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别人种地我养猪(基建)

作者:小碗吃大碗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06 02:10:16

  进行地形和侦探到兵力排布的对比之后,贺青云发现与吴迪提供的大部分都吻合,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轻易放下心防,他叫来了百奇、贺一鸣、孙睿三人,让他们一起查看排布的合理性。

  几人一番研究下来都觉得这是非常合理的排布,但毕竟是敌方将领给出的,难保其中没有反水的程度,索性他们决定再次派出侦察兵去一些点位进行调查,同时也派出小股部队不太重要的点位进行小势力的骚扰,观察判断对方的兵力排布情况。

  对于这个安排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同时有了这一次的突击后,对敌军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他们需要联合郡城和全县,把三个地方的交通要塞打通并维护起来,防止敌军日后的侵袭和抢战,同时也要做好战线的准备,这必将是一个持久战,若是守不住的话,贸易的相关点也会被逐一击破,没有经济来源,以后形势就会更加恶劣。

  倘若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那日后的形式只会更加困难,不过根据秘密消息传来的线报,晏清的爱国的人士,也在精诚积极的运作,企图说服陛下一统全国兵力来支援。

  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陛下另有打算,而因为一些贪官进言,更是没了支持边境的打算,如今时局焦灼,若是无破解之法必然是死局。

  “必须得联系晏大人。”孙睿提议,“目前的情况就算我们硬撑也撑不了多久,金中的局势虽然有探子不断来报,但我们并无话事人实在没有自保之力。虽说沈二公子那边与几位世家和一些新起之秀达成了结盟,但他们也不愿意做那出头鸟,此事必定得有一人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孙睿说的情况,贺青云自然知晓。当初沈二公子离开自然是带着任务和想法离去的,他知道贺庆云正在做的事,也知道如今的时局是什么情况,他做生意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保下了家人之后,他也希望国土能够守住,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对于沈家而言,最大的产业就是造纸业,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造纸这个行业,但贺庆云知道其中利益和背后的情报线索有多么密集,所以提前与沈二公子进行了商讨和确认京中权贵用纸与宫中的用纸同普通百姓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原料,普通百姓的用纸是沈家并未触及的地狱但安县所在的商会正巧弥补了这一空缺,对于收集普通的一些暗信用纸通信网络,普通的商会情报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如果想知晓宫中权贵和一些大臣的消息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纸张制作和运输当然纯靠制作也并不能完全获取消息,对于纸张他们还采取了一个新型的点子,那就是回收利用,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各个大臣家里的那些费用纸张,废弃的纸张在大家的帮助和协同下就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为了引导大家都愿意进行废弃纸张的回收,他们还制定了以旧换新的法子,比如说利用旧址来换新纸,多少张旧纸可以换新纸,或者说一定量的旧纸可以让各大世家购买新纸的时候得到折扣和一定量的优惠,那这些渗透进去的小恩小惠,即使是世家也是愿意在其中的,毕竟这是一个薄利多销的买卖。

  世家最需用纸,对于一些书画或者是日常通信以及一些买卖交易,还有相应的签约之类,包括文书和平时阅读书写有非常多的用途在每月的福利开销站非常大的比例,如此算下来便能为各世家节省开支。

  因为分析过其中的利弊,沈二公子很快就回京城开启了这个谋生,当然他们也将情报系统纳入了其中,对于回收的一些废纸上总会写着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而由专人进行一些拼凑后,就可以提前知道一些隐蔽的消息或是小道消息,有助于他们下一步商会的动向,或者说是了解朝廷的情况。

  虽说一些朝廷的情况不能完全得知,但也至少知道了燕青在京中的境遇,他被看管的很严,所以一向没有主动联系贺庆云他们这边何新宇他们虽然有利用纸张把消息送进去的办法,但为了不拖累他始终没有进行这一招,但如今已经到了节骨眼上,孙瑞认为必须要如此行事了。

  贺青云也知道其中孰轻孰重就算把选择权交给燕青,此时想必他也会放弃自己的安危,而为整个国家和百姓谋取大局。

  但这仍旧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做出的决定,毕竟一旦联系了燕青,那就意味着燕青与他们这些人挂上了钩,与重兵边陲之地的人挂上钩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燕青已经因为彻查贺家的事情以及与朝中权贵起了冲突而被圣上所怀疑,如今这样一做,自然只会加大他的怀疑。

  贺青云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点了头,选择与燕青联系,通过送纸的方式秘密传递这些年的信息以及当下的情况。

  京中晏府。

  晏清一如既往的书写着纸张,却感受到了这一次纸张的不同,并不像以往一样的厚度,甚至有一些加厚,显然像有夹层,而只透光度也明显更低一些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别样的气味。

  晏清当即取了墨汁来将墨水泼在纸上一关究竟墨水着色的瞬间,纸张就分了层印出了白色的字体,像是通过某种枝叶书写上去的,而这个字的写法显然只可能有一人,那就是贺青云是他手把手教导的书写方法。

  晏清一直都很担心贺庆云他们的情况,但陛下有一封锁他的消息并且暗中威胁他,为了保全贺庆云他们的安危,他只能隐忍并且选择不与对方联系。这么些年下来,贺庆云那边的消息也没有传进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戒备森严,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对方不想互相连累而没有来信。

