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只听说昌王刚做了件颇得皇上满意的事,具体是什么事,当时并不知道,还是后来昌王继位,整顿市舶司的时候,他对其中内情事事清楚,众臣才知他这次出京去做了什么了。 苏云廷知道昌王去做了什么,但是对他的出行路线却不知情。 现在一天之内遇到两次,之后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次。 因为两人都要往京城去。 果真,第二日两队人马几乎同时出行,出城后所走的路途也想同,两个车队几乎连成一队。 苏云廷知道,长于皇室的人都多疑,半路,他提前让车队停下休息。 却没想到自己让车队停下后,昌王的车队也停下了。 既然如此,苏云廷主动过去拜访。 昌王昨日已经知道苏云廷是出门游历的举人,今日出发见他也退了房往京城而去,心里虽然觉得正常,但是在对方提前停下后,他还是忍不住也让车队停了下来。 他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这个偶遇的青年,总是让他无端的有一种亲近感。 苏云廷过来后,两人客气了一番,互通了姓名,昌王今年二十有五,在外自称姓王,也说自己出门游历的。 他年长,苏云廷就称他为王兄,然后直道两人有缘。 休整了两刻钟,昌王只觉得,新认识的这个举人真是处处合自己心意,无论自己说什么,他的思路都能跟上,而且还很有自己的见地。 原本两分的亲近感,一下子就提升到了五分! 昌王心里一边觉得苏云廷亲近,一边又觉得不可思议。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短短交流了两刻钟的人,内心亲近的速度会那么快! 苏云廷回到自己马车上,就开始为打消昌王的疑虑做准备。 前世,他入仕后才认识昌王,两人第一次见面,也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但是今生的相见起于偶然,对普通人来说是缘分,但是对于皇家人来说,他们经历过太多的‘机缘巧合’,在他们看来,偶然背后,绝对有一个必然。 昨日偶然相遇,近距离下,对方看到了自己没控制住的反应,所以苏云廷又特意多看了他几眼。 今天拜访回来,两人交流过后,中午在一个城镇中吃饭的时候,苏云廷就写了一封信,让书童投递出去。 下午继续前行。 昌王马车里,曾行双手奉上一封信件。 昌王看着桌子上的抄录的信件,好一会才拿起来。 对苏云廷,他心里虽然怀疑,但是内心深处,还是盼着两人的相遇真就是上天注定。 可惜,他中午让书童‘悄悄’送走的信件,还是打破了自己心里的期盼。 昌王展开信,看到第一句话就顿住了。 这是一封苏云廷写给秋语若的信,第一句是:爱妻亲启 昌王:…… 曾行低着头,不敢和自家王爷对视。 昌王想:这样的开头,难道是一种暗号。 他继续往下看: 离家一月有余,没有你的陪伴,夜枕难安,昨日梦到爱妻,才得以安枕。 昌王再次看向曾行,自己是怀疑苏云廷,但是你也不能什么都抄过来呀! 自己堂堂一个王爷,让手下抄录人家写给妻子的情书来看,实在是…… 但是最是知心的曾行,却一直低着头。 他这种反应,昌王想着后面应该就能看出蛛丝马迹了。 他继续往下看。 后面倒是不再是露骨的思念和爱意,写的是上个州城的见闻,翻了页,才看到他提起自己。 苏云廷信中写了昨日差点撞到一个人,看到对方只觉得自己是认识的,但是自己之前二十年的人生中,又确实没见过他! 后面又写了两人几次偶遇,现在又同向京城而去,路上相聊,只觉得对方近亲的很,就像当初还年少时,和孙瑞民相处的感觉一样。 看到这里,昌王严肃的表情已经变成了会心一笑。 他继续往下看,苏云廷信中写到:如果不是因为对方不是苗疆人,自己都要怀疑他给自己用了蛊! 昌王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72章 看完苏云廷写给…… 看完苏云廷写给妻子的信,昌王对苏云廷的怀疑虽然还有,但是心里却舒服多了。 两队马车依然同行,这次中间休息的时候,昌王主动来找苏云廷说话。 这次两人更是相谈甚欢。 在休息将要结束的时候,苏云廷却对昌王说:“后面的路就不与王兄同行了,王兄先行,咱们京城再见。” 昌王开始为他操心:“现在赶去京城时间正好,若非要事,还是尽量不耽搁的好!” 苏云廷:“多谢王兄提点,倒也没什么要事,只是略微耽搁一会。” 昌王皱眉:“云廷这是何意,难不成是为了专门避开我?” 苏云廷欲言又止。 昌王气恼:“不想与我同行苏公子可以直说,王某也不是那涎皮赖脸之人!” 苏云廷叹气:“我与王兄一见如故,因为视兄如亲,才决定不与你同行的。” 他这么说,昌王心里的难受劲才算过去了,“你有什么苦衷只管告诉为兄,我与你一起解决。” 