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墨香果然找梁九功去了,不过听说,梁九功只使了小太监去回话,那小太监走后,佟贵妃气的摔了瓶子呢。”琼樱努力克制着上翘的嘴角,声音平稳地汇报,娘娘刚进宫那会儿,佟贵妃了没少用这招恶心人,现在听到佟贵妃没有得逞,她要不是顾忌着宫规,恨不得敲锣打鼓来显示自己的好心情! 看着琼樱那努力憋笑的模样,瑾华摇摇头,她知道琼樱是为了什么,但她倒是真没什么感觉,若她真的计较也不会纵容佟贵妃的小动作了。 后宫所谓的被佟贵妃截胡,下了面子的说法,瑾华嗤之以鼻,自己的面子要靠自己挣,而不是靠争一个男人的垂青。 照后宫的说法,佟贵妃现在应该是羞于见人了,但她只要一天是康熙的表妹,只要没有在康熙的底线上来回蹦跶。今日康熙驳了她的颜面,之后肯定会补偿的。 只是不知道佟贵妃能不能看透了,若她能看透,不再执着于帝王虚无缥缈的真心,她这一生无论受宠与否,都必然荣耀一生。 瑾华可管不着佟贵妃能不能想明白这事,转到后院去看了看玻璃暖房的建造进度后,便将高洋叫进来问话:“查了这几日,有什么眉目吗?” 高洋斟酌了一下:“回娘娘话,查出了一些,基本都是些小太监,散在宫中各处,奴才推测,应该只是被收买的,并不接触幕后之人,奴才怕打草惊蛇,还没有引梁九功去查。” “你的顾虑是对的,咱们也不急,从元后入宫到现在都多少年了,他们在宫中必然织了一张密密的网,这次也是咱们运气好,佟贵妃经不住事,才让对方棋差一招。” “奴才别的不担心,就怕他们又起了旁的心思,让人防不胜防。”高洋担忧道,“梁九功一直暗查后宫,咱们永寿宫里几个不老实的,奴才也不敢现在就贸然处置。” “是我轻率了,当初如犁地般将永寿宫犁了几遍,没想到出去了一趟木兰围场,回来就……” “娘娘,人心易变,您别多想。”妙蕊见此,忙出声安慰。 “等过了这一阵子,咱们在宫中各处的人手也要查一查,有些人在宫中待久了,便忘了自己的主子是谁了。” 众人知道瑾华是想起思画的事情了。 高洋忙应下,这些事都是他负责的,他责无旁贷。 “小主,您歇一歇吧,八阿哥的衣衫您已经做了许多了。”卫贵人自产子那天起,便在后宫沉寂了下去,每日里不是依在窗边望着延禧宫主殿的方向发呆,便是为八阿哥缝制衣衫。 还好,惠嫔娘娘开恩,初一十五的,也会让奶嬷嬷将八阿哥抱来给卫贵人看看,不然,卫贵人这儿真的是一丝热乎气儿也没了。 卫贵人继续绣着手里的衣衫,她心里恨极了德嫔,但家里说的对,她现在有了八阿哥,就是有了指望,她只等德嫔落魄时给她致命一击,也好回报乌雅氏对她们觉禅氏的“照顾”。 “她也有今天!”听说佟贵妃截人没成功,宜嫔捧着肚子笑出了声,她刚进宫的时候,被佟贵妃截了好几次胡,有一次皇上都要在她这儿歇下了,承乾宫来人说什么佟贵妃对月流泪,苦劝不住,皇上听了急急往承乾宫跑,她实在气不过,有一次从慈宁宫请过安出来后,讽刺了佟贵妃几句,被她以不敬为由罚跪,她跪在冰冷的雪地上,身边人看着她的戏谑的眼神,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笑话,她一时只觉意兴阑珊。 若不是那时的孝昭皇后拖着病体为她向皇上求情,她恐怕早就废了。 正当后宫众人看佟贵妃笑话的时候,康熙后面又连着三天去了承乾宫。 后宫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也不一起窃窃私语了,都安安份份待着。 德嫔摔了手里的粉彩茶碗,皇上母族的女儿真是精贵啊,受不得半点委屈。
