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燕高祖传奇

作者:树雨铃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02 12:10:31

  “是啊!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性太软,这点若被人看破,怕是难免吃亏,日后你多护着她些吧!朕也会早做安排,这次不得已才让她扮了妆,但也不能让她扮一辈子,到底是个女孩子,嫁人才是好归宿!”

  “皇上圣明。”

  “好啦,你也不必恭维朕啦!就照你的想法,朕下一道旨,让她提前去游学。出去避一避,也免得朝中这些小人,借着她现在的身份做文章。”燕帝萧统说完,提笔手书了圣旨,拿了玉玺盖了印,交给了李善才。

  李善才双手接过圣旨道:“老奴遵旨。”

  “回去准备吧,朕也有些累了。”燕帝萧统挥了挥手,李善才无声退下。

  萧凌接过提前出宫游学的圣旨,多年的苦闷顿时一扫而光,她毫不掩饰的将两只本来圆圆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看得李善才也跟着笑了起来,只觉得自己这番事情是真正的做对了。可是他哪里会想到,书房的那一声叹息,正是眼前小人终于舒心的松气声呢!

  景平元年,六岁半的萧凌在一连串的事件推动下,在老太监李善才和她的新伴读---光禄寺卿周正的次子,年仅八岁的周礼的陪伴下,踏上了她一直向往的出宫之路。

  之所以选择光禄寺卿周正的儿子做萧凌的陪读,燕帝萧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不仅考虑到了光禄寺卿周正其人和皇家极深的渊源,还牵扯着燕帝萧统曾经许下的一个承诺。

  事情得从当初太祖萧易被困葫芦口说起,当时还是少年的周正为了进去传信,便对那位围困了太祖皇帝,自立为汉王的魏武周假称自己是太祖妹妹怡和长公主的未婚夫,劝降太祖可不废一兵一卒。魏武周信之,放他过了连营,这才使得太祖皇帝与当今皇上里应外合,灭了魏武周。

  假称驸马之言,本是为求送信而编的谎话,谁想后来太祖建国,对功臣封官加禄,却唯有这周正高官厚禄皆不受。太祖奇怪,问他缘故,他笑道:“臣别号饕餮,最好口食,所以做官别无他求,光禄寺足已。至于赏赐,臣自幼家贫,老母攒银十两,若皇上做媒,娶得一房媳妇,则臣感激不尽。”

  太祖听后,立刻想起当年事故,调侃道:“周卿忒狡猾,葫芦口时便将朕的妹妹赖下,天下皆以为你是朕的妹婿。如今还来讨便宜,十两银便想娶怡和长公主?你羞也不羞?”

  谁知那周正却道:“民间婚娶,十两大足。况臣娶妻萧怡和,非娶公主怡和。”

  太祖点头称善,遂将公主赐婚,并按民间规矩,陪嫁白银九两。

  自此,十两娶、九两嫁,成了民间婚嫁的风俗。这段假婿乘龙的美谈也从此在大燕国家喻户晓,甚至连远在塞外的羌人都知道。

第7章 第七章游学

  周正才华洋溢,又为人端正,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当然成为两位皇帝跟前的常青树。而怡和长公主性情温婉,与当今皇帝萧统最是手足情深。所以萧统继位后,为了再次加深关系,不但将自己的外甥周仁以皇子伴读的身份接进宫和皇长子萧锏一同教养生活,还将中将杨贤妃所生的安庆五公主萧薇许配给他。这样一来,周正的身份地位就更不是随便谁能比拟的,他不但和皇家前两代皇帝关系友好,也将和皇家三代帝王的关系密不可分。

  燕帝萧统本意很好,可惜他继位之初周边颇不太平。所以为了大燕江山,算上刚去世的太子,燕帝萧统的七子八女,前四位皇子都先后和伴读一起牺牲在战场上了,而光禄寺卿周正的长子周仁自然也包括其中。

  当然周仁和皇长子萧锏一起战死在大漠边关时,周礼尚未出生。是怡和长公主为了不让周家断后,八年前才以四十八岁高龄勉强生下次子周礼。而也因为父母都是高龄生他,所以他的身体一直有些虚弱。后来一直对姐姐怡和长公主感到愧疚的燕帝萧统知道后当即表示,要立即招为驸马,自己的女儿任周正夫妇挑选。

  不过周正夫妇何人?虽然嘴上没说,但对后宫的各位公主是心里有数的,选媳妇也自有标准。要知道后宫和周礼年纪相当的公主可是不少,足足有六位。在其中最小的十三、十四、十五三位公主早就被他们夫妇排除了,因为这三位公主的母亲地位太低,就是自己家想选,朝中盘根错节的大臣们也不会允许的。

  而剩下母亲地位高的九、十、十一三位公主中,彭淑妃所出九公主萧婷长相一般、性情又过于娇纵,怡和长公主自然不喜欢。十公主萧琼的胞姐就是安庆五公主,自周仁死后,他的未婚妻安庆五公主萧薇就落发出家了,因此杨贤妃恨死周家,拼死也不会再将女儿许给周家。剩下最后一个就是十一公主萧凌,她不但是姐妹中最貌美的,还是燕帝萧统最宠爱的,可惜她却是个哑巴。

  将众公主排查了一圈的周正夫妇真是欲哭无泪,没办法只好和萧统告罪。萧统想想事实,也觉得无奈,只好将事情放后,说事情待周礼长大后再选不迟,如果到时还没合适的,就许他全国选妻。

  说实话,除去身体并不是很好之外,周礼不但长相不错,还聪慧异常,所以即便没有这些政治原因,燕帝萧统对他也是十分喜爱。所以当李善才为萧凌求旨时,燕帝就想到,自己的女儿既然不是真正的哑巴,那么如果下旨让周礼和萧凌一起游学,两个小人儿可就会在一起长大,那就是青梅竹马,到时还怕周礼那小子不选自己最美的十一公主么?这样不但之前自己对周正夫妇的许诺也可以顺便实现,也不至于丢了皇家的颜面。要知道若是到时后宫六位公主都不能入选,却要在全国选妻,那皇室岂不成了笑话?而且萧凌嫁进周家,也是对这个自己最宠爱、也最亏欠的女儿的一点弥补,真是一举三得啊!

