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冬香也开玩笑:“我们又不想嫁城里人,管他名声呢,琼华可是姜嫂子凉皮的合伙人,不能来亲哥的工坊摆摊?” 孙宏图连忙说不是,问顾琼华:“你不在家,谁给家良做饭呢?” 顾琼华忙着手里的事,不想抬头看他那张惹人生气的脸:“宏图大哥你不是说了吗,我早晚要嫁人的,哪能管得了家良一辈子吃饭的问题,对吧。” 孙宏图指着顾冬香和顾琼华笑:“你们两个的脾气性格,到婆家会吃亏,还是学着改改吧。” 姜柔想了想,没开玩笑,说道:“需要冬香和琼华改性格才能过下去的婆家,互相都别勉强,不找也罢。” 姜柔的话说到顾冬香和顾琼华心坎里了,姜嫂子比她们家里人,还了解她们的心思。 孙宏图不在意,顾琼华和顾冬香改不改,都不是他喜欢的人,有几句话,他想单独和姜柔说:“嫂子,借一步说话。” 姜柔点点头,这个孙宏图很圆滑,嘴上说得漂亮,实际上不办事。 两人走到避开人的地方,孙宏图和姜柔说:“嫂子,看到你一个女人家,还得抛头露面来摆摊养家,我这心里真不好过,我本想让你来做个缝纫女工,远山兄弟却说不招村里人。” 重生前,孙宏图也是这么说的,那时候的姜柔生顾远山的气,和他疏远了,都没想过去找顾远山求证。 这会无需求证,她直接帮顾远山辩解:“顾远山连亲妹妹和表妹都没给工作,我就知道招聘村里人来县城上班不合适。” 孙宏图心里纠结起来:“嫂子,你真是通情达理,可惜没了男人,要你出来讨生活。” 姜柔笑笑:“没男人也有好处,我想做什么不用听人唠叨。” 孙宏图想讲的下一句话憋了回去。 姜柔回来后,都问孙宏图说了什么,孙二姑侧着耳朵在听,姜柔说:“他和我解释没在村里招工的事,我说理解的,他的亲戚二姑都没进呢。” 孙二姑在一旁故作埋怨的附和:“这个作坊不知道能做几天,是不能从村里招人。” 这次工坊里招聘三十个女孩子,三班倒,应聘上的女孩子们心情都很好,大部分都花两毛钱买一份凉皮,再花五分钱买一茶缸酸梅汤,生意很好,一个多小时,卖了几十份凉皮了。 中午顾远山回来,姜柔挂着轻柔的笑,招呼他:“山哥,还没吃饭吧,过来吃碗凉皮。” 顾远山看了下围了一圈或站或蹲的小姑娘,摇摇头:“吃过了。” 顾琼华心想还是邻居呢,大哥这点面子都不给,那就让他饿着吧,谁叫他撒谎说吃过的。 孙宏图有些酸:“远山兄弟,姜嫂子招呼你没招呼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不清楚。”顾远山问道:“人手招满了吗,别耽误明天的上岗培训。” …… 凉皮的生意很好,到下午就剩下几份了,给旁边卖酸梅汤的孙二姑羡慕的不行,打听怎么个做法,姜柔说这是她挣钱的营生,不能教。 她叫平南去邮局,给她家里汇剩下的二百块钱:“用你的名义汇钱,让我家里知道,你们家是讲信用的人家。” 平南答应了,带着卖稻子的钱,先去邮局排队,姜柔又叫琼华进作坊给她哥传话:“琼华,你叫你大哥去邮局,我跟他说几句话,有关孙宏图的,在家他老躲着,我也没机会。” 村里都是认识的,人多嘴杂,姜嫂子想说句话,不如晚上去她家里说,但一想,姜嫂子在家,大哥就借口出门,躲得太明显了。 顾琼华在工坊的杂物间里找到大哥,他正啃着冷馒头就白开水,不禁有气:“姜嫂子调的凉皮,不比这冷馒头好吃?” 顾远山清俊的脸上,是对妹妹不理解的无奈:“找我什么事?” “嫂子叫你去邮局,她有重要的话,不去不行。”说完不给她哥反悔的机会,直接走了。 …… 姜柔在邮局等了一会儿,顾远山来了,姜柔招招手,叫他来身边的空位坐。 顾远山看了下,邮局里不少人宁愿站着排队,也不愿意坐下等,等候区的空位好几个,他硬着头皮挨着姜柔坐下:“嫂子,什么事你说。” 姜柔忍不住笑,他现在喊嫂子,比那天熟练多了,上辈子两人好了后,她还打趣他怎么不喊嫂子了。 “山哥,我家里从小对我就好,不久前家里出了点事,急需钱,我就跟同乡出来打工,但是外面没我想的那么容易,同乡就给我出个点子,叫我骗婚,一开始不是平南大哥,找的是孙宏图,他家里能拿的出四百块,但是觉得我是个麻烦,没同意,单大哥听说后,主动找了我同乡,看出我不是诚心结婚,告诉我不需要骗婚,和他协议,他来出四百块,我也不想骗人,就同意了,不成想,骗人的成了平南他大哥。” 她下巴一抬,示意顾远山看汇款柜台的单平南:“这二百块钱汇了,单家也不算骗人了。” 顾远山没忍住,侧头看向姜柔,他的感觉没错儿,原来从一开始,她真是打算骗彩礼的。 姜柔看到他掩饰不住的吃惊,笑:“单大哥没对你说,孙宏图更是瞒着,我跟你说这些,是想叫你帮我从孙宏图那打听,之前觉得我麻烦看不上,现在我多了三个半大小子的拖油瓶,他反而主动对我示好,这说不通呀,你能帮我搞清楚吗?” 