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呢,为了大家好,还是多宣传太子的良善仁厚好。” 徐猛平日仗着出身,在长安嚣张跋扈,要知道那些真正金尊玉贵的贵人们都没有他那么可恶。 “啊……对对对!太子可好了,太子现如今忙着处理幽州的事情,没时间收拾他。” “要我说,光禄勋那家太拿自己当盘菜,不过是九卿之子,人家大将军也送了自家的小儿子,人家可是小侯爷。” “那是自己人能一样吗?这群郎君送到幽州,可不是去享福的,他们都要被太子管着,啧啧,可惜幽州太远,不能看乐子,哎呀!” “话说咱们不应该夸一下想出这点子的陛下吗?不得不说,听着大快人心。” “哈哈哈!要不然咱们也不关心啊!我只求太子真能将幽州弄起来,这样咱们也能安心,边陲的人也能好过些……” …… 霍去病轻啧一声,光禄勋这事若是不管,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就是另外一种理解了,陛下平时可不怎么体会旁人的慈父心肠,在他耳朵里,这就是光禄勋故意纵容其子胡闹了! 再说,不过是伤了太子良娣弟弟的一条腿,顶多陪一条就是,毕竟是九卿之子,命肯定能保住的,在幽州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要他自己努力了。 “阿父!”霍檀扯了扯他,起身攀到他的肩膀,小声道:“阿月、阿轩他们以后也要去吗?” 霍去病愣了一下,想了想,“可能……吧。” 其实他怀疑,不止阿月、阿轩要去,他们的母亲更想去。 霍檀闻言,露齿一笑,“那我们一起去。” 霍去病拍了拍他的头,“到时候再说吧!” …… 其实,刘瑶现在不想去幽州。 目前幽州一穷二白,到了那里,除了和亲弟弟大眼瞪小眼,两眼发愁,不如在长安,想法子多往幽州折腾一些人。 你看,这“幽州大建设”不就搞出来了。 八月中秋之后,刘彻就催促这些定下来的子弟出发,莫要耽搁时间。 同时,为了防止他们路上出意外,刘彻还派了一支羽林卫护送他们到幽州,算是补偿。 将要开发幽州的“开荒郎君们”:…… 同时跟随他们一起出动的,还有各家各户准备的上千辆行李马车跟随一起启动,浩浩荡荡的一大片,看着都快赶上出征的规模了。 刘瑶看了看规模,觉得让这群人在幽州待个一两年,凭借这些人家里人的关切和财力,恐怕长安到幽州的大道就能修出来了。 但是这些马车来回来折腾几次,这路应该就能压实在了。 …… 刘瑶让这些人去幽州,磨练他们只是其中一个小目的,重要的是,还是让他们能帮上刘据,就算在幽州摆烂,他们也要在幽州生活,为了不让自己活的太苦,还是要在幽州消费,怎么都有用处。 而且既然是“幽州大建设运动”,肯定不会让这些人觉得归途无期,刘瑶建议刘据根据幽州本地的情况,设立一个“打分”,比如,开荒一顷良田得一分,修水库得两分、修桥一分、一里城墙一分、杀敌一分…… 赚满一百分或者一千分就可以离开幽州,荣归故里。 刘彻听说后,也提了一些建议,刘瑶整合完毕后,就让人送到幽州。 刘据与身边幕僚商量了一下,刘彻罗列的那些,他们不敢改,刘瑶提的那些,略微增减,顺便设立了积分榜,每旬都贴心地公布结果,积分最高的前三面有奖励。 刘瑶听说后,叹为观止,这后面她可没有教,古人的智慧果然不能小看。 自家弟弟看来不用太担心。 …… 十月,刘瑶得到消息,她之前悬赏的占城稻找到了,已经火速带回中原,作物习性与刘瑶所找一致,据找到的人所说,是他们从一个部落那里找到的,因为当地没有邦国,只有夷人部落,不通教化,又不知语言,为此双方进行了两次争斗,各有损伤,对方伤亡二百余人,他们伤亡五人,基本全歼对方的战斗力,最后对方臣服,表示愿意归顺大汉。 刘瑶:…… 以现在的时间,越南在大汉人的眼里,说句“不通教化的夷人”已经是客气,没说“野人”算好了。 而且她怀疑也可能因为语言不通,灭了对方的“国”,他们并不自知,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像大汉这样千万人,西域千人都能成国,挪到东南亚,村子规模的国也许也有呢。 不管如何,若真是占城稻,南方的粮食就能更充足一些了。
第158章 没想到,这还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啊! 年底的时候,刘瑶让人将带回来的占城稻送往岭南地区培育,分别在南海郡、合蒲郡设立良禾署进行新稻种培育。 至于幽州,往年除非发生祸事,长安的百姓甚少知道幽州的事情。 现如今,太子刘据去了幽州,朝中达官显贵大多有子弟送往幽州帮助太子建设幽州,幽州的消息就越发多了,一举一动都牵绊着朝野不少人的心神。 毕竟送往幽州的那群郎君可是不少家族中的掌中宝。 对于前往幽州的这些年轻人一路上是如坐针毡,惴惴不安,尤其过往与卫家或者太子有仇的人。 比如光禄勋之子徐猛,此人一路上唏嘘短叹,连遗书都写了好几封送回去。 光禄勋收到第一封的时候,还能心疼一下,让人给儿子又送了好几车的东西,收到第二封的,眉心皱了一下,回信安抚,收到第三封的时候,不理,收到第四封、第五封……心中已经彻底麻木,祈祷太子真能将孩子给揍一顿。 然后等到这些人舟车劳顿,终于来到幽州,看到幽州现状,有些傻眼。 幽州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穷十倍。 