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说得这么坚决,胡涂涂也就没再提。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跟其他知青差不多,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招待所里抓着最后一点时间抱抱佛脚,唯一出来溜达的时间就是出门找吃的。 很快,考试这天就到了。 从附近市县赶来的考生乌泱泱的挤进学校,放眼看过去,男女老少都有,皆是一副紧张的神色,眼中又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全力赴这场从‘草鞋’跨越到‘皮鞋’的考试。 这是回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全国高考,也是头一回放在冬天的考试,全国考试有五百多万,而最后录取的不到三十万。 胡涂涂的目标很明确,也懂得取长补短。 理综是她的弱项,复习的时候也就专攻语文英语之类的文科,还用上了最后几颗学习胶囊,在吃早饭的时候,还悄悄在给胡齐家递水的时候下了一颗。 考完最后一场,胡涂涂走出校门,就看到先一步出来的胡齐家。 “考得咋样?”胡齐家倒是很放松,反正他就是来走个过场,自己什么水平,自己心里也有数。 “还行。” 自我感觉技校应该是稳了。 胡齐家一听也放心了。 等其他知青出来,一商量,大家都决定在这边休息一晚上,明天就回去。 原本还想着去看电影或者去舞厅见见世面,结果两人才回到招待所,就看到了等在招待所的王学真和谢必兴两个。 “王哥、谢哥?你们怎么在这?” 看到两人回来,王学真率先站起来,“正好有工作来省城一趟,听说你们今天考完试,就过来瞅瞅,考得咋样啊?” “妥妥的,技校稳上。”胡涂涂得意叉腰。 胡齐家笑容消失:??? 王学真叶语塞了几秒,“技校?” 王学真和谢必兴两人,这回过来,除了看胡涂涂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黄家的案子判下来了,王传宗为首的犯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吃枪子。”这也是他们来省城的原因,就在今天上午,这些人已经在省第一监狱行刑完毕,这会儿,估计人都已经烧成灰了。 也是查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犯的第一个案子,烧杀强抢之类的活他们没少干,手上更是沾了不少的人命,所以上头的判决也很快,证据确凿之后就直接送去吃枪子。 胡涂涂听得咬牙,“这些王八蛋,死不足惜!” “对了,黄家剩下的人也醒了,赔偿这块,局里还在商议,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联系你们。” 也是在审讯的过程中,他们才从王传宗几人的嘴里问出来,那天的事黄家也有参与,只不过本来他们的计划是王传宗对胡涂涂下手,想生米煮成熟饭,却没想到,王传宗会和他们家刚结成的女婿合作,直接对所有人下手,也因此丢了性命。 只不过,以黄家目前的情况,就是把家底都掏空了,也陪不了多少钱。 在旁边听着的胡齐家攥紧了手指。 他一直以为丈母娘一家只是喜欢占便宜,嘴不饶人,却没想到,心肠这么歹毒,这是想逼死自己家人啊。 这下子,他心里因着黄梅的死,想着黄家好歹也是自己女儿外家的最后一点情谊也都消失了。 最后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否则,他真的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拳头。 将消息带到,王学真就准备走了。 只是临走的时候,没忍住,好奇的问,“这次叶知青没来啊?”每次看两人都凑在一起的,怎么这回就胡涂涂一个? 王学真这才知道,叶闻深已经回城了。 他斟酌了一会儿,还是将满肚子的话吞了回去,只是拍了拍胡涂涂的肩膀,“节哀。” 胡涂涂:“??” 你在说什么屁话?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来的知青们,就一起回城。 坐了两天的车,才回到第六大队。 下车的时候,胡涂涂觉得自己屁股都不是自己的了。 没知觉,是真的麻了。 回到家,又是好好的休息了几天,人才缓过来。 不像其他人焦急的填志愿等待出成绩,胡涂涂看的很开,考得上考考不上拉倒。 没了读书的压力,胡涂涂甩开了脚天天到处转悠。 地瓜厂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照胡卫军说,甚至还收到了省外的订单,也不知道他们哪里得来的消息,电话直接达到了镇上,还是王领导特意过来转告他们的。 随着地瓜厂的需求扩大,村里地瓜的产量已经不够,胡卫军跟镇上一商量,决定向周边的村镇、大队收地瓜。 这事儿王领导也是顶了很大的压力,毕竟这可是跟国家抢生意。 好在,镇上的领导层上下一心,倒是把这消息捂住了,暂时没出什么岔子。 地瓜厂收地瓜比粮站还贵两毛钱,周围的大队一听,当即就把地瓜都拉上门了,甚至稍微远一点的大队,迟了两天才听到消息,也不死心的把地瓜拉过来,胡卫军一看人拉回去也挺难的,也就全收了,反正这天气,地瓜也放不坏,也就是这一两月的事。 其他大队的人来了第六大队,以交流,就发现吗,今年第六大队的地瓜产量又比他们高了许多。 一个个缠着胡卫军明里暗里的打听,胡卫军才神秘兮兮的拿出了底牌。 “就是这玩意儿,我们大队自己研究出来的,我们叫他营养液,只要浇水的时候掺在水里就行,不过一次也不能浇多,容易烧苗。”胡卫军嘱咐,这东西确实很好,就是吧,用多了容易出事,他试过了,用的太多,那地瓜光长藤了,甚至还没来得及结地瓜,就已经干枯死了。 其他大队的人将他的话认真记住,回去 就召集了人手商量,胆子大的,决定买点回来试试,那胆子小的,觉得这肯定是骗人的,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东西,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过的。 不过信的还是多数,毕竟这两年第六大队的地瓜产量就跟吹气球似的,谁看了不眼红。 不少人都一瓶两瓶的买回去,这东西还挺快,巴掌大的瓶子,一瓶就要二十块。 也就是大队出钱买,不然个人是买不起的。 地瓜厂的生意红红火火,整个第六大队也喜气洋洋的。 毕竟地瓜厂的生意好,那挣的钱就多,这些钱也有他们一份。 当然,也有人不高兴的,就是那些个当时地瓜厂入股的时候,他们觉得肯定赚不到钱的大聪明,现在看到地瓜厂的热闹,眼红的都要滴血了。 不少人还想找胡卫军说情能不能再入股,胡卫军自然是都不留情面的拒绝了,当时自己三求四请的不搭理,现在反倒回来找自己了? 没门! 入股不成,那些人就恨上了当时极力游说大家别入股的人,其中以刘婶为最,甚至还有人极端的到他们家门口泼粪。 刘婶家才花了好大一笔钱,找外头的工人建了栋二层小洋楼,这可是村里的独一份你,她才得意没两天就撞上这事儿,又不知道是谁干的,气得天天在家门口骂人。 第130章 没考上? 高考录取 刘婶倒是也想找村部说理, 可她又不敢去找,心里还记着自己把领导踹地里的事,生怕自己送上门去, 喊自己赔钱啥的。 只能自己吃了这个哑巴亏,越发的关起门来过日子。 没过一段时间, 胡涂涂就听说刘婶将地私底下抵给了别人种,自己一家人搬到县城去了。 大队少了一户人家, 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日子照样过。 比高考成绩先来的, 是年味。 短短一年时间,第六大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胡卫军在算过年底的账面之后,不可谓不震惊。 他们这地地瓜便宜,地瓜厂的成本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虽然目前地瓜干的销路还有限, 但赚得可不少。 胡卫军大手一挥, 采购不少水果罐头、糖果之类的,甚至还不知道打哪儿买到了两头鹿肉, 用作厂里工人的年终福利。 12月一过,厂里就开始放假, 新年这天, 家家户户都有人去厂里领福利,大袋小袋提回家, 更别提那鼓鼓囊囊的口袋,一看就是发了不少钱。 胡家当初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投了进去, 这回足足发了有五百多, 想想这才小半年,而且这还是工厂目前小打小闹的产量,但凡扩大产量, 那发到手里钱只会更多。 再加上家里种的地瓜全都被地瓜厂收走,今年胡家赚的钱绝对的只多不少。 瞧田娟女士那藏不住的笑容就知道了。 胡涂涂提着属于自己的半扇鹿肉回来,看到田娟正坐在厨房门口腌猪肉,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肉眼可见的心情不错。 于是提着鹿肉凑过去,“妈,咱们家今年赚不少吧?过了年咱家也买个风扇吧,这时候天冷,我看供销社里头的风扇降价了。” 田娟撇她一眼,瞅到了她手上的东西,认出来是鹿肉,有点吃惊,“咋分了这大一块?” 鹿肉是罕见玩意儿,地瓜厂现在的工人有五十多个,每个人也就能分到巴掌大一块,就胡涂涂提回来的,至少有三斤。 “这不是咱们股东的福利么,再加上我好歹也是咱们村的村长,多分点正常。”胡涂涂解释,虽然她这个村长的名头已经差不多名存实亡,但好歹还有个名呢。 田娟也就是问那么一句,接过鹿肉,就喊了在屋里逗女儿的胡齐家一声,“齐家,上隔壁借点茴香回来,晚上炖鹿肉吃。” 胡齐家应声,没一会儿就抱着女儿出来。 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这类的材料没少备,胡齐家很快就分到了一把子茴香回来。 田娟利落的腌制好了猪肉,指使着胡涂涂挂起来,自己则是转身进厨房收拾鹿肉。 随着年关将近,全国都笼罩在一股平静而喜悦的氛围中。 一篇横空出世的文章,像是惊雷炸响。 “大队人均收入上万元。” “包产到户,村民联社。” “地瓜目前千斤。” “地瓜厂利润惊人。” 诸如此类一个个抓人眼球的字眼充斥着整篇文章。 这篇文章出现在省日报上,由胡涂涂撰写,王领导润色,送到省里。 惊动了许多人。 省里的领导更是一层层的电话打下来询问情况。 文章里说的是不是真的?里头写到的的第六大队是不是真的人均万元户? 万元户?那什么概念?比全华国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钱。 王领导脸都快笑烂了,保证的话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也不嫌累。 直到接到了京市的电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3 首页 上一页 1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