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贡院,林渔就收敛了心思,专心备考。 乡试考试条件更加憋屈,尤其是他这样高大的男人,坐在小小的房间内简直了。 吃不好睡不好,能考上举人的别的不说,至少这考试的精神是可贵的。 等看到试卷,林渔微微松了口气,他压的题虽没全中,但也没偏,框架都在,直接往里头填东西即可。 看得出来,当今果然重视实务,迫切的需要人干活儿。 林渔心思一转,提笔落字。 他在里头稳如泰山,林珏在外头却寝食难安。 若不是林渔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叮嘱过,他还真的想去贡院门口等着。 如今没去贡院,林珏就在家门口守着,明知道这会儿父亲不会回来,他也宁愿坐在门口晒太阳,不愿意在屋子里凉快。 刘家的仆从见了,忍不住劝道:“林小哥,你在这儿守着也没用,乡试还有好多天呢。” “我知道,但我总想着爹,倒不如在这边守着自在。” 林珏摆了摆手:“不必管我,要是累了热了我会回屋的。” 仆从劝不住,见他也没到处乱跑,索性就随他去了,还在他身边放了个小桌子,摆上一壶茶,方便他解渴。 林珏瞧着这一幕,忽然想起父亲的话。 他不过是一个孩子,仆从照顾的如此妥帖,肯定是因为主人离开前的叮嘱。 父亲看人可真准。 乡试结束这一日,林珏大半夜就醒了,在屋子里硬生生躺到了天蒙蒙亮,就再也躺不住了。 出去一看,刘家人车都备好了。 “我就说林小哥肯定早早的起来,走,咱们去贡院门口等着,瞧见那大门也比在家安心。” 林珏还有些害臊,红着脸说:“其实我早就醒了,但是怕吵醒了大家,没想到你们起的比我还早。” 几个人一拍即合,驾着车前往贡院。 到了贡院门口就发现,这样想的不只是他们,这会儿车水马龙的。 林珏庆幸他们来的早,要不然晚一些车都开不进来。 他抱着一壶凉茶,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贡院大门,生怕错过一秒。
第94章 状元郎的陈世美爸爸(8) 状元郎的陈…… 林渔身体强壮, 最重要是心理素质好,走出贡院的时候还能搀扶刘洵一把。 刚走出门,他就瞧见站在马车顶上的孩子了, 林珏也不怕摔着, 整个人几乎都站在往门口这边张望。 “快下来。” 林渔皱眉, 直接把刘洵扛起来,迅速走到了马车旁。 林珏已经跳下马车, 瞧见父亲的脸色吐了吐舌头, 一个劲的往他怀里冲:“爹,你先喝茶。” 一副生怕挨骂的模样。 林渔无奈,喝了一口倒是惊讶:“药茶?” “是刘管家请人配的,说这个天气喝刚刚好。”林珏连声解释。 刘洵在里头 受了罪,脸色苍白, 听见这话忍不住打起精神来:“小珏儿, 既然是我那管家配的茶, 那叔叔有没有?” “当然是有的, 都在马车里呢。”林珏笑着回答。 刘洵故意道:“可我就要你怀里这一壶。” 眼看小孩儿嘴巴都撅起来了,刘管家连声劝道:“少爷看着脸色不好, 可不敢直接喝凉茶,还是赶紧的回家歇一歇,请大夫把把脉才安心。” 林渔抱着孩子一块儿上马车,瞧刘洵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让你故意逗我儿子。” 刘洵拍着腰背:“这次真累坏了, 一想到若是没考上,三年后还得再来一回, 我这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少爷,呸呸呸,您一定能考中, 可不能说这丧气话。”刘管家连声道。 刘洵顿时不吭声,对父子俩做了个鬼脸。 “爹,你累不累,还是让我自己坐着吧。”林珏忍着笑,又怕压着父亲太累。 林渔捏了捏他的脸颊:“看着是没瘦,看来有听话好好吃饭。” “那当然,爹说我都会听。” 林珏又心疼起来:“爹看着却瘦了许多,可见乡试辛苦。” “读书人的辛苦算不得辛苦,将来你若是要走科举仕途,也是要过这一关的。” 林渔不在意这点辛苦。 即使如此,林珏还是忙不迭的给他捶捶背捏捏腿,上了车就没闲下来过,一点儿都不嫌弃亲爹一身味道。 瞧着父子俩亲亲热热,刘洵忍不住说了句:“等我有了儿子,也让他给我捶背捏腿。” 刘洵对自己的成绩没信心,对林渔倒是很有信心。 发榜这一日,刘管家带着几个小厮出门看榜,刘洵便叮嘱:“仔细看林秀才的名字,他定是能高中,指不定又是榜首。” 偏偏林珏还特别同意,用力点头:“对,我爹肯定能考中。” 弄得林渔哭笑不得。 林珏又开始站在门口往外望,恨不得能把脖子伸到贡院门口。 刘洵打趣他:“瞧你这样,倒不如方才跟着去了,省得跟猴子似得。” 林珏也不反驳:“我着急呀。” “你爹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刘洵最佩服林渔的一点,就是这位不管什么时候都稳坐泰山,就这心态,他差了十万八千里。 “林兄,你真的不着急吗?”他忍不住问。 林渔无奈解释:“不是不着急,而是着急也没有用,若是着急就能上榜,那我肯定比谁都着急。” 这话将林珏和刘洵都逗得哈哈大笑。 终于,前去看榜的小厮跑回来,鞋子都掉了一只。 “中了中了。” 刘洵猛地起身:“谁中了?” “两位少爷都中了。” 小厮连声喊道:“少爷您是四十六名,林秀才,不不不,林举人是第八名,小的看得真真切切,绝对没错。” 如此,皆大欢喜。 刘洵立刻神清气爽,之前的那点不舒服都消失了,招呼着人放鞭炮撒喜糖,还让人操办宴席,说要跟林渔大饮特饮。 最后虽然被刘管家阻止,说明日就要参加秋宴,不好失仪,先把这顿酒席寄下。 举人与秀才的地位大不相同,一旦考上,光是免税的一百亩地就是一大笔收入。 