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行李各自收拾,厨房大厅这些公共区域一起收拾。 事情分开干有个章程收拾起来倒很快。 李姥姥林老太看到这大房子欢喜的很,忙活这么久都不觉得累。 “往后咱们吃完饭消食就从前面到后面转一圈就行了。”林老太喜道。 李姥姥点头表示同意,“可不是么,比广场要安静多了。” “空气也好。”这是林老太。 自家的怎么看怎么满意。 就连后院路上的小石子都是可爱的。 李姥姥点头:“环境也好,有花有菜的。” 两位老人都是过日子的好手,一致同意想把整块地给种上菜,把这些个花花草草拔掉。 林东在一旁幽幽的说:“奶,姥,这是西西种的,你们给她拔了她不哭鼻子才怪。” “其实……这些花挺好看的,都长这么大了,拔掉怪可惜的。”说话的是林老太。 “就是,这么好看的花拔掉我也舍不得,就长着去吧,就是种的太密了些,回头让我家老头子给移到盆里一些。”李姥姥也道。 两个老太太看谁改口改的快。 林东:…… 他就知道! 就宠着她吧! 中午用面团蒸了一锅白面馒头。 菜是陆时从外面带来的。 知道他们搬家要收拾的东西多,没空做饭,买的都是现成的。 林西西先去花园看了下她撒下的花种子,长势倒是都还不错。 她还不知道这些花经历了什么,差点被两个老太太辣手拔花了。 欣赏够了,去秋千架上坐着,正好在树荫下,即便是中午也不晒,这秋千架还是去年大哥给做的。 第402章 老祖宗传下来的 搬到新家这边距离店里近了许多,倒是距离林西西林东的学校远了些。 当时买一进院的时候,就是考虑林西西林东上学方便,所以就买了距离京大不远的地方,位置有点偏僻。 好在兄妹两个只有半年的时间就毕业了,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林西西挺愿意住这边的,不介意折腾一些。 她好喜新厌旧的。 花园的一些花草,被她姥爷找时间给移到盆里一部分,都是好养活的那种,给剩余的花留下生长空间。 移到盆里的花草摆在去花园的小路上。 全摆上一定好看,可惜只摆了半截,花不够,林西西想着等放假了,去花市转转。 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花的清香。 惬意的荡着秋千,或是翻本书看,眼睛累了,便休息一会儿,看看远处,看看花啊草啊的。 林西西突然理解为啥爸爸那么想躺平。 就是她也想躺平呀! 房教授一行人出发了,后续具体怎么操作的林西西不知道。但她知道一点儿,房教授等人没有把数据资料如实的公布出去,只要听劝就足够了。 林西西这段时间可以偷偷懒了,其实也不算是偷懒,就是稍微轻松些了,她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了的。 这期间李姥姥店里来了个外地客户,是位四十多岁的男人,说的话她听不太懂。 “买东西啊?你挑啊?”这是李姥姥说的。 “好漂亮了,都系手工制作嘅咩?好犀利啊!”特别惊叹的语气。 “犀利犀利,你等我一下,我去找我女婿过来。” 李姥姥在京市见过外国人,瞧着这人头发眼睛什么都和国人一样,就是说话的口音不同,勉强算是普通话中夹杂着她听不懂的词。 她知道今天闺女不在服装店。 也幸好距离火锅店近,女婿在店里,李姥姥赶紧去把女婿叫过来。 林老四也听不完全懂,一句话中有两三个词能听懂,加上他脑瓜子灵活,连比划带猜的,倒是明白了。 两个人还做了自我介绍。 这个人是港城人,姓陈,是个生意人,他祖籍是内地的,这次回来是送老人落叶归根的。 他媳妇儿对绣品这些东西很喜欢,很少能碰到这么漂亮的,他想多买一些回去。 还想买下来店里的这件月牙白的旗袍送给他闺女。 林老四和李姥姥说了。 李姥姥这一看是个大客户啊,那个激动啊,比刚才的态度好了不少。 “建业啊,你和他说,这里全都能卖,就除了这件旗袍不成。 这是咱们家西西拿来给撑门面的,多少钱都不卖的。 旗袍想穿的好看,得按着自己的尺寸做才行。 他如果喜欢,可以拿尺寸给定做一件,这样更合身。” 林老四点点头,转头对陈老板说,放慢语速,很慢,怕他听不懂。 陈老板表示有点遗憾,他明天就要走了,做旗袍的事只能等到下次。 挑了几幅花鸟风景绣,这些是大件的,考虑到路上不好带,挑的都是没装裱好的。 回去后找材料装裱起来,可以挂在背景墙上。 还有各种摆件,也要了几个。 团扇要了二十把,说是回去送给亲戚朋友的。 陈老板摸摸这个,瞧瞧那个,不知不觉挑了一大堆。 李姥姥看了团扇有一半是西西的练手作,一整个兰花系列就有六个,他都要了。 等人都走了,林老四后背都累出了一身汗,做生意的不会几门语言还不成呢。 李姥姥今天生意好,这一会儿卖的数量,一个月也销售不了这么多。 店里大多是来做衣服的,也有喜欢的来买,那也是能卖一个两个。 等下午李春杏回来,李姥姥还和李春杏说起这事。 