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父亲听了她的话以后,勃然大怒,扇了她一巴掌,又把她关在房间里。 但让她给人当姨太太一事,她父亲却也不再提及。 此时,她望着窗外的月亮,突然意识到,人不能认命。 她的大哥在上海工作,之前就提过想要带她去上海。 而白天,她给大哥写的信里,就提到了想去上海的心愿。 她大哥看到信,一定会来接她,之后,她就能去上海了。 等她到了上海,是不是有机会见到云景先生? 这一日,有许多人辗转难眠。 上海,桑景云倒是睡得安稳。 第二天是周一,桑景云早上起来,就看到家里的三个学生,都在整理书包,准备去上学。 陆盈也已经收拾妥当,等吃过早饭,她同样要去学校。 复兴女子学校的冬季校服已经全部做好,陆盈便开始如以往那般,回家居住。 这样有些麻烦,但她惦记儿女,也就不觉得辛苦。 好在谭大盛虽然搬到了复兴女子学校,但谭峥泓并未搬过去。 因而到了早上,司机会开车载着谭峥泓来桑家吃早饭,并将陆盈送去复兴女子学校。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汽车的声音,是谭峥泓来了。 谭峥泓和司机一同从车上下来,进了桑家就说:“好香,今日吃什么?” 桑景云回答:“我爹做了葱油饼。” “怪不得这么香!”谭峥泓满脸期待,挨着桑景云坐下。 葱油饼十分美味,除了葱油饼,桑学文还做了皮蛋瘦肉粥。 他原本想做白粥,但桑景云觉得这样吃全是碳水化合物,就让他做了皮蛋瘦肉粥,又让他蒸了一人一个鸡蛋。 吃早餐的时候,桑景云对谭峥泓开口:“今日我想去复兴女子学校,跟你们一起走。” “好!”谭峥泓欣然答应。 他近来很忙,与桑景云相处的时间少了许多,能多些相处时光,他很是开心。 吃过饭上了车,谭峥泓就开始跟桑景云说自己学校的事情。 比如他们学校这段时间时不时有人演讲,诉说俄国情况之类。 桑景云听得很认真,也向谭峥泓询问了一些大学校园的情况。 毕竟说不定哪天,她就会创作一部以大学校园为背景的小说。 说话间,复兴女子学校到了,桑景云和陆盈下车的时候,正好看到乔平安。 与此同时,上学快要来不及的谭峥泓催着司机飞速地离开。 乔平安看着“过家门而不入”的谭峥泓,既好气又好笑。 这段时间,她见到谭峥泓的次数连陆盈见谭峥泓的次数都比不上。 谭峥泓整日往桑家跑,却不来看她,这分明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要是放在以前,乔平安再喜欢桑景云,也会忍不住心里发酸,但现在她有诸多事务要忙,对这件事也就不太在意了。 甚至谭峥泓不来看她,不来打扰她,她还挺高兴的。 将儿子扔到脑后,乔平安走向桑景云,对桑景云说:“景云,这次让你过来,也是我没办法了,这些日子我们学校来了许多人,都是点名要见你的……” 云景的小说读者众多,关注者也非常多。 之前,桑景云身份曝光,就有读者专门跑去孤儿院,想要看看云景先生住过的地方。 后来,《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写到馥郁堂,读者又将馥郁堂挤得水泄不通。 而现在,桑景云在《重生》这本书里,写到了复兴女子学校。 这段时间,来复兴女子学校附近溜达的人非常多,找到乔平安,想要给学校捐款的人也很多,还有许多人想进入学校,当一名老师。 当然,也有很多人渴望见一见桑景云。 乔平安将这件事告知了桑景云,而桑景云今日过来,就是为了见这些人。 复兴女子学校规模偏小,更何况学生们还要上课,因此那些人会到谭家来与她见面。 这对桑景云来说是好事,谭家的安保措施做得不错,在谭家见人,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桑景云跟着乔平安来到隔壁,就瞧见了谭大盛。 这会儿时间还早,那些想要见桑景云的人还没来,倒是谭大盛已经做好了接待客人的准备。 见到桑景云,谭大盛笑着招呼桑景云坐下,又让下人端上来一些糕点:“这都是刚做好,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你快尝尝。” 桑景云拿了一块品尝,连连称赞,而谭大盛说起了别的事情:“景云,你要购买大量铁器送去西北,是为了什么?” 不久前,谭峥泓来找他,跟他的铁器厂订购了一大批货物。 有铁锅、锄头、菜刀等等,种类繁杂,数量极为庞大,说是要送去西北。 对此,谭大盛满心疑惑。 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肯定缺铁器,这点毋庸置疑。 但关键是,那些地方的老百姓很穷,他们没钱! 甚至两地物价都不一样。 五个银元是上海工人一个月的薪水,而在偏僻地方,全家干一年都赚不到这个钱! 在上海只能买一担米的钱,在偏僻地方已经可以用来娶个媳妇儿。 这些铁器在上海或者上海周边售卖,售价很高,肯定能赚钱,但千里迢迢送去西北,这摆明了是一门亏本生意。 桑景云回答:“叔,你就当我做善事吧。” 据她所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战士,都是手工制作各种武器的。 偏偏那时候,他们缺铁。 她提前送点铁器过去,总归是好事。 谭大盛思索了一番,也只能得出桑景云心地善良这个结论。 桑景云这时,又向谭大盛询问炼铁相关技术,还想知道武器如何打造,问谭大盛能不能搞到武器图纸以及打造方法。 谭大盛越听越不安:“景云,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想做什么?” 