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院子住,有婢女伺候,还有肉吃。 这小日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细问了问,要想吃荤得另交钱。 殷莳说:“我与妈妈商量商量再与师父说。” 淳远便先回去了。 殷莳问高妈妈:“你会不会做饭,你若会,我把这个钱给你,你来操办。” 高妈妈接这个差事之前是家庭主妇,就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大环境,殷莳不相信她不会做饭。 果然高妈妈哎呀呀地搓着手:“当然会,当然会。姑娘交给我只管放心,我烧得一手好茶饭,咱们府里的人都是知道的。只大厨房都是大夫人的人,咱们的人插不进去,我才闲在家里的。” 殷莳比照着庙里给的报价又添了点给高妈妈:“采买这些都交给你,你能余下多少我不管,反正每个月这些钱我要顿顿吃到肉,我要是吃不好,咱们就还是吃庙里的。” 有钱过手就有利可图,有利可图人就自然会弯腰。 高妈妈前头拿捏殷莳不成,本以为这份差事没什么油水了,不想殷莳主动把油水送到她手里。 这过世的燕姨娘可真会教孩子,把四姑娘教的人精似的。 她此时对殷莳全没了最初的态度和想法,眼神里全是热络,赌咒发誓:“姑娘放心,但有一顿吃不好,叫我男人不姓高!” 殷莳微微一笑:“靠你了。” 和尚都说了那些什么课什么讲经都不强制,殷莳就开启了她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 说是自然醒,可其实依然是天一亮就醒了。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任何熬夜的理由,基本上是天黑吃完饭稍微消消食,就吹灯睡觉了。而且超级安静,能听到院子里的虫鸣甚至风吹树梢的声音。睡眠质量特别好。 东林寺是在山上,景色好极了。尤其现在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 殷莳睡得饱,早上起来照镜子,眼睛明亮皮肤水灵,整个人就像这大好的春光。 春光可不能辜负,留了李婆子看院子,殷莳带着高妈妈、巧雀和云鹃吃完早饭就开始在山上溜达。 山不高,寺庙建在山顶上,往下眺望,能看到大片的农田和村落,甚至能看到其间的村人。 那些田据说都是东林寺的。寺庙嘛,不交税,好多寺庙都富得流油。 那个淳远和尚就满面红光的,殷莳都有点怀疑他私底下吃肉。 山脚就有村落,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道可以坐马车直达庙门口。也有一条全是台阶的步道,给信众展示“诚心”的。除了这两条路,还有许多小路。应该观光客踏青探幽踩出来的。 东林寺的服务堪称丰俭由人,殷莳非常欣赏这种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该着他家香火好。 留了李婆子看院子,殷莳带着高妈妈、巧雀和云鹃溜达着往山下去。 这时间阳光明亮起来,路边草叶上的露水偶尔闪烁,鸟雀的叫声清脆悦耳。虽然这里其实是有人烟,甚至往山下看,村里人家还挺稠密的。但这环境对殷莳来说已经非常的原生态了。 宛如踏青。 到了山脚下的村落里,很容易就找到卖菜的人。真如淳远和尚说的那样,鸡也有,鸭也有,只要你有钱,都能买得到。 殷莳本来饶有兴趣想看看高妈妈与这些村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当地物价的,高妈妈却笑眯眯地撵她:“巧雀,你陪着姑娘四处看看,也别走太远了,熟悉熟悉附近就行。” 既然之前都许诺了节余多少钱都归她,殷莳便识趣地走开了。 晴空明媚,空气新鲜,春光实在太好,可终究是在孝里,也不能真当成踏青。 况且来日方长呢。 殷莳带着巧雀和云鹃在村头稍稍转了一圈,观察了一下妇女们的衣着,尤其是脚。在确定没有看到任何一双小脚之后,她大大地放心了。 “走,看看妈妈买好了菜没。买好了我们就回去。” 巧雀说:“是,早点回去。寺里常接待香客,诸般都妥当,姑娘好好在上面待着就是了。可不要再下山了。” 殷莳眼里美好的“原生态”,在巧雀眼里就是十分嫌弃的乡间地头。 巧雀也是从小就在殷府里长大的,搁在村人眼里已然算是“大家婢”了。何况她是屋里伺候的婢女,不做粗活。她看着这村头田间牛羊粪便,妇女小儿都衣衫粗陋,便十分瞧不上,只想快些回山上精舍里去。 寺庙院落虽然比家里是差了些,但也干干净净,该有的都有。 殷莳瞧了巧雀一眼,又瞧了云鹃一眼。 这便是年纪大的不好了。巧雀虽然才十二三岁,但已经有了自己成型的价值观。 云鹃就还好,因为日常里也帮着做粗活,还没有姐姐们那么讲究、精致,对眼前环境也没有太嫌弃。 所以,想要跟自己价值观一致的,还是得从小培养,殷莳默默地想。 挑自己的婢女实在是穿越前辈们必做的功课。 “天天闷在院子里,我倒不是嫌闷,是怕坏身子骨。”殷莳说,“每天还是要走动走动,舒展一下的。” 巧雀避开一坨牛粪,捏着鼻子说:“那我陪姑娘在上面走。