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 作者:二汀 简介:姜向北穿越了。 哥哥是本年代文里女主的白月光,却因为车祸早早丧生。 女主伤心之余一直拖到二十五岁才遇到本文男主,成就了一桩人人称羡的好姻缘。 刚穿过来时姜向北就亲眼目睹一群熊孩子过家家烧了邻居柴火垛。 而最后姜向北却是因为没写作业被老妈司文兰罚不准吃晚饭。 如水的月光下,两道身影鬼鬼祟祟给她送来了饭菜。 温柔嗓音轻轻唤着“妹妹” 让前世从没享受过手足之情的姜向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哥哥的命运。 姜向北没别的本事,就是前世学下了一身跟面粉有关的本事。 妹妹一双巧手负责做出各种糕点西点,哥哥一颗灵活脑袋负责卖出去。 兄妹俩自此走上了高歌猛进的创业之路。 就在姜向北以为即将上演就此要带家人走上致富的故事。 谁料……不知怎的竟先成了个富二代。 *** 裴玄是三水胡同里有名的小霸王,鸭子路过胡同都得叫他拔下几根毛来。 后来啊…… 他遇上了姜向北。 不知怎么的,每次他都被那些奇奇怪怪又超级好吃的糕点迷住,呼哧呼哧地当了多年小跟班。 等反应过来,迷住他的已经变成了那个脸上经常沾着面粉的好看姑娘。 阅读指南。 1:群像文,主要讲述女主穿越过来之后的生活。 2:男女主青梅竹马,但感情戏不多。 3:女主会揉面,会手打奶油,还能用面团揍人,别说揍人还疼! 内容标签:青梅竹马种田文 美食年代文 群像 主角视角姜向北裴玄配角姜向南 其它:姜家人 一句话简介:三水胡同里的幸福生活 立意:这是一个讲述我通过努力怎么成为富二代的故事
第1章 ◎穿来就惹祸◎ 洛川市,三水胡同。 冲天的火苗在姜向北眼前窜起时,她正张大着嘴傻乎乎地瞧着。 记忆还停留于昨夜独自在店里加班的感觉,上一秒鼻端还满是可可粉香气,下一秒眼前只剩下滚烫热意扑面而来。 “着火啦!着火啦!” 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道很尖锐的叫声,姜向北身体忽然朝一侧歪了过去。 她好像被一个人拽着不停往前跑,直到确认离得远远的,那人才又提起木桶冲了回去。 这是哪?我是谁? 姜向北呆呆地望着,潜意识却迅速就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她是姜向北,洛川市三水胡同姜家姜半的二姑娘,今年十四岁。 那些属于姜向北的记忆如此真实,就好像前世那几十年的记忆才是假的。 恍惚间,柴火垛子已经烧得只剩下一堆灰黑,全是干草的垛子,只要着起火来几乎很难浇灭。 赶来救火的大人们只能阻止火势蔓延到其他柴火堆上。 好在今天没什么风,火烧完这些玉米杆之后火势渐小,两瓢水浇下就灭了最后一点火苗。 没有造成什么大损失让大人们都舒了口气。 接下来当然是气冲冲扭了自家孩子的耳朵回家去收拾,赔偿的事得等家长们都下班才能商量。 “还不回家去!” 一件蓝色汗衫,灰褐色长裤裤脚高高挽起,肩头上挂着个军绿色挎包。 放在七五年最最平常的打扮,没想到穿在姜向南身上,松松垮垮的汗衫都变得有了几分青春洋溢的味道。 亲哥姜向南五官长得极好,剑眉星目却不凌厉,就是短得刺手的头发拉低了点颜值。 难怪能成为女主的白月光。 “……” 女主?白月光? 姜向北不知道脑子里为什么会突然飘过这个念头。 “吓到了吧,哥不该跟你说重话。” 看姜向北眼神直愣愣地望着,姜向南眉心紧皱,赶忙软了音调抬手摸摸妹妹的额头。 虽然只比姜向北大了两岁,姜向南比妹妹心智要成熟得多。 姜向北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姜家在三水胡同的最里那家大院,房子是土改时分给各家的屋子,因爷爷姜爱国是个因伤退役的军人,分房子时给她家多分了一间杂物间。 二号大院共住了四家人。 姜家的房子是大院正房的三间,杂物间改成的厨房在进门右手边,正对着水井。 正房无疑是大院里最宽敞的屋子,每间屋子都有三十来平,屋子后离着院墙还有个二十来平的过道。 因为后墙是隔壁人家光线来源,后院这二十来平没法搭房子,只能用来种点葱姜蒜。 比起胡同里的其他家,姜家住得算是阔绰。 当然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爷爷姜爱国。 “爷。” 姜向南牵着蔫头耷脑的妹妹走到正房第一间,敲了敲窗子。 屋里没人应,姜向北潜意识里很奇怪地知道爷爷这会儿应该是去了家具厂捡废料。 爷爷没参军前在老家是木工,退役之后闲着无聊,就又捡起了小时候学的手艺。 难道我真的是这个“姜向北”? 姜向北陷入自我怀疑中。 姜向南老气横秋地叹着气,取下脖颈上挂着的钥匙,打开了第三间屋子。 “你先去做作业,要是妈知道你没做作业就跑出去玩……” 回家不做作业,领着群皮猴子在胡同里上蹿下跳,哪怕草垛子不是妹妹点的火,那也难逃一顿打。 况且唯一能救她的爷爷也没在家。 姜向北满脑子都是事,很是乖巧地低头走进屋里。 如此听话懂事,让姜向南再一次确认妹妹肯定是被刚才的火给吓到了。 