  不过萧统也想到此事暂时不能公开,毕竟萧凌暂时还是要代替萧鼎一段时间,这期间万一出了变故,有什么差错可不好。所以他秘密去见了周正夫妇,当然没有明说,只是要了定亲的信物,隐讳的定下了周礼和的婚事。

  周正夫妇那也是沉浸宦海多年,最知道的就是皇帝的事情不该问的不问,反正以自家和皇室的关系,皇帝是不会害了儿子的。此时既然皇帝有好人选,那自己到时等着儿媳妇进门就好,也省了和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们扯皮。所以在三人的一番谋划下,此时在马车上晃悠的萧凌和她的新伴读周礼,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是未婚夫妻了。

  贴上假胡子的李善才娴熟的驾着这辆普通马车走在了官道上,而从上车就以一个懒散姿势依着车厢坐的萧凌,则开始上一眼下一眼打量着自己的新同伴---眼前坐的端端正正的小男孩儿周礼。

  不过显然萧凌自认为放肆的神态没有对周礼产生一点影响,个中原因除了周礼自身家教甚好之外,还有萧凌自己不自觉地气质转变。原来从离开皇城的那一刻,萧凌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从前因为伪装而一直端着的皇家气势转眼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派随意,大概是因为终于离开那个萧凌认为危险的牢笼吧。好在周礼一直没见过萧凌在后宫里的表现,要不然准怀疑这是在大变活人。

  不过这些大变化,面前没有镜子照的萧凌可不知道,她依然按自己的方式逗弄着眼前的小人儿。嗯,身上没肉,长相倒是清秀,只可惜个性拘谨,举止行动一派无趣。一句话,这孩子的伶俐劲儿可照鼎儿差远了。总之是个Pass。这个观察大半天后得出的结论显然让萧凌对研究周礼再无兴致,倍感无趣的她伸手由怀中掏出一本书来,然后换了个舒适的姿势看了起来,再也不理眼前干巴巴瞅着自己的好孩子。

  孩子?其实有着现代思维的萧凌定义的有些偏差。因为和现代相比,古代的孩子其实都是十分早熟的,所以周礼虽然外貌才八岁,可是已经不能简单当作孩子看了。尤其他不但聪慧,还生长在显贵家庭,所以思维上已经完全是个小大人了。当然他也仅仅是个小大人,因为人想要真正的长大,是需要经历磨练的。不过这不妨碍他判断自己要伴读的皇子是个什么德行。那就是一个皮赖的家伙,完全不值得信任。

  不知道萧凌知道自己得到这样的评价会是什么表情,不过她大概会开心,因为这表示这小人儿很好玩,日子会变有趣。不过可惜,错过了对方的评价的他们,只好波澜不兴的驶向巨鹿书院。

  巨鹿书院,大燕国三大书院之一。虽然和其他两大书院相比,她的师资力量名列最末,但在天下寒士的心中,她的声名却最为显盛。因为学院有一项重要措施,那就是所有的贫民学子,只要成绩优异,学院不但免去学费,还会给与相应的补贴。

  当然,这不过是现代奖学金制度的一个小改版,也没什么先进性。可是放在这古代,就是一项了不起的义举了。因为这时代,社会地位的排名可是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的时代。这一举措意味着许多寒门弟子也有机会鲤鱼跃龙门,升级进入上层社会。

  不过这个举措当然不是吸引萧凌来这里的原因,皇子要是因为缺学费钱而来这里读书,那大燕皇室可真就成笑话了。真正的原因是这里对待来就读的学子,不管贫富都一视同仁,十二岁以下,可带一仆;十二岁以上,嘿嘿,对不起了,一人一间房,生活请自理。

  所以,萧凌一扫描到这条儿规矩,就毫不犹豫的选了。

第8章 第八章生疏

  当然,萧凌现在才六岁半的年纪让她很头疼,因为离到十二岁似乎还有一半儿。不过有这规矩总算有个盼头,要不就李善才那个架势,自己怕是一辈子也没机会单独行动,更别提实施逃跑计划了。可怜一心护主的李善才,要知道自己竟成了小主子的障碍物,恐怕会欲哭无泪吧!

  不过新到书院的萧凌暂时没时间想别的了,化名石一的她和化名李周的周礼正排队领名牌儿和校衫呢。努力适应环境的二人,现在可是干什么都新奇,不过原因不同。周礼是因为一直生活在豪门,没见过这般生活;而前世不得已辍学的萧凌,则纯粹是憋的。

  当然,顺利拿到了名牌和校衫的萧凌在同一时间也知道了自己将在巨鹿书院的学习内容,只是让她很吃惊的是,主课居然教授的是六艺。

  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的礼,是知礼节,即今德育。它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音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射箭技术。主要为锻链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即现今的文学教育 ;数,算法。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