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明苓明瑞在身边,并不需徐问真亲自照顾服侍。 他们吃喝拉撒自有乳母、保母操心,但养着两个孩子,她总要费心些衣食住行,关照寝居安全,在凝露等人看来,倒比未养龙凤胎那两年每日抚琴作画、诵经读书的日子添些生气,更鲜活,更安稳一些。 徐问真笑了一声,又去看看十七娘。 十七娘身边的仆从如今大多都吃了挂落,零星几个没帮徐闻月做事的,毕竟畏惧势力,未敢报与大夫人,算过失,便都被打发出去了。 现下十七娘身边照顾的都是徐问真的人。 她自幼是被大长公主恨不得按皇家公主的待遇养的,手下从不缺人,现拨了几个稳重妥帖的人过来照顾,又交代最稳妥的含霜看顾一些。 见她过来,含霜忙要递茶,徐问真摆摆手,“才吃过了。”又道:“凝露做茶的手艺真不如你,久不用还退步了。” 她在亲近的面前才会这样放松说笑,凝露在后头忙道:“您方才可没说茶不好,奴婢冤得很!” 含霜笑道:“明日为您做一盏好茶吃。点茶做茶百戏还是吃擂茶?” “想吃些紫笋茶,清清净净地煮一壶吃最好。”徐问真道:“问安还念叨要吃,就等明日她来再煮吧。” 徐府现除了徐问真、十七娘外,还住着四位娘子,分别是徐纪与七夫人膝下的六娘问满、八娘问显,与寄居在徐府的徐缜堂弟徐纺之女,五娘问安、七娘问宁。 姊妹四人年岁相仿,往素最亲密和睦,今晨一同来探望了十七妹,又说好明日还来。 含霜听了,笑着应下,又说起:“秦妈妈下晌来,说起给十七娘子挑些服侍人的事,说总用娘子您的人,给您添不便。” 徐问真只道:“你们先照看着吧,这院子原不大,如今就是极限了,再添几个人进来,更没地儿下脚了。” 她从前是在云溪山住的时候多,那边地方宽敞,阵仗再大都摆得下,回来时人尽量精简,如今要回家常住,便很拘束了。 少年时她随祖母住公主府,院落宽敞、屋室丰足,大长公主搬回公府后,她在栖园挑了合心的院落,只是她为了陪伴公主方便,还是住临风馆多一些。 “近日你安排人,将栖园的院子收拾起来。”徐问真交代含霜:“若在家常住,还是那边宽敞些。” 含霜应诺,徐问真又问:“寻春仍在家中?” “是。”含霜道:“只是上回她与我说,想拢一拢私房,再攒一攒,想法子另赁一处屋子。她和离带着女儿归家,叶妈妈自然疼她,想留她在身边,能帮着照料孩子,她的嫂子好像却有些不痛快,上回我见她,人是郁郁的,紧着做针线攒钱呢。” 寻春是徐问真乳母之女,自幼服侍徐问真长大,早年脱藉嫁给了一家富户的幼子,去岁却和离了,带着一个小女儿回家。 寻春嫁的那户人家似乎做生意赔倒了,她的嫁妆搭进去不少,如今才手头拮据。 可徐问真记着,当年寻春出嫁时,光是添妆她就给了八十两,另有金银首饰、丝绵布匹,加上温家出的、寻春自己攒的、大家添的,寻春的嫁妆在后街很是风光了一把。 凝露道:“虽说许多事不顺,好歹将她小女儿平安带了出来。娘俩在一处,相互有个依靠,叶家阿丈和叶妈妈又疼她,渐渐的日子总能好转过来。” 含霜笑:“正是这个理呢。娘子您又记着她,这样三五不时地一问,她嫂子不敢真欺负她。虽有些闲言碎语,听过了,不往心里去就是了。若事事都记在心上,那天下就没有顺心的人了。” “你说我记着她,既然在家不顺心,何必还讨那个嫌?”徐问真道:“明日你叫她进来,我有些话和她说。若她还有当年的心气,有一桩差事,她办就最合适。” 含霜立刻明白徐问真的意思,喜道:“明儿一早我就叫人出去传话,娘子放心,寻春多干脆稳妥的一个人?她夫家那个泥潭,她能干脆果决地跳出来,就说明那份心气还没折。” 徐问真比较满意这个人选——她既然接了管教弟妹的差事,栖园的管事就一定要换成自己人,这样一来办事方便,二不怕再出如徐问月、柳眉这样的事。 她习惯了事情都在掌控中,若将栖园交给旁人管,又得多花许多心思。 还是寻春,心思细致,处事果决,又自幼服侍在她身边,如今还正面临困境,是需要拉一把的时候,看来看去都合适。 不过她这里打算好了,能不能干还是要看寻春的,寻春毕竟还有个女儿挂念,若寻春不放心女儿,一定要时刻照顾,那徐问真这番用心t就算白费了。
第7章 是我真娘的,谁不能抢了去!…… 徐问真这边,将事情安排妥了,又问十七娘的情况。含霜为人稳妥细致,留含霜在这边照料十七娘,她很放心。 徐问真在十七娘床前坐了坐,十七娘仍是双目紧闭,脸色青白。含霜说她黄昏时候似乎短暂地醒了一下,但转瞬又昏睡过去,徐问真叹了口气,盼着是好转了。 白芍守在这里,见徐问真如此,安慰道:“小娘子是很有福了,今日发热三次,都又退了热,这一关关都闯了过来,必不会辜负娘子您抢回来的这条命的。” 她往常性子有些冷,总是不苟言笑,这会说这么熨帖的话,可见与徐问真的情分。 徐问真轻声道:“多亏你费心,还得再劳你留神了。” 白芍郑重地道:“我托殿下和您的福才有今日,能为殿下与您出些力,心里反而满足,谈何‘劳’字?您折煞我了。” 徐问真干脆不与她啰嗦这些,“我新得了一份帛书,听说是汉时的古医方存世,特地叫信春今日带回来,明日我叫人给你送来。” 