苏云廷说不与他同行,为的就是他这句话,现在昌王都说一起解决了,苏云廷就把自己看到的修建堤坝不合理,又告诉了张族长的事说了。 苏云廷:“张族长今日若有行动,自然会影响到有些人的利益,他们细纠原因,不难找出是我发现的原因。 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权势绝对不低,若是他们想报复,往后的行程,可能就不会安全了。” 听完苏云廷的话,昌王对他的怀疑倒是消失的差不多了。 若是别人惹上这种事,昌王也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何况是苏云廷。 昌王:“你只管放心与我同行,为兄身边的护卫还是能保住你的安危的。” 苏云廷:“我担心连累了兄长。” 昌王大笑:“放心,为兄我家住京城,在京中也是有几分人脉的。” 苏云廷今天之所以没有乔装分批而行,就是因为和昌王同行给了他底气。 现在对方露出一丝家底,苏云廷也变得欢喜了起来:“兄长既然心中有数,愚弟就放心了。” 苏云廷顺利靠上昌王,对后面的行程少了几分担心。 …… 秋语若这边,当初徐公子在品过平安做的饭菜后,就提出了合作意向。 平安让人请来秋语若,徐公子就对秋语若表示,自己出资金和管理,秋语若出技术,两方合作开酒楼,利润六四分,他占六成,秋语若占四成。 合作开酒楼秋语若还真心动,如果靠着饭馆的资金和人员积累,开酒楼最低也得两三年以后。 徐家,秋语若还真知道,他们家世代经商,生意经营的不错,名声更不错。 和这样人家的子弟合作,秋语若不怕,更何况苏云廷明年就能入仕,自己与人合作,就更不担心了。 不过酒楼的核心是技术,秋语若没有答应他的利润分成,按着自己的想法,应该是五五分成才对,但是苏云廷明年就能考中进士,她又往上加了一成,提出自己占六,对方占四的比例。 在徐公子不可思议的表情下,秋语若又加了一句:“想来徐公子还没有打听清楚,家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 徐公子听完,先是惊讶,然后就是惊喜。 一府的解元,就算春闱的时候发挥再不好,也是能考中二甲进士的。 徐家世代经商,避免不了和官府打交道,家族生意能一直昌盛,每年少不了要有一大笔银子往上孝敬。 族里这些年一直供着子弟读书,就是想提升门第,门第上去了,往上的孝敬都能降低不少! 只可惜家里的子弟都不是读书的料,最多考中个秀才,再往上,就难如登天。 家里也试图扶持过有潜力的贫困书生,但是真正有大潜力的,又岂是自家一个商户能遇到的! 所以徐公子听到秋语若的丈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的时候,对她提出的分成,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两人签订合约,写明了彼此的分成,然后就是经营细节。 酒楼如何经营,属于徐公子的职责范围。 厨房用人,徐公子不得干预,包括食材的选定,必须要厨房鉴定才行。 合同签订后,秋语若就回了一趟老家,徐公子虽然在家族内部竞争中失利,但是他这一房的资产却足够雄厚,他要开酒楼,可不止是单单开一两家。 秋语若要保证他要开分店的时候,后厨人员是充足的。 这次回乡招人,秋语若明确表示男女不限,不止在苏家庄招人,她自己的娘家前桥庄的也招收。 苏家庄招人的事交给苏淮,娘家招人秋语若就交给三叔和族长。 这一次,秋语若准备招收二十个,因为直接要进酒楼后厨,所以年龄不得低于十五岁。 二十个人,一个村里十个人,不要求能力,只要求人品。 二十个人里面,怎么也能有一两个在厨艺上面有些天赋的,至于剩下的人,机灵的在厨房打杂、配菜。 剩下的酒楼暂时用不了那么多人,自己还有作坊。 秋语若决定以后徐公子把酒楼开到哪里,自己的作坊就跟着在那里也开一个。 以后的摊子大了,管理上不能自己一个人事事亲为,所以跟着选出的二十个人一起来县里的,还有大飞和二生。 大飞和平安负责酒楼后厨的人员管理,二生和二徒弟苏超负责作坊管理。 这次一下子招了二十个人,却依然没有女子,秋语若提前租的两个院子做宿舍,倒是空了一个。 村里人不让女孩出来,秋语若也不着急,等以后用的人多了,他们会让女子出来的。 在徐公子对酒楼装修宣传的时候,秋语若和平安在饭馆里,开始选拔有天赋的小孩。 这次运气不错,二十个人里面选出了三个有天赋的,其中还有一个天赋特别好的。 这三个人还有之前选出来的那一个,秋语若一起收他们为徒。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9 首页 上一页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