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怕贼,单纯是怕睡到半夜有蛇爬进屋。 连乡下都得关门闭户睡觉了,苏眉心想,这世道大概真要乱上几年。 第二天一大早,苏眉就和霍建国去了大岗村。 当他们到达时,阳光正好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整个村庄。与冬天相比,此时的大岗村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鸟儿在枝头欢唱,仿佛在欢迎新一天的到来。 村里的人们忙碌地穿梭于田间地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炊烟袅袅升起,给这个小村庄增添了几分温馨。 苏眉和霍建国沿着乡间小路漫步,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路边的油菜花金黄灿烂,散发出阵阵芬芳。桃花、梨花等各种果树也纷纷绽放,将整个村庄装点成一片花海。 走进村子里,村民们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近况。 苏眉和霍建国一边写一边与大家聊天,很快就到了霍建国给霍富贵修建的房子那里。 房子周围的环境比冬天那会看起来更好了。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房子前面种满了各种蔬菜,绿油油的一片,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菜地旁围了一个小小的鸡圈,里面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 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 房子四周也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一丝杂乱无章的痕迹。 看得出霍富贵在很用心的维护着自已的心,让它充满了温馨和舒适。 苏眉和霍建国过去的时候,霍老太太正悠闲地坐在门口的槐树下乘凉。 她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看到小两口走过来时,她激动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奶奶!”苏眉大声地喊道。 霍老太太连忙颤颤巍巍的起身迎接他们:“你们回来了啊,快进来坐吧。” 霍建国扶着奶奶走进屋里坐下,询问道:“我爹呢?怎么没见他?” 霍老太太笑着回答:“你爹一大早去地里干活了,还没回来呢。” 闻言,苏眉和霍建国进房子把屋里收拾了一遍,又跟老太太聊了会天。 看着差不多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苏眉和霍建国就拿着他们带过来的菜去厨房做饭。 夫妻俩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一桌美味佳肴就摆在了餐桌上。 做好饭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霍富贵才背着一筐从外面打来的猪草回到家中。 他到家的时候盯着霍建国看了好久,似乎是不敢相信霍建国回来了。 他站了一会,才放下背篓,洗了洗手,便来到餐桌前坐下。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午餐。 饭菜上桌后,霍建国和苏眉陪着两位老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霍建国关心地询问起两位老人的近况。他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需求等情况。 聊了一会天之后,霍建国看着苏眉,轻声说道: “苏眉,麻烦你帮爹和奶奶妈查下身体吧,看看他们的健康情况如何。” 常年不在家,霍建国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们的身体状况。 苏眉闻言点点头,拿出医疗设备,认真仔细地为两位老人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 经过一番检查后,苏眉告诉霍建国: “爹和奶奶的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霍建国终于放下心来。 眼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他缓缓站起身来,整理好衣物,准备离开。 看到小两口吃完就准备起身离开,霍富贵心中满是不舍,连忙开口挽留: “建国啊,要不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吧?” 霍建国也想住下的,只是他看了一眼房间,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 “爹,我们还是回去吧。 家里就两个卧室,您跟奶奶住着正好,实在没地方睡。” 霍富贵这才意识到确实没有多余的房间供他们居住,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只能勉强的笑着说: “那行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爹,别难过,我们这次回来要在老家呆近一个月呢,以后还有机会来看望您。到时候咱们爷俩再好好聚一聚!”霍建国看出霍富贵的不舍,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他几句。 听了这话,霍富贵心情才好了起来,笑容满面地点头答应: “好嘞,儿子!等过两天我杀只鸡,多准备些好菜,再叫你们过来!” 霍建国知道,招呼自已吃顿好饭,大概是老人如今唯一还能为自已做的一件事。 听到霍富贵说要杀鸡,他答应了下来,没有拒绝霍富贵的心意。 