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皇上最不喜爱折腾的,这位会泯然众人呢,他以后可得更加客气些。 瑾华赏了梁九功一个玻璃小镜,好让他时时注意仪表,免得不小心殿前失仪。梁九功原本七分的笑意直接变成十分,这对他来说可是最实用的好东西。到了他的这个位置,金钱权利不缺,有时候就需要一份体贴。 瑾华的这份礼物算是送到了梁九功的心坎上了。 “琼樱,你待会儿把梳妆镜和胭脂盒给翊坤宫送去。”瑾华吩咐琼樱,这种胭脂盒是翻盖的,掀开的盖子是小镜子,盒子里则是各色的胭脂,在现代很常见,现在就很讨巧,阿玛说京城的贵妇人们都抢疯了,给了瑾华许多,瑾华懒得做好人满宫里散,就当人情送给宜嫔了。 “是,娘娘。”琼樱领命,“娘娘是为了感谢上次宜嫔娘娘的相助吗?” “只是一点小心意,别人的善意,总要回报一二的。”
第23章 估计因为有了望远镜,康熙最近明显心情很好,入后宫也勤,导致后宫最近的精神面貌都不同了。 这不,瑾华看今天的天气不错,就来到御花园里欣赏欣赏奇珍异草,带着吃的喝的,一群人找了个四面都是好景的小亭子,就这来的路上就碰到了好几拨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嫔妃。 瑾华一贯给人的感觉就是爱折腾,永和宫“黑影”事件后又给了不好招惹的印象,这不大家都挺自觉的,请安后都各自找了自己喜欢的地方和说得上话的人聊聊天,但总有人吧,不是那么识抬举。 “嫔妾给钮祜禄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德嫔聘聘袅袅地走上景观亭,给瑾华行礼后,就要坐下来,一副两人是知交好友,要看景谈心的模样。 瑾华可不惯着她:“德嫔请完安就自去忙吧,这大白天的也不用害怕有什么黑影。” “是啊,德嫔妹妹不要害怕,这御花园人这么多,要是有黑影,咱们就帮你抓了。”宜嫔向来看不上德嫔,觉得她的存在拉低了嫔位妃嫔的档次,平时倒没什么表现,只不怎么搭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直接就呛德嫔了。 德嫔的屁股还没有碰上石凳呢,就被两个人出言赶走,她因为黑影事情没得什么好,反而折了个会办事的大宫女进去,康熙也冷落了她一阵子,正满心不痛快呢。但这两位她一个都惹不起,而且她的人设一直是温柔娴静的小白花,要是跟别人吵起来,人设崩塌,怕是康熙又要很久不搭理她了。没奈何,德嫔只得站直身子,冲瑾华微微福了一礼,转身走了。 宜嫔自来熟的走过来,也不用人招呼,自己拿着石桌上的点心水果就吃了起来。 “嗯,这樱桃真好吃!”宜嫔吃了几口樱桃,赞不绝口。 瑾华笑笑,也不管她,自顾地喝着茶,赏着百年前皇家御花园的春景,自在悠闲。 宜嫔不是个藏得住话的人,估计之前给瑾华提过醒,瑾华又送过她东西,觉得两人亲近,就和瑾华闲话起最近后宫的八卦起来。 “您是不知道,现在满后宫都羡慕嫔妾有胭脂盒呢。”她一边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嘴里塞樱桃,一边显摆收到的礼物,倒有一种活泼开朗的邻家女孩的即视感,“德嫔说要仔细欣赏一下,嫔妾一时得意就给她了,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不小心给摔了,嫔妾都后悔拿出来显摆了。”说着气呼呼地灌了自己一口茶。 怪不得刚刚那么怼德嫔,瑾华笑着说:“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你要是喜欢,我待会儿叫琼樱再给你送一份过去。” “真的?多谢娘娘!”宜嫔很是开心,她起身给瑾华行了一个礼,高高兴兴地继续拿樱桃吃,这个吃法,再加上历史上九阿哥出生在明年,瑾华提醒了一句:“这樱桃略有酸味,你吃了这么多不难受吗?” 宜嫔生下五阿哥不过几年,她一听瑾华这样说,就放下了手里的水果,认真思索了一下,之后也不在御花园里晃了,跟瑾华告辞后,直接带着人回翊坤宫去了。 瑾华乐的一个人悠哉悠哉地享受这春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只是今天不知是什么日子,满后宫的人都往御花园里涌,连素来窝在承乾宫的佟贵妃都带着四阿哥来御花园玩,这可真是难得了,平时怕四阿哥与德嫔过多接触,佟贵妃把四阿哥藏得严严实实的,只在过年的时候在大宴上带出来过,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过,这跟瑾华也没有什么关系,她起身给佟贵妃行了礼后就带着人回去了,御花园人越来越多了,人一多就容易出事,她虽然不怕事,但她嫌烦,不如回去多看几本医书呢。 正倚在塌边看书,还没翻过几页,高洋就进来跟她说:“娘娘,承乾宫出事了,刚刚在御花园,德嫔趁着贵妃娘娘没注意,拉着四阿哥说了好一阵子话,回去后,四阿哥就问贵妃娘娘,什么是养母,贵妃娘娘听后气晕了过去。现在皇上正往承乾宫去。” 听了高洋的话,瑾华算是明白了佟贵妃的心思了,她这是不满之前身边的春莺被德嫔收买,要回敬德嫔一把。按着康熙对佟贵妃的滤镜,他不会觉得这是佟贵妃矫情,只会觉得德嫔言语有失,但以康熙的为人,他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呵斥德嫔,德嫔想解释也没有由头,只能吃下哑巴亏。 怪不得历史上的德妃不怎么待见四阿哥,被当做筏子一次次针对自己,估计德妃的爱子之心都被磨没了。 