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开学的时候,学校招收一批小天才,心心不在里面。 关于要不要走少年班这条路,前两年穆绵夫妻俩连带着杨又琴和心心认真讨论过,小丫头自己不想去。 穆绵自然是依了闺女,走少年班限制确实有点多。 一来,学校现在对于少年班其实也还处在摸索阶段,配置不算全面,师资力量什么的,比较有限。 二来,少年班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杂,里面学生年纪都小嘛,更多的侧重点在引导和培养。 心心不需要引导,小丫头从小就有人带领。 别看她现在各科成绩都好,但其实小丫头那小脑瓜是一颗完完全全的理科脑袋,还不会认字的时候,加减乘除就已经算得很溜了。 随着年龄大了一点后,她和杨又琴待在一起的时间明显更多了。 杨又琴以前是闻谵的老师,现在又是心心的老师,这两年,她偶尔会带着心心去实验室晃晃。 小丫头招人喜欢得很,上到一些老教授,下到一些师兄师姐都喜欢逗她。 每次去晃一圈回来,脑袋里装满了新知识,口袋里装满了小零食,哪哪都没空着。 清大物理系那边基本上已经默认这个聪明的小丫头以后是她们的人,心心也是这个意思,小小年纪目标很明确。 这些穆绵之前就和招生办的王老师他们说过,但是她说归说,招生办的老师不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 万事没有绝对嘛,小丫头这不是还没高考呢嘛。 不想走少年班没事儿啊,首都大学也有物理系呀! 开玩笑,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小天才当然是要争取到自己学校来的,小丫头一看以后就大有作为。 连物理系的老师也找过穆绵,美其名曰,母女俩上一个学校多好啊,这就是教育的传承啊! 很显然,说这话的时候,他们刻意忽略了心心如果去清大的话,不仅父女俩是一个学校,祖孙俩也是一个学校。 这传承得更久,都隔辈了。 眼下,被‘偶遇’的次数多了后,穆绵都已经习惯了,她笑呵呵地看着王老师,带着点玩笑似的语气,“王老师你这大下午的蹲操场边,锻炼呀?” 王老师也笑呵呵地打着哈哈,甚至还像模像样拉伸了一下胳膊,“哈哈哈哈哈可不是嘛,锻炼锻炼,坐办公室久了这腿难受。” 招生办的老师都有点能说会道在身上,他也没要穆绵接话,紧跟着道:“穆老师你一会儿没课了吧,现在是要去接孩子放学?” 穆绵:“离她们放学还早呢。” 王老师:“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明天你闺女她们也休息吧,三天假嘞,打算出去玩儿吗?” 明天礼拜天,同时也是中秋节,跟国庆连在一起,能休息三天。 穆绵:“玩儿不了三天,孩子都大了,想干啥看她们自己。” 王老师刚刚也只是随口一问,接下来才是重点,“2号上午李教授有个讲座,我觉得你家闺女肯定会感兴趣的。” 李教授是物理系的教授,在学术界很是有点权威在。 穆绵挑挑眉,“没听说呀,内部交流啊?” 王老师:“可不嘛,前面遇到李教授,他说你闺女要是感兴趣也可以来听听。” 听不听得懂不重要,来了就可以多交流交流嘛,这交流多了,说不定小丫头就被拐到他们学校来了呢。 穆绵笑了笑,“她可太感兴趣了。” 小丫头爱听得很,尤其是这种内部交流,越是深奥越是听不懂,她就越喜欢去钻研。 王老师又把详细地址和时间跟穆绵说了说,两人扯了几句就分开了,都还有事儿要忙。 这会儿距离高中放学还早,穆绵没回家,开着车直接去了厂里。 这几年,跟心心那火箭般似的跳级一样,厂子的发展也跟坐了火箭似的。 市面上现在不仅有【富颜】的护肤品,还有洗漱用品,彩妆等等,季度收益流水都是百万起步。 真正意义上的……起飞了!! 去年年初,广城那边彻底交给了乔言心,石小莲来首都搞了分厂,聂思慧现在也天天泡在厂里,掌控着技术研发这块儿。 现在街道上私家车不多,堵车更是不存在的,穆绵开着车一路畅通,快快就到了厂里,然后直奔办公室。 石小莲这会儿在办公室里,看见穆绵进来,嘴上一句废话没有,直奔重点,“你来看看这报表。” 同样也已经过了三十岁的石小莲个子依旧小小的,但很是有点干练在身上,女强人的气质一览无遗。 她这几年一直忙,对象什么的,自然是没找的。 想给她介绍的人不少,但石小莲从来没应过,这人压根就不想找,只对钱感兴趣。 穆绵早就习惯了石小莲这一旦工作起来就很忘我的性子,她也没啥废话可说,坐过去拿起报表看了看。 办公室里,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将近一个小时。 等大致聊完,时间已经不早了,穆绵看了看表,“我先走了啊。” 她还要顺路去接孩子们放学。 石小莲头都没抬,只应了声。 穆绵拎着包起身,“哦对,明天别在厂里待着了,来家里吃饭吧,刚好乐乐也休假。” 石小莲:“行。” 八二年那场比赛对许乐乐影响真是不小,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比赛的奖金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评委那里挂了名。 八三年的时候,许乐乐又受邀参加了一次大型文艺演出,全国级别的,来首都演的,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那种。 结束后她就直接被调到首都这边来了,现在在东方歌舞团。 隔了将近十年,以前一起漫山遍野跑的三人,终于是又重聚了。