白芍十分惊喜,不与她推辞,只道谢,又道:“您放心,我就日夜守在这里,定尽全力,保小娘子平安。” 徐问真在十七娘房中逗留许久,十七娘一直昏睡着,看起来并无苏醒之意,好处是再没起高热,叫众人都松了口气。 天色很晚时,含霜才劝道:“娘子快回去歇着吧,这里有我和白芍呢。明日一早,您还要去向公主请安,再不歇下就太疲累了。” 徐问真点点头,又瞧瞧十七娘。 她为孱弱纤瘦的小妹掖了掖锦被,低声道:“害你的人,在京的都已处置了,在安州的,你伯母不会轻饶。往后长姊护着你,必不会再叫人欺负你了。” 而后起身离去,侍女、婆子们均欠身相送,榻上的小女孩儿闭着的眼却动了动,似乎用力想要睁开,几下无果,渐渐又归于平静。 — 东院中,七郎才挨着长兄一顿训斥,被训得灰头土脸的,这会坐下喝了盏茶,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下心来恳切地对大夫人道:“弟妇行事如此,实是弟教妻无方,长嫂如此担待,令弟万分愧疚。” “这样的话很不必说。”大夫人道:“这么多年,你媳妇的性子我很知道,她虽有时愚些,心地却不坏。——论理,这话我不该说,但你叫我一声长嫂,我就托大,教你一句。” 七郎忙要起身听训,徐大夫人见他拘谨,无奈睨了徐缜一眼,徐缜在旁老神在在地喝茶,大夫人叹道:“你坐着就是,我还能骂你不成?如此客套,反而显得生疏了。” 七郎这才坐下,大夫人徐徐道:“你与婉娘,是年少夫妻,理应是相互扶持的。虽然都说夫为妻纲,女子贞顺为要,但我一直觉得,为人妻子,自己应坚韧有力,只能柔弱顺承,自己担不起事来,只等人来遮风挡雨,并非好事。这么多年,你处处替婉娘周全妥善,可曾想过将处事间的关窍细细讲给她听吗?” 你既没有过扶她立起来的心,就要做好她当不住事的准备。 她不好在小叔面前将话说得太直接,其实这话已经很直白了,等闲为人嫂,是绝不可能如此说的。 只因她嫁进来时七郎年岁尚幼,七郎对她一向恭顺,七夫人对她还算顺从,她看七郎七夫人便格外有一份包容,才会说出这一番话。 七郎徐纪闻言,确实心内一震。他从未想过这些,待妻女家小,只想自己做一棵树,将所以风风雨雨都挡在家门外才好,今日听大夫人所言,再结合当下所生之事,只觉有一支利箭直穿过他心里一般。 他愣怔半晌,见他出神的模样,大夫人叹了口气,与徐缜交换一个眼神,开口道:“天色晚了,你回去吧。” 徐缜又道:“明日休沐,你得空到书房去,我有事与你商议。” 徐纪忙应诺起身,向兄嫂二人行礼后才告退,走时还未回神。 徐缜看着他的背影,终于叹了口气。 徐大夫人轻声道:“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他媳妇行事如此,便是他走上去了,家里不能安静。家宅不稳,在朝堂是大忌。”徐缜道:“总不能因他一个,牵连徐氏一族。” 徐大夫人一时默然,虽已是春日,但天凉,她体虚畏寒,房中还拢着火盆。她与徐缜围着火盆坐下,低声道:“你徐徐地与七弟说。” 时近春闱,科考改革之后的第一场春闱,今上亲命由徐缜主持,他连日忙碌,又兼家中出事,在外还能支撑,在妻子身边才终于露出几分疲惫。 他靠着藤椅捏了捏眉心,“他自己心里有数。不过这事出得巧,原本……我在想,是让他往前走,还是再等一等。” 徐大夫人疑惑道:“怎么了?不是早就拿定主意,今年替七郎运作了。是前头又出什么事了?” “放心,于咱们家是好事。”徐缜怕她担忧,便很干脆地道:“是五弟。陛下今日与我说,有意将他从边防调入京营,回中枢任职。” 徐缜所言五弟便是堂弟徐纺,他父亲与徐虎昶是亲兄弟,在世时从军,官至上柱国,爵追郡公。 徐纺父亲早逝,在留国公府住过几年,但后来并未如徐缜、徐纪兄弟三人一样转从文,仍是投身军营。 京营是护卫京畿的几处大营的统称,皇帝虽没说具体调到哪一处,但将徐纺调回中枢就一定是要重用,以徐纺如今的功绩、官职,徐缜估计着,至少能有一个副职做。 如此对徐家自然是好事,但徐缜在考虑,一家人一时风光占尽,真是好事吗? 一个军营副职,确实还不值得徐缜这样小心,伴驾多年,他能感受到今上对他的信任,但身居宰辅之位一人之下,徐家又并非旧式门阀,而实实在在是跟随太祖起家的新贵,总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夫人听了,半喜半忧,叹道:“就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吧。幸而七弟心性还好,这桩事确实巧了,机缘凑巧,免去七弟心中生怨了。” 这一点徐缜倒是很自信,“七郎心胸是最开阔的,哪怕没有他媳妇这桩事,他不会心存怨怼。”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9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