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绑匪就站在车旁,都穿着黑衣戴着面具,高个子的手里拿着块黑布,似乎就是罩住她的那个。 身侧的人个子稍矮一些,抬手比划着什么,在察觉到她的视线后停了一瞬,随即转过身似是又做了个手势,待高个子点了下头后,才抬步向她的方向走来。 何秋月双手双腿都被布条捆在了树干上,见来人越来越近,只能睁大双眼,在心中暗自琢磨脱身之法。 没成想对方竟给她松了绑,没了束口的布条,何秋月赶忙活动了一下被绑得发酸的四肢和牙齿,随后抬头略带疑惑地看向这个劫匪。 离得近了,何秋月才借着微弱的光线看清了对方脸上的面具,越看越觉得古怪,一种说不出的惊惧感逐渐蔓延开来。 这面具本是常见的青铜材质,却因着其上纵横交错的复杂纹路,显得格外狰狞凶狠。 更怪的是,这些线条似乎有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让人在看到的那刻便被缠住目光,难以自拔。 越是仔细打量,何秋月越觉得这看似杂乱的黑线似是彼此勾连,从眼部一直蔓延到下颌,最后组成了一个图案。 似是一张倒立着露出牙齿的嘴,又像是一片纹路复杂的叶片。 或许是出于好奇,对方也就着这个空档上下打量着她,并不急着开口,而是饶有兴致地等着她主动询问。 正在二人僵持不下之时,不远处的高个子男人也走了过来,对着何秋月拱了拱手。 “今日事出紧急,途中种种得罪还望何小姐见谅。” 男子的嗓子似是被浓烟熏过,声音嘶哑刺耳,再配上那张诡异的青铜面具,如同暗夜潜伏的饿鬼,在展露杀意前故作有礼地接近猎物。 何秋月竭力抿着泛白的嘴唇,轻轻摇了一下头,等待对方继续开口,想要听听绑她的缘由。 果然,高个子男人见状,从腰间掏出了一卷宣纸,小心翼翼地展开铺平,才慢慢递到她的手里。 如果说刚才何秋月还是晕晕乎乎,那在看到这纸上的文字后惊出了一身冷汗,瞬间清醒了九分,双手因惊恐而不住发抖,差点连这张薄薄的纸都拿不住。 纸上一共就写了六个字,却字字如山,直压得何秋月喘不过气。 父兄无恙,勿念 写的虽是无事,但那红中泛黑的字迹,以及潦草的笔触,无不暗示着两人正身处困境。 何秋月心都被揪到了一处,情急之下也顾不上许多,直接开口询问对方如何才能放过父兄。 那高个男子又故作有礼地拱了拱手,似是隔着面具抚了一把其后的胡须,才用嘶哑的嗓音回了话。 “何姑娘这说的哪里话,令尊令兄正在府上修养,待主宾尽欢自会归家,何来放这一说?” 何秋月懒得听他狡辩,刚要继续询问,便见对方做了个止声的手势,嘶哑的声音再度响起。 “不过今日倒真有一事需姑娘相助,若是办的得当,在下自会吩咐手下将令尊令兄妥善送回。若是不愿相帮的话,此处可比不得山下,豺狼虎豹甚多,到时……” 看着少女因恐惧而全无血色的面容,高个子男人似是发出了一声嗤笑,“姑娘聪慧,也就无需在下多言了。” 何秋月抬起了头,紧紧握着双拳头,虽然已经刻意显得冷静,但一出声便透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紧张和惊惧。 “那敢问阁下想要我做什么?” 对方似是诧异她如此迅速地开口,语气间夹杂着些许试探,“姑娘这是答应了?” 何秋月露出一抹苦笑,冷冷地注视着两人,有几分视死如归的架势。 “如今这个境地,我还有拒绝的可能吗?不过若是触犯律法之事,我何家是绝不可为的。横竖都是一死,宁可死得干净。” 大周对户籍管理极严,犯事之后是很难逃往别处,更何况何父老实本分了一辈子,让他整日东躲西藏必是如要了命般难受。 何秋月心中打定了主意,这伙人来者不善绝非等闲之辈,若是可以,她先假意应承下来,待寻到时机能搬来救兵最好,实在不行不过就是一死。 人活一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她虽然惜命,但还没到用别人的血暖自己的程度。 没想到此言一出,对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多大的笑料一样。 还是高个子年长些,先恢复了常态,复而轻咳一声提醒还狂笑不止的晚辈,随后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何秋月一眼,才摆了摆手。 “不是什么大事,只 是听闻姑娘心灵手巧,故而请姑娘按着这个瓷杯,再原模原样地做一个。” 说罢,便抬肘撞了撞身畔之人,对方哦了一声,才小心地从怀里捧出一个极为精致的青瓷茶盏。 何秋月眼尖,一下就瞧出那茶盏虽被磨得泛白,却仍清透润亮,品式规格都不是凡品。 “这茶盏本是前朝旧物,也是因缘巧合,被我家主人偶然获得。只是青瓷微瑕,我家主人有心另做一个,但遍寻不得妙手匠人。前几日听 闻姑娘做出了闻所未闻的三色瓷瓶,便急急差我二人来此,只为请姑娘圆此心愿。” “若要使质地规格相同倒也不难,只是……这碗口的裂缝也要还原吗?” 何秋月一边说,一边把茶盏翻到了一侧,正朝上的位置确实有一处细小的裂痕,若不是迎着光看几乎难以察觉。 