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今年尚且不满十五岁的三子张廷璐也迫不及待的凑上前来想要跟父亲搭话。 一时之间,张英简直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儿女的话了。 于是,他下意识的皱眉看向了正堂里的另一个人,他的妻子姚氏,随即有些意外的发现,张夫人此刻居然正在发怔。 “夫人?”张英有些奇怪的出声,张夫人闻言回过神来,看着正凑在丈夫面前的儿女们,连忙开口:“好了好了,等一下应该会有你们父亲的客人过来,你们都先别在这里缠人添乱了,先回内院去,有什么话,等晚上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再说。” “知道了,娘。”张廷瓒和张令仪闻言,立刻给张英和张夫人行礼,两个人转身离开,张廷璐还有些不太情愿,磨蹭了一下,见哥哥姐姐都走了,也只得不情不愿的跟父母行礼之后,离开了正堂。 待到女子们离开,张夫人终于看向了丈夫,张口想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了。 “夫人想说什么就说罢。” 张英一面主动开口,一面走到了正堂中的座椅旁边,端端正正的放下手里的圣旨之后,坐了下来开口道。 而张夫人这边,则是怔怔的看了一会儿被放在桌子上的明黄色圣旨,再次犹豫了一下才一边走到了张英的身边坐下一边道:“老爷,这赐婚的圣旨都已经下了,那咱们佑儿,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没有料到妻子想要询问的居然是这个问题,张英着实愣了一下,但还是顺势回应道:“快了,之前我上礼部问过了,说是一个月前,他们就已经入关了,如果速度尚可,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那……既然如此,皇上那边……为何不等到佑儿回来,再颁布旨意呢?” 张夫人有些不解。 “还不是因为朝堂上那些儿子被关进顺天府的人,等不及了的缘故?”张英撇开眼,语气里难得带上了淡淡的不屑。“听说那些个被关进去的满人子弟,近段时间已经在采石场被折腾的苦不堪言了,他们急着促成这桩婚事,好让皇上有理由赦免他们。” “啊……这……顺天府居然敢这么做吗?”张夫人吃了一惊,倒是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毕竟在她的意识里,满人向来是在朝廷律例上享受汉人没有的优待的,更何况那些个人,还是满族官员的儿子,如何还能去看采石这种体力活? “是皇上下的旨意,说是要让他们体会一下民间疾苦。” 张英的解释让张夫人脸上不仅没有出现笑容,反而眉头皱得更紧了:“那……老爷你的意思,这事儿,还是皇上为了逼着他们……” “嘘,慎言!”不等张夫人把话说完,张英立刻阻止了她,然后才在张夫人懊恼的神情中,再次出声,“不必多思,此事虽然确实是皇上从中促成,但也是衡臣心之所愿。” 张夫人听闻丈夫如此一说,表情立刻失落下来,喃喃开口:“我知道……我知道的,佑儿从那一年遇见纯宁公主开始,就一直期盼着这一天,可是……可是老爷……你我都知道,且不说咱们家是汉人,公主出身满族,两族风俗习性相差甚大,单是佑儿与公主身份上的天差地别,我……我这心就总是……总是担心佑儿将来的日子不好过啊……” “为夫明白。”张英点点头,“公主身份高贵,将来就算是出嫁,也是拥有自己的公主府的,并不会嫁到咱家来,反而衡臣需要到公主府去过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就相当于是入了皇家的门槛了,所以,你是担心他将来因此而受气,可是如此?” “正是。” 张夫人叹口气,一边起身一边道:“佑儿当初为了娶到纯宁公主,做出一件又一件出格的事情的时候,我这心里啊,就为他感到揪心,总是担心他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如愿,但现在他真的如愿了,我又开始揪心,害怕他得到这些之后会失望,唉,我这当娘的,真的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到这儿,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身看向了丈夫,忧虑道:“而且我还听说,额驸每次见公主,都要下跪,这君臣之礼我懂,是必须要遵守,可是这夫妻之间如此……又哪里能琴瑟和鸣?还有,公主的身份那么高……这万一他们夫妻之间要是不小心闹了什么别扭,那……那岂不是每次都要佑儿低头,他们两个才能……” 话已至此,张夫人已经说不下去了,简直觉得这个天降的公主儿媳妇儿是个大麻烦。 而张英这边,则是在张夫人说不下去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接话,反而先是避开了妻子的视线之后闭了闭眼,沉默了半晌之后,才终于轻声一叹:“其实这些……我都与他说过的。” 张夫人:“……啊?” 猝不及防的得到这个消息的张夫人一下子愣住了。 “但是即使是得到了这些消息,他也没有犹豫。” 张英继续陈述着张廷玉的态度。 “甚至于,他当时还在我跟前跪了下来,请我与夫人原谅他的不孝,原谅他为了自己的追求而让咱们受委屈……” “这……”张夫人有些不可置信。 儿子张廷玉虽然这些年有些“离经叛道”,但是对他们夫妻两个,一直是孝顺有加,偶有违背他们意愿的时候,也总是想办法周全,不让他们因为自己而受了不该受的,可是最终居然也还是为了“媳妇儿”要让自己的父母受委屈。 “他说他会尽力周全,争取两全,既不让纯宁公主与他起纷争,不教你我郁气。所以以后……夫人你如果觉得与公主相处的时候有所不适,也不必与公主置气,直接叫衡臣受着便是,也不必心疼他,这都是他自找的。” 丈夫的话几乎让张夫人惊呆了。 她觉得儿子简直是魔怔了。 自古以来家庭中的一大难题,就是婆媳关系,这中间夹杂着的,最难两全的,就是又当丈夫又当儿子的那个男人了,但是现在当了那个男人的他儿子,居然说要两全? 虽然张夫人自认还算是好脾气,也清楚纯宁公主为人不似惯常满人家的格格一样张扬任性,但……儿子这海口……夸得,还真是够大的啊…… 就在这边张家夫妻两个,正为那个他们家不争气的“恋爱脑”儿子,烦恼他将来的家庭生活时,宫里,刚得到了赐婚旨意的宁澄澄,此时此刻,也正在发愁。 赐婚的旨意下来之后没多久,内务府便派来了教养嬷嬷,跟宁澄澄宣读了她大部分早就已经知道的,关于公主和额驸之间的规矩。 什么“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席”,什么额驸及其父母见公主必须先下跪这些身份上的规矩,在以前,宁澄澄以为自己会嫁给不喜欢的人的时候,她很喜欢这些规矩,这样,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 但现在,知道自己如愿之后,这些规矩,反倒成了小小的绊脚石。 频繁宣召额驸被人诟病什么的,宁澄澄不在意。 、 这么些年的紫禁城生活,早就养成了她的厚脸皮,她老爹康熙都完全不在意隐私的频繁的昭幸妃嫔生儿育女,她只是多找自己的丈夫几回怎么啦?夫妻之间也能盖棉被纯聊天不是吗? 爱说让他们说去。 而这个见面下跪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跪之前直接免礼,能解决很多矛盾,跟张廷玉是如此,跟他的家人也一样……反正她嫁的是张廷玉,而不是张家,大家和和气气的相处不也挺好。 亲自伺候公婆的佳话什么的,宁澄澄也不需要,专业的事情嘛……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所以,唯一让宁澄澄感到发愁的,其实还是张廷玉。 虽然从根源上来说,宁澄澄本身是个汉人,也更习惯汉人的风俗。奈何她如今是个满人,而根据康熙的旨意,他们的婚礼是要交给礼部和钦天监办的,那办下来的自然也是满人的婚礼。 只是这边办了他们满人的婚礼之后,张廷玉以后再住到公主府,那这在外人说起来,这岂不是像张廷玉入赘皇家了? 宁澄澄当然知道,就算是张廷玉如今尚未回京,得到这个旨意,也不会多说什么,而是会开开心心的接受,但在宁澄澄觉来,他已经为自己牺牲了太多,所以,她不想他们之间的婚事,被世人认为是康熙拿来平衡满汉之争的工具,而她宁澄澄,则是康熙奖赏张廷玉“开疆拓土”的筹码。 她更希望世人知道,她是心甘情愿嫁给他的。 “汗阿玛……我有一个想法,希望您能同意。” 终于,在思索良久之后,宁澄澄向康熙发出了自己的请求。
第143章 满汉结亲 不是结仇 初秋九月, 紫禁城中的御花园中已经渐显秋色。 宁澄澄身披一件软绸斗篷,端坐在御花园假山的高台上的凉亭之中,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将她的斗篷吹的飘飘荡荡的, 正如她此刻的心情一样空空落落的。 曾几何时, 这高台之上, 是她和胤礽的秘密基地, 他们为了避开康熙的耳目,在这座凉亭之内, 谈了不少彼此之间的心事,细数起来, 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桩事, 就是她与张廷玉之间不能为人所知的感情了。 现如今他们之间已经定下来婚事, 宁澄澄本该高兴才是, 但是她却暂时高兴不起来。 究其原因, 当然并不是她有所后悔,而是因为她几天前向康熙提出的那个大胆的想法。 一个在现代人看来, 只要是不差钱,就再合乎常理不过的想法。 但是在这个时代,她却不清楚那个提议,是否会为人所接受。 且这个人,并非是世人, 而是康熙、胤礽、胤褆以及果心等她的亲人们, 以及会被牵涉到这件事里面的张廷玉和他的家人们。 “唉……” 想到当日自己鼓起勇气提出那个提议之后康熙脸上莫测的表情,以及那一句淡淡的“朕会考虑的”,宁澄澄就觉得自己的这步棋,可能下得失误了。 毕竟从康熙的本意上来看,虽然他要向自己展现的是一片慈父之心, 但更多的,还是要为大清江山的安稳考虑的吧? 自己这样……才刚刚定了婚事,就开始这么“向”这夫家人……该不会…… 张廷玉归来之后,也不知会是个什么想法…… “主子,这儿凉,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知是不是见她叹气,一旁忍了许久的素梅终于克制不住的劝阻出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4 首页 上一页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