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明吃惊地看向李耀安。 “栓子,你一直戳河蚌肉,是知道里面有珍珠吗?”李梁蹲下身问道 李耀安还没有回答,王氏就道:“栓子估计就是看个稀奇,小孩子都是这样,看什么都想戳一下。” 好像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说法,没有再追问。 李耀安不想骗人,难道要他说,他前世在百度上搜索过,河蚌有没有珍珠吗? “这两颗珠子能卖多少钱啊?要是钱够的话,刚好可以拿来收绣品和成衣。”王氏有些开心地想着,毕竟有了钱,就不用跟那些娘子和婶子赊账,等绣品成衣卖出去才给人家结账了。 “我明天拿去县城的当铺问问。”李梁将两颗珍珠收到正房,接着将河蚌肉切碎喂了鸡。
第35章 乙班十人 第二天一大早,李梁将珍珠包好,小心地放在怀里。 全家一起出动! 来到县城门口,李耀安突然问李梁道:“阿爹,这县城有没有什么卖首饰的地方?” 李梁低下头笑着问李耀安:“怎么?咱栓子想买什么呀?” 李耀安将李梁拉下来,凑到他耳旁道:“如果去当铺,这价格上不去呀。” “不如卖给做首饰的,他们那里稍微加工,这珠子就能翻倍。” 李梁想了想道:“那我们先去珍宝阁看看。” 李耀安点点头,又小声和李耀明和李莲华说了 。 李梁则和王氏说了一下。 大家都没有意见,由李梁带着去了珍宝阁。 来到珍宝阁,李梁笑着直接找到了珍宝阁的朱娘子。 两人寒暄了一下,李梁就引着王氏和朱娘子互相认识。 “哟!这么个标致的妹子,李中人可真是个有福的。”朱娘子豪爽地拉过王氏,上下看了看。 “不瞒朱娘子,有东西请您掌掌眼。”李梁把怀里的珍珠掏出来。 朱娘子看了一眼,就让李梁带着自家妻小进里屋商量。 进了里屋,李梁打开帕子。 两颗圆润的珍珠,大小一样,光泽也很好。 朱娘子看到这个,脑海里就已经有了好多首饰制作的底子。 “这两颗珠子,李中人打算要多少钱?”朱娘子收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对着珠子可有可无。 李梁把珍珠包好,憨厚一笑:“朱娘子您看多少合适呢?” 朱娘子沉吟了一会儿道:“你看一颗二十两如何?” 李梁看了看王氏还有李耀明和李耀安。 李耀安点了点头,其他人也点点头。 就这么成交了,两颗珍珠一共卖了四十两,外送了一根银钗和两朵头花。 李莲华拿着头花高兴坏了,她就看见李举人家的丽华戴过呢。 李耀明将头花给李莲华戴上,李莲华直接就蹦起来了。 “这下有钱去收成衣和绣品了。”王氏笑着,脸上透着舒心。 前段时间的焦躁因为到手的四十两已经消失了,现在她只想好好犒劳一下家里人。 买了肉还有纸墨,一家人在县城里一人买了两个大肉包。 到了李家村村口,李莲华将自己头上的头花取了下来,生怕被老李家的人看见。 李梁看到,觉得有些心酸。 两天后,李梁请了假到族学等待两个儿子的成绩。 周围坐着的同族同村家里的顶梁柱们,都放下手中的活来了。 毕竟这是关乎自家的大事,没有哪一家有当家的缺席。 童秀才先来了丙班,他手里有十份卷子。后面跟着的族中帮忙的弟子,手中则拿着剩余的卷子。 “老夫手中,有十份卷子,这都是可以升乙班的。接下来老夫念到有自家孩子名字的就上前来把卷子拿回去,明天就让孩子去乙班。” 中人屏息凝神,都希望有自家孩子的卷子在那十份里。 “第十名,李耀虎!” 李耀虎就是虎头,他挂着尾巴进了乙班。 “第九名...第八名....第三名” 这都念到第三名了,李梁感觉自己的汗都流出来了。 “第二名,李耀安!”李梁听到自家小儿子的名字,一下就蹿了起来,结过卷子,刚要走回座位。 童秀才道:“别忙走,第一名还是你家的,李耀明。” “你家的两个儿子,所有题都答对了。可惜耀安还小,手骨没劲,字若是再写得好些,老夫今天也无法分出谁是第一啊。”童秀才乐呵呵的,抚了抚胡子。 好苗子谁都喜欢,更何况是两个好苗子。 李梁听了,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争气啊,两个儿子都争气! 回家的路上,族人邻里都或多或少祝贺李梁。 觉得这老李家的二房要起来了。 有人还专门去老李家告诉了老李头和老吴氏,在家里偷听到这些话的李耀祖气得甩了笔洗。 老李家最有出息的人,只能是他李耀祖!
