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们在相互传阅过这份方案之后,面面相觑:“这……您不仅要求大食对我们降低关税,对我们的各项产品大开绿灯,还要求大食允许我们派遣外交官过去,还要让外交官在大食的土地上享受外交豁免权?这恐怕不容易啊……” 在她们的理解中,公然向大食派遣外交官,而且还是常驻大食的那种,不就等同于光明正大地往大食安插钉子? “不是钉子,是代表我大周与大食进行友好往来的使臣,也是我大周行商之人在大食的‘靠山’。” 当然,外交官要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交际才能,在大食取得一些影响,又或者向大周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也是他们的本事。不过,李令月是不会把外交官当成间谍来用的,这也太浪费了。 李令月道:“大食若是想要向我大周派遣外交官,也是可以的。”这也是为了体现他们大周与阿拉伯帝国公平公正的交往原则。 不过,阿拉伯帝国的统治阶层在这方面,到底不比李令月有经验。李令月完全可以方向操作一波,影响阿拉伯官员的判断,让他们传送一些误导性的信息回去。 只要能够促成这件事,李令月就能想办法制定规则,并为大唐赢得优势。 “你们中,有意向的人,可以向我申请外派。这对于你们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不过,正因为这些事之前没有人做过,一旦你们取得了成就,便是开创性的功劳,你们可以好好考虑考虑。” 女官们听在耳中,心里有了些想法。她们若是安分守己,就不会打破陈规,做与男人一样的事。未来,她们将越来越不“安分守己”,让许多事不再是男人的专利。 百代青史、漫漫长河之中,她们也渴望留下自己的令名。 大周在武皇与李令月的领导下,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她们相信,只要牢牢追随李令月的步伐,她们就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必急着做出决定,你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慢慢思考。眼下,还是先将咱们大周与大食将要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再好好确认一下吧。” 闻言,女官们继续看了下去。 当她们发现她们的太女殿下居然将朝堂上的官员们拟定的赔偿数额增加到两倍,并且还要求大食将他们原本在天竺的辖区割让给大周的时候,她们不由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太女殿下,大食的使臣怕是不会同意啊……” 何止不会同意,这分明就是分分钟要谈崩的节奏好吗? “他们若不同意,那就想法子让他们同意。你们先与他们谈着,若是谈不拢,再由孤出面。” 李令月的眼中,划过一丝幽光。
第199章 阿拉伯使臣团原本以为,他们很快就可以去拜见大周女皇。 结果,礼部官员们带着他们在长安城中闲逛了数日。 长安城热闹而又繁华,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因为来往于长安城的外国人太多,长安城的百姓们显然对阿拉伯使臣团的出现习以为常。路过的人只看了阿拉伯使臣们一眼,就移开了目光,继续做他们手中没有完成的事。 外国人多了,就代表他们的生意会变多,他们可得好好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长安城是那么的忙碌,每个人都在努力干活。 大唐百姓的生活跟阿拉伯百姓的生活极为不同。在阿拉伯帝国,MSL们会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向安拉祈祷,并定期斋戒。而大唐的百姓们……仅看他们一个个卖力吆喝、努力干活的样子,阿拉伯的使臣们简直要相信“干活”就是他们的信仰了。 长安的街道干净、整洁,井然有序,长安的百姓日子忙碌、幸福、安定。这样的风貌,是阿拉伯使臣们在别的地方未曾见过的。 就连他们的都城大马士革,也远不及长安富庶繁华。 大马士革所在的叙利亚地区战乱频发,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大马士革时常被萨珊波斯、东罗马帝国抢来抢去。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大马士革又落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大马士革又怎么能好好发展呢? 阿拉伯本土的圣城麦加与麦地那更是地处沙漠地带,缺乏充足的水资源。即使阿拉伯人已经在努力建设这两座城池,可这两座城池的先天条件仍然无法与长安相比。 对于第一次来到长安城的阿拉伯使臣而言,他们简直像是误入了“理想国”。曾经来过长安的阿拉伯使臣,也在为长安的剧变而惊叹。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一名阿拉伯使臣感叹道:“十年前,我曾经奉命出使长安。那时的长安,与现在相比,可差远了!” 那时的长安虽然也有着令人垂涎的富庶,可街道周围仍然能看见流浪汉、乞儿以及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那时,长安城的百姓们虽也为生计而奔波,却没有这种仿佛要从身体内迸射出来的斗志与激情。 大唐的皇帝究竟做了什么,才收获了这样惊人的成效? 礼部的官员们看着阿拉伯使臣团脸上的惊叹之色,捋了捋胡须。他们的每一根须发都自豪得仿佛要翘起来。 “大唐每一日都在变得比昨日更好,你上一次来是十年前,当然会感觉与现在有天差地别的变化。