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认知让皇帝的呼吸都变得粗壮了许多,他不是没有见过长出四五根甚至更多麦穗的小麦,但那是好几块地里也找不出几株的好麦子,这样的麦子甚至会被当做是吉兆敬献给他,可像是这么一片地全部都是长了那么多的麦穗。 而他背后那些人议论的也是这一点,皇帝提拔了很多平民官员,他们之中很多就算没有亲自种过地也绝对看到过成熟的麦田,知道小麦成熟时麦穗是什么样子的,如今见到这一株株小麦竟然长着那么多根麦穗,怎么可能不吃惊呢。 皇帝迫不及待地询问米娅:“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些小麦怎么会有这么多麦穗?” 米娅解释了一下,小麦能长多少根麦穗,取决于它在分蘖期里是否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而冬小麦和春小麦的一大不同在于,春小麦只有一次分蘖期,而冬小麦却有两次,一次是在入冬前长到三叶一芯的时候,而第二次则是次年返青至起身期之间,虽然第二次的分蘖期效果不如第一次,但整体上还是比只有一次分蘖期的春小麦更容易长出更多的麦穗,而这两个分蘖期只要做好浇水施肥的工作,就能有效增加麦穗数量,所以冬小麦的产量一般来说都会比春小麦高。 皇帝听得似懂非懂,他很早就已经不是平民了,而且那个时候他也是个猪倌,并不怎么种地,对于农事懂得不多,更是听不懂米娅说的什么分蘖期,但这不妨碍他知道冬小麦的产量比春小麦高。 他催促道:“快让他们收割小麦,我要知道这些冬小麦的产量。” 一亩地的小麦收割起来如果只有一两个人的话,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采割完,但米娅这次把所有负责田地的农妇都叫了过来,还把保安队里会干农活的保安也都一起安排来采收,这些人以往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多力量大的情况下,不过十来分钟就能把这块地给全部收割完了。 而米娅也把之前准备的脱粒机拿了出来放在田边,收上来的小麦会直接送到这里脱粒,比传统的脱粒方式不知道要快了多少倍。 而脱粒机一出现,也引来了众人的注意,虽然这种新农具皇家之前就已经赶制了一批,甚至现在都还有工匠在负责制作,但因为如今还没有到小麦收货的季节,像是脱粒机、谷风车这些都还没有到能使用的时候,但之前的播种机却得到了试用者们的一致好评,现在看到这脱粒机,很多官员贵族都围了过来旁观他们操作,纷纷感叹这东西好用,一些人已经盘算着回头去皇家买几台,尤其是那些平民官员,他们很多也有自己的田地,但没有圈养太多的奴隶,毕竟奴隶的价格不算便宜,养起来又费粮食,平民官员的家底并没有丰厚到能大量圈养奴隶,有了这样的工具,就能减少一部分的人力了。 皇帝对脱粒机也很感兴趣,不过在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又旁观了一阵后,兴趣就消减了,见小麦收割好还有段时间,就跟米娅说想去她养虫子的地方。 米娅纠正道:“是桑蚕,陛下。” 对于皇帝提出这一点,米娅并不意外,今天皇帝身上的长袍就是丝绸做的,不过和米娅做的简单长裙不同,他穿的是非常奢华的传统款式,紫色的袍子上是用金线绣出的细密精致的宗教元素花纹,很多地方还装饰了大量的宝石,尤其是腰间那条整件丝绸长袍都摆脱了那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但丝绸自带的光泽感更加凸显了上门那些装饰与花纹,显得华丽又厚重,珠光宝气更是十足。 这件长袍也不知道是由多少绣娘才能加班加点的赶制出来,反正如果让米娅来做的话,不使用系统技能,她单独一人恐怕一个月也做不好。 而皇帝本人显然也十分钟爱这种新式布料,米娅发现他时不时就会抚摸一下自己的长袍,抚平上面褶皱的同时,感受这丝绸的顺滑。 他定然是知道丝绸的珍贵的,这种能为国家和他本人带来大笔收益的新式纺织物,由不得他不去重视。 “陛下这边请。” 没有让其他官员跟着,皇帝只带着贴身护卫跟着米娅去了蚕房。 蚕房里,除了五个饲养员之外,今天过来学习的几个皇家侍女也在,饲养员们早就在发现他们过来的时候,紧张地躲到一边去了,反而是几个侍女留在原地,恭恭敬敬地行礼。 皇帝没管她们,挥挥手让她们退下,径直走向架子。 “这些就是能吐出用来制作丝绸的原材料的虫子?” 架子上的圆簸箕里,是刚刚才孵化不久的蚁蚕,蚁蚕个头和蚂蚁差不多,黑黑的一小点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皇帝怎么也无法想象自己所穿的这件袍子所使用的丝绸会是这样不起眼的小虫子吐出的丝。 在知道的那一刻,他甚至想过,是不是毛毛虫蜘蛛吐的丝也能用来织布,尤其是前者,因为根据当初负责照顾米娅的侍女的说法,蚕长大以后的样子就和毛毛虫差不多。 他这么想着,也好奇地问了出来。 “这我就不知道了陛下,不过我所知道的虫子里,能用它们吐出的丝织布的,应该只有这一种。”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很多毛毛虫吐出的丝其实是粘液,不仅不能用来织布,还对皮肤有害,至于蜘蛛丝,现代似乎是有用这种材料制作服饰的,但那已经是属于高科技领域了,反正米娅是做不到的。 皇帝也只是好奇一问,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也不生气,或者说他反而十分满意于米娅的回答,因为这么一来,其他国家的人就算知道了蚕丝的秘密,没有桑蚕也无法制造丝绸了。 他就这个问题深入了解了一下,尤其详细的追问了米娅是怎么获得这些桑蚕的。 对于这个问题,米娅很早以前就想好了合适的答案,她告诉皇帝,她一开始是因为知道桑葚的药用价值,所以从波斯商人手上买了一批桑树苗,然后在其中一棵树上发现了挂着的蚕茧,因为对这种和其他毛毛虫的虫茧不一样,像是白色小果子,而且表面还有一层细细的丝线的蚕茧很好奇,所以特意留了下来观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蚕茧上的丝线是可以抽出来的,而且韧性还很好,看起来就像是细线一样,所以她就她突发奇想的想要试试用这种丝线织布,于是就有了后续尝试养蚕的种种举动,最终获得了蚕丝这种新的纺织材料。
