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被他勒地快窒息了,连忙退出一点距离,艰难道:“你要是再抱得这么紧,拍我后背拍的那么用力,可能我本来不用死的,现在要死了。” 季方和闻言,立马吓得跳开,又赶忙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秦修文,见他只是比出征前瘦了一大圈,其他气色都还算不错的时候,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秦修文眼中冰雪消融,季方和的眼泪也用衣袖随意地擦掉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畅快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两人又说起了正事,季方和将一份厚厚的册子递给了秦修文:“既然你回来了,这事还是你做起来方便,他们既然敢揪咱们的小辫子,我也没放过他们的!这帮子人从出生起到现在做过的恶事,我都搜集了起来,都察院那边现在也有好些我们的人,既然他们敢开战,我们就和他们打到底!” 这几年,秦修文在朝堂上的手段算是温和,除了几个针对他的人,他基本上是春风化雨,很少真正与人为敌,就是周邦彦之前得罪了他,他也没有将人置之死地。 不是秦修文特别好心肠,而是他知道,只有平稳的政权下,才能让一切顺利进行,若是深陷朝堂之争,那么什么都做不好,每天光是勾心斗角都来不及。 但是现在,是时候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了! 季方和办事与秦修文越来越有默契,这恰恰就是秦修文需要的,季方和之前就想过了,若是秦修文回不来,他就只身去告御状也要给秦修文洗刷冤屈,若是秦修文回得来,那这些将是他对付这帮人最有力的助力。 两人商量到了半夜,等到计策一定,第二日开始季方和慢慢地将联合起来的人在明面上散了,开始暗地里帮着秦修文一起部署,等到三日后,万历宣布再次复朝的时候,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来了。 今日关于秦修文的事情,必出论断!
第198章 正文完 ◎河清海晏◎ 谁也没想到,秦修文会直接出现在朝堂上! 秦修文回来的太过秘密,很多人并没有接到他回京城的消息,他们的想法里,秦修文这么久了都没声息,可能已经彻底不行了。 毕竟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一个昏迷十几天的人,能救回来的可能性,所有人都觉得挺小的,再加上秦修文当初被救治的时候,身边留下的都是最得力的亲信,没有更多有用的信息传递出来。 所以一直到秦修文再次活生生地站在了众人面前,还有些人甚至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这该不会是什么人假扮的吧? 命这么大?这都能活?! 但是只要悄悄打量秦修文一眼,就知道面前站着的人,不可能是别人假扮的,这通身的气度,这扫视过来的眼神,能是别人么? 大家在午门前集合,秦修文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气势却是比首辅大人还足,许多秦党之人一看到秦修文,就立即上去问候,就连非秦党之人,都自觉地让开道路,让秦修文走到前面去。 许国看到秦修文的一瞬间,顿时脸色一暗,隐晦地朝着申时行看过去,但是申时行却没有接他的眼神,只作不知。 在这场争斗中,申时行等人一直是作壁上观,并没有插过手,如今秦修文已经现身,不知道申时行作为内阁首辅会如何选择? 秦修文很快站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去,户部的人看到秦修文往前一站,整颗心都落定了。 户部如今以秦修文马首是瞻。 很快,午门打开,群臣鱼贯而入,在“太和殿”分列站好,秦修文虽然无户部尚书的头衔,但是如今站的位置就是户部尚书之位,已经是最靠近御座的位置了。 等到万历刚刚在御座上坐稳,早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双方即刻展开了争斗。 许国和周邦彦虽然看到秦修文好端端地回来了,心中有些忌惮,但是他们手中握着的证据是真的,只要严查彻查,不信秦修文这次能翻身! 但是还没等他们开始,都察院的人就开始上折子了。 袁敏学一人开道,知道今天有好戏要上场,他早就兴奋不已了。 “臣今日要弹劾大理寺右少卿孔天泽纵容家人侵占他人田地,故意伤害百姓之罪!” “臣弹劾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薛和风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之罪!” “臣也有本上奏,臣弹劾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孟良吉养子不教,其子打伤同窗,且拒不认罪之罪!” …… 督察院的人一向自诩正义,是最正直不过的言官,他们在平和的朝堂上许久不曾经历过这样的大战,既然这些证据证明是真的,他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弹劾起来了。 只要弹劾的够好,说不定可以弹劾出一个青史留名出来! 每一个出列的监察御史心中激动不已,脸色涨的通红,这可是他们的战场! 一本又一本的奏本呈到了万历面前,许国和周邦彦的额头上开始冒出汗珠来,明明太和殿四角都有放冰块纳凉,殿内温度适宜,但是他们却觉得官服内的里衣都要贴在背上了——他们弹劾的这些人,都是许国和周邦彦的嫡系,都是在这次弹劾秦修文走私案中的中坚力量! 怪不得秦修文老神在在的,原来是想用这种招数逼迫他们让步! 