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我爸爸是朱棣!

作者:春有雨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2-15 04:10:16

  青竹年岁不大,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长得面明目清、圆脸厚耳,就是那种一看就与我佛有缘的人。青竹是慈安高徒,精通佛法,悟性极高,境界非一般人能达。

  朱元璋后面常来护国寺有一缘由,那就是和青竹和尚下下棋,聊聊天,心情格外舒畅。

  此刻朱元璋不知道,现代有个词叫疗愈。青竹就是能用简单的话语,舒缓平静的语调,让人内心平静的疗愈大师。

  这样的人肚子里没点文化干货是不行的。

  朱高炽见过青竹几次,简单交流过,就觉得青竹不仅是个思想境界极高的世外之人,还是博闻广识的能人。

  佛法不说,还有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医药算学......他都能说道一二。

  难怪,能让皇爷爷喜欢上和他聊天。

  不过今天二人的谈话气氛没那么平和,朱高炽在一边陪着,察觉到气氛微僵,有些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如今老朱同志只要一沉默,别说满朝文武了,就是那些个亲儿子来了都要抖一下,赶紧认错求饶。

  青竹倒是依旧一脸平静,仿佛只是与人正常谈经论道。

  话题怎么就转到这上面去了.....

  朱高炽看一眼老朱,眸光闪动一下没有说话。

  半天,朱元璋才冷笑一声,拿起一颗黑棋看似随意地落在棋盘上,却在一瞬间绞杀了好几颗白棋。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这刀一旦放下,成佛还是变鬼,是一件没人说得准的事。”

  青竹半敛着眼眸,神色宁静平和,执棋落子,道:“皇上说得有理,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与我这等世外之人,结果不重要,渡人是心之所向。”

  “呵。”朱元璋扫一眼峰回路转的棋局,眼神闪过一抹残酷戾气,说:“这世间多的是魑魅魍魉,人心不足者。”

  “渡?和尚你渡不完。”

  “即便你以身侍魔,魔也只会抱怨你肉太少,不够吃不够分。”

  “欲望,乃是人之本性。”朱元璋意有所指般,一字一句缓缓道:“不加以控制,不用世俗法规驯化,那这世间还会有更多无谓的争斗,想要的太平永远也不可能得到。”

  青竹抬眸,眼中一片清明安宁之色,声音明净道:“贫僧不过一介凡人,却也想尽一份力是一份。贫僧能做到的有限,只愿这世间更好一点。有欲望,也有克制,有杀戮,也有大爱。渡得一人是一人。”

  朱元璋轻哼一声:“所以你是和尚。”

  青竹念了声阿弥陀佛。

  朱

元璋忽然起身,抻了抻坐久了酸疼的腰背,抬脚往门外走,道:“不愧是慈安的徒弟。”

  朱高炽朝青竹颔了颔首,跟着朱元璋离开了,护国寺建在山顶,风光不错。朱元璋没急着下山,而是来到一处视野极好的山坡巨石旁,负手而立,眺望山河美景。

  风阵阵吹过,吹散了夏日的闷热。

  朱高炽也深吸一口气,感觉到了畅快。

  半晌,朱元璋头也不回地问:“高炽,你觉得,大明会越来越好吗?”

  “会。”朱高炽说。

  朱元璋扭头看来,朱高炽迎上他略含深意的目光,笑道:“就如那初升的朝阳,会升得更高,越来越耀眼。”

  所以,也会如那迟暮的落日,终有沉入地平线归于黑夜的那一天。

  朱元璋深深地注视着他,又转开视线,重新看向远处重重叠叠的高山云海,衣袍被山顶的风吹得猎猎作响,经历过岁月的一双眼睛,精光犹在,沧桑也避免不了。

  炎炎夏日过去,入秋后身体大不如前的朱元璋又小病了一场。

  朱棣似乎是看出朱元璋精力是真不行了,如今也少了几分抱怨,干起活来像模像样,给人一种靠谱的一国储君形象。

  朱元璋看他还算有点孝心,难得没对他挑刺,父子短暂迎来一段‘和平相处’的好日子。

  小病一场后,朱元璋能感觉自己比从前更嗜睡,思绪似乎也没从前那般清明。偶尔坐着坐着,不是睡着了就是神游天际地发呆。

  就在天气越来越凉,洪武三十年的初冬来临之际,朱元璋睡着之后就没醒,等到王太监发现不对,心中大骇,火急火燎地找来太医。

  也是王太监发现的及时,太医们又废了好大一番劲儿才让朱元璋再次醒来。

  不过,这次醒来朱元璋却很难下床走动了,眼神还时而有些涣散。

  太医们一看就心知肚明,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由太医院院正向朱棣如实禀明了朱元璋如今的情况。

  朱元璋就是不看那群太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样子也知自己大限将至,趁自己还有几分清醒,把该交代的后事儿都一一交代了。

  他现在走也能安心,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朱棣看着躺在床上出气微弱的老爹,那苍老容颜,孱弱病态,一下子就让朱棣红了眼。

  都说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但朱棣看着心中高山一般的老爹,此刻这般模样,各种情绪纷纷涌上。

  直到....

  朱元璋有气无力的吐出一个:“滚!”

  朱棣:“......”

  吸了吸鼻子,忍住了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给老爹理了理被子,识趣地退下了。

  等人一走,朱元璋就没好气地跟朱高炽吐槽:“老子还没死,他还先哭起丧了,晦气!”