太子怎么能有勇气来到这里的。 若是他们没有将幽州弄好,是不是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而徐猛下车的时候,看到前来迎接他们的刘据,左脚绊右脚,从马车上摔了下来,摔得半张脸都肿了,右腿还折了。 看到他摔的如此凄惨的众人,看了看马车与地面的距离,纷纷沉默。 怪不得徐猛不愿意来幽州,还没入城,就成为他们中的第一个伤员,这若是长久待下去,恐怕不用太子出手或者外族来袭,徐猛怕是都坚持不到。 刘据一开始没注意到此人,主要是他摔得太凄惨。 身边的心腹给他一介绍。 刘据神情有些微妙。 这就是传闻中,他应该针对的光禄勋家的小儿子。 不过徐猛不用担心,因为此次史良娣的弟弟也来了,双方只要不闹出大事,他是不会管的,只能愿他自求多福。 不过史蔡那人还算稳重,就是出手,应该也有分寸。 只是,不曾听说光禄勋家的儿子柔弱,怎么从马车上摔下来,就这么严重,要知道上旬,他一个手下不小心从城墙上掉下去,也就崴了一下脚,休养四五日后,就活蹦乱跳了。 不行,还是提醒史蔡一句,让他注意些。 徐猛右脚折了,好消息是,他可以养病,坏消息是,养病的地方史蔡副负责。 因为史蔡家是医官,史蔡也懂这些,幽州缺医少药,所以史蔡一来,就被安排了职位。 徐猛听到消息后,天都塌了,在床榻上哭天喊地。 史蔡听到声音,那心情是相当愉悦。 医者收拾人,那是顺手的事。 想到此,顺手将徐猛药房的黄连加了两钱。 幽州冬日火燥,养伤理应平心静气,黄连虽苦,可是裨益繁多。 刘据先让这些郎君在幽州适应了几日,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 等到他们情绪平复后,开始给他们分工,公布了积分制,鼓励他们好好干活,在幽州干出的成绩,未来会十倍、百倍回馈给他们。 这些长安子弟看到积分制度后,虽然觉得有些苛刻,心里还是有了奔头。 虽然他们不觉得自己能吃苦,但是作为勋贵子弟,还是有几分傲气的。 许多人已经制定计划,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开工。 甚至有人壮志豪情地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要在三年后完成任务,荣耀回归长安。 刘据也曾让人打听了那个计划,虽然觉得困难,也值得鼓励一下。 虽然他能猜出这种事会在那群人中引起攀比,但是那些制定一年计划,甚至还有半年计划的人,有没有脑子。 将没将他放在眼里! 他将话放到这里。 除非他们活不到那个时候,否则五年内,都别想离开幽州,就是坐牢,也要在幽州。 …… 刘彻这些日子,一直将幽州的事情当乐子看。 在得知徐猛下马车时摔断了腿,他还打趣了徐田,“徐卿,看来令郎与幽州有缘啊,若是他在长安伤了,朕不会让他去,可偏偏坚持到幽州伤了。” “嘿呵呵,陛下见笑了……”徐田干笑。 按照陛下这话,徐猛早不伤,晚不伤,偏偏在幽州伤了,也可以说幽州与他相克,而且寻常人能从马车上摔断腿吗? 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还以为是徐猛又使小心思,后来收到消息,得知情况后,他也一时无语,尤其还得知是史蔡负责照顾他时,真的打算请巫师帮儿子驱驱霉运。 刘彻:“你放心,朕已经嘱咐太子,好好关照令郎。不过,他这个弱身子,就应该在幽州好好磨练一番,否则以后怎么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徐田诚惶诚恐,“多谢陛下关心,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徐猛只是刚到幽州时伤了腿,心态调整过来后,还是吃嘛嘛香。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许多勋贵子弟来到幽州,吃喝拉撒睡,处处不满意。 徐猛虽然是他们中第一个伤者,却是最好照顾的,因为他腿伤了,要想不当瘸子,只能乖乖躺在床上,顶多就是嘴巴不老实,史蔡要想让他闭嘴,能有十种手段。 至于其他人,即使水土不服也是上蹿下跳,恨不得将屋顶给掀了。 经过对比,史蔡对徐猛看顺眼不少。 徐猛发现,他最近的药相较以前,稍微顺口些。 双方都有收获。 至于刘据,也有策略,凡是闹事者,扣分扣钱,一切都有规章制度。 许多人一分没赚,年前就因为这些事倒扣了十几分。 长安子弟们:…… …… 至于长安这边,冬日冷寒,甚少有人出门。 不过对于帝王来说,他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忙碌时在未央宫,想玩耍时去上林苑,敬神时去甘泉宫。 这不,年底的时候又去了上林苑赏雪,有了好玩的东西,也没忘记给自家儿女分享。 腊月上旬,刘彻又召刘瑶前去犬太宫,说是西域送了一些伶人,让她来赏阅一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3 首页 上一页 2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