第142章 她说的这些话半真半假, 但也十分有理有据,皇帝皇后必然也早就查出了她的桑树和桑蚕的来源,但他们不可能知道那些桑树苗上有没有挂着一个蚕茧, 最初她养出来的那批野蚕的蚕茧很小,就算是真的挂在桑树苗上一路被从东方带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树上长着虫子不十分正常吗, 只能说当初卖树苗的人对这些树苗的照顾不够细心, 反倒是便宜了她了。 而确实早就调查过的皇帝再次听到米娅说起蚕丝的来源也依然十分的高兴, 尤其是在听到她的这些小虫子是从波斯商人手上得到的! 看看啊,这些小虫子原本可是在波斯人手里的, 可他们并没有发现它们的价值, 反而不远千里的送到了东拜帝国来,被米娅发现了它们的价值,然后用它们做出了美丽的丝绸。 波斯帝国可是东拜帝国的大敌,尤其前年东拜这边还吃了败仗,查士丁尼一世差点就要用大笔的黄金去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协议了,只要一想到这些能吐出蚕丝制作丝绸的虫子是从波斯人手上“抢”来的,他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过这也意味着,如果被波斯人发现了蚕丝的秘密,他们同样也能制作出精美的丝绸。 对此米娅可没什么办法,她学过的历史里, 古代波斯确实有在养蚕, 而且他们似乎还控制了当时西域通往欧洲的丝绸贸易, 禁止欧洲各国与华夏直接交易丝绸,而这个国家本身就也很适合养蚕, 所以如果真让他们发现蚕茧的秘密, 恐怕东边那边的生意是不要想了。 不过波斯人再想像历史上一样控制东边那边的丝绸贸易那是不可能的, 东边可不像欧洲,那边本来就是蚕的故乡,既然连波斯商人都能把蚕带过来了,那边别的国家恐怕也能找到野蚕了,只是没有人发现它们的秘密。 但对东拜帝国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处于亚欧大陆之间,而欧洲本身历史上的波斯人可以控制欧洲丝绸贸易,东拜帝国自然也是可以的,反正是不能再让波斯占了这便宜,不过怎么操作那就是国家的事情了,米娅只是在皇帝提问题的时候,顺便说了一句,以她饲养桑蚕的经验,这种虫子是无法适应更西方和北方那边的欧洲国家的气候的,所以那边应该是没有桑蚕存在的。 皇帝心领神会,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控制西方那边的丝绸贸易了。 他们在蚕房聊了一会儿,等听到外面传来众人的欢呼声,就知道冬小麦应该是收割好并称好重量了,于是停下话头,移步准备去外面看看情况。 米娅跟着皇帝出了蚕房,就看见一名宫廷侍从匆匆走了过来,朝着皇帝弯腰行礼,汇报道:“陛下,已经称量好了,足足有319磅!” 这里的磅是罗马磅,1磅差不多是0.907斤,319磅就差不多是289斤了。 而且这只是刚刚采收时的产量,小麦收获以后还要晒几天去除水分,到时候产量应该还会缩水一些,所以米娅觉得这个数字并不算高,实际上这还是偏低的呢。 米娅在心里换算了一下这个数字,感觉也还不错,虽然现代小麦的亩产平均在700斤到1000斤左右,有些试验田里甚至能出1500斤的高产,但那是在高产品种配合各种化肥以及科技种植下才能起到的效果,而米娅现在什么都没有,肥料自然有农家肥,麦种是完全没有经过培育的普通小麦,顶多是在最初进行了一次刷选,留下了那些颗粒饱满个头大的,这些本身就不是高产的品种,而且也不是真正的冬小麦品种,能长成现在这样的收获,她已经很满意了。 当然,从这一批开始精挑细选的开始培育,多培育几年,米娅也有信心能改良出更好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不说到现代那样的程度,也要努力把亩产控制在四五百斤以上吧。 但现场只有她还能保持如此的镇定了。 虽然在看到那片小麦地里众多的麦穗时,皇帝就觉得这冬小麦的产量应该不低,但这个数字一出来,皇帝都震惊的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那可是319磅啊,以前这么大一块上等的良田的产卵也就110磅(约100斤)左右,其他的田地要是平均能有78磅(约70斤)的产出都算是产量不错的丰收年了,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足足比上等良田多了将近两倍的产量,这是上帝的伊甸园里才能有的数字吧? 皇帝此时都有点心跳过快到晕眩的感觉,那是因为太过激动导致的肾上腺素飙升。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21 首页 上一页 2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