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儿看到人参大吃一惊,开始明白林渔方才话里话外的意思。 族长只是头一个,他前脚刚走,后脚林家其他人就陆续上门。 一个个拎着鸡蛋红糖,甚至还有直接捆着母鸡过来的,无一例外都说是贺礼。 村长也送了一只鸡过来,他带了头,村里其他人纷纷上门。 消息传到了林大耳中,他不敢置信:“啥,知府大人给老二送礼,这怎么可能。” 林老娘也不信:“就他那木鱼脑袋能有啥出息,八成是骗人的。” 母子俩对视一眼,心底惴惴不安,既担心是真的,又希望是真的。 林大猛地起身:“不行,娘,我得进城找光宗耀祖商量这事儿。”
第17章 农家女的愚孝爹(17) 农家女的愚孝…… 当天晚上,林渔就吃上了女儿做的人参鸡汤。 人参是族长送来的,鸡是村长送来的,炖上后喷香四溢。 林昭不肯一个人吃独食,先给爹和妹妹每人盛出来一大碗:“这么多我 又吃不完,大家一起吃,不然我宁愿不吃。” “那就一起喝。” 喝了一口鸡汤,林渔笑着说:“往后每隔三天就炖一只鸡,放一片人参,喝上三个月你的身体就能好全了。” 林昭心底感动,又忍不住说:“哪儿要吃那么多,我现在就已经好了。” “还是太瘦了。”林渔觉得一点都不好,看着就面黄肌瘦的。 亏损多年,生孩子还没养好的身体,哪里是那么容易好起来的。 在家养了几天气色勉强好一些,但王大夫私底下告诉他,林昭的身体亏空太厉害,至少得养一年,不然有损寿命。 小丫头眼巴巴的看着人参鸡汤,但她太小,怕受不住药力不敢给她吃。 林渔便给她夹了肉。 大块的红烧肉,肥多瘦小,红彤彤油滋滋的,拌饭特别好吃。 小丫头也不要别人喂,自己端着碗拿着勺子,吃的稳稳当当,一颗米粒都不会掉出来。 “小花吃的真好,隔壁比她大三岁,现在吃饭还要人喂呢。”林盼夸道。 林莱也连连点头:“咱家小花聪明乖巧听话,长得也好看。” 小姨们的夸奖让小丫头脸颊红扑扑的,仰着头说:“姨姨好看,娘好看,外公好看。” 桌上的人都被逗得开怀大笑。 林昭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心底发酸,知道小花自小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特别专心,生怕漏掉一颗米粒。 在孙家的时候,她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小花六个月就没奶了,只能拿米汤糊弄。 两岁的孩子还走不稳,说话都磕磕绊绊,因为总是吃不饱而干瘦,她总担心孩子养不大。 可现在不同了。 小花穿着新衣裳,每天都能吃饱,每顿饭都有鸡蛋羹,而且还能吃上肉。 这才多久,小花就长个儿了,不但走路稳当也会说话了,小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林昭欣喜若狂,她女儿不是小傻子,是她这个当娘的没用,才让小花吃了那么多苦头。 林盼林莱见她眼眶发红,知道她肯定又想起孙家的事情。 “姐,吃鸡腿。”林盼将鸡腿塞进她碗里头。 林莱又给她打了一碗鸡汤,并且表示:“咱不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过好眼前的日子最重要。” 林昭吸了吸鼻子,掩饰的低头喝汤,好喝! 一家人吃了饭,林渔又在院子里倒腾东西。 三个女儿就坐在旁边做棉衣,想赶在天冷之前做出来。 小丫头有了平生第一个玩具,正拿着陀螺在院子里玩。 林光宗林耀祖上门的时候,瞧见的就是这幅天伦之乐的画面。 林耀祖撇嘴,他奶和爹在家愁的吃不下饭,二叔一家倒是高高兴兴,真是不孝。 林光宗扯了下弟弟,让他掩饰一些。 现在二叔不同以往,他们又是上门求人办事儿,好歹要低个头。 “二叔,你们吃过饭了吗?” 林渔抬头,门口站着两个便宜大侄子。 这是他穿越后头一次见到光宗耀祖,但不妨碍他心生厌恶。 虽然这俩侄子没正面欺负林家三女儿,可兄弟俩心安理得拿着堂姐妹的卖身钱去读书是事实。 林渔淡淡道:“你们怎么来了,两家断亲了,难道林大没告诉你们。” 毫不客气的话让兄弟俩脸色微变。 林耀祖忍不住反驳:“二叔,你变了,以前你是最孝顺不过的人,如今就为了一桩亲事跟奶吵架,难道你连亲娘都不认了?” 林光宗虽没说话,显然也很赞同弟弟的话。 “你说什么屁话,我爹还是你长辈,你说他不孝顺,咋不看看你自己孝不孝顺,还读书人呢,我看书都读进狗肚子里去了。” 林莱不服气的站出来,双手叉腰骂回去。 现在她有爹撑腰,不怕这俩棒槌。 林光宗拧眉:“二叔,来娣是个姑娘家,这般指着我们的鼻子骂人成何体统,这要是传出去谁家敢娶。” 林渔慢慢抬起头,点头道:“阿莱,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又不是君子,直接拿扫把把人赶出去,不必跟他们多费口舌。” 林莱眼睛一亮,拿起扫把就朝兄弟俩身上扫:“爹说的对,我是女子,两家都断亲了你们赶紧走。” 兄弟俩吓了一跳,赶紧退到了门外。 眼看林莱要关门,兄弟俩赶紧拦住:“二叔,我们来是有正事跟你商量,你且听我们说完。” 林渔见林莱力气小,推不过两个大男人,直接过去帮忙。 用力一下,门板直接砸在兄弟脸上,鼻血横流。 林耀祖一摸鼻子惨叫一声倒了下来。 林光宗赶紧搀住弟弟,大声喊道:“二叔,你就算不同意也不能打人啊,耀祖可是你亲侄子。” 林渔巍然不动,继续坐回去倒腾手中的东西。 