高洋退下后,瑾华胡乱想了些有的没的,就准备做果酒,永寿宫的果树长势极好,每日都有新鲜的水果成熟,她之前就跟康熙说过,她的水果除了慈宁宫,寿康宫和乾清宫,别人一概不送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她这儿的水果也越结越多,每日就送出去一小筐,根本吃不完,瑾华就想把多余的果子都做成果酒,既解决了多余的果子,又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永寿宫里一片热闹,摘水果的,洗酒坛的,去内务府传话要酒水的,去大厨房要糖的。瑾华把每种水果都亲手各做了几坛酒,趁人不备都滴了一滴灵泉水,看着封好的坛子,又亲手写了封签,枇杷酒,桑葚酒,樱桃酒,过几个月就可以拿出来喝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叫琼樱小心地把自己亲手做的酒坛放到小库房,其他的都收在特意收拾出来的耳房里。 瑾华估计以后的果酒只会多不会少,就特意在永寿宫腾出一间耳房用来存放果酒,这些果树都由灵泉水浇灌着长大,虽然每次都只是一点点,但水果的质量都是上乘的,果酒的质量就更不用说了,毕竟作配酒的也都是御酒。 看到这些酒,瑾华就想把酒精苏出来,酒精可是好东西,现在三番战场上的战士有很多受的伤可能不是很重,但最终没有救回来可能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瑾华虽不是圣母,但能帮将士们一把,她还是很乐意的,源于现代社会的经历,她天生就对军人很有好感。 酒精不是玻璃,需要建窑,需要工人,需要大场地。她完全可以在永寿宫自己做。瑾华又让人收拾出一间耳房作为实验室,永寿宫二十多间房都是她的,之前就跟康熙说好的,她这儿是不会有另外的宫妃住进来的,财大气粗,房间随意折腾。
第24章 瑾华记得自己考医师执照的时候特意查过酒精怎么从低浓度的白酒中分离出来的方法。酒精的沸点是78.4摄氏度,而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将低浓度的酒放在酒精精馏塔中,加热精馏塔至酒精的沸点以上水的沸点以下,酒精就会大量的从酒液中蒸发出来,再通过上面的冷凝器重新变成液态酒精被收集起来。 她将脑海里的精馏塔的图片画出来,吩咐高洋将图纸送去内务府:“跟海拉逊说一下,玻璃和青铜两种材质都做一份。” “是,奴才这就去办。”高洋接过图纸,小心收入怀中,往内务府去。 “娘娘,您又想了什么好主意啊?”妙蕊问道。 “到时候就知道了。”瑾华笑而不语,“果酒的事情是谁负责的?” “回娘娘话,是思琪负责的,她一贯细心仔细的。”妙蕊回答。 “嗯,嘱咐她,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卫生,所有参与的人必须洗三遍手才可以开始制作。” “是,奴婢会时时留意着的,娘娘放心。” 现在就等内务府将精馏塔送来了,还有就是酒的问题了,御酒的品质太好,成本太高,用来分离酒精实在太浪费了,而且现在的大清粮食产量并不高,要用大量的粮食去酿酒还是有些不现实的。 不知道,哥哥在八闽一带有没有找到番薯,她记得番薯在明朝就有了,但一直没有被重视,她进宫之前就和哥哥法喀沟通过,他很愿意各处去走走,帮自己寻找新的物种,这次去八闽就是冲着番薯去的,如果能找到就再好不过了,番薯产量极高,瑾华记得现代番薯的亩产能高达八千到一万斤,按照现在的种植技术,能到达亩产千斤也是一次质的飞跃了,毕竟现在的小麦只有亩产百斤左右,还要风调雨顺才行。 瑾华虽然前世在山里生活多年,但从来没有下过地,所以她没有办法给出种植意见,不过,她可以让哥哥先在她的庄子上试种一下,庄里有经验的老农应该都会。 粮食多了,多酿酒,就可以推广酒精,减少细菌感染了。 “皇上,钮祜禄娘娘给了奴才一份图纸,让奴才用玻璃和青铜打造图纸上面的设备。”内务府总管海拉逊,跪在乾清宫中将刚刚高洋给他的图纸呈给康熙看。 康熙接过梁九功呈上的图纸,看着像个圆锅的器物,也不懂是做什么用的:“她有没有说是用做什么的?” “回皇上,没有。” 康熙将图纸交给梁九功,示意他将图纸交还给海拉逊:“尽快打造出来。” “是,奴才遵旨。” “你说,这次她又要折腾出什么来?”康熙说。 “皇上恕罪,奴才不知。”梁九功心说,他怎么会知道啊,那位的折腾是满宫闻名的。 康熙也是随口问一下,要是梁九功真能知道,他就该把人换了。 “你看着点,东西送去永寿宫了,给朕回个话。” “是,奴才遵旨。” 永和宫中落针可闻,从上次御花园之行后,德嫔就沉寂下去了,她知道自己还是太大意了,原以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四阿哥知道谁才是他的生母,谁知竟是入了佟贵妃的圈套。堂堂贵妃用孩子做筏子,可真是下作。 德嫔摸摸肚子,还好她还有机会。 “说是又有喜了。”宜嫔不请自来,又跟瑾华来分享后宫的八卦,“万岁爷收到消息立刻去看了她。”宜嫔极不优雅地翻了个白眼,“白费了佟贵妃的心思了。” “管她做什么?”瑾华今天来了兴致,在永寿宫的院子里摆上长桌子,在外面作画,此时,她正着手调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8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