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今年纪还小,等长大了,无数的漂亮衣裙,漂亮首饰,还等着她去宠幸呢。 一晃儿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去年,大伙儿刚刚到塞北,说实话吃饭都吃不饱,哪有太多的心情准备年货啊。 但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收了粮食,赚了很多钱,孩子的前程也是多种选择,绝对不愁。 这般,过年当然要好好庆贺一下啊! 于是,村里的老少妇人们都陆续坐了马车,跑了几趟墨池府,家里老人得了洗袄裤和鞋子,孩子们得了点心和糖果,甚至还有鞭炮,大姑娘小媳妇儿也缝制了新裙子,美的走路都带风! 李秋霜也让人赶车去了军镇那边养殖场,把最后留下的两头拉到了唐家堡,宰杀之后,就按照账册开始给大伙儿发工钱,然后一家多给一包点心,一条子猪肉。 各家妇人都乐坏了,拎着猪肉和点心走在回家路上,恨不得下巴都要抬到天上去了。 天底下能自己赚钱,年底还能拿到猪肉的女人,怕是没有几个,而她却是其中之一。 骄傲,太骄傲了!
第324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待得给各处产业的人手,分发工钱和年礼的时候,唐甜就把大哥唐川喊了回来。 其实书院早就放假了,先生和学子们几乎走个干净,就是刘院长都被李福一家接去过年了。 但唐川贪图书院清静,多留了几天。 这会儿听说妹妹找他回家,才去藏书楼多拿了几本书,然后简单拾掇一下回家了。 唐甜早早准备好了年礼和分红、工钱,只要按照名单发放就行了。 豆腐坊的老兵们,状元楼的小伙计、帮厨、杂工,还有照管院子的康大嫂子夫妻都拿到了当月的足额工钱,额外还多五百文算作奖励,外加二斤苹果、二斤肉,两包点心,两坛子酒的年礼。 大伙儿可是高兴坏了,特别是李福找来那些人手,差点儿抹了眼泪。这年头儿找个好东家太不容易了,不克扣工钱就算厚道了,这般给丰厚奖励和年礼的,真是凤毛麟角,却被他们碰到了! 倒是老兵们和唐家堡众人都习惯了,他们自然也高兴,但唐家人这般的大方厚道,就是他们跟随的原因,所以,心里有底! 忙完这些,唐甜和唐川亲自去李福家里拜访,送了酒楼的分红,还有两箱子年礼是给刘院长的,包括花色美丽的绸缎、小孩子喜欢的各色新奇玩意儿,茶叶和各色点心、果子等等。 刘院长心里高兴又感慨,拍拍得意弟子的肩膀,问道,“这份年礼是糖宝儿准备的吧?” 唐川点头,还以为是哪里不妥当,赶紧就要替妹妹赔礼。 但刘院长却说道,“以后你无论是位极人臣,还是隐居读书,一定记着要对你妹妹好。这孩子心思玲珑,又愿意为你这个兄长筹谋,有这样的妹妹,是你这辈子最大的幸运,甚至胜过你有我这个老师!” 说罢,他生怕弟子不懂,把年礼的用心一点点说清楚。 “这份年礼说是给我的,但其实是替我给别人准备的。绸缎呢,我这个当爹的可以送给女儿。新奇玩意儿,我这个当外祖的,可以送给小外孙。茶叶和果子拿的最多,是备着我送给众多至交好友,或者有些必须维护走动的人情。 “心思如此仔细,考量如此周全,就是年长者都未必能做到,但你妹妹做到了。” 唐川聪明,但到底是男子,心思没有那么细腻,这会儿被老师指出来,心里暖的发烫,抬头见妹妹同李福妻子从后院走出来,他就赶紧过去,牵着妹妹的手,又同老师一家告辞。 一路走到外院门口,唐川弯腰蹲在妹妹身前,说道,“糖宝儿累了吧,上来,大哥背着你。” 唐甜也没客气,小胖腿一瞪就跳上了大哥的后背,甚至调皮的一撅哒,“大马,快跑!” 唐川哈哈笑,当真跑了起来,惹得唐甜害怕,紧紧抱了哥哥的脖子,也是笑声咯咯,被北风吹出多远…… 兄妹俩就这般,一处处发工钱、送年礼,待得忙完,也到了腊月二十七,终于可以歇下来了。 唐家堡里,家家户户都飘着油腥味,不是学着本地人炸麻花和油糕,就是按着京都传统炸肉丸和炸鱼,总之油锅不能空,必须泛着油花,喷喷香! 各家小子和丫头们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出门的,什么冰尜,放爬犁啊,都不能把他们从油锅前拉走。 聪明的,帮着娘亲添柴烧火,娘亲高兴就会时不时往他嘴里塞点儿吃的,美其名曰尝尝味道咸淡。 蠢笨一些的,就流水口水扒在门框上,可怜巴巴喊一声,“娘,我要馋死了,给我尝一口,好不好?” 不必说,这提了“死”字,不吉利,不但吃不到,还要被烧火棍威胁…… 热闹,是年前年后的主旋律,总之谁家越热闹,谁家日子越红火! 唐家院子里,李秋霜和唐三奶奶也在忙着走油,但凡能炸的都要炸!唐川坐在灶口帮忙添柴,唐海和唐甜打着帮忙递东西的借口,偷摸往嘴里塞个不停,当然也没忘了给大哥投喂。 三奶奶和李秋霜早就看见了,但谁也没拦着。 好东西就是偷着吃才香,当真大大方方端几盘子出来,怕是还不想吃了。 大娃和狗剩儿、拴柱也得了一盘子肉丸,吃的满嘴流油。 崔大夫正在搭配炖鸡汤的草药,务必保证鸡汤滋补又美味。 唐松在墙角砍柴,码放的整整齐齐,别说过年这几日,就是正月里都不用再动斧子了。 唐甜端着小碗从屋子里跑出来,这里给崔大夫塞块小酥肉,那里又给唐松塞个油糕,然后笑嘻嘻跑了回去。 崔大夫嘴角翘着,压也压不下去,夸赞了一句,“真香!” 结果,话音不等落地,唐海手里也捏着两个肉丸子又跑了出来…… 中午时候,简单炖了两个菜,蒸了白米饭,一家人就围坐在桌子边。 