第189章 过中秋啦。 穆绵从厂里出来后,发动车子朝着八中开去。 首都第八中学是她们个片区里最好的高中,不仅西西和心心姐妹俩在这个学校上,闻安静闻安航姐弟俩也在这个学校。 八中距离安奉胡同不算特别远,姐妹俩没住校,平时基本上都是穆绵和聂思慧接送。 厂子收益好,几年过去一个二个都赚得盆满钵满,不止穆绵买了车,聂思慧和石小莲也都是有车的。 姑嫂俩在时间上相对来说还是挺自由的,接送孩子很方便。 穆绵课不多,聂思慧自己就是老板之一,晚到一会儿早走一会儿什么的,没啥关系,两人都能抽出空来。 闻安静姐弟俩倒是住了一年校,八中距离闻家大院儿不近,后面没住了是因为穆绵她大嫂邹婉秀,也就是闻安航他妈从海岛那边过来常住了,主要是为了陪陪孩子和父母。 像闻启这种一个军区的总司令是很难有大调动的,他工作动不了,邹婉秀能动呀。 家里三个孩子,两个都已经大了,闻安航他大哥进了部队,二哥在上大学,只剩下闻安航处在关键时期。 邹婉秀现在在首都基本上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寒暑假的时候会回海岛那边一趟,她在八中旁边买了一个一进院的房子,方便姐弟俩平时上下学。 八中教学质量好,住宿条件真的一般,严格来说,这年头大部分学校住宿条件都没好到哪里去,还是走读舒服一些。 当下,因为在厂里跟石小莲说得有点久,穆绵到八中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学了。 有学生成群结队在等公交车,也有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打打闹闹,十几岁的年纪,朝气蓬勃的。 兄弟姐妹四个站在路边等穆绵,才刚十岁的心心在同龄人中算高的,但在一堆高中生里,明显矮了好大一截,像来接哥哥姐姐放学的小学生。 穆绵开着车,一眼就看见了她家这几个崽,心心她们当然也看见穆绵了,往车开来的方向跑了两步。 “小婶儿!” “小婶儿。” “姑。” “妈妈~” 叽叽喳喳的,好像一窝幼鸟终于等到了鸟妈妈归来。 穆绵放下车窗,“上车上车。” 闻安航个子最大,一个人独占副驾驶的位置,姐妹三个坐后面,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叽里呱啦中 ,车朝着闻家所在的大院儿开去。 之前就说好了,明天中秋嘛,今天晚上在闻家那边吃饭。 穆绵带着四个孩子到家的时候,屋里香气四溢,柴书南和邹婉秀正在做月饼。 心心第一个跑进屋,“奶奶我们回来啦!” 穆绵:“好香啊,妈你们烤完一盘啦?” 柴书南笑呵呵的,“嗯,刚从烤箱里拿出来,快洗手尝尝。” 家里这烤箱、冰箱什么的,各种家电都配齐了,有些是穆绵和闻谵买的,有些是闻哲他们买的,兄弟几个你买一件我一件,主要是为了老两口生活方便。 闻安航嗷嗷叫,“好饿好饿,感觉能吃下一头牛。” 邹婉秀:“就想着你们回来得饿,先吃点垫吧垫吧。” 十几岁的孩子,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盘没一会儿就给造没了。 屋里大彩电放着电视剧,邹婉秀和柴书南婆媳俩忙晚饭,穆绵带着几个娃子把剩下的月饼做了,奇形怪状的,反正自家人吃,也没人嫌弃就是了。 七点半左右,外面传来了汽车的动静。 闻谵开车回来了,顺路还接了闻翼和闻哲夫妻俩。 四十岁的闻谵在外面的时候看起来真的很有威严,八二年年底那会儿,闻谵再升一级,现在是少将军衔。 家属院那边,分的房子也从楼房改成了独栋。 自从穆绵研究生毕业以后,夫妻俩那除了寒暑假外只能周六周天见面的日子好了很多。 这一年以来,平时只要不是特别忙,穆绵一般都回家属院,夫妻俩一个礼拜能有三四天或者四五天在一块儿。 有车就是这点好,方便得很,聂思慧和穆卓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夫妻一体嘛,总是要互相迁就的。 闻谵他们兄弟几个前脚进家门,后脚饭也好了,一大桌相当丰盛。 期间月饼又烤了两大盘出来,穆绵给闻谵拿了一个四不像的,“你闺女做的嫦娥奔月,尝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8 首页 上一页 2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