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哪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张金兰嚼着嫩芽菜,缓缓说道。 她是张家村的人,要不是爹娘早逝,又没有兄弟帮扶,她也不至于嫁到最穷的江家村来,幸好老头子对她不错,日子虽清贫却也过得有滋有味。 儿子孝顺,儿媳妇勤快,孙子们又懂事。 说起张家村,她的小儿媳,也就是福宝的娘亲张燕子,跟她还沾亲带故,是出了三服的亲戚。 张燕子也是独女,亲爹病逝,寡母将她拉扯大后撒手人寰,因为家里太穷,又克死了爹娘,命太硬,张家村没人肯娶她。 回家探亲的张金兰就作主帮儿子定了这门亲事。 婆媳俩相处的宛如亲母女。 “谁说不是呢,要怪就怪这两年的天气,总是不下雨,还天天毒日头晒着,把我们累坏了不说,水稻也种不了,糙米收成后,竟然只有五成产量,哎,哪家过得不苦啊,又赶上征兵,粮食没了,银子也没了。” 朱迎秋放下饭碗,叹了口气。 同金是她的大儿子,亲事她当然上心。 可家中没银子,她能怎么办呢。 去年征兵,每家竟然要出三名十四岁以上的壮丁。 不然就得交罚银。 每人二两。 她哪里舍得让儿子去边关打仗啊,十去九不回。 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因此,江家交了整整六两银子的罚银。 掏空了家底。 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行了,吃饭就吃饭,叹什么气,老婆子啊,明天开始,你带三个儿媳去山上多挖些嫩芽菜,开春了,野菜菌子都要往外冒了,多留意些,去年卖的菌子干虽然钱不多,可家里总归多了笔进项,至于地里的活计我带着三个小子干就行。” 江守家见家人情绪不高,他用手敲了敲桌子。 又偏过头对张金兰说道。 “老头子你说得对,日子再难也得过,今年的雨水能不能落下我不知道,可有句老话讲得好,未雨绸缪,多攒点钱总没错,今年咱们多弄些菌子干拿去卖,就算收成差,也能勉强撑下去,万一像福宝一样,捡些鸟蛋回来,今年也不怕吃不饱了。”
第8章 粮食涨价 随着张金兰的话语,低压氛围骤然消散。 众人开始讨论去年山上哪片地的菌子更为繁多。 得提前踩点。 以免被村里人占了去。 江家村穷的很,共有八十八户人家,除了族长和几家在镇上做吃食买卖的条件还不错,几乎家家都穷的揭不开锅,所以村尾的山上,时常能见到妇人孩童弯着腰身找寻野菜菌子。 因此,为了争夺大自然的馈赠,矛盾时有发生。 吃完饭。 兄妹三人又一次被亲娘提溜到屋里,睡午觉了。 醒来后,娘亲已经去山上了,江福宝和哥哥们在院子里玩了许久。 太阳落山之际,去镇上干散工的家人们回来了。 “爹,娘,我们回来了,福宝,快来看,大伯给你带什么了。”刚跨过门槛,江大和就从怀中掏出一个绿色物件。 江福宝仔细一瞧,发现绿色的是叶子,里头包裹了东西,像粽子却又比粽子大。 见大伯对她招了招手,江福宝迈开小短腿跑了过去。 “大伯,这是什么呀。”她满脸好奇。 “你猜。”江大和起了逗弄的心思。 他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拿侄女当亲生女儿般对待。 此时的他,宛如慈父一样。 可他不知道,亲侄女的芯子早就换人了。 作为成年人的江福宝,怎么可能猜不出来。 她都透过叶子嗅到里头的包子味了。 “包子!”江福宝一刻都没犹豫,她抬起头,扬起笑脸说道。 “哟,咱家福宝这么聪明呢,来,香喷喷的大肉包子,大伯一路上都放在怀里给你暖着呢,还没凉,赶紧吃吧。”侄女的聪慧让江大和有些惊喜。 江大和毫不吝啬的夸赞了两句,然后把肉包子塞到江福宝的手里。 又贴心的帮她把叶子一层层拨开。 包子又圆又大,面粉不似现代那么白。 虽然泛着灰黄,闻起来却特别香,里头的肉汁渗透出来,咬下去肯定滋滋冒油。 想想都好吃。 “傻孩子,愣着干啥,快拿去屋里吃啊。” 就在江福宝发呆时,她的帅气老爹从门外走进来。 只见他满头大汗,肩上扛着一个粮食袋子。 身后跟着的二伯,和江福宝的两个堂哥手里也都拿着东西。 “大伯,爹爹,你们把鸟蛋卖了吗?” 江福宝没吃,她现在只关心鹌鹑蛋卖了多少钱。 “卖了卖了,托福宝的福,卖了足足一百八十文呢,大伯用这个钱买了糙米和盐,还买了粗面,福宝不喜欢吃糙米,以后咱吃粗面,让你大伯娘给你做面条吃。” 江大和掏出钱袋子,对着江福宝晃了晃。 里头的铜板‘叮铃’作响。 江福宝开心的笑了。 她空间里的鹌鹑蛋,已经补完货了。 等她找到机会,再拿出来。 卖上几次,就有一两银子了呢。 “什么?卖了这么多钱?还剩多少?”在后院自留地里浇水的张金兰,听到前院的动静,一个健步跑了过来。 刚好听见大儿子说鸟蛋卖了一百八十文,她满脸兴奋的看着江大和,高声问道。 “娘,粮食涨价了,糙米现在卖十文一斗,我买了十斗,粗面单单买给福宝吃的,一斗十二文,家里的盐不是快没了吗,马上春种,不吃盐哪有力气干活,所以我还买了一斤盐,花了四十文。 加上给福宝买的肉包子五文,一共花了一百五十七文,我们五个今天扛粮袋子赚了四十文,还有卖鸡蛋的四十文,剩了一百零三文,娘你数数。” 江大和细数着他买了哪些东西,还一并把钱袋子交给亲娘。 家里的财政大权是由张金兰掌控的。 只要不分家,所有人都得上交钱。 “十文一斗?天老爷啊,这粮食价格快赶上金子了,我记得年前才卖五文啊!这就翻了一番?还有粗面,不是卖六文吗? 盐倒是还好,之前卖三十八文一斤,肉包子竟然也敢涨价,两文涨到五文,干脆去抢钱算了!哎,光粮食涨价怎么工钱不涨反而还跌,五个人才赚了四十文,我以为最少能有六十文呢,太少了!” 张金兰的脸上散发着淡淡的忧愁。 粮食价格全部翻倍。 五文钱的肉包子放在年前,都能买一斗糙米了。 太吓人了。 “娘,没事,我跟大哥他们多扛些粮袋子就好,不愁吃不饱,快把糙米倒进缸里吧,儿子扛一路,都累死了。”江二勇放下糙米袋子。 累的直喘粗气。 从镇上走回来要一个半时辰。 一斗糙米约等于十二斤。 十斗就是一百二十斤。 分为两袋由江二勇和江四银扛着,偶尔江大和会替换他们,让他们休息会。 “老大家的,快点烧壶水,别把几个孩子渴坏咯,大和,把糙米倒进厨房米缸里,粗面就搁在灶台上吧,一会我给福宝揉个面条,老二家的,把盐磨细一些放到盐罐子里。” 伴随着张金兰的指挥声,江家热闹起来。 屋外的晚霞如同昨天那般。 铺满了天空。 江福宝拿着肉包子站在院子里看他们忙碌着。 “你这孩子,包子都要冷了,咋还不吃?”刚洗完菜的张燕子,看到女儿傻站着发呆,十分不解。 以往女儿最馋肉包子了,今个是怎么了? “娘,我想跟哥哥们一起吃。”江福宝抬头看去。 她太矮了。 不管跟谁说话,都要昂起头,实在累得慌。 “行吧,娘帮你拿到厨房,切成八份,好吗?”张燕子微微一愣,她没想到女儿落次水,竟突然懂事了。 江福宝听话的将手中的肉包子递给亲娘。 过了一会。 八个肉包子块,被装在盘子里,端了出来。 “孩儿们,快来吃肉包子啊,同金,你是大哥,把肉包子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了,一人一块。” 张燕子把盘子交给大侄子后,转身回到厨房继续忙活了。 一开始,几个孩子还不肯拿。 直到江福宝双手叉腰,撅着嘴巴佯装要哭,他们才妥协。 八个孩子,由大到小,依次排开。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块肉包子小口的啃食。
第9章 第一次上山 肉包子切得均匀,每块都有肉。 他们不舍得一口吞下。 忽然,厨房里探出一个脑袋,看着他们。 正是提着锅铲的朱迎秋。 “娘,瞧瞧,这几个孩子感情真好,满村也找不到第二家了,八个孩子,哪个不孝顺啊?福宝才三岁就懂得分享肉包子了,搁旁人家,只怕要抢的打架。” “是啊,穷不怕,只要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还愁日子过不好?”揉面的张金兰觉得双手更有劲了。 今天的晚饭依旧是清炒嫩芽菜和糙米粥。 而江福宝的面前则是粗面做成的面条,里面冒着几粒油星子。 应该是放了猪油。 只有一小碗。 江福宝拿起筷子,嗦了一根面,没什么嚼劲,面粉磨的很粗,吃起来有些微微剌嗓子,却比糙米要好的多,加上少许的猪油,味道还算不错。 吃完饭,本该出去遛弯的江家人早早的睡了。 窗外漆黑一片,星星挂满天空,耳旁的呼吸声逐渐变深,江福宝悄摸从床上爬下来,她打开屋门,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两个亲哥,躺在床上睡得喷香。 夜晚最适合干坏事了,可江福宝却要做好事。 她拿着椅子,来到厨房,打开米缸。 里头的糙米装了大半。 之前空间剩下的七八斤小米,她本以为还会在那,可补完货,依旧是十五斤。 所以当天的物品,不用完,第二天就会刷新。 了解规则后,江福宝把空间里刚补完货的十五斤小米,全部倒了进去。 随后,她用锅铲搅匀糙米,这才盖上盖子,从椅子上爬下来。 接着她又找到粗面罐子,往里头倒了一点白面粉嚯匀,颜色变浅了许多。 她空间里还有不少好东西,可她不敢全部拿出来。 一是太过显眼,来源解释不清。 二是古代迷信,要是家中凭空变出许多东西来,江家人肯定怀疑家里有鬼,到时候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就完犊子了。 刚来这里,江福宝不敢冒险。 慢慢来吧。 做完这些,她踮着脚悄悄回到屋里,继续睡觉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1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