  如今突然来信必然不是小事,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需要他一起帮助解决,才如此匆忙,选择如此冒险的方式来进行传达。

  晏清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后使了个眼色,让暗卫悄悄把门窗关上,这才认真的读起了里面的信息。

  贺青云写的很简要,但却概括了这5年来的所有近况,燕青看着自然心生欢喜,他完全没想到他平生第一次收徒就能让自己的徒弟有这么大的作为,这孩子果然比他想象中更加优秀,把安县已经建立成了完全不同的模样,不仅如此,还联合了周边的县城以及与郡城部分都达成了协商,将生意广做整个天下。就连金城这边也受到他们的贸易垄断,包括相关的纸张生意,更是让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信息网。

  根据贺庆云提供的消息来看,这些年来,陛下对于边陲的警惕和防备只增不减,认为他们功高盖主,燕青却只得叹气,情况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情况,若是安县这道防线在破掉的话,敌军就会长驱直入,直奔进程,届时雍州会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

  但不知是有奸臣禁言还是什么原因,陛下依旧固执的认为需要消耗兵力,不进行增援,也多亏了贺庆云,他们将生意做的广,才得以招兵买马,增加更多的兵力来驻守,不然的话,恐怕雍州近日都会不复存在了。

  但更加要命的是目前的形势根据目前的形势已经到了贺庆云不得不求助他的时候,他也意识到此时若是再无人为他们发声的话,无非只是消耗之战,就算他们能保持的时间再久,雍州也注定会灭亡,而百姓们也会沦落在战火的飘摇和破碎之中,再无如今这样表面祥和的气氛。

  几乎是看完燕青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在心底做好了打算,知晓了自己的想法,他潜伏了这么多年,暗中尽量的搜集更多的消息和证据,同时也联络了更多的情况,让西北防线的驻军愿意与他们结盟,本来这些方法都只是最后的杀手锏,可到了如今的境地却不得不用了。

  “来人,我要进宫面圣!”

  这是晏清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选择主动去见陛下,往日他总是生病推脱长期锋芒故意拖延更多的时间,想让贺庆宇他们能趁其壮大同时也让四周的情况得以一定程度的稳固,但现在已经不能如此了就算是豁出他这条命去,他也要最后再做出一件事情。

  让手下人去准备的同时,燕青也给盟友们发去了暗号和书信,告知他们下定的决心和相应的打算,准备一等他一声令下,就大家一起为拯救这个国家做出最后的挣扎。

  宫中,陛下稳坐高堂之上,满脸愁容地问询锦衣卫之首宋卿。

  “爱卿你瞧当下情势,周围诸王拥兵自重,外敌来袭,朕迟迟不放权,虽说一时可以镇压诸侯们的心思,但同时四周的敌人虎视眈眈,恐怕这样下去,安县撑不了太久。”

  “陛下如果要当最后的赢家,就要有沉住气的打算,只有您彻底沉下心来,才能稳固时局,在最后时刻收网啊,您可不能因为这点小情况就坐不住。”

  宋卿几乎是带着讨好的奉承着皇上。

  “您可是九五之尊,这点区区的磨难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下面的人为您卖命,那是他们应当做的您没必要忧愁到这个份上。再说了,燕青虽然没有过问边境的事端,可这些年来他整治的世家与陛下提拔起来的权贵都不在少数,他这样子虽然看上去不像是与世家一派同流合污了,可看上去确实想与陛下您分庭抗礼呀。倘若此时您松开了这个号令,让他们得以延迟和对抗敌国,那岂不就意味着燕庆的势力又被再次增加了吗?你要知道贺庆云那人可就是燕青当时举荐的,陛下,你不过一时大意就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那可是贺将军的女儿,如今这番伟业坐下来倒是在民间的盛誉,更胜陛下您一筹了。至于这种生育虽然说出去并不是什么大事,可陛下想来也知道,涉及到这些相关的情况,百姓们总是会更加偏爱,说实话,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因为功高震主而选择谋反的,陛下您可要三思呀!”

  皇上被劝的一愣又一愣,他自然知道这些背后事情的真相,说实话,他从小就有各大太傅潜心教导他,虽然他也出门总是跟父皇说他是碌碌无为之臣,但父皇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做皇上,而他推出的一些政令本来没有掀起波澜,就因为燕青他们参与其中就被百姓们夸赞个不停。

  皇上不明白,明明是他提出的东西,却被记住的只有燕青他们,他可是皇帝,这些人居然敢抢过他的功劳,盖过他的风头去。

  因为有了之前的那些事情,所以即使贺将军和燕青两人都做出了不小的功绩,但他始终忌惮他们,害怕他们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情,一直也没有对对方完全信任,反而把很大的重心放在怀疑他们身上。

  你要说他残忍,不,这些可都是帝师所教授的帝王之道,对于猜忌的人自然要斩草除根,他并不后悔杀了贺将军,只是可惜没有一个完全站在他这边的人能够守住永州的边关。

  原本以为提拔一个贺庆云能暂时稳住情况,却没想到又走了贺将军的老路,让他这个陛下成为了百姓们口中那微不足道的存在,他讨厌这种感觉,讨厌太傅们说他中庸没有大作为,也讨厌百姓们只看晏清他们。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