万历哼了一声,将奏折丢到了台阶之下,语气中带着不辨喜怒的威严:“将这些人先收押入天牢,由大理寺联合锦衣卫与刑部,三堂会审,共同审理,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十几个官员立刻被涌入的锦衣卫拉扯着押下了,万历根本不管他们如何哀嚎辩解,只让人先拖下去。 朝堂上的人噤若寒蝉,还想趟这次浑水的人,此刻看着同僚的下场,忍不住就有些动摇了——皇上似乎还是一面倒地支持秦修文啊!如此下去,他们还要跟着许大人和周大人一条道走到黑吗? 秦修文的战斗力太强,一出手,就给人当头一棒。 只是,这场戏还没完。 周邦彦突然前行一步,对着万历跪下道:“陛下,既然旁人有罪,还没定论,就要打入天牢,还请陛下一视同仁,治户部侍郎秦修文海贸走私之罪!” 周家在朝堂上的嫡系一下子又被撤下去五人,周家辛辛苦苦培养的那么多官员,如今已经没剩下几个了,若是这次还不能定下秦修文之罪,那他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 不能将秦修文扳倒,周家已无翻身之可能了,如今周邦彦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了,斗到这个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万历的脸一下子沉了下去,他冷冷看了一眼周邦彦,然后转过头看向秦修文:“秦爱卿,你有何辩驳之言?当时你命悬一线,并未在朝,如今周侍郎弹劾你的是在海上走私之罪。” 秦修文上前一步,弯身行礼,不紧不慢道:“启禀陛下,臣想问一句,当年我们为何不允许海上贸易?” 许国冷哼一声,嘲讽道:“秦大人,恐怕你这是在明知故问!当时倭寇扰乱我们大明沿海之地,惹得太祖震怒,下令“寸板不许下海”!以秦大人的才学,恐怕不会不知道吧?” 秦修文点了点头,脸上却浮现出了一抹奇异的笑容:“自然是知道的,那么请教一下许大人,在如今的情况下,咱们大明是否还需要海禁?” 许国被问到此处的时候,一时之间,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如今东瀛溃败,本来要撤退的军队,因为秦修文的突生变故,水军还一直在包围着东瀛各处岛屿,只等着朝廷一声令下,就又有一场战事发生。 况且,东瀛如今是大明的手下败将,刚刚签订好了“和谈七条”,哪里还需要再在海上害怕东瀛的突袭? 就在许国都不知道的时候,大明水师已经以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强大到让东瀛俯首称臣的地步,哪怕对方还有小心思想要刺杀秦修文,可是到底,是已经被打服了。 秦修文不理会许国的怔愣,直接对着万历拱手道:“陛下,臣幸不辱命使命,将东瀛彻底打服,如今大明在附近海域上已无敌手,再无宵小之辈敢侵犯大明国土!然则,臣却因此受贱人攻讦,还请陛下还臣清誉!” 万历早就和秦修文通过气了,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出面,直接给秦修文站台,只听万历轻轻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才一脸愤然道:“当初秦爱卿去做海贸生意是朕下的密旨!” 一语既出,就是支持秦修文的官员也是哗然,他们没想到,原来这里面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也就是说不管这件事到底结果如何,就靠这一句话,秦修文彻底被摘了出去,毕竟他是为皇帝办事,怎么样都不会错。 许国和周邦彦更是彻底惊住了——任他们怎么猜想,都没想到,这件事的背后主使者竟然是万历! 而且,万历自己还去承认了? 他们一开始想的是秦修文与潞王勾结,才去在海外大肆敛财,而东窗事发后,万历为了保下亲弟弟潞王,自然是要把罪责都按在秦修文身上的,以万历对潞王的疼爱之心,就算秦修文再怎么重要,这个时候万历也只能弃车保帅了。 再说,秦修文如此年轻,气焰却这么旺盛了,当皇帝的不会有点忌惮之心?再加上勾结藩王,又是和海贸有关,每一点都挑战者一位君主的神经,许国要的就是万历的猜忌和忌惮,这样他才好对秦修文下手。 可是事情居然一再反转,许国做了这么多年的内阁大臣,这个时候,他的整颗心都落了下去,从万历的这句话中,他已经明白了万历是要彻底保下秦修文,甚至自己不惜担污名,也要保下他! 那保下秦修文,作为和秦修文唱对台戏的自己会是什么下场?许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只听万历继续道:“早在几年前,朕就决定要彻底解决倭寇之乱,奈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明一味闭关锁国,却对外界信息了解不畅,所以朕命秦修文以行商贾之事,探听海外局势,收复吕宋作为据点,降服弗朗机人,瓦解他们与倭国的贸易往来,占据有利地形,同时不断吸收各国海上战船的优势,以海贸所获之利,投入于大明水师的建设之中,方才有这次势如破竹的胜利,否则你们以为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如此轻易让倭国臣服?” 都是打了多少年交道的老对手了,如果东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大明何须忍到现在? 如今万历这样一说,所有人才有些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了。 朝堂上站着的都是京官文臣居多,文臣武将有壁,对于军队之中的变化,尤其是在万历刻意隐瞒的情况下,确实不能及时获取消息。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9 首页 上一页 2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