  朱高炽:“......”

  朱元璋只留了朱高炽在身边侍疾,老朱情况时好时坏,太医也要一天十二个时辰在外殿候着。

  如此好好坏坏维持了快半个多月,这天,老朱精神异常的好,眼神都是精光烁烁的。

  朱高炽看见,心中咯噔了一下。

  朱元璋让他把自己扶起来,靠坐在床头,还让朱高炽给剥了一个橘子,他一瓣一瓣吃完。

  橘子汁酸酸甜甜的,却好像没有记忆里偷吃的香。

  朱元璋感叹:“小时候因为偷橘子吃,差点被人打死。”

  朱高炽道:“您肯定幸运活下来了,还子孙满堂,做了皇帝,一屋子老婆。”

  朱元璋;“.......”

  被老朱瞪了,朱高炽就笑笑。

  爷孙早习惯斗嘴,到这一天还是忍不住。

  朱元璋没好气地哼哼一声,看向朱高炽,眼神从一开始的浑浊慢慢地变得深邃。

  那样的锐利逼人,似乎能看进人心底深处。

  朱元璋说:“我这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大明。希望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能万世长存,保子孙后代不用挨饿受冻,希望大明治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高炽,你告诉皇爷爷,大明以后会更好吗?”

  “会。”朱高炽一如那天的回答。

  【会。】

  朱元璋眼睛亮了一下:“好,朕放心了。朕能做的,这辈子都做完了,你们....”

  朱高炽眼神也含着一道莫名的光,固执而用力地注视着朱元璋眼睛,朱元璋话音倏地顿住,瞳孔微微一张。

  【皇爷爷,大明会更好,自然也会更差。】

  【历朝历代都逃不过兴衰更迭这一命运。】

  【您也知道的。】

  【您知道吗?】

  【这个世界很大,非常大,大明只在其中一块陆地占了一个地方。】

  【海外还有很多国家。】

  【未来,大明的这片土地还会出现动荡,受到压迫的人会反抗,活不下去的人会反抗,觊觎这片土地资源的敌人会发动侵略。】

  【几百年后,大明也许不在了,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在。】

  【对了,您肯定没见过能在天上飞的马车,只用一个时辰就能从应天飞到北平。还有,天上的月亮,未来也有人登上去。】

  朱元璋眼睛越瞪越大,后面还有什么话,他听不见了,这次是他听见朱高炽心声最多的一次。

  似乎....

  朱高炽闭了闭眼,忍着有些涨疼的太阳穴,他也不确定集中精神有没有用,不过看起来似乎有点用。

  爷孙再次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元璋嘴唇张合几下,眼神莫名,朱高炽却坐在他的床沿,拉起他的手,目光真挚道:“皇爷爷,我会尽我所能。”

  朱元璋眼中莫名的光逐渐散去,归于沉寂,浑浊再次蔓延,他反手用力抓住朱高炽手腕。

  “如果....朕也想....”

  朱高炽没能听清他含糊的字眼,但任由那只苍老的手用力抓着他,抓出深深红印。

  朱元璋好似看见了一团模糊的光,那里有他熟悉的脸,想念的人,让他情不自禁笑了起来。没多久,还有一个陌生的,他从没见过的模糊世界在光团里若隐若现。

  似乎,有朱高炽心声里形容的东西....

  朱元璋想看得更清楚,更用力,他朝那团神秘又诱人的光伸出了手,他想...想抓住。

  洪武三十年,冬。

  皇城响起了九道丧钟。

  钟声一圈圈荡开,扫过皇城脚下的百姓、跪在宫门外的文武百官.....

  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

  这个不管后世如何评说功过,从一个劳苦农民翻身坐上古代最高统治者地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重重一笔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这个时空,由他一手开创的大明帝国,又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给后世人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世界的格局.....

  嗯....

  此时此刻的朱高炽也是一无所知,无法预料的。

第133章 第133章 背后蛐蛐

  永乐五年, 新春来临之际。

  年末只要地方上没有发生什么比较重大的事件,京城各部的官员就比较清闲。只需在除夕前,把这一年堆积的事给清扫了,就能在年后舒舒服服休息一个月, 走亲访友也无需匆匆忙忙的了。

  除了轮值的官员, 只有十天假, 休假期间也需关注下各地实时发生的事,随时应对顶头上司(皇帝)派发的任务。

  如今除了年假这一点与洪武朝有些差别外, 永乐朝在官员待遇上还做了一些小改动。平时请假也有了相关考核制度,真有事的,上面也批。不过,请假次数多了会影响政绩考核。

  当然, 让满朝文武、各地官员都痛哭流涕的还是永乐朝新的俸禄制度。

  官员们终于不用再向朝廷领

抠抠搜搜的那点俸禄了。

  朱棣也不大方, 觉得老爹的薪水制度弄得挺好的,不过儿子又说了, 适当往上调一调是有必要的。

  朱棣虽然不想, 还是依了儿子的意思。

  官员们的基础俸禄涨了不说,逢年过节, 朝廷还会对政绩做得好的官员发下奖金。

  这可是大家想都没想过的事啊。

  就在永乐帝朱棣把这一条条对官员有利的措施颁布下去, 不等官员们手舞足蹈, 以为洪武朝的恐怖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 朱棣就用血的事实告诉了他们, 什么叫老朱家的东西不好拿。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