第36章 打架训斥 李耀明和李耀安在乙班看到李耀虎的时候,真是惊喜。 李耀虎力气大,李耀安力气小,人又长得瘦弱。乙班的人服气李耀明,就看不惯李耀安。 有次在族学李耀明去茅厕,乙班的李耀光带着几个成天跟着一起玩的人把李耀安围在中间,准备揍一顿。 李耀虎和丙班的小伙伴聊了天,回乙班,一见这症状。 立马将李耀明护在身后,一个人愣是打赢了五个人。 李耀明回来后知道了情况,心里那是一个气,他家的弟弟那是能碰的? 场面一度白热化,后来还是乙班的李耀礼找了童秀才过来,才制止住了。 这件事放在别的私塾中可大可小,但这是族学。 族学的建立本来就是为了让族中更为团结有力量的,结果族中子弟打起来了,这事就非同小可了。 童秀才让在族学中帮忙的族中子弟去找了族长来,让族长找了各家当家的来。 乙班、丙班、丁班所有的学童都站到院子里。 童秀才坐到众学童的对面,板着一张脸,气氛很是沉重。 族长听到族中子弟说了事情的始末,仔细一琢磨就知道为何要大动干戈了。 连忙起身往族学走。 两刻的时间过去,大家都到齐了。 族长整顿了一下纪律,童秀才站起来对着众学童家长一礼道:“很抱歉,让大家大动干戈来此。” “今天乙班李耀光带着同窗其他四个学童,要打同为乙班的李耀安。” “老夫想,李氏宗族建立族学,是为了族中子弟以后的前程着想。” “大家都知道,要想一个族强大,那团结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在族中还读着书的孩子们,都是经过了三个月考核。是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是族中以后最有前程的子弟。” “今天发生的事情,起因很小,老夫也不想过多去说。”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吴人与越人都能同舟共济,尔等为一族之人,更应当同舟共济!” “族中人有争执,就应该解决争执。而非作壁上观,不理其事!” “尔等可知错?” 众位学童已经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各位家长多多少少也听进了些,就是要想以后过得好,就要多帮忙族中之人,不能干瞪眼看着,当热闹。这关乎整个宗族的前程,回家得好好教训教训孩子了。 族长见童秀才说完了,自己也站出来杵了一下拐杖,让大家安静。 “你们都知道,咱这个族学办起来不容易。李举人已经外出游学了,以后可能会做官。” “族学中的子弟以后有能耐了,要么考了秀才举人做大官!为我们这些老百姓做青天!” “要么跟着有出息的子弟后面,也能挣出个前程来!” “这李梁家的小儿子耀安,不提他是乙班名列前茅的,就提他本来身体就不好。” “这李梁家的,花了多少钱,才让耀安立住,你们都是知道的。” “做事之前,多想想。要是耀安有个三长两短,你看你们谁家能赔得起!” “以后若是还出现,族中子弟相互伤害的事情,就不要怪我这把老骨头请族规了!” 大家听了一顿教训,天色已经灰蒙蒙了。 李耀光被带着回到家里,家里的爷爷已经拿了竹条站在院子里了。 李耀光想逃,被自家爹爹抓住后勃颈的衣服,扔在了李三爷的面前,自己也跪在李三爷的面前。 看着沉着脸的爷爷,被奶奶拦住的娘亲,和跪在旁边的爹爹。 李耀光心里已经后悔了。 “逆子!你可知道,若是今天李耀虎不拦着,仍由你打了李耀安,咱家的后果是什么?” “能有什么后果,不就是赔点钱嘛......”李耀光嘟囔了一句,还是被耳聪目明的李三爷听到了。 李三爷直接一竹条抽在李耀光的后背上,疼得李耀光嗷嗷叫唤。 “那李耀安在还没有进族学之前,你要是把他打了,打了就打了。咱家最多与李梁交恶,老死不相往来。” “可是现在人家哥哥是乙班的第一名,自己也有出息。” “族中都指望着再出举人甚至是进士!” “李举人一个中了举人,你们就能读书,有族学,有族田。” “若是以后你们这一辈的争气,那以后肯定还会有族产,甚至以后会有子弟在朝为官。” “在朝为官需要亲信,还有什么是自己族中子弟更可信的?” “你若是将李耀安给打残了,毁了,你看以后我和你爹能不能护得你!” 李耀光讷讷不言,不敢吭声了。 “你教导不严,以后自己好好管教自己儿子!”李三爷也打了李耀光的爹几下。 李耀光看自己爹被打,比自己被打都要难受,眼眶子都红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三爷就让自己儿子带着李耀光去给李耀安道歉了。 后来虽然还有些别扭,乙班的氛围也渐渐变好了。 李耀光这个别扭的小孩儿,见李耀安肯笑着同他说话,就下了台阶。
第37章 赵氏生产 秋收之际,族学放了假。童秀才给众学子下了一个任务,就是写一篇关于秋收的策论。 因为家里的地不多,只有两亩。产出的粮食除了给老李头和老吴氏的孝敬,就够自家吃的。 李梁请了两天假回来收,王氏和李莲华也关了县城的铺子回来收粮。 今年大房的高氏也被李栋强制拉下田了,知道几个兄弟不会帮自己,偶尔遇见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李耀安戴着李梁做的竹编帽,两眼都要被晒发晕了。 今年的太阳有些毒辣,往常明明还是可以忍受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