事实上,如果你每年来一次长安,都能感觉到长安与过去的不同。” “这里是育婴堂,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婴儿。这里是给孤院,育婴堂中的婴儿们长大之后,就会被送到给孤院中。长到一定的年岁,这些孤儿就会去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原本育婴堂中每年都能收养到很多弃婴,尤其是女婴,被遗弃的概率尤其高。这些年,育婴堂收养到的弃婴数量骤降,育婴堂内近半的房间已经空置了下来……” 接下来,每走过一处,礼部的官员们都会为阿拉伯官员做详细介绍。 什么银行、医馆、超市、图书馆、学校、奉养孤寡老人的养济院、由众多商铺组成的商业中心以及各大工厂…… 琳琅满目的店铺,让阿拉伯官员们眼花缭乱。 许多机构,他们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大唐的官员和百姓们却已经司空见惯…… 在这一刻,阿拉伯官员们感受到了他们与大唐之间的差距。 这种种差距的背后,体现的是大唐雄厚的财力。 阿拉伯官员们不由重新开始审视大唐这个国家。也许,他们这次败给大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结果。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了! 阿拉伯官员们也知道,想要搞好城池建设,就要花钱。为此,他们也在努力搞商业,发展贸易。 他们在努力积攒钱财的时候,大唐却像是一夜暴富了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礼部的官员们当然知道,这都是太女殿下大力推崇海上贸易的结果。海上贸易为大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了钱,有了足够的物资,自然就能办成许多事。 他们这次专程带阿拉伯官员在长安城中游历,正是为了向这些官员们展现大周的国力。至于为阿拉伯官员们解答疑惑,则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阿拉伯人还是自己进行观察吧。 不过,就算他们观察出来,也没用。现在能够支持远洋航行的船只,只有大周能够制造出来。技术难题,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 阿拉伯使臣跟着礼部官员在长安城中游历了三天,每一天,他们都会有新的发现。每一天,他们的表情都比昨天更加沉重。 到了第四天,阿拉伯使臣们眼见着礼部官员又要带他们去逛长安城的商业区,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我们是来与你们大周谈判的,不是来进行友好访问的!现在,我们却连你们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去觐见你们的皇帝?” 长安城逛个一两天也就罢了,一日日地逛下去,他们的任务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礼部官员见阿拉伯使臣们终于按捺不住了,便道:“诸位请稍安勿躁,今日逛完长安城,我会去请示圣人,并向圣人传达诸位的急切之心。” 大食使臣既然能够试探他们,他们为什么不能试探大食使臣呢? 不磨一磨这些大食使臣的耐心,他们还以为他们能继续在武皇面前张狂呢! “我大周新近研制了一款储存水与冰块的箱子,兴许诸位会对这箱子感兴趣。”礼部的官员开始向阿拉伯使臣兜售大周的商品。 阿拉伯使臣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过去。阿拉伯位于沙漠地带,干旱缺水。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常为了争一处水源而打得头破血流。 如果大唐这边真的研制出了储水制冰的好法子,他们自然要想法子从大唐这里得到这项技术。 当然,他们也很有自知之明,大唐未必会愿意将这项技术交给他们。如果是这样,他们能够从大唐这里购买一些这样的箱子回去也是好的。 当阿拉伯使臣们切身感受过这个箱子的妙处后,他们中的一名翻译官用不怎么流利的大唐官方语言向礼部官员询问道:“我们要怎么得到这些箱子?” 礼部官员微微一笑:“不急,对外贸易条约由外交部负责制定。等你们见到负责这部分工作的官员时,再与她们商议吧。” 阿拉伯使臣:“……”说来说去,还是要等他们见过武皇之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位女皇到底什么时候允许他们去觐见她??? 又过了几日,阿拉伯帝国的使臣终于见到了武皇。 对于不曾来过长安的阿拉伯使臣来说,他们无法想象女人掌权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原本以为,那位女皇出现的场合会充满违和感。但当他们被带到女皇陛下跟前时,那种强大的压迫感却让他们浑身上下每一根汗毛都立了起来,仿佛误入猛兽地盘的猎物一般。 他们根本无暇去关注御座上的皇帝究竟是否符合他们的想象,仅仅是控制着自己不要在武皇跟前失态,就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 在身边人的提示之下,他们本能地向武皇行了礼。 然后,他们看到,那位皇帝陛下终于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双方的高度差,让她的身影像一座巍峨高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5 首页 上一页 2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