约定好有时间一起吃饭以后,霍建国和苏眉才起身告辞。 两位老人一直跟在小两口身后,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转身回家,还不断叮嘱他们要好好照顾自已,有时间多回来看看。 看望过霍家的两位老人以后,霍建国和苏眉又回到苏家。 因为回得比较晚,当天小夫妻俩就没再做其他的事情,他们陪着苏悬壶喝了一下午的茶,聊了很多家常,分享了一些燕京的生活经历。 直到回家后的第三天,苏眉才跟着苏悬壶去看了苏家的药田。 药田里的药长势良好,有些已经开花结籽。 等种子成熟,就能摘取大范围播种。 过完年时,苏眉从山里采了些药材带去燕京,从部队战土和乐乐那儿换了不少钱。 钱到手后,苏眉就立马汇款给了家里。 药材换来的钱远超种粮食的价值,苏家对药材生意也有了底。 有了种子,苏眉的几个哥哥打算拿出些土地种药材。 趁着放假在家,苏眉又列了份药材清单,打算上山去采。 暑假结束返回燕京以后,她得去部队看看,上次的治疗周期估计也就管半年。 正好暑假结束,她能重新带一批药材回去。 列下清单以后,前面几天,苏眉还跟着霍建国去附近山上采了些药。 后面天气实在太热,她就不出门了,窝在家里乘凉当“家里蹲”。 药田里开始给药材分株繁殖,霍建国和苏升学都去地里忙活,苏眉没管。 忙完药田的事,苏升学假期短,他还得返京尽快的回剧组,只能先走一步。 该忙的都忙完,苏家不用种地,很快闲了下来。 闲下来后,苏眉和霍建国又去霍富贵家吃了顿便饭。 离开学还有半个月。 剩下的时间,苏眉跟苏悬壶待在家里,给村里看病的人号脉看诊。 霍建国天天去大岗村,跟霍富贵上山砍柴。 他想着趁在家多帮霍富贵砍点柴放院子里,冬天才有烧火取暖的。 一个月的假期结束,苏眉被养得白白胖胖,霍建国却恰恰相反,天天干活,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直冒光。 返京时天气太热,这次苏眉终于劝住了苏悬壶,他没再坚持送小两口到镇上。 过年回,暑假也回,回来得频繁,待的时间又长,这次分别的离愁淡了许多。 在炎热的八月坐了四五天车,苏眉和霍建国终于抵达燕京。 他们抵达燕京的第二天,就是燕京大学开学的日子。 转眼间苏眉已经上大三了。 想起前几次开学都没好好报名,被校长责骂,这次开学苏眉乖乖去了学校。 一是想好好报名,二是想去查查自已的成绩。 在学校的校园墙上,苏眉看到自已带领的化学小组夺冠的消息。 这个结果在苏眉意料之中,她看了一眼就兴冲冲去了校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苏眉开门见山地说: “校长,我答应带化学组夺冠的事儿,已经成功拿下。所以这学期,我可以继续旷课了,您不会再因为我不来学校,给我所有课算不及格了吧!” “我说过的话,肯定算数。”校长没好气地瞪了苏眉一眼, “只是,你能不能跟我讲讲,你到底在干啥,为啥不能来学校上课?” “校长,我开了个服装店,还开了个超市……这都不算新鲜事儿了,接下来我还打算开好多店,学校我真来不了。”苏眉如实相告。 校长真的不理解:“开店就比国企的铁饭碗还香?” “那确实香一些!”苏眉想了想,问校长,“您每个月月薪多少?” “一个月一百块。”校长骄傲地报出自已的工资。 为了不打击校长,苏眉淡淡地说:“一百块,是我开的超市每天的盈利。” “你说一百是几天的盈利来着?每天的盈利?”校长一脸震惊,不敢相信自已听到的话。 他甚至怀疑自已是不是听错了。 苏眉却很认真地点头,再次确认道:“对,每天。” 事实上,苏眉知道每天的实际盈利能够达到两百甚至更多,但她害怕过于震撼校长,所以选择了保守一些的说法。 然而,即便只是说出了这一半的真相,校长依然感到震惊不已。 此刻,校长已经被这个惊人的数字弄得不知所措,完全失去了言语能力。 他站在原地,在风中凌乱。 最终,他只能无奈地摆摆手,示意苏眉可以离开了。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个时候校长也说不出要视金钱如粪土,好好学习这种话来。 甚至于,校长自已都想下海闯闯去。 五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 第452章 还是军装帅! 再次幸运地拿到不用上学的特权,苏眉只觉得自已像是被解放的小鸟,浑身轻松,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她满心欢喜地去找秦正峰报了到,在确认上学期所有学科都及格之后,便又从学校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的社会越来越乱,一些地方甚至开始有黑势力冒出头来。 社会动荡不安,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乱,整个世界都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建国回到燕京后,便马不停蹄地联络陈驿隆和冯胜辉,着手召集退伍军人,精心筹划安保公司的相关事宜。 这也是他和苏眉早就商量好达成共识的事情。 为了让霍建国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苏眉全心全意地陪着他一起写计划、写申请材料、写详细的说明。 他们夫妻二人不辞辛劳地忙活了整整两个月,四处奔波,与各方人土进行谈话、解释、谈判,历经诸多波折,终于为霍建国争取到了成立安保公司的机会。 虽说公司成立的过程充满了复杂与艰辛,但最终的结果还算顺遂人意。 这其实也在苏眉的预料之中。 毕竟,社会突然间说乱就乱,各地警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此时国家还正好就迫切需要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帮忙分担维护社会秩序的沉重压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9 首页 上一页 2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