接下来热闹一场接着一场,比秀才那时候可热闹太多。 林渔也不得不跟着应酬一二。 半个月后,才总算冷清下来。 刘洵已经开始准备上京赶考,打算着趁热打铁,拼一拼会试,若是走了狗屎运能考中,到时候就是进士出身,前途无量。 他自然是极力邀请林渔一块儿上京。 “林兄,别的不提,咱们一起走总能有个照应,万一有事儿还能相互商量。” 林渔却婉拒了:“若是我要上京,自然是会跟着你走,只是我并不打算继续科考。” 这可把刘洵吓了一跳:“林兄,你说什么,你不打算继续考?” 他比自己不能去还着急:“这是为什么,你的名字靠前,可见才学出众,怎么能不去会试?” “会试是好,但远在京城,且是全国英才竞相下场,我在里头又能算什么。” 林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他能考中举人,大多也是托了如今世道的福。 再者,京城如今纷乱未定,他一个毫无背景的人杀进去,一不小心就会送命。 “所以我就想着,倒不如在青州某个差使,如今华朝初立,正是用人的时候,举人也能谋得好差事,再过几年恐怕就不行喽。” 刘洵很不理解。 他要有林渔的才华,别管多难都要去京城。 这次他能考中举人,虽有基础扎实的原因,但心底总觉得是林渔的办法好,让他考前复习的,大部分都用上了。 “林兄,你可得想想清楚,进士出生跟举人谋职怎么能相同,未来的前程差距甚大。” 刘洵一想,体谅道:“若是因为路费,林兄不必担心,我统统帮你出,大不了你回头还我便是,相信以林兄你的才学,肯定是能高中的。” 林渔还是摇头:“并非路费问题,我这儿银钱够了,只是有自知之明,打算就此打住,见好就收了。” “你,这……害,林兄,你还是好好想想吧,这可是会试。” 不只是刘洵不理解,刘家人都不理解,就连林珏也不理解。 “爹,你为什么不去京城?” 林珏满脸不解:“爹爹是不是担心我,我没事的,如果爹带着我,那我就给爹当书童,千万里都能走的。若是爹不带着我,我就留在临州等爹回来。” “爹,你放心,我能照顾好自己的。” 林渔却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发:“你们怎么都对我这般有信心。” “爹做这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林渔解释起来,“一来是青州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大费周章,若是一次不中还得再等三年,天下英才那么多,爹可没有自信能一次高中。” “二来是我年纪也大了,与其一头钻进科考中,倒不如早早谋个差事,也能为百姓做点事情,不算虚度岁月。” “三来……” 林珏看着他:“三来怎么?” 林渔笑了笑:“三来青州一地挺好的,气候宜人,父母官也算清明,是个办实事的好地方。” 林珏抿着嘴角,一副不赞同的样子,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 “怎么,你不想留在青州吗?”林渔问道。 林珏犹豫了一下,还是老实回答:“自然是想的,娘还在临州呢,若是我们留在青州,有空就能回去看她,若是去了京城,恐怕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次。”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决定了。”林渔定下来。 刘洵虽然失望不理解,但还是只能尊重他的选择,并且表示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在他入职前都能住在这里。 不过林渔也没能住多久。 第一批考生刚刚离开青州府,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后脚青州知府就开始招纳人才。 这步骤跟现代的考公还挺相似,在乡试之后再根据官场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科考。 举人秀才都可以参加。 在应试的人群中看到林渔,知府大人也有些惊讶。 回头问了几句,他才微微点头,评价道:“虽有才学,却不好高骛远,是个能脚踏实地的。” “镇江知县的位置还空着,不如选他上任,举人出身倒也合适。” 下属惊讶:“大人,不等朝廷派遣了吗?” “空着的官职那么多,朝廷哪里能关注到小小的镇江,那地方山多水多良田少,是个不出粮食的地方,本官做主也无妨。” 几日之后,林渔便接到了任职镇江知县的调令,心底也是大吃一惊。 要知道县令是正七品的官员,已经开始入品,是正经的朝廷命官。 更妙的事镇江靠着临州,坐船两个时辰就能到,距离很近。 这可比他预计的要更好,林 渔二话不说,直接包袱款款,带着儿子上任去了。 消息传到了临州,马有才忍不住感慨了一番:“林渔才学还是有的,就是家世太过拖累,目光短浅,成不了大器。” “当县令不好吗,老爷不是说,许多进士出身的外放,也就只能当个县令。”马夫人奇怪的问。 马有才解释:“那是进士多不值钱的时候,你瞧着吧,明年若是能中,一个个前途似锦。” 想到自家女婿刘洵也中了举人,已经进京赶考,马有才又满意期待:“刘洵还算有些本事,只希望他能一鼓作气,高中状元才好。”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9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