林莱凑在门缝里看了看,看到林耀祖满脸是血也吓了一跳:“爹,他流血了。” “鼻血,一会儿就好了。”林渔头也不抬的说。 林盼也有些担心:“爹,这样不会有事儿吧?” 林昭更是皱眉:“光宗耀祖到底是林家男丁,咱们就这把他们赶走好吗?我怕村里人会说闲话。”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说咱们也管不着。” 林渔见她们都忧心忡忡的,便抬头宽慰:“你们瞧着,待会儿他们就灰溜溜走了,左邻右舍没有人会帮他们说话。” 三个女儿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门外的动静越来越小,一开始哀嚎哭诉的声音都没了。 林莱凑过去一看:“真的走了。” 她打开门探出头,却见隔壁邻居正伸长脖子往这边看。 见她出来下意识的缩进去,一会儿又伸出头:“阿莱,你那两个堂兄骂骂咧咧的走了,八成是见你家发达了上门套交情,肯定没安好心。” 林莱惊讶,这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关上门回去,林莱犹豫的说:“爹,以前咱家跟大伯家吵起来,大家都帮着他们,这次堂哥都流血了,隔壁还说他们不安好心。” 林渔便问:“你们说说这是什么道理?” 三个女孩儿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林昭开口说:“他们知道爹得官大人看重,不愿意得罪咱家。” 林渔赞赏的点了点头:“阿昭说得对,一针见血。” 林盼想了想,补充道:“其实我觉得村里头大家都知道奶和大伯一家的德行,这些年咱家挨了多少欺负,大家心底跟明镜似得。” “以前爹不计较,奶跟大伯母又是泼辣人,村里人帮咱们说话她们就要找上门骂人,久而久之,村里人就都帮着他们了。” 林盼年纪虽小,却看得明明白白。 林莱恍然大悟:“现在不一样了,爹再也不听奶的话,咱们两家断亲了,连族长和村长都站在咱这边,大家当然不会再帮着他们。” 林渔觉得孺子可教,赞赏道:“你们都很聪慧,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归根究底,其实是咱家有了靠山,人又硬气,村里人两相权衡后选择站在咱这边。” “人就是这样,欺软怕硬。” 三个女儿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林莱开口问:“爹,万一他们还找上门来怎么办?” “别人倒也罢了,就是怕奶过来找您,她毕竟是长辈。”林昭也担心。 当娘的打杀孩子都不一定能偿命,若是她铁了心去告爹不孝顺,到时候爹可怎么办。 林渔笑了笑:“有光宗耀祖在,她不敢做得太过分。” 这俩大孙子可是林老娘的命,为了他们的前程,林老娘比他更怕闹到衙门去。 姐妹三这才松了口气。 林渔看向大女儿:“阿昭,他们俩都上门了,可见知府送礼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林昭有些莫名,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孙家迟早也会得知消息,到时候肯定会让孙二牛上门磕头认错,求着你回去。” 林昭心底咯噔一下,下意识的搂住女儿。 小丫头不知道母亲的担心,还挣扎着要下地玩陀螺。 林昭逃避的低下头:“不会的,她们肯定巴不得我不回去,这样还少两个人吃饭。” “不,他们一定会来。” 林渔没让她逃避话题:“咱家要是破落,孙家 恨不得撇清关系,但咱家发达了,他们肯定会攀上来。” “瞧着吧,近则明日,迟则三日,孙家肯定会上门。” 林渔盯着她又问:“到那时候,你可想好了要不要回去?” 刚被亲爹带回来的时候,林昭日夜不安,生怕孙家那边真的硬气起来休了她。 时间久了,林昭却发现在家过得实在好,吃饱喝足,甚至还有人参鸡汤喝。 这样的日子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不回去怎么办,她已经嫁过去,是孙家的人。 孙二牛是小花的亲爹,她不回去小花怎么办? 林昭心中挣扎不已,只是低头:“我,我也不知道。” 林渔心底叹了口气,安慰女儿:“没想好就不着急回去,先住着慢慢想,等你想好了再做决定也不迟。” 林昭搂紧了小花,心底一片彷徨。
第18章 农家女的愚孝爹(18) 农家女的愚孝…… 孙家来的比林渔预计的还要快。 知府大人给林渔送礼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孙家村也不例外。 这几天孙家人自觉丢人,出门都低着头没脸见人。 孙婆子脾气暴躁,整天在家里摔摔打打,两个儿媳妇都吃尽了苦头。 饭桌上孙二牛刚提一句:“娘,要不我找个时间去把招娣接回来。” 孙婆子就拍桌子骂开了:“呸,不许去,这种不守妇道的媳妇你还去接,有本事她就在娘家住一辈子,我看林家愿不愿意养这两个赔钱货。” 她把桌子拍得砰砰响:“我告诉你,不许去接,除非姓林的再备一份嫁妆将女儿送上门,否则的就当没这个儿媳妇。” 挨了骂,孙二牛立刻低头不敢吭声。 饭桌上的小孙子忽然抬头说了句:“奶,就算二叔去接,二婶肯定也不想回来了。” “他们都说林家现在发达了,天天有肉吃,二婶跟赔钱货每天都吃大鸡腿,她们怎么会想回来吃咸菜。” 孙婆子脸色一沉,拽着小孙子问:“这话你从哪儿听来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