房间左右各一张床,中间用帘子隔开,窗前就摆了一张书桌两个凳子。 姜向北下意识走向右边那张凳子坐下,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知道那张凳子属于自己。 书桌用玻璃压着,低头就能看到几张照片压在里面。 姜向北思绪混乱地趴到桌上,开始梳理那些异常却又相当合理的思绪。 作为重度网文爱好者,姜向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先搞明白了一点。 她穿越了…… 前世那个姜向北是她,这个十四岁的姜向北也是她。 一九七五年的洛川市。 爷爷姜爱国,因伤退役,右眼失明,性格火爆,有砂锅那么大的拳头。 而她老爸呢……是一点都没遗传到爷爷的阳刚正直。 姜半,人称姜半瓶,因其半瓶水响叮当而得名,而且圆滑似泥鳅,胡同里谁家他都认识。 在姜家,姜半充当的是和事佬角色,必要时刻会帮着孩子们遮掩闯下的祸。 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姜向北的“光辉战绩” 至于为什么遮掩,当然是为了他们家真正的老大司文兰。 司文兰放在前世那就是个妥妥女强人,在家里除了姜爱国其他人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老妈中专毕业入钢铁厂,自学会计进了财务部,后又坐上人事主任的位置,其中的艰辛姜向北光是想想都觉得敬佩。 同时也有些好奇。 老妈那么强……到底是怎么看上她爸的。 说老爸,自行车铃就在窗外叮铃叮铃响起,伴随着姜半乐呵呵叫“闺女”的声音。 “姜半老弟回来了啊!” 不等姜向北回应,院里就抢先有人接了话头过去。 那人是住西厢房三间屋子的冯家,冯钢的婆娘沈琴。 “沈琴妹子今个儿没出门买鱼?供销社有大鲤鱼卖,去晚可就没了!” 看似很热情地把好消息告诉沈琴,说着还示意了下挂在车把上的大鲤鱼。 大院里就那么四家人,谁都清楚谁家底细。 冯家大大小小六口人,全指着冯钢那点工资过活,别说是买鱼,每年厂子里发得肉票都得找人换成粮票才够吃的。 “我家可吃不起鱼。”沈琴翻了个白眼,又是撇嘴:“姜向北今天又闯祸了,我看今天这条大鲤鱼你也不一定能吃到嘴里。” 只要一想到姜家赔钱的样子,沈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姜半架好车子,取下活蹦乱跳的鲤鱼,似笑非笑地转头:“进胡同我就听说了,又不是我姑娘点的火,凭什么罚她。” “都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还成天跟群混小子一起玩,咋不该罚!” “说得是!”姜半意有所指地抬起下巴指向冯家的屋子:“有些小伙子都二十来岁了还天天跟混小子们一起,是该罚。” 说完,得意洋洋地推开姜向北的屋门走了进来。 沈琴大儿子中专毕业之后一直没找到活干,老跟一群同样无所事事的厂二代混日子。 这可是沈琴的痛点,被姜半这么轻轻一戳就立刻爆了。 不过爆炸的对象不是姜家,而是睡到日晒三竿还不见有动静的大儿子。 姜半刚把自家门关上时,就听到斜对面传来了杀猪似的嚎叫声。 “闺女,吓坏了吧!”姜半走到书桌前,弯腰轻轻拍了下女儿脑门:“爸给你买了条鱼补补脑子。” 姜向北无奈:“爸,你看鱼头就这么大点,能补脑子吗!” 要是吃成七秒记忆那才真叫绝! “那吃尾巴补尾巴,到时你妈发火的时候能溜快点。” 姜半绝没有半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两个孩子都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宠得能低声下气地来哄。 “爸。”姜向北喊得相当自然,说完杵着下巴:“我觉得琴婶子说得对,今晚这鱼我估摸着吃不着了。” 对此,姜半早有对策。 “我早点做,做好让你爷藏一半,等你妈发完火咱们再吃。” 一条鱼,一块肉,对现在一两个月都见不着荤腥的普通人家来说那堪比珍馐。 要不是担心闺女被吓着了,姜半才舍不得花一张肉票换条鱼。 姜向北心里感动得要命,又不好意思说些肉麻话,只是别扭地点了点头。 这很是符合十四岁孩子的正常反应。 “闺女想吃红烧还是清汤?” 临出门前,姜半又转身回来温声询问。 姜向北趴下,闷闷的声音自胳膊下传来:“红烧,多放点辣椒。” “好嘞!” 前世的意识跟这具身体融合得严丝合缝,姜向北一点都没有觉着哪里别扭。 倒是看到沈琴时她又不由想起白月光和女主什么的…… “我说强盛,你这都能娶媳妇的年纪了,咋还光着身子到处跑。” “你可别忘了咱们大院里还有小姑娘,以后出门多少得穿点。” “原来是挨打没来得及穿啊!是叔眼神不好。” 耳边是姜半明显看热闹的调侃声,姜向北集中意识,想回忆起好像被忽略了的一些信息。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3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