瞧下面这些人,盯着我们看。” 这一点确实。殷莳虽然穿着素服,可那衣服料子还是让村人忍不住盯着看。 他们倒是也不上前,但这么盯着看,的确让人不舒服。 “好,回去吧。”殷莳转身。 三人寻了高妈妈。 高妈妈收获颇丰,篮子里有菜有蛋。她眉开眼笑:“已经和他们说好了,鸡杀好了弄干净给我送上来,毕竟不好在上面杀生。” 马上有鸡汤喝,殷莳觉得嘴里都在分泌唾液。强忍住,作出淡淡忧伤:“我待会告诉姨娘,不是我嘴馋,是为了长身体。” 高妈妈忙说:“当然。” 巧雀想起在府里的时候姨娘的魂魄还未离开,不知道有没有跟到这里来,害怕起来。 回到山上果不其然殷莳又对空气说起话来,巧雀头皮发麻,法事都做完了,怎地姨娘还不走?还放心不下四姑娘吗? 待殷莳在屋里唤人,她便推了云鹃进去:“快去。” 高妈妈看见怪道:“你怎么不去?” 燕姨娘守着四姑娘飘来飘去这事只有青燕和巧雀知道。青燕心眼子多,早告诉了巧雀不要再与别人说,怕云鹃知道了也不肯进屋去伺候。 巧雀便谎称:“我肚子疼。” 高妈妈知道自己是三夫人的陪房,以后断无可能让她跟了庶出的四姑娘。殷莳只是个临时的主子,不值当她花费太多心力。 只要无事,便也不往前凑。 殷莳的身边,便只年纪小小的云鹃贴身伺候,巧雀外头伺候。 这很好,殷莳露出满意的微笑。
第8章 身边只有云鹃这样的小孩,殷莳便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可以放松很多。 又打着考教云鹃的名义,成日里问东问西,实则悄悄熟悉府里的人员和规矩。 她还给云鹃画大饼:“将来青燕嫁人了,就给你提到屋里头来,拿的月钱就多了。” 小丫头都梦想做大丫头,涨月钱,将来出嫁也能挑个体面点的人。云鹃因此很珍惜在殷莳跟前服侍的机会,做事很认真,把殷莳服侍得舒舒服服的。 高妈妈跟山脚下的村民很快熟悉起来。买菜之类的事不用她再亲自下山,约定好有村民专门给送上来。 山上喝的水甘甜清冽,比殷莳在府里喝的水质还更好,一问果然是山泉水。 出了院门走一段路,半山腰的观景台有凉亭。往那一坐,小风习习,满眼翠色。殷莳每天吃完早饭就带着婢女出门在山上溜达,锻炼身体。 只要克服使用童工的罪恶感,那小日子过得真算是不错。 但这样一成不变的日子时间长了也会觉得无聊,实在娱乐太少了。殷莳这个年纪在别人眼里也就是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而且还是来守孝的,也没人想着给她准备几本书打发时间。 无聊至极,殷莳终于想起来这庙里还能听课,她决定去听课。 别说,还挺有意思的。 因为这种课不是给僧众的,就是专门给她们这种花钱在庙里借居、礼佛或者守孝的人的。殷莳其实明白这是为了让金主们更崇信佛法,好捐出更多的香油钱,但讲经的和尚还是很有点水平,听着不会让人觉得枯燥。 尤其殷莳这种上辈子已经卷了一世,后来甚至逃离了大都市的人,听起来更有许多喟叹和感慨。 殷莳就坚持下去了,每天都能来听个早课。 她不知道,她这打发时间的举动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讲经的首座大和尚便与方丈道:“殷家那位来为姨娘守孝的姑娘颇有慧根。” 那是肯定的,虽然小孩的身子,可灵魂是成年人,当然能听懂能理解。但看在和尚们的眼里,就是这小姑娘“有慧根”了。 而另一边,旁的礼佛听经的女眷们也打听:“那是谁家的女儿?小小年纪竟这样坐得住,真难得。” 问出来是来为生母守孝的,更叹:“是个孝顺孩子。” 便有人派了婢女、婆子往这边送东西,也不贵重,只是吃食、瓜果而已,纯纯拿她当小孩看。 殷莳没想到住在庙里居然也要社交。人家送了东西来不还礼在哪个时空都不好。 她挠挠头,让高妈妈去找淳远和尚:“我看前殿院子里那些花盆都不错。问他有没有好看点的卖一个给我。把我从后山挖的那株花移栽进去,当个回礼。” 高妈妈大字不识一个,既没文化也没无甚见识,说:“山上的野花有什么好送的。”那不是随便挖嘛。 殷莳说:“你只管去买盆。” 殷莳日常除了听讲经,从和尚们那里借几本佛经故事书看看之外,也经常在这山上走走。 来到东林寺后她有意放纵巧雀偷懒,只让云鹃贴身伺候,高妈妈更是个不熟悉她的人,她可以放松了下来做回自己。走在山里,见到好的花花草草就挖回来栽在院子里。 前世带着积蓄离开了大都市后,她选择了一个小地方,搞了个花棚为生。 非专业人士靠自己自学摸索,跌跌撞撞交了很多学费,走了许多弯路,后来竟然也能微微盈利,总算不亏损了。 四姑娘只要好好地不出意外,摆弄些花花草草是个好事,高妈妈也不多管。只瞧着她摆弄摆弄,修修枝条,浇浇水,或者洒一把草木灰,那几株野花便生得更好了,不免啧啧。 这会子她想拿那不花钱的野花当回礼,高妈妈想了想,确实她一个小孩子家,手头也没什么像样东西,送花便送花吧。 高妈妈去找淳远,弄了个青白瓷花盆回来。 殷莳看到高兴:“这个好。”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1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