第37章 康熙的行为也让瑾华意识到了佟家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怪不得佟家在康熙朝有佟半朝的称谓,这可是康熙实打实扶持上去的。怪不得明明储君早立,明珠还是要扶持大阿哥,与索额图在朝堂上争的你死我活。皇上的母家与皇子的母家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啊。 不过这些事情与瑾华无关,她此时正欣喜于法喀传来的消息,哥哥总算要回来了,上次确定了甘薯就是她要找的东西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八闽,在那里等着种植甘薯的农人收获,然后买下。这次,哥哥带着足足三大船的甘薯回来。 瑾华收到信后,带着人来到小林子里种植甘薯的地方,她将甘薯种下时已是夏末,现在刚刚入冬不久,瑾华不知道这些甘薯的长势,为了不影响产量,她后来就没有再往它们这儿浇过灵泉水了。 想着自己的计划,她喊来小李子,叫他把眼前的这一小片甘薯收了。小李子是专门负责永寿宫所有花木的,他早先已经从瑾华那里知道该怎么做了,领着几个小太监,拿着铁锹便开始挖了起来。 这边正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瑾华派去请康熙的人回来,说康熙忙好手上的政务就过来,康熙也很好奇瑾华来叫他做什么,自瑾华入宫后,从没有主动来乾清宫请过他,因此,他一忙完手上的事情便往永寿宫去。 康熙带人到永寿宫的时候,听到小林子里传来惊呼声,忙走了过去。 众人看到康熙来了,忙放下手上的甘薯,一起向康熙行礼,康熙好奇地看着地上一大推的黑乎乎的物什,将疑问的眼神投向瑾华,瑾华拿起地上的甘薯笑着对康熙说:“皇上,这个是臣妾的哥哥法喀从八闽带来的甘薯。”她将手里的甘薯交给康熙,方便他细看,“哥哥说,八闽有些偏僻的村落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其低下。他们都是靠种植甘薯,才能保证有充足的食物渡过严寒酷暑。” 康熙仔细观察着手里黑乎乎的东西,并没有多重视瑾华的话。但瑾华接下来的话却让康熙不得不重视手中的这个甘薯了。 “臣妾拿到甘薯的时候已经快秋天了,听哥哥提起后觉得好奇,就在小林子里种了几棵试试。”瑾华看向康熙,“皇上您猜,这些甘薯需要多少种子和地?” 这时康熙才看到小林子里被挖开的地方才那么一小片,但甘薯却堆成了一座小山。 康熙拿着甘薯的手就是一紧。忙下令永寿宫的事情不可外传,和瑾华来到内室,他准备细细问一下这个甘薯的事情。 瑾华有意让法喀立功,便说法喀已经从八闽回来了,他更加知道甘薯的详情,康熙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瑾华便吩咐人将甘薯拿去小厨房,她笑着对康熙说:“皇上,臣妾请您品偿一下新食材。” 康熙看着笑靥如花的瑾华,不期然想到,那日在木兰围场他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瑾华,听到她的声音时那种安心的感觉。瑾华一直谨守本分,即使他已经为她拟好了封号,后宫却没有丝毫风声传出来,换成其他的妃嫔,即使不大肆宣扬,也会露出一两分来。 小厨房的速度很快,康熙的思绪还在飘着,宫人们已经将盘子端了进来。 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菜色,若不是亲眼所见,康熙很难相信这是由黑乎乎的甘薯做出来的。 “皇上,这几个菜是甘薯做的,这几个是另一种叫土豆的食材做的。” “土豆?也是法喀带给你的?” “是,哥哥在收购甘薯的时候,有人拿着土豆来问,哥哥一并收了,臣妾便一起让小厨房做了,给您偿偿。” 