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咱先赚些银子,将孩子的笔墨纸砚先买了。” 王氏听了,觉得可行,点了点头。 赵氏悄悄摸了摸自己肚子,族里起来了,她家还没有个儿子,白白错失了这么个机会。
第28章 老李家的秋收 忙碌了八九天,李梁终于将他们二房的收完了。 四房的李荣也把自家的收完了。 这天,一辆马车驶进村子。小孩子高喊着:“举人老爷回来啦!举人老爷回来啦!” 这声音,传得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王氏听了就兴奋地跑出了院门,李莲华丢了手里的织布也跟了出去。 李耀安放下手里的三字经,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就笑出了声。 第一个阶梯即将被放到,李家村所有的人脚下! 李耀安,拉上自家院门,朝李秀才家走去。 李泽下了马车,李四爷等人就迎了出来,个个眼含热泪,李四爷更是道:“我儿辛苦了!我儿瘦了!” 李泽回应了家里人后,给闻讯赶过来的族长行了礼,然后扬声道:“我李泽承蒙族里照顾多年,今日侥幸中举,应当回报族里。” “我名下有50亩田地可免税收,我自家免了20亩,其余30亩放到族里,出息就用来供族学夫子束脩和族学其他需要的费用。” 族长见说到这里了,怕李泽被族人埋怨,直接站到李泽旁边道:“你们也知道,读书费钱,族里孩子又多。等明年开春,各家都需要自己买《三字经》、《千字文》,学上三个月,族里会组织一场考试,若是资质太差的,学了《三字经》、《千字文》就出族学。” “这样,就算以后出去找活计,也有个本事,多些赚钱的机会。在外也不会因为认不出字,而被人骗着签一些不该签的契书!” “我们都是一个族里的,都想我们族越过越好,那就不要当一颗老鼠屎,让我知道了 别怪我开祠堂!” “其他人也给我看着些,要是被我知道有知情不报的,就不怪族里不关照了!” 众人皮子一紧,这开祠堂,不是被当众扒了裤子打板子就是除族。 族里要是不关照,家里人跟别人起了争执也不会有人帮着找场子了。 这些后果很严重,大家都不敢犯,纷纷看向了周围的人。 曹婶子就紧紧盯着老吴氏,在她看来老吴氏可会撒泼惹事了。 老吴氏回瞪了过去,不敢在族长面前骂人。 李泽见族长将族人镇住,那是真心希望这位族长能长寿,不然下一个拎得清又镇得住族人的还没有能行的。 李四爷见众人被镇住不说话了,就连忙笑着开口道:“明天欢迎大家来吃席,明天晌午,大家准时到啊!” 说着还朝众人拱手,在场的人纷纷拱手回应。 “老二!老四!你们今年怎么不来帮着爹娘秋收,家里还有五亩地的粮食还没有收呢!”李栋拦在了李梁和李荣面前。 这些天李栋是受够了,他们大房有七亩地,老李头和老吴氏有两亩地,六房有两亩地。 老李头和老吴氏从李梁和李荣结婚后就很少下地了,现在下地,他们的两亩地才将将收完。 六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天也将两亩地的收完了。 他们大房这边,高氏下地就喊累,说什么都不愿意下地。 只有他和李雪华在地里忙活,也才收了两亩地,还有五亩地没有收。 李梁笑了笑,直接戳穿他道:“我们早就看了,爹娘的两亩地早都收完了,没收完的是你们大房的。” “大哥,老远就听到你打算盘了。我们已经分家了,没人说我们分家的弟兄必须要给自家弟兄干活吧。”李梁这一年多的中人做的,嘴皮子那是练出来了。 “老二!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怎么跟你大哥说话的!”老吴氏见自己最看重的老大吃亏了,心疼,指着李梁的鼻子就骂了起来。 老李头不愿意在别人面前,特别是李四爷面前丢脸,当即就喝止了老吴氏:“住嘴!老婆子跟我回去!” 老吴氏不情不愿地住了嘴,但到底心疼大儿,就在经过李荣的时候,眼中带了些祈求地拉了拉李荣的衣袖。 李荣,只能偏过头去,当看不见。 二哥说过,帮了第一次,后面就有无数次,他得顾着自己家。 李荣就是这样,曾经拿你当依靠的时候,就听你的。你指哪他打哪,你让他往东他不往西。 可惜,现在他认为只有他二哥才是他的依靠,所以他现在听他二哥李梁的。
