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和王氏相看一眼,脚步都快了些。 到了山下,发现原来是有富商之家支了棚子在施粥之类的。 王氏看了,十分开心,立马拉着李梁去排队。 这天还是有些冷的,从昨天开始,嘴里就没有进过热乎的东西。 要是能喝上一碗热粥,那真是今天最痛快的事情了。 王氏端了两碗粥,李梁端了一碗,两人从人挤人的地方护着碗挤出来。 李梁将自己手里的粥吹了一下,喂给李栓子。 喝了这么个热乎的粥,李栓子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等李栓子喝了粥,王氏和李梁也匆匆把粥喝了。 还了碗的王氏回来说:“也不知道耀明和王大夫他们能不能喝上口热的?” 李梁回道:“这个你放心,佛光寺应该会看顾一二的。再说,我们把干粮全留给了耀明,耀明去借碗热水,也能吃上的。” 王氏点了点头,拉着李梁每个棚子都看看。 因为两个人都识字,那些支起的棚子外面都挂了主家的字号。 李梁看了道:“有些是咱县城的,有些不是,有府城和其他地方的,看来辽远大师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孩子他娘,前面有一家在施旧棉被和冬衣,咱也去领些回去。拆了棉花,给栓子的被子加厚些。” 王氏看向李梁指的地方,一马当先就过去了。 等王氏和李梁将每个铺子都逛完了,身上那是真没有地方了。 王氏手里拿着一篮子鸡蛋和米面,李梁背上背着旧冬衣和旧棉被怀里绑着个李栓子。 手里也提着些米面,和一些糕点饴糖。 王氏和李梁相视一笑,今年冬天过年的东西,那是不用置办了,又省下了一大笔开销。 回到李家村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 李家村的炊烟,远远的便看见了。 去曹婶子家接了李莲华,给了虎妞两颗饴糖。 告诉了曹婶子佛光寺那边有粥棚那些,就在曹婶子的挽留吃饭声中回了村尾自家的茅草屋。 李莲华见自家爹娘的脸色很好,就问道:“爹!娘!栓子是不是有办法治了?” 王氏笑着对她点点头,李莲华立马蹦蹦跳跳高兴地向前跑去。 看着如此高兴的家人,李栓子心中的归属感更为强烈了。 过年的时候,老李家派了李雪华过来通知了吃饭的时间。 为什么要特地来通知吃饭时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呢? 原来是嫁到县里龚地主家的李娇娇要在初二那天回娘家,老吴氏想着能省下一点是一点,就把过年的团圆饭设在了初二。 这可苦了初二想要回娘家的高氏、赵氏和小吴氏。 老太太不放人,说要给自己闺女撑场面。她们几个嫂子不在,不好。 高氏私底下啐了一口,心道,还不是怕初二那天没有人煮饭收拾。 要说这老李家几个妯娌间意见相同的是什么,那就是都讨厌小姑子李娇娇。 李娇娇是老吴氏的宝贝疙瘩,她成天喊着别人的女儿贱蹄子、赔钱货。但自己对着自己的女儿,那就是一个千娇百宠。 看起来就阴沉的老李头,一看见李娇娇也是一脸的慈祥。 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李娇娇就经常对着几个嫂子颐指气使。 特别爱欺负赵氏和王氏,偶尔也看不惯高氏,和高氏别苗头。 小吴氏倒是因为有些亲戚关系,就不怎么刁难。 这李娇娇能养得那般白嫩,那是和几个嫂子息息相关的。李娇娇的肚兜都是直接丢给赵氏洗的,更别说是干家务活了。 每次都说在绣花织布,但是只看到她给老吴氏绣过一个荷包,其他的屁都没有看见。 初二那天,王氏拿了二十个鸡蛋、一斤红糖和两匹布。 一家人脸上没有喜色的走着,到了老李家门口,就瞧见一辆马车停在老李家的家门口。 一个长得比较富态的男子搀着李娇娇下了马车。 李娇娇头抬得高高的,旁边有个没什么姿色的丫鬟给她提了提裙摆。 李娇娇看到了走过来的李栓子一家,给了一个白眼就直接进院子了。 院子里传来老吴氏高高的惊喜声,李娇娇当着老李家众人的面对丫鬟道:“蝶花,去马车里将我给我爹娘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她旁边的丫鬟立马道:“好的,二少奶奶。” 李娇娇见老李家众人眼中的羡慕,那是一个心满意足。 蝶花将东西拿了进来,有几个木盒子,还有三匹布。 李娇娇将其中一个盒子直接递给李耀祖道:“这是姑姑给咱耀祖准备的笔墨纸砚,来年咱耀祖给考个童生回来。” 对于老李家最有可能出息的李耀祖,李娇娇心里可有着自己的盘算。 李娇娇又拿了一匹蓝色的棉布,直接丢给王氏道:“二嫂刺绣缝补的手艺最好,给咱耀祖弄一身好看的衣裳去。” 王氏有点为难,现在老吴氏和老李头都盯着她,她要是敢说一个“不”字,估计免不了一场骂战。 接了这个活,那也要费上十天半个月,不然只是裁剪一身衣裳,不绣上一些东西,老吴氏肯定要闹。 王氏刚想就吃下这个亏,李栓子就拉了拉她的衣袖。 王氏刚蹲下身,李栓子就从她怀里将那匹布抢过来,丢到李耀祖面前。 众人都惊了,李耀祖也很是生气。 只听李栓子奶声奶气的道:“大堂哥自己的衣裳,应该要大伯娘做。自己亲娘做的衣服,才知道怎么合乎自己儿子的心意啊!我娘给我做的衣服就合我的心意!” “况且,如果大堂哥穿了我娘做的衣服出去。别人问起,大堂哥也不好说是自己二婶给做的,大堂哥又不是小孩子了。大堂哥自己就说过,要注意男女大防呢!” “栓子本来想将布递给大堂哥,但是栓子力气太小了,没拿住,要不栓子将布拿回去,给大堂哥洗洗再拿给大堂哥。” 听李栓子要拿走这布,高氏立马捡了布道:“我们自己洗,自己洗!”