李春杏也觉得这个绣坊开对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喜欢这个的,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属实漂亮。 李春杏突然来了灵感,想给闺女做一件衣服,加上一些中式元素,一定好看。 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娘说了之后。 李姥姥也觉得外孙女穿上不错,她家外孙女就是天生的衣架子,穿啥都好看。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做梦都没想到会这么好。 不止能做生意了,想穿什么样的衣服,想吃什么吃食都能买到,没人管了。 李姥姥想着让自家老头子多做些要用的框架,团扇的伞柄之类的。 这些小物件小巧精致,比大件要好卖。 —— 林老四之前说想买房,不是随便说说。 天气热了,火锅店的生意没以前好了。 这几天有空便出去找找房源,逛逛二手市场,有适合绣坊用的木头啥的,他也会一并买来。 除了这两件事,又增加了一件,林老四不是知道自家闺女这几天悠闲么,养起花来,他闲着没事便去花鸟市场转一转。 要不说是京市呢,吃的玩的用的都比老家那边要好,这儿的人也都舍得花钱。 就像是这盆兰花,要好几块钱,都能割上几斤肉吃了。 这若是在老家,还可以去山上找找。 人参那么稀罕,山上都有,他觉得,也一定有兰花。 在这呢,就纯靠花钱买了。 林老四给闺女买了一盆。 既然闺女喜欢养花,这钱花的也值。 店里不忙,林老四就只顾着吃喝玩乐了,更准确的说是玩乐,吃喝便是以前也没省着过。 家里伙食好,每天都吃的精细,就是四位老人都觉得自己脸上比以前有肉了。 当天,林老四抱着一盆兰花回家。 林西西也买了一盆。 三个人就这么在胡同口水灵灵的相遇了。 今天没课,她出去和陆时逛了一圈,原本是想买些好养活的花的,谁知道看到这盆兰花一眼就相中了呢! 陆时看她喜欢,付钱付的飞快。 兰花不好照顾,水多了不行,没水也不行,太阳太大也不行。 总之是个挺娇贵的花。 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养好。 “爸你也买了?”林西西看着爸爸抱着的那盆比自己的这盆小一点儿。 林老四笑了,“可不是,想着你喜欢,碰到就给你买一盆。 咱们父女两个还真是心有灵犀。 出去玩了啊?” 林西西嘿嘿一笑。 林老四这人说精明的时候,精明的要死,没想到在闺女这事上掉链子了。 看到他们两个在一起,也没觉得奇怪,只顺口说了这一句,便把手里这盆放在陆时手里,他还要出去一趟。 第403章 狐狸尾巴早就露出来 林西西陆时先去把兰花找了个地方放下。 卖家已经帮忙换好了土,腐烂的根部也都被剪干净。 林老四也没急着买房子,先慢慢瞧着,门面加住房也买了有好几处,都快买出经验了。 这次手头上的钱宽裕,看能不能买套更好一些的。 暂时还没遇到合适的,林老四就让中间人继续给找着,给钱的,又不是白让人帮忙,中间人乐意的很。 他要忙火锅店的事。 天热火锅店的人少,林老四决定每顿只预留出去十桌,多了就不接待了。 不是不做生意了,而是打算傍晚卖烧烤了。 早晨太早,中午太热。 只有傍晚最合适。 下午下了班,约上三五好友,或是一家人聚一聚。 坐在路边上,吹着微风,吃着烧烤,喝着小酒。 想想就惬意的很哪。 家里有陆时做的烧烤架子,拿到这里来用太小了,那个适合家用。 林老四直接抄作业了,又根据这个样式,做了两个大的烧烤架。 原先在后厨做火锅汤底的厨师先是培训了几天。 试了试口味。 每天这十桌来吃火锅的,都送上几串尝尝味道。 烧烤料这些是林老四根据闺女儿子的配方又改良的,符合大众口味。 他闺女儿子都是个会吃的,有烧烤料还不行,还有烧烤酱。 配料都是用的好的。 他和媳妇儿吃着确实都不错。 往年暑假宋启宋智李平李安来了,也都是吃不够这个。 陆时就不说了,这小子十天有八天在他家,不知道的都以为陆时就是他二儿子。 外人都知道他有两儿一女。 大儿子林东,小闺女林西西,经常能碰到,唯独这个二儿子不在家,原先外人不知道他二儿子参军去了,误以为陆时是。 后来林老四得知后,便解释了他二儿子为啥不在家。 现在二儿子不在家他都习惯了,不像刚开始二儿子走的时候,他稀罕的都有些紧张兮兮的了。 想指定是想的,但是吧,孩子大了总不能一直把他拴跟前,趁年轻就去折腾折腾。 林老四对这个烧烤酱料很有信心。 和火锅店刚开业时一样,也有赠菜活动。 这次没发传单。 只在火锅店门口贴了一张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8 首页 上一页 2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