崔大夫端起碗,还没开吃就打了个大大的饱嗝。 他脸红了,众人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一个个揉着肚子,当真是谁也不饿,都偷吃饱了!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晨满地走! 唐氏宗祠早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今年唐三奶奶祭拜过祖先,就把唐川带到最前边,敬告祖先,以后唐氏一族就有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举人带领了。 香炉里,青烟袅袅,突然烟气就颤了三次,像是祖先的认可。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虔诚磕头,心里激动之极。 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不服气。 一个少年举人,甚至以后可能是少年状元,位极人臣,绝对是唐氏一族最好的庇护者和引领者! 大年初二,李秋霜带着三个孩子在李家吃饭,带了不少布料和吃食,还给李二奶奶带了一对儿银镯子,给兰草等四个妯娌带了银簪子。 所有人都很高兴,就是李二奶奶都收起了小心眼儿,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东西堆满桌子。 一大家子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吃吃喝喝,真是热闹极了。 不必说,李二爷爷又喝醉了,睡在炕头上,呼噜山响。 李老四送姐姐一家回去,路上抱着宝贝小侄女,摸摸她的头发,小声笑着说,“俺家糖宝儿,新一年要健康快乐啊!记得干啥,都带上舅舅,舅舅是你最好的搭档!” 唐甜笑得大眼睛弯弯,应的痛快,“好,舅舅是我最好的大管家!”
第325章 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 年节好过,平常日子难熬。好似一眨眼的功夫,正月十五的灯节又到了。 唐川去城里给师长们拜年,回来时候买了不少小提灯,就是竹条蒙了薄薄的红细纱,画了十二生肖,中间装了蜡烛,下边坠着长长的穗子,用一只小木棍提着,暗夜里倒也很是明亮。 村里的姑娘小子们一人分了一个,简直乐疯了,不等天黑就拎着村里村外的跑,惹得大人们都是笑。 李秋霜煮了儿子带回的汤圆,白白胖胖,软软糯糯,咬一口就流出甜甜的红糖,让一家人都是吃的喜上眉梢。 崔大夫白日整理了他的存货药材,生怕身上的味道太大,熏到李秋霜和孩子们,所以抱了碗坐在门口吃的香甜。 唐三奶奶顺口问道,“崔大夫,我听你和老四说起军镇的铺子,是打算继续开药堂吗?” 崔大夫点头,应道,“是啊,墨池府很大,不缺大夫。但军镇那边,虽然营地里也有不少大夫,却更擅长治疗外伤。我就想开个药堂,看病抓药都有了。” 唐三奶奶很是支持,夸赞道,“崔大夫医者仁心,考虑的真周全。” 崔大夫扫了一眼屋里人,见得唐川三兄妹都在,就放下了碗说道,“在开药铺之前,其实还有一件事……” 众人都是看向他,他索性起身同唐三奶奶行礼,然后说道,“伯娘,我找人算过了,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我想在这一天同秋霜成亲。不知,您老看着如何?” 成亲? 李秋霜刷的一下就红了脸,虽然之前早有约定,可突然提起此事,她还是忍不住害羞心慌。 她下意识握住了手腕上的金镯子,自觉有些热烫。 这是过年前,崔大夫悄悄送给她的,是她喜欢的款式和花纹,显见用了心。 要知道,她和唐大勇从定情到和离,十几年间,别说首饰,一个布丝都没收到过。 可崔大夫不算富裕,却给她买了如此贵重的镯子…… 唐三奶奶眼见如此,也是笑着逗弄李秋霜,干咳两声问道,“秋霜啊,你说我要不要答应人家崔大夫啊?” 崔大夫赶紧保证,“秋霜,以后我一定会对你好,会照顾孩子们,你相信我。” 李秋霜脸上已经热的快要煎鸡蛋了,她含糊应了一声,“我听伯娘的。” 然后,她就头也不敢抬的跑回了房间。 唐三奶奶大笑,崔大夫满脸喜气,又望向唐川兄妹三个。 唐川没有说话,却看向了妹妹,唐海挠挠后脑勺,不敢开口。 唐甜跳下座椅,说道,“我去拿点儿果子来。” 说罢,她就进了母亲的屋子。 李秋霜正坐在窗前发呆,不知想到了什么,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又脸红。 唐甜走过去,坐进了娘亲的怀抱,小声问道,“娘,你想什么呢?” “娘啊,”李秋霜把闺女往怀里搂了搂,低声说道,“娘在想娘这一辈子真是稀里糊涂,但傻人有傻福,老天赏给我三个好儿女。” 唐甜笑嘻嘻,帮忙添了一句,“还有一个新的好夫君。” 李秋霜眼里闪过一抹茫然,忍不住呢喃,“娘害怕,怕再一次看错人。” 唐甜却紧紧搂了娘亲的脖子,在她脸上轻轻蹭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5 首页 上一页 1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