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鸡蛋也统统被她炒了韭菜,外加一个白菜炒木耳,凉拌野菜,四个菜就搞定了。 方家的午饭就麻利的摆上桌儿了。 方圆儿不耐烦总是盛饭,干脆把自己的饭碗换成了小陶盆儿。 惹得赵金莲一边吃,一边总是望向院外。 生怕来了村人看见,坏了闺女的名声。 方老二眼见妹妹几“碗”就消灭了一盆米饭,也是说道。 “爹,咱家的新院子要把围墙加高三尺。” 王氏赶紧应道,“这个好,别的不说,起码不用担心隔壁刘二婶儿趴墙头了。 也不知道她怎么就那么关心咱家,时不时就要偷看几眼!” 方圆儿自然知道,家里人这般打算都是为了她。 她不好意思的笑笑,埋头苦吃。 下午时候,方老二不能再耽误城里的活计,背了七八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还有两双新鞋子就回城去了。 方玉在县学刚下课,同熟悉的友人们往外走。 听说二哥来了,他就赶紧找去后门口。 几个友人好奇,也跟去看个热闹。 结果,方玉拿了苹果,就分了友人们一人一个。 然后回去没走几步,又遇到了熟人。 正是孙裕兴,孙老大夫的孙儿。 方玉就把最后一个苹果给了他,算是感谢。 孙裕兴一向独来独往,居然当真接了果子就走,倒是让友人们惊奇。 方玉也没有多说,心里惦记家里如何,盼着下一个休沐日赶紧到来。 这般盼来盼去,七八日过去了,好不容易放了假,他就赶紧拾掇东西往家走。 不想出门就碰到赶着牛车的方老大,方玉欢喜。 “大哥,你怎么来接我了?” 方老大憨厚,也没瞒着弟弟,就道,“家里粮食不多了,爹让我进城买点儿,顺路来接你。” 方玉惊讶,忍不住问道,“那么多都吃完了?” 方老大苦笑点头,“回家说吧。” 两人到家时候,正好刚摆好饭桌儿,难得方老二也是结束了差事回家来。 方玉扫了一眼桌上满满两箩筐的白馒头,一大陶盆白菜豆腐炖粉条,一大陶盆的辣椒炒土豆片。 虽然都是平常菜色,但这分量确实…有些扎眼了。 但其余人都是习惯了,坐下就开始吃了起来。 赵金莲招呼儿子,“老三快吃,你妹妹手艺特别好。 如今我和你嫂子们都被嫌弃了,灶间都交给你妹妹折腾饿呢!” 刘氏和王氏妯娌两个,一个喂孩子,一个往男人碗里夹菜,都是笑呵呵。 “是啊,我们有个勤快的小姑子,村里人听说都是羡慕的红眼睛呢。” 方圆儿给三哥盛了菜,拿了馒头,一边吃着一边含糊应道。 “村里人盯着,还是不方便。 否则买头猪杀了,我给你们坐一桌儿杀猪菜,保管香的吞舌头。” 众人都是笑,一时吃完,饭桌照旧是空空被撤下。 刘氏和王氏去刷洗,方玉就拉了爹娘兄妹们坐在廊檐下商量。 “爹,住在村里确实人多眼杂,我们家的新院子不如寻个清静地方吧。 新买一块宅基地,或者买片山头儿,占山为王。 到时候避开人眼,想做些什么也方便。” 方圆儿知道这方便俩字大半在指她,就红了脸,略略有些愧疚。 虽然她开了金手指,家里得了不少银子,但也同样带来不少麻烦。 这几日,她也琢磨了很多次,这会儿趁机就提了出来。 “爹,娘,你们也都尝过我的手艺了。 虽然不如城里酒楼大厨,但做个农家菜还不错。 不如我们家里把新院子建在西山脚下吧,那里清静,离着官路也不远。 到时候开个食肆,卖水饺给路人,生意肯定好。” “开食肆?不行不行!” 方老汉第一个把脑袋要成了拨浪鼓。 “你三哥还要考学呢,万一被划成商户,他的前程就完了!” 方圆儿听得惊讶,她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 “那前几日来的孙老大夫,家里开了药铺,他孙儿不是也在县学读书吗?” 第十三章 不速之客 方玉倒是没恼了妹妹,耐心替她解惑。 “药铺是挂在孙学兄母亲的名下,朝廷虽然有规定,商户之子不可入仕。 但大家族不可能没有产业,所以就有了这般变通之法。” 方圆儿举一反三,就道,“那咱家也可以把食肆挂在娘的名下啊。” “咱们家同那些大户比不了,暂时还是不要想太多,一步步来吧。” 赵金莲开口拦了闺女,方老汉也是说道。 “是啊,还是先说建院子吧,西山脚下倒是个好地方,正好卡在官路和村子之间。 再往县城去,也不过十几里,无论去哪里都方便。 平日挖个菜,砍柴,上山就更是顺脚儿了。” 家里人说的有道理,方圆儿也不好再坚持,但还是说道。 “暂时不开食肆也成,但到时候问问,把西山买下要用多少银子。 到时候种些果树,养上百十只鸡往山上一撵,岂不是天天有鸡蛋吃了。” 方家日子一向节俭,即便如今已经得了几百两巨款,依旧没有富人的想法。 听方圆儿说买山头儿,赵金莲和方老汉第一反应还是反对。 