见她这样说,一直沉默不语的另一人终于开了口,听声音似乎与她年纪相仿,语气中还含着不加掩饰的惊奇与钦佩。 “真是找对人了!头发丝般的裂痕,今日竟被这小娘子一眼给瞧出来了,可真是神了!” 那高个子长者也略有意外,低头看了那处裂痕一眼,旋即点了下头。 “既是要成双入对,还是连瑕疵都一模一样的好,劳烦姑娘了。” 何秋月此刻已是满心不安,觉得这茶盏远没有说的那么简单,但此刻为了脱身,只是连声应下,并承诺十日之内带做好的茶盏来此,并请求以此换回父兄二人。 高个子见她痛快允诺,也没有再为难,答应了她的请求。 只是在分别之际,再三嘱咐她不得将此事告知旁人,随后便和身后的青年一同乘着马车离开了。 何秋月也把茶盏收到袖里,借着微暗的光线,一路上沿着马车留下的痕迹往回走,倒还算幸运,终于在月出之时回到了街口。 但何秋月并未急着回家,而是沿着另一条岔路,加快脚步往刺史府的方向走去。 临近府衙,何秋月没有直接选择从大门进去,而是绕到了西侧的矮墙旁,解开了颈间的斗篷系带,两手撑墙侧身翻过,便轻巧地落在了院内的杂草上。 穿戴整齐准备巡街的马祥正从屋内走出,一抬眼,见到的便是如猫儿一般越墙而入的何秋月,也是被吓了一跳,半张着嘴,也不知道该不该喊。 何秋月对他比了个嘘声的手势,抬起裙摆快跑了几步,“遇到了点急事想请薛大人帮忙,他现在在府里吗?” 马祥也配合的放轻了动作,“真是不巧,方才南巷的路面坍塌,大人便带着几个衙役去现场查看去了,我估摸怎么着也得是半夜能回来了。” 说完,又看着何秋月焦急的神色,琢磨了一下才继续开口,“若是实在着急,不妨先跟在下简单说说?若是能帮的上,在下一定会知无不言。” 何秋月犹豫了一下,还是简单描述了今日的情况,果然见马祥也变了脸色,手指不自觉地摸索着腰间的佩刀。 “姑娘可看清了那两人的面具,确实是宛若树叶的形状?” 见他对于面具一事极为在意,何秋月虽然略为不解,但还是仔细回想了一番,随即肯定地点了点头。 马祥也顾不上巡街,嘱咐何秋月回家等候以后,拔腿就往南巷奔去,冷汗顺着官帽淌了满脸。 若那两人真是反军的话,何家这次怕是真的遇上大麻烦了!
第7章 守株待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南巷其实位于北部,因地处大周与北夷的交界地带,时常被当地用作往来通商的临时场所。 每逢月尾岁末,一些夷族也趁着军中把守稍松的空档,偷偷越过边防线,拿一些牛羊肉以及乳品来换些碗器布帛。 更有甚者,甚至不惜用上好的璞玉翻身跃岭,只为了来此换一小麻袋粮食。 驻守此地的潘家军素以英勇善战闻名,对待百姓也是亲善有加。 为首的潘富将军更是如此,在得知一些归顺的夷族百姓死于饥荒后,便做主将南巷特划为两地百姓自由贸易之所,也因此成了诸多夷族心中的英雄,对其敬爱无比。 马祥在洛阳时就对此地有所耳闻,本以为是个热闹祥和的互市之所,待赶到时却被眼前所见吓了一跳。 触目所及皆是一片废墟,从前立在两侧的木板木架早已四分五裂,横七竖八地散了满地。 北地从未有过地动,但此刻地面确实裂开了深深浅浅的十余个口子,最深的一处就在薛清安几人围站的方向,似是有七八米深,置身其旁,顿觉如临深渊。 “禀大人,属下有要事相告。” 马祥心中掂量了一下,觉得这地裂虽是古怪但毕竟只是灾后修缮,还是觉得反贼之事更为急迫,也顾不上其他,说完拉着薛清安就往无人处走。 旁边几位衙役虽说惊诧,但也或多或少知道两人的关系,都低着头状似认真地盯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走到一处转角,薛清安才扯出了被拽的皱巴巴的袖子,轻轻拍了拍,投给马祥个请讲的眼神。 马祥也不耽搁,再三确认四下无人后,压低嗓子用只能两人听见的声音开了口。 “何姑娘方才来府衙,说她父兄皆被一伙面戴青铜叶纹的贼人所绑,逼她再造一个与前朝茶杯一摸一样的瓷盏。” 见薛清安素来疏朗的眉目也骤然蹙起,马祥停了片刻,才略带不安地出声询问。 “听闻去岁百花宴上女帝遗失了碧色琉璃盏,不知是否就是……这一个?” 他们并未亲眼见过那茶盏,只是听闻因是前朝上品旧物,又有百毒不侵之功效,女帝对其喜爱有加,遗失后还特地差大理寺大张旗鼓地找了三个多月,到现在仍未放弃。 但事关一朝天子,就算有半点可能,他们也要竭尽全力追查到底,绝不让乱臣贼子有任何可乘之机。 薛清安自是也想到了这个情况,还未等马祥说完,便快步走出,先是吩咐几个衙役保护好现场,随后头也不回地朝着府衙的方向而去, 马祥一身的汗还没全消,跺了一下走得酸疼的腿,也转身追了上去。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何秋月迎着对面黄发少年羞涩的目光,勉强喝了一口已经被放得微凉的苦叶茶,便听到门口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8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