桑景云想了想,决定说实话:“叔,我觉得日本迟早会发动战争。” 谭大盛微微一愣:“他们怎么敢?” “为什么不敢?”桑景云又问。 谭大盛皱眉:“所以,你是想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一些武器?可就算你要准备武器,也不该把武器往西北送。” 桑景云解释道:“不往西北送往哪里送?咱们这里,肯定最早被日本盯上。” 上海可是沦陷了的,到时谭大盛的工厂,大概率会被日本人接管。 桑景云给谭大盛分析了一下局势,又道:“叔,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对,你不要跟别人说。” 谭大盛当即表示自己不会跟别人说。 同时,他也觉得桑景云所说的战争,或许真的会爆发。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战争真要打起来,你就跟我们去南洋吧,那里安全。” 桑景云笑了笑,没有说话。 其实日本也会进攻南洋。 不过她觉得,自己不会有危险。 到时,她可以带着物资和机器,提前去西部地区。 战争时期,那里更为安全。 若是能在大后方开几个工厂,那就更好了! 桑景云现在就盼着冯胡林他们能快点把青霉素研究出来。 除青霉素外,她还想通过诺伯特,搞到一些西药的制作方法,最好可以在西部地区,生产它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珍贵的药品自然是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 除青霉素以外,还有很多药物被用在战场上。 吗啡依旧被使用,此外还有可以预防伤口感染的磺胺类药物,可以止痛的阿司匹林等,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时他们国家,特别缺药品。 若是他们可以自己生产这些药品,再配合中药,一定能让很多人免于死亡! 桑景云原本不打算跟谭大盛说太多,但既然已经提起,她也就多说了一些。 谭大盛深深地看了桑景云一眼。 桑景云的分析,他觉得是对的。 将来,这个国家或许真的会发生一场战争。 既如此,囤积一些物资,购买一些设备在安全的地方开工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一刻,谭大盛再次感叹。 自己儿子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竟然能认识一个这么有远见的姑娘! 而更让他敬佩的,是桑景云在赚到钱以后,并没有花在购买汽车、手表之类的东西上,而是慷慨地将所有的钱,全都捐出去。 两人交谈许久。 桑景云没有把话说得很明白,只了一些“猜测”,但她比照着世界局势分析许久,谭大盛便觉得可信度很高。 谭大盛当即同意帮桑景云往西北地区送一些东西。 也就是这个时候,那些想要见桑景云的人陆续来到谭家。 这些人不是结伴而来,而是一个个前来,而桑景云,逐个与他们攀谈。 桑景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但大概是遗传了她那对做生意的父母的基因,她知道要如何与人沟通。 之前她跟诺伯特等人,就相处融洽。 桑景云跟一些人聊国际形势,又跟另一些人聊衣着首饰,还跟人聊女性解放以及如何做生意之类,什么都能说两句。 而这一聊,就是一整天。 等见过所有人,桑景云觉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都消耗殆尽,疲惫不堪。 不过这么一天下来,她也并非毫无收获,那些人给复兴女子学校捐了不少钱。 钱实在太多,复兴女子学校都用不完! 桑景云很想用这笔钱来购买物资,但她知道,这是不行的。 这些账,人家将来是会回来查的,她要确保里面的每个铜元,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正巧乔平安回来了,桑景云就跟乔平安商量在农村办女子小学的事情。 “我们只需租一间屋子,请一个先生就行,到时就让那些女子,上午学两小时,下午学两小时。”桑景云跟乔平安阐述自己的想法。 想让农村女子脱产学习是不现实的,不过此时的农村女子,一般只在农忙的时候下地。 她们平日里负责的,主要是洗衣做饭养蚕之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繁杂琐碎,但让她们每天抽出四小时读书,还是可以的。 “女子小学不限制年龄,只限制性别。到时,只要是女子,就能在女子小学免费学认字,再告诉她们,若她们学会一千个字,就可以去工厂做工。”桑景云说道。 此时的上海,有很多人开办工厂,而开了工厂,就需要工人。 因为他们开的工厂多是纺织厂这样的轻工业工厂,所以招工主要招女工。 原本,这些工厂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差的,但《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出现后,为安抚民众情绪我,工厂主给工人的待遇,就好了很多。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9 首页 上一页 2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