但金子却是拍手叫好,“好啊,我要吃蛋羹,我要吃蛋羹!” “哎呀,这小子就是被他姑姑带坏了。” 赵金莲哭笑不得,扯了孙儿做到怀里。但这么一打岔,再想想满山遍野跑母鸡,都是自家的。 随便一个草丛都有鸡蛋捡,她也是向往。 于是,她就含糊应道,“等去县衙问问再说吧。” 方圆儿泄了气,很是有些沮丧。 刘氏和王氏忙完活计刚刚进屋,也听了几句。 见此,王氏就赶紧给嫂子使眼色,笑着扯了小姑说道。 “小妹,难得咱们家里人凑得全,晚上不如就包饺子吧。 方才听你说起来,还挺馋的慌。 就算以后开食肆,咱们自家人总要先尝尝味道啊。” 提起饺子,方圆儿本来已经鼓鼓的肚子,居然又有几分躁动,惹得她立刻打起精神。 “好啊,嫂子,时间还早,咱们多准备几样馅儿。” “成,都听你的。” 妯娌两个哄着小姑子去了灶间,不时传出说笑声,分外的亲近和气。 做父母的,盼得也不过就是儿女额和睦,家宅安宁。 自然,方老汉和赵金莲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方玉就道,“爹,娘,我会找人打听一下。 若是西山要价不高,就买下来好了,难得小妹主动开口要东西。 这几年为了供我读书,小妹日夜绣活儿不离手,吃了不少辛苦。 再说,家里这次得了这么多银子,也是小妹的功劳。” 方老大和方老二不知妹妹的神奇本事,还以为是妹妹上山寻玉佩才遇到了山参。 他们两人也同样疼妹妹,就帮腔道。 “是啊,爹,娘,山地都是宝,买了肯定没有坏处。” “好吧,我和你爹老了,到底见识差一些。 你们三兄弟都同意,那就好好打听一下再说。” 赵金莲终于松了口,至于方老汉,大半都听媳妇儿的话。 因为方圆儿这个大胃王,刘氏王氏,外加后来一起帮忙的赵金莲,足足忙了一下午。 包了四种馅料儿,一千多个饺子。 天色黑透的时候,堂屋里点起了油灯。 一家人借着昏黄温暖的灯光,围着大盆小盘子,就吃上了白胖儿的饺子。 老老少少夹了饺子,一口咬下去,都是惊喜之极。 “这饺子也太好了,放什么东西了!” “是啊,简直太鲜美了。这是绿瓜、木耳、鸡蛋,居然还能做饺子馅儿?” “我这个有些软,好像是茄子的!” 方老大和方老二四种馅料饺子都尝了一遍,连连夸赞。 方老汉也是吃的笑眯眯,至于方玉望向妹妹,也是对妹妹刮目相看。 赵金莲忙着给孙子凉饺子,这小子吃的飞快,也不怕噎到。 方圆笑嘻嘻夹了半个饺子,送到老娘嘴边儿,也是分外满意。 这个时空说不上是前世的平行世界,还是某个大神凭空架设的,总之,食材还算丰富。 起码他们家的菜园里,就是茄子芸豆黄瓜辣椒柿子土豆俱全。 只不过这里的叫法不同,茄子叫紫茄,黄瓜叫青瓜或者绿瓜。 至于做法更是匮乏,平日吃的最多的,就是芸豆和茄子两样了。 而且还是炖土豆,一直炖土豆… 琢磨馅儿料的时候,她就大显身手。 调了一种芸豆肉馅儿,一种茄子辣椒馅儿。 还有比较新奇古怪的黄瓜鸡蛋木耳馅儿和西红柿鸡蛋馅儿。 当然,她趁着嫂子们不注意,偷偷加了一点儿泉水到盆子里。 经过这几日的小心试验,她勉强算是熟悉了空间泉水的功效。 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但却能做到催发。 比如放到馅料儿里,所有青菜的味道就比之前鲜美三分。 而且没有任何古怪,人人都只能称赞菜蔬的新鲜美味。 “怎么样,娘,我这手艺是不是够开食肆了? 起码开个饺子馆,不至于赔钱吧。” 赵金莲也是没想到,味道当真这么好。 先前包饺子时候,她还怨怪闺女浪费东西,煮出来不能吃,要惩罚她饿两顿呢。 但这会儿才知道,闺女当真是几分把握。 可她还是不准备轻易答应开食肆,就道。 “还不错,没浪费了那些细面。” 方圆儿自然也不会逼迫老娘,俏皮的同两个嫂子挤挤眼睛,惹得刘氏和王氏都是笑起来。 其实,这妯娌两个对于开食肆更是动心。 家里有了生意,就会每日进银钱啊。 否则卖参的那几百两建了院子,供小叔读书,给小姑子置办了嫁妆,就真是剩不下什么了。 一家人边吃边说,剩了最后一盘饺子。 方圆儿正要都吃掉的时候,院门却是被人突然推开了。 “哎呀,婶子,你们家里才吃饭啊。” 原来,是里正胡大伯家的孙媳妇来窜门。 这人平日就是个喜欢各处走动的,自然嘴巴也有些碎。 赵金莲不太愿意同她打交道,也是因为这一点。 但人家这么上门,还带了个孩子,也没有撵人的道理。 于是她赶紧给儿媳们使眼色,然后就起身去迎客。 刘氏和王氏手脚麻利,拾掇了盆碗,桌上那碗饺子就落在了最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93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