第23章 李秀才 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李耀明和李莲华偷偷给李栓子一个微笑,李栓子也偷偷回以微笑。 吃饭的时候,因为冷,就在堂屋里吃的。 男女分桌,这次李栓子还是被分在了女方这桌。 心塞 男人那桌,老李头还是坐着主位,他的左手边是李娇娇的丈夫龚富康,右手边是李耀祖。 李耀祖正端了酒杯敬这个姑父。 老李头笑着看着自己得意的大孙子和自己女婿交谈互敬。 一桌子人里面除了大房的能有个笑模样,其他人都是淡淡的。 女人这一桌,属于小吴氏的位置被李娇娇抢了去。 小吴氏也不敢闹,就抱着李耀辉坐到本该属于王氏的位置上。 王氏无所谓,也不太想挨近小吴氏,直接带着李莲华和李栓子坐远一些。 小吴氏见王氏自动退让,很是自得地坐下了。 李娇娇穿了一身艳红色的衣服,头上簪了一根碧玉钗。 耳朵上的珍珠,圆润白皙。 手腕上还戴着一个玉镯子。 不得不说,李娇娇那是很有几分姿色的。 小的时候,就因为长得好看,那是李家村乃至旁边的几个村子里公认的村花。 想要求娶她的人,那是从村头排到村尾。 李栓子觉得李娇娇就是属于那种小家碧玉的那种美,真要比起来,李栓子觉得自家阿娘王氏更漂亮一些。 可惜,王氏当初看上了自家阿爹。 然后嫁到老李家又被蹉跎了好些年,不然自家阿娘绝对是这十里八乡最漂亮的。 但这样也好,等有能力了再给阿娘护理一下,现在搬出老李家后不用下地,阿娘也白回来了一些。 李栓子在现代刷小视频的时候,可看过那些女孩子怎么护肤的,相信他琢磨一些,也是能行的。 在没有一定力量的时候,他家阿娘只能先这样,不然在穷人可没什么人权。 李娇娇身旁的蝶花,拿了一双筷子,看着李娇娇的眼色夹菜。 还给老吴氏夹了一些肉,轻声道:“老太太吃菜。” 这一句哄得老吴氏直接开怀笑了起来,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娇娇回老李家炫耀了一圈,中午吃了饭就走了。 高氏和小吴氏将烂摊子丢给赵氏,带着自己丈夫孩子回自己娘家去了。 赵氏无奈,李荣心疼自己媳妇,跟着一起收拾。 老吴氏拿了今天收到的礼,回了正房。 老李头见老吴氏回房,连忙跟了上去,锁上了房门。 李梁和李荣招呼了一声,就带着自己妻小去王家村,给自己老丈人上个香,就当自家媳妇初二是回了娘家的。 王老童生的房子早都被族人给霸占了,田地那些也被抢了去。 就是看着只有一个王清欢,吃了绝户。 所以每次王氏都只是回王家村给王老童生上香,扫墓。 李耀明脚步匆匆地回家将王氏准备的香蜡纸钱给拿了,就往村头去追赶李梁他们。 刚到村头,李耀明就看见了一辆马车。 村里的李秀才正和自家爹爹一起聊天。 李耀明提着东西走近,李秀才温和地看向他道:“耀明都是半大小子了啊,这时间过得是真快。” 李梁连忙道:“是啊,想当初我们一起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还像是昨天一样,现在我们都各自成家了,孩子也都渐渐大了。” “你们也是要去王家村吧,那就一起上来。我和娘子都快进村了,才发现娘子给岳父岳母做的衣服鞋子忘了给他们了。” 王家村距离李家村还是需要一个多时辰的脚程的,能坐李秀才的马车去,那自是再好不过。 李梁和王氏没有推辞,带着几个孩子上了马车。 马车因为李栓子一家显得有些拥挤。 “梁子,你这两个孩子可有启蒙?”李秀才见李耀明和李栓子两个孩子不像村里其他孩子一般闹腾,就问了李梁。 李梁道:“我们孩子他娘只教了三字经,你也知道,我学习本就不好,没法教他们太多。” “倒是没有看见你家耀清和丽华呢?”李泽和王淑慧有一儿一女,儿子李耀清8岁,女儿李丽华5岁。 李秀才叹了一口气道:“唉,两个小家伙都生了病,染了风寒,他奶奶看着呢。” “对了,看你家栓子气色好多了,可否告知我辽远大师给开的是什么药方?我拿去县城给望春堂的大夫看看,我家的两个能否吃上一吃。” 李梁点头,说回来就给他拿过去。 然后李秀才又考了一下李耀明和李栓子三字经,发现两个孩子对答如流。 李秀才颇为叹息地道:“可惜族里没有族学,梁子你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好苗子,真是可惜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