第二天,康熙便招了法喀入宫,瑾华听到消息,淡淡一笑,便去看她的玻璃暖房的进度去了,她现在只能偷偷吃几颗草莓,等暖房造好了,就可以实现草莓自由了。 又到了去慈宁宫请安的日子,瑾华早早来到慈宁宫,陪太皇太后和太后说话。 自从康熙和蒙古就收购羊毛达成合作后,太皇太后和太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过。 羊毛在草原多到能堆积成山了,现在可以拿来换茶叶,换粮食,换布匹,对草原上的族人来说跟白拿的也差不了什么了。草原上的族人过得越来越好,太皇太后和太后看瑾华就更亲切了。赏赐更是如流水一般往瑾华那儿送。 羊毛的事情还没有公开,众人看瑾华这么得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宠爱,一个个又开始算酸了起来。好在,她们也只敢在心里酸一下,上次她们一起给瑾华上眼药,被太皇太后训斥了一顿,现在也不敢再起什么幺蛾子。 正当大家要离开慈宁宫的时候,寿康宫的宫人慌慌张张从偏殿跑进来,对着上位的太后哭喊道:“太后娘娘,不好了,五阿哥被枣子卡住了喉咙了!” “快宣太医!”太皇太后忙吩咐下去。 瑾华一听忙伸手扶住宜嫔,五阿哥是宜嫔的长子,出生后就养在了太后身边,宜嫔这时整个人抖得不像话。瑾华便是不念着宜嫔几次善意的提醒,也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五阿哥就这么受苦的。 她让妙蕊扶住宜嫔,上前一步跟太皇太后说道:“臣妾年幼时曾随一位嬷嬷学习医术,异物卡喉咙最是惊险,请太皇太后恩准臣妾先去看看五阿哥。” 太皇太后眼神复杂地看着瑾华,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异物卡喉咙基本是没救了的。她现在进去,五阿哥出事,就会有人将责任往她身上推,但五阿哥是她的重孙,瑾华若真的有办法救治,却因为她不允,而没有救回来,她也心中难安。 看着瑾华坚定的神色,太皇太后艰难地点点头,瑾华顾不上多说什么,匆匆往偏殿去,看到五阿哥面色青紫,呼吸不畅的样子,她忙要从奶嬷嬷手里抱过五阿哥,发现奶嬷嬷紧紧箍着孩子,瑾华眼神一厉,一脚将奶嬷嬷踹倒,不理会在地上哀叫奶嬷嬷,瑾华抓紧时间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众人跟在太皇太后和太后进来的时候,刚好看到瑾华怀里的五阿哥将枣子吐出,狠狠咳了几声后,“哇”地一声出了出来。 瑾华将孩子抱到宜嫔面前,一边安抚着五阿哥,一边对脸色苍白的宜嫔说:“五阿哥没事了,你放心吧。” 宜嫔还是抖得不成样子,好像没有听到瑾华的话,眼睛直直地盯着大哭的五阿哥,瑾华看出不对大声对宜嫔喝道:“郭络罗·雅怡!” 宜嫔一激灵,看着眼前大哭的五阿哥,重重喘了一口气,就要给瑾华下跪,瑾华忙让妙蕊扶稳宜嫔,将五阿哥放到宜嫔怀里,晴雪忙帮着宜嫔托着五阿哥的身体,宜嫔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她吃力地抱着五阿哥,后怕不已。 康熙赶到的时候,宜嫔的情绪已经平复许多,只不时感激地望向瑾华。
第38章 康熙听了事情经过,也是后怕不已,瑾华主动提出,可以将方法教给太医院。 康熙很感兴趣,主动询问了急救的方法,瑾华一一细说了,听康熙的意思,他稍后会下旨,由太医院验证这个方法真实有效后,传入民间,希望能多救一些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8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