这么应了,这让裴昭又是喜不自胜,又是晕乎乎似在梦里,又是怀疑自己在做梦。 可叶盏没回答,只是唇角勾起,歪着头笑眯眯看他,像是第一次才认识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3 首页 上一页 1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