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的四合院里少的能住五六户,多的十几户。一家子人还会吵闹打架呢,更别说这些人还不是一家的。 整天别提多热闹了。 要是摊上不好相处的邻居,一四合院人都别想安生。 街道办的重点精力也是在那片四合院。 街道办内部的人都开玩笑说是一左一右,一静一闹。 何凤兰第一次过去时正好看到有人吵架,她一下来了精神,三两步挤到人群里,问清楚围观的人是咋回事后,她聚精会神看热闹。 一开始何凤兰不知道街道办是干啥的,但看了一会儿热闹后,她知道了,街道办就是妇女主任嘛! 干的活和她在村里干的没啥不一样。 要是妇女主任,何凤兰表示这活她熟悉啊! 因此后面何凤兰便开始去街道办报道。 一开始街道办的人看到何凤兰过来还以为她是有事情要寻求帮助呢,他们都知道何凤兰住在左边四合院,那片地区的人家里都不得了。 因此在听到何凤兰说她想在街道办找个活干时,街道办的人表情都僵硬了。 他们真的是怕了让他们给找工作的人了,自从知青开始回城开始,每一个没工作的知青都指望他们给安排,他们是街道办的,又不是批发工作的,去哪弄那么多岗位安排人。 因为安排工作的事,街道办没少被闹腾,天天有人来问工作的事。 何凤兰没有察觉到面前街道办人的想法,她说:“我不要工资待遇啥的,主要是图个有事忙。你别看我这么大岁数,你们的工作我懂,我之前在村里时可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处理老娘们闹事最拿手!” 街道办的人这才知道原来何凤兰不是让他们安排工作的,不要工资不要名额,这个老太太单纯为了打发时间啊。 街道办的人再观察了下何凤兰的气势,觉得何凤兰说的极为有可能是真的,不过这事还真挺有门。 街道办的人都是一群斯文人,面对胆小或者讲道理的人,还能拿街道办或者派出所的名字压住,碰到混不吝,真就束手无策。 于是何凤兰成功成为了街道办的编外人士,这下子何凤兰如鱼得水,没几天就闯出赫赫名声。 她走强硬路线,不给好脸色,动辄送人去派出所,要不抽人一顿,最次也得一顿骂,偏偏她战斗力爆表,还有背景,谁都弄不过她。弄得来街道办寻求帮助的人来之前先打听打听她在不在,要是在,他们过会儿再来。 上学日的孩子上下学时间是街道办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何凤兰需要去接送孩子,不在街道办,那些有事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来街道办处理事情。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世界观先是被何凤兰震碎一遍,然后深刻意识到:人果然是欺软怕硬! 何凤兰这边找到了理想工作,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日子都有奔头了。 那边孙梦毓则忙着构建属于她的研究所,为了尽快让研究所落地开门,孙梦毓差点忙疯了。 还有大学上课的事情,之前在779厂里有理由不去上,现在都出来了再不去不好,因此孙梦毓还得抽空去上课,幸好上课不用做课件,要不然孙梦毓都想罢工。 孙梦毓不做课件的原因很简单,知识都在她的脑子里,教科书上的知识深度可比不上她脑子里的东西。 在第一次去上课时,孙梦毓年轻的脸确实唬了学生们一跳,不能怪他们以貌取人,实在是学校告诉他们,教课的人是资深专家,在这一行没有比人家更牛的人。 但一个小姑娘,资深专家? 让人不敢相信。 孙梦毓没有管下面坐着的学生的表情,她是来上课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他们相不相信、愿不愿意听都是他们的事情,如果能因为授课老师非常年轻便对TA教的课毫无耐心,连一节课的时间都不愿意给,那这样的学生不是她的吸引目标。 因此上课时间一到,孙梦毓直接开讲,她并没有提高音量,也没管下面旁听的其他老师和校长,自顾自说着,时不时才板书一下。 上完课孙梦毓直接告别,婉拒了校长想要闲聊几句的想法。但到第二次上课,教室里的人却更加多,校长专门安排的大教室,正常坐一百来号人没有问题,但现在走廊、过道、教室最后方全都是人。 一个个都用最求知的眼神看着孙梦毓,孙梦毓忽然有了在授业的责任感。 之后的课程都是爆满。 专业是新开,但因为光刻机的事情,国家正好宣传过一次,致使很多人在报考时纷纷报考这个专业,致使这个专业人一点不少。 第一届和第二届时间很近,孙梦毓错过了给第一届授课的时间,因此第一届和第二届是一起上课。 在此期间,孙梦毓也有看好几个苗子,如果可以,她很愿意招揽他们到她的研究所。 时间就在孙梦毓研究所、大学两头跑中匆匆流逝,一年后研究所成功落地,孙梦毓没有什么起名的天赋,因此研究所就是她的名字,也算是一种虚荣心。 新研究所成立,肯定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很多朋友都给孙梦毓送上了祝福,在那天还来了一个人——卫博宁。 孙梦毓当时还想着卫博宁怎么有空来,他不是说自己有个重要任务,会换地方嘛。 