第29章 过年 大房的粮食最后是老吴氏和老李头一起下地帮忙收起来的,累得老吴氏天天在院子里大骂李梁和李荣不孝。 秋季渐渐被冬季取代,又是一年大年三十。 老李家那边,李栋、李为带着老吴氏,直接来把家里要给的孝敬用板车推走了。 说是不用回去团年,没他们二房和四房的饭。 李耀安也不想去老李家啊,那边天天在上演大战。 高氏和小吴氏掐起来了,高氏有个能干的儿子加上老吴氏他们以后肯定是归大房养的,所以就算小吴氏是老吴氏娘家那边嫁过来的也常常吃亏。 等老吴氏他们一走,王氏将藏着的鸡蛋和肉拿出来。 李梁去四房叫了李荣一家过来,赵氏一过来就将厨房里的李耀安和李莲华赶了出来,让他们去玩。 李莲华欢呼一声,直接去院子里带着李槿华团雪。 李耀安前世生活在南方,很少看见雪,起了童心,刚迈到院子,就被李耀明给逮回去了。 “你可不能去,小心又喝苦药汁。”李耀明给李耀安端了一个火盆,让他坐在廊下看李莲华她们玩。 李莲华捏了一个圆圆的雪球,拿过来放在李耀安的手上道:“呐,栓子要听话,要什么形状跟姐姐说,姐姐给你捏!” 说着,李莲华还挺了挺小胸脯。 他们搬出来后,李莲华越来越开朗了。有了小孩的童真,又有懂事的性子。 还越来越喜欢赚钱,天天就想着挖草药,捡野鸭蛋。 李耀安虽然灵魂年龄加上这一世已经快要迈进三十的人了,还是免不了被她的童真所影响,偶尔也会撒个娇。 来到这个世界迈过这个年虚岁就有5岁了,他总是有种自己只是一个过客的感觉。 一切有些不真实,可手里的这一团雪,无比真实,脚下的火盆传递过来的温度十分真实。 厨房的烟火味,堂屋里自己这一世的爹和四叔交谈的声音也无比真实。 李耀安团了团手里快化的雪,然后将雪放在火盆旁边,看着这一团雪慢慢被火的光热融化。 “吃饭了!”赵氏高声喊道。 堂屋里,李梁和李荣将桌椅板凳收拾好。 王氏和赵氏将饭菜放好。 今天的菜色非常丰盛,荤菜有李梁从县城带回来的八宝鸭。 王氏炖的羊肉汤,赵氏做的香煎酸菜鱼。 李耀明从医馆带回来的白切鸡,李荣特地割肉回来做成的冬瓜圆子汤。 素菜有,李莲华和李槿华摘的野菜,做成的炒菜。 还有李耀安用豆子发出来的豆芽菜。 李梁给李荣倒了酒,王氏给赵氏还有几个孩子倒了自己做的甜汤。 李梁端起酒杯道:“来年身体健康!” 李荣跟着道:“越过越好!” 王氏道:“年年有余!” 赵氏道:“多多赚钱!” 李耀明道:“福寿安康!” 李莲华道:“喜气盈门!” 李耀安道:“一帆风顺!” 李槿华左右看了看,见大家都在等她,她就来了句:“有个弟弟!” 李荣和赵氏听了很高兴,给了李槿华一个大大的笑脸。李槿华见自己爹娘对自己笑,也开心地笑起来。 二房这边倒是心里有些咯噔一下,这李荣和赵氏太想有个儿子了。 晚上只有二房一家人的时候,大家洗漱完了,都在正房这边守岁。 王氏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在床中央。 李梁将盒子打开,往床上一扣,居然是几张银票和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银子。 王氏又将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从放衣服的箱子底下拿出来。 看起来有些沉,李耀安赶快让开一些位置。 王氏将盒子放在床上,打开盖子,里面全是铜钱。 她拿了绳子,让几个孩子以一百个铜钱为一串来串起来。 自己和李梁凑到一起数银票和银子。 最后数完,银票有五十两,银子有二十两,铜钱有一千五百六十五文。 “孩子他娘,这些钱够咱们起一座砖瓦房了。明年我还会努力赚钱的,要不明年开春后,我们就将砖瓦房建起来?” 李梁将银子那些收好,和王氏打着商量。 李耀安连忙说:“不能!” 这房子不能建,不然被老吴氏和老李头知道了李梁做中人赚了那么多,肯定会过来吸血。 王氏也说:“对,不能。不然大房和六房的指定撺掇你娘过来闹。” 李耀明也发表意见说:“不如将这些钱拿来在县城买个小铺子,租出去也有收入。” 李梁拍了拍头,道:“哎哟!我怎么没想到。亏我还是个做中人的,买个铺子,咱租出去,以后等耀明和耀安学得好,去镇上,咱一家也能跟着去啊!” 李梁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将两个儿子抱在怀里。 “明年开学,耀明、耀安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将来洗干净咱脚上的泥!” 王氏搂过李莲华道:“等耀明、耀安学了回来,就给咱莲华教一下。到时候咱家莲华知书达理 ,嫁个读书人,做个秀才或者举人娘子吃香的喝辣的!” 全家人在烛光下,笑颜不落。 本该寂静的山村,因为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家家都亮着烛火。
第30章 开学 冬天的雪慢慢被春天融化,被大地吸收。 春天的到来,让村子里开始忙碌,忙着春耕,忙着万众期盼的开学。 一大早,村里的大人就拉着自家的男娃,朝祠堂那边走。 族学就建在祠堂旁边,李泽和族长商量,也让李家村非族中的孩子也来读书,规矩和族中的孩子一样。 李梁和王氏带着李莲华送李耀明和李耀安去读书,手中的篮子里放着给夫子的束脩。 在《论语》里,孔子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古人非常重视礼仪,拜师入学都有特定的礼仪。 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 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