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京城已经不是奚玉辞所以为的样子了,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抱着妹妹的尸体走在路上太过显眼,可没想到如今的京城同炼狱差不多了,饿殍遍地,甚至没走两步就就能看见一具冻死的尸体。 路过一家的铺子的时候,奚玉辞的步伐微微一顿,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走进了铺子买了一顶幕篱,黑色的幕篱垂落而下,遮掩住了他的面容,他透过灰蒙蒙的视线看见了这个混乱的京城。 他找了许久,总算是找到了一家棺材店,他想要给自己的妹妹买一具棺材,可是没想到因为京城一下子冻死、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棺材竟是都卖完了。 人间炼狱莫过于如此。 于是奚玉辞只能给自己的妹妹买了一件新衣服换上,用草席裹住了她小小的身子,在京城郊外找到了一个地方将妹妹的尸骨掩埋。 到处都是流民,到时都是尸体,奚玉辞早就不是太子了,如果他是太子的话,好歹还能做一些事情,可是现在他不过是一个面容有损的逃犯,甚至如果没有这个幕篱的话,只怕旁人都会被他的脸吓到。 好在此时是冬天,他脸上的那些伤口没有发脓。 奚玉辞混在流民当中,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去干些什么。 甚至因为困在了皇宫中三个多月,他就连现在京城中的真实情况都不了解,比如奚无伤到底是怎样坐稳帝位的,难道他手中真的有兵权吗? 他心中有许多疑惑,不过他也很清楚,兴许这些疑惑此生都没有解答的机会了。 他当然是恨奚无伤的,恨不得啖其血肉,可是如今奚朝都没了,奚无伤一个亡国之君会有怎样的下场自然会不言而喻,总归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奚玉辞就连报仇都没有地方报仇,他也没有旁的地方可以去,只能暂且待在京城郊区的破庙中,同流民们挤在一起。 流民中鱼龙混杂,得到的消息自然也是多了许多,奚玉辞在其中也听说了许多事情。 从前父皇说他太过心慈手软、妇人之仁的时候,奚玉辞总是不认为自己有错,即便是父皇训斥了他许多次,他也没有更改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他看来,帝王最需要的是仁慈,只有将天下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体谅百姓们的难处,真真切切为百姓们做一些事情。 可是直到现在,奚玉辞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了,因为他的妇人之仁,官员们已经做惯了欺上瞒下的事情。 其实父皇算不上是明君,官员们贪污腐败、弄虚作假也是常有的事情,作为太子,奚玉辞早早就轮流在六部待过了,他应对这些事情有所察觉,可是每次官员们只要找出来借口,奚玉辞就会将这件事情翻过去。 如此一来,官员们弄虚作假起来就越发肆无忌惮了。 这么多年以来,奚玉辞眼中的京城都是富庶安定了,可直到现在,他才知晓原来在所谓的繁华处隐藏着多少污垢和腐朽。 造成了奚朝的轰然坍塌。 又过了一段时间,奚玉辞听说了江铮带着百万大军北上平定了京城的叛乱,就在奚玉辞以为江铮会当皇帝的时候,没想到江铮居然在宋怀川面前是那样恭恭敬敬。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奚玉辞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幕后之人竟是宋怀川。 也是,如果当初江铮是真的对奚无伤忠心耿耿的话,只怕就不会有有南面称王这样的事情了,不是奚无伤有能力篡位,而是宋怀川选择了奚无伤成为他的棋子。 想到宋怀川,奚玉辞心中有一瞬间的茫然,为何他要这么做,难道是因为当初在大寺卿的那件事情吗? 就因为他替姜姑娘出了头? 听说了最近关外的事情,奚玉辞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心姜明月,听说关外今年雪灾严重,冻死了许多人,也不知道如今姜姑娘平安与否。
第106章 弑父。 “姜姑娘,你日后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想到了姜明月,奚玉辞心中又是一阵酸涩和愧疚,即便日子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可是他至今仍然记得当时问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她欣喜又带着些许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当时替她办了前去关外的路引和户籍,并且给她安排好了住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是能衣食无忧过一辈子的。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关外就出了这样的事情,乱世之中,即便是富贵人家也难以独善其身,也不好知道姜姑娘现在如何了,有没有受伤。 其实奚玉辞也知道无论有没有大寺卿的那一件事,宋怀川都只会选择奚无伤,因为父皇只有他们两个儿子,有了奚无伤这个暴君,即便是宋怀川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看起来也像是在替天行道了。 况且有暴君在前,百姓们怕是巴不得有人造反来除暴安良。 没过几日,奚玉辞又听说了白玉寺的事情,他原本是靠在柱子后面休息,忽然听见了破庙中的流民在议论纷纷。 “听说没,这几日官兵抓到了一些和尚,这些和尚身上都带着许多金银珠宝?” “放屁,哪的和尚能有这么多钱,和尚不都是吃斋念佛的吗?” “白玉寺的和尚啊,白玉寺可是国寺,平日里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去烧香,一次的香火钱就要几十金呢。” …… 听完这些事情之后,奚玉辞脑海中一片混乱,白玉寺是国寺,父皇平日里对白玉寺也很是重视,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请白玉寺中僧人前来做法。 换而言之,父皇是十分清楚白玉寺的情况的,甚至很有可能白玉寺中的僧人就是在他的默认之下才敢如此猖狂地行事。 奚玉辞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父皇政绩不出众,可是他只把那归结成能力问题,毕竟并不是每一位帝王都有开创太平盛世的能力,但他一直坚信父皇心中是有黎民百姓的。 可是没想到父皇…… 其实到此,奚玉辞只觉得更加迷茫了,他没有什么复国的念头,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是个仁君,可现在看来恐怕只会是妇人之仁、昏聩软弱的帝王,这样一个心慈手软的陛下根本处不好朝政大事。 父皇甚至也是在纵容着朝臣们鱼肉百姓。 奚玉辞有时候会忍不住想,说不定这还真是天注定,或许奚氏王朝早就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这些事情并不怪宋怀川,想当陛下有什么错? 错的是奚无伤,逼死父皇、杀害母后和妹妹,可奚无伤一个亡国之君马上就会自食恶果,现如今奚玉辞心中只有一片茫然,他以后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还是说应该以太子的身份殉国。 又过了一段时间,京城似乎慢慢安定下来了,奚玉辞很快就知道了宋怀川称帝的事情,也知道了当朝陛下的皇后名为姜明月。 据说当朝陛下对皇后一往情深,就连国号都跟皇后的名字有着联系——清玥。 奚玉辞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也只是心中苦涩,也不知道姜姑娘到底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可惜他现在只是一介废人,根本就帮不了她。 因着白玉寺的事情,百姓们对神佛的信仰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平日里白玉寺的做派可是十分谄媚的,只愿意去接待那些能出得起高昂香火钱的达官贵人。 每次如果是贵人到了寺庙,不用贵人开口,寺庙中就会有穿着浅灰色僧袍的小师父出来主动领路。 可若只是寻常百姓,便是连白玉寺的寺庙门都进不去,能在寺庙外面远远地拜上一拜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见到白玉寺这些所谓高僧虚伪的面容之后,百姓们心中的怒火更甚了,许多人自发而起去寺庙砸东西,许多僧人都被百姓赶了出来,流离失所。 不过后来又发生的一件事情倒是扭转了这个局面,听说有位苦行僧一路跋涉到了关外,在面对饥肠辘辘百姓的时候,宁愿割肉喂血,最后浑身鲜血流尽而死。 传言那僧人死后,体内有一颗通体澄澈的舍利子浮现。 又听闻当时那僧人死后,周围百姓都跪下来哭了许久,自此佛教的信誉才算是挽回了一些。 后来听闻新帝命人将那僧人的尸骨接了回来,埋葬于白玉寺的后山,同时命人在白玉寺内修建了那僧人的佛像供百姓祭拜,至于那颗舍利子也一并随着那僧人的尸骨掩埋于地下。 奚玉辞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沉默了许久,最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白玉寺,他决定去白玉寺当一位负责处杂事的僧人,希望能陪伴在佛像身边获得内心的平静。 很快他就上了山,那僧人听完了他所说的话语之后,只是问了一个问题,“施主为何要带着幕篱?” “面容有损,担心会吓到旁人。” 听完了他的回答,那僧人只是眸中微微含笑看了他一眼,什么都都没有说,只是摇了摇头。 于是奚玉辞就明白了这位僧人的意思,虽然他心中本就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可对于一个无处可去的人来说,现在被拒绝之后,他的心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浮现了些许失望。 原来寺庙也不愿意收留他。 他转身正欲离开的时候,却又听见了那僧人开口道:“施主请留步,小僧的意思是施主可以留在寺庙中,不过不是以出家人的身份。” 说到这里,僧人语气微微一顿,似乎是在斟酌字句,“佛曰众生平等,听施主方才的话似乎是还有尘缘未了,常言三千烦恼丝,施主尘缘未了,还是先不用剃度了。” 后来奚玉辞便留在了寺庙中做些譬如砍柴挑水的杂事。 他听明白了那僧人的话语,佛曰众生平等,自然那没有尊贵卑贱之别,当然也没有了美丑之别,一个决定要遁入空门的人又岂会去在意自己的相貌? 这个时候,奚玉辞才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狭隘,归根结底,他以为自己四大皆空,可事实上不过只是一个在红尘中无法自救的可怜人罢了。 他隐隐也明白了奚无伤为何要用匕首划伤他的面容了。 或许他从前真的是做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蠢事。 从前父皇还在的时候,奚玉辞碰到奚无伤面容上有伤口的时候,总是会递过去一方帕子,他以为自己是在关心奚无伤,殊不知这些善意在奚无伤的眼中都成了赤裸裸的讥讽和怜悯。 一个抢夺走他所有东西的人站在他面前、用包含着同情和可怜的眼神看向他,依照奚无伤的性子,只怕是在心中恨不得将奚玉辞千刀万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5 首页 上一页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