分开之后,虽然有电话号,但以他们不定啥时候便会闭关或者出差的职业,根本无法稳定电话号,因此两个人便写信交流。 虽然孙梦毓回忆不起来两个人是如何开始写信的,但等她回过神来,信已经写了厚厚一沓,两个人在心里天南海北什么都聊。 孙梦毓发自内心的觉得卫博宁是她的知己,因为两人真的太同频了。 孙梦毓知道卫博宁接到重要任务便是他在心里说的。 但孙梦毓没有意识到,卫博宁说的重要任务便是给孙梦毓送上祝福。专家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拥有自己的研究所。 且孙梦毓这座研究所还是国家支持,大领导关注。 别说地方研究所羡慕,一些研究院都羡慕的不得了。 卫博宁知道孙梦毓飞的速度很快,但他会努力追,争取跟上她,然后让她看到他。 1981年,这一年孙梦毓的研究所成立,这一年孙梦毓24岁,卫博宁26岁。
第270章 研究所成立后,孙梦毓的工作便围绕着研究所展开,她的第一个项目是电子计算机。 她想尽快推进计算机的进化,缩短她前世计算机出现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计算机辅助,之后的所有项目会节省不少麻烦。 但想要推动计算机达到前世的地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前世花了几十年,孙梦毓掰着手指算,有外挂的她至少缩短一半时间吧。 研究所前期的人手来自于孙梦毓曾参与过项目结识的人,尤其是那三年光刻机芯片项目里的人,基本孙梦毓发出邀请后都愿意参与进来。 赵天明和王鑫水也在其中。 几年过去,两人的看起来和之前没有什么太大改变,王鑫水依旧除非必要不开口,一旦开口吓死人,赵天明依旧话多乐呵呵,两个人依旧和没头脑和不开心似的。 再次见面,赵天明看到孙梦毓,叽里呱啦说个没完,全都是这几年里他的生活,丝毫没有生疏感。 孙梦毓从他的话中听出来,赵天明在回家后升职了,来之前是初级职称,回去后变为中级职称,且很快被分了房子。虽然出门一趟未婚妻没了,但在分房后,他成了香饽饽,不仅是自家亲朋好友想给他介绍,就是他家邻居都有找上门给他介绍的。 那阵子可把赵天明折腾的不轻,连分手的悲伤都被冲淡,整天只想着怎么摆脱别人热情的介绍,但缘分就是妙不可言,他和他现在老婆的缘分正是因为相亲。 俩人第一次见面正巧在一家店里,还特别巧合坐的位置是邻桌。他老婆也在相亲,但不是和他相。 赵天明其实不想那么快进入到下一段感情,因此对相亲他抱着消极的态度,因此相亲的女方一到,赵天明便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相亲女方很善解人意,知道赵天明的意思后,爽快表示相亲作罢,但菜都点了不吃浪费,就当认识个新朋友,这顿饭是朋友间的正常聚餐。 这边两人和谐的结束相亲,但邻桌的相亲就非常不愉快。 赵天明坐的位置邻桌相亲男方正好面对着他,赵天明没有仔细看男人的长相,但对男方的话精神一震又一震,“女人只有能把家里大后方照顾好才是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像那种为了工作忽略家庭的,再能干也不能要”、“我是我家唯一的儿子,所以生孩子得多生几个,给我家开枝散叶”、“我家一向都是男人管家,男人管家理智,不会随意乱花钱。所以咱们结婚后你得上交你的工资,你需要钱可以告诉我,只要理由正当,我会给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赵天明当时听得浑身难受,男人的话和他的三观严重不符,当然咱们和而不同,你得允许世界上有和你思想不同的人。 但可能难受的不止赵天明,还有相亲的女方,没等相亲男方说完他的结婚经,女方已经一杯水泼在男人的脸上,指着男人的鼻子骂了一大堆。 当时男人直接红温,站起身就想打人,还是赵天明察觉到不对,一个健步拦下。 也因为这样两个人结缘,聊过天后发现两人三观很同频,在半年后结了婚,现在赵天明的儿子都一岁了。 孙梦毓能看得出来赵天明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和妻子的感情应该很不错,至于王鑫水,依旧是那副万事不在眼中的样子,孙梦毓不用问都知道王鑫水应该还没有找到对象。 不过她没啥资格说人家,她也没对象啊。 对找对象的事情,孙梦毓随缘,她没有强烈的欲望去找一个男人参与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总觉得别扭。 相比较改变,她更愿意维持现状。 孙梦毓的这个想法正是横亘在卫博宁追求路上的巨大绊脚石。 因为孙梦毓真心实意拿卫博宁当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对卫博宁的一切好意她都不会多想,只觉得卫博宁这个朋友交的太对了。 就是卫博宁拉高了她交朋友的标准,之后再交朋友绝对会忍不住拿卫博宁当对比。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2 首页 上一页 2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