顾远山点头:“行,就这件事吗?” “还有,孙宏图中午跟我说,是你小气,不让我进你们的作坊,他也没办法,你看,你不知道的地方,帮他背了不少锅,你心里有个数。” …… 姜柔回到作坊门口,剩下的几份凉皮也卖完了,她要请大家去小饭馆吃面,就算吃三毛钱一晚的肉丝面,六个人要小两块,都不愿意去,说买肉回去,让姜柔下了给他们吃。 “嫂子,我们想尝尝你的手艺。” 自己买肉做面条,揉出来的手擀面不比外面卖的差,姜肉用下馆子的钱,买了一斤半的肉回家,到家做了一盆肉丝浇头,再下一大锅手擀面,每人加一个煎的焦香的煎鸡蛋。 家良中午吃的开水泡饭,晚上跑来蹭肉丝面吃,吃的肚皮都圆了,怕下回吃饭不叫他,都没和平北拌嘴。 姜柔拿出三块钱给顾琼华:“琼海,这是你今天的利润。” “嫂子,这样太多了。”顾琼华爸妈不在好几年,大哥带着弟妹种地,她知道种地的收入,后来大哥跟着单大哥在外面做事情,她是支持的,怎么着都比种地强些,但也没想到嫂子今天能分她三块。 姜柔要她收下:“收钱是要干活的,明天你一早就来帮我,我们做一百五十张凉皮出来,我和平西平北在作坊门口摆摊,你和平南提着篮子出去卖。” 顾琼华收下来了,心里算了下账,除了刮风下雨不能摆摊的时间,按照今天这收入,一个月七八十块是有的,比工坊缝纫女工的工资还高呢。 回到家,顾琼华看到大哥一个人吃着开水泡饭,心疼的很,但想到今天自己挣的钱,狠狠心:“明早我没时间做早饭了,家良,以后你要学着做饭。” “啊?我哪会做饭,大哥,二姐的心已经不在家里了,你赶快找个大嫂回家。” …… 夏天凉皮很受欢迎,有了琼华和平南的移动摊点,每天带来的一百五十张凉皮都能卖完,现在交通信息闭塞,想找地方学都找不到,孙二姑看着干着急也没办法。 都是女孩子,和工坊的女工们熟悉后,大家聊得开,好几个对孙宏图有好感的女工都问琼华:“你大哥和宏图大哥是好朋友,你们关系也很好吧?” 顾琼华连忙否定:“我大哥和单大哥是邻居,孙宏图是隔壁村的,一开始并不熟。” 几个姑娘打趣:“宏图大哥天天来摊子上买凉皮吃,还以为对你们谁有意思呢。” 顾琼华可不想传出去谣言:“他还天天泡在工坊里,说不定看上你们中的谁了呢。” 孙二姑打量了这些女孩们,拉着姜柔说话:“我觉得还是城里姑娘好,家庭没负担,你看她们还没拿工资呢,花钱就大方,说明家里还给钱,宏图要是能娶她们中的一个,那在我们村,可是第一个娶城里姑娘的人家。” 姜柔想到上辈子孙宏图的人品,倒是替这些姑娘们提心吊胆,她不禁问这些做工的女孩子们:“你们怎么不提远山大哥,他也很好呀。” 有个姑娘忙摇头:“动不动就训人,凶死了,还威胁我们不好好练过不了试用期,宏图大哥多好,说不要急,有他在都能过试用期。” 姜柔说:“可是,你们签试用期的时候,协议上面说过,不合格转不了正,顾远山是好心呀,你们还是听一听吧。” “没事儿,宏图大哥说过的,包我们转正。” 姜柔就不说什么了,顾琼华忍了好久的话,今天听到姜嫂子维护大哥,忍不住红着脸问:“姜嫂子,你真觉得我大哥很好吗?” 第9章 009 姜柔大大方方的说:“我是真觉得你大哥是君子,君子不骗人,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可以气他,但不用担心他背后使坏,这样的人做朋友极好的。” 只是夸做朋友极好,顾琼华心里有一丝小失落,心想幸好自己没有帮她哥自作多情,她哥二十四了,在农村算大龄,农忙结束就有亲戚要保媒,大哥说工坊的事情忙,但等第一批服装交了货,保媒的肯定要再上门,搞不好年底前就要有嫂嫂了。 新进门的嫂嫂能容她像现在这样自在吗,她是没有爹妈,外头不少受气,可是大哥和弟弟都由着她,娘家的日子其实是好过的,所以她才不急着嫁,等嫂嫂进门,能不急吗? 顾琼华心里失落,自己消化,顾冬香就没这么好脾气了,家里人正商量她的亲事:“今年过年前,必须把亲事定下来,不然能说上的一家不如一家,宏图怎么样,她二姑之前还找我探过口风,宏图家上面两个姐姐嫁的都不错,还能往娘家补贴点,宏图又没弟弟妹妹,真不错。” “之前还行,现在宏图在县城开工坊、招女工,三班倒的赶工,那得挣多少钱,城里姑娘他都娶得到,还会回来娶农村姑娘?冬香眼睛长头顶上,嫌弃他矮,现在高攀不上了。” 顾冬香可生气了,她长这么漂亮,还不能挑个漂亮的男人? “不就是十台电动缝纫机吗,还是个合伙的生意,哪怕是一百台机器的厂子,我也不后悔,明天我就去县城卖烧饼去!” 顾裕明不同意:“一毛钱一个的烧饼,你是疯了吧,谁会买呢,别瞎胡闹了。” 顾冬香看到顾琼华跟姜嫂子卖凉皮,自己没参与上,可羡慕了,失落了两天,姜嫂子看出来了,主动教她做烧饼,面粉团里加了调味的肉末,和普通的烧饼可不一样,先卖着呗,她不但自己卖,还把大哥叫去帮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