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骑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周围是已经被割的七七八八的黄色的麦田,人们依然在田间忙碌,有的人还在忙着收割,有的人在已经割完的麦田里播种玉米。 现在天黑的晚了,五点半,还亮着呢。 “咱们生产队已经快忙完了,就剩一点扫尾。今天周三,周六周日应该就不太忙了,你妈可以请假休息两天,但也歇不了,她肯定要在家里打扫卫生。” “咱们家够干净的了。” 不是她吹牛,卫生程度堪比乡间小别墅。 “你不懂,这是个仪式,就跟过年似的,腊月二十四那天一定要扫房子,哪怕她前几天刚扫过,那天她还是得扫一遍。这个也是一样的,就算她刚刚做过大扫除,在接待这么重要的客人之前,肯定还得再来一遍。这是对小周他们家的重视。我们重视他们,希望他们能重视你。” “我周日一早帮我妈打扫好了。” 宁安无意改变长辈的生活习惯。 另一边,周永川骑车回到县里,立刻就兴致勃勃的和周邦彦同志打电话。 “老头,周日你无论如何要抽出时间来,事关你儿子的终身大事,你和秦主任来一趟,去见见我未来的岳父岳母,要是能当场帮我把亲订了就最好了。” 周邦彦:“……行,我和你妈过去,几点?” “十点钟到她家,你们九点钟就要到县里来。” “可以。” 敲定了这件事,周邦彦转头跟他说起另外一件事。 “你上次说小江同志投稿的文章,我打电话问了,那边今天中午已经收到了,本来就是要刊发的,不用我帮人家说话。报社的人对这篇文章赞赏有加,说它言之有物,朴实接地气,而且非常有实用价值。” 周永川:“……她写的什么内容啊?” 什么文章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呢? 周邦彦笑道:“我也好奇啊,我就问了问,人家写的是如何提高生猪生长速度!据说写的非常有理有据,报社不光要刊发这篇文章,还把它送到了省农牧局那边,说要好好研究研究她文章里写的内容,我正好也有兴趣,这回除了去拜会一下亲家,也去看看小江同志喂养的禽畜。她这个办法要是好,咱们市里可以先行推广嘛。” 周永川:“……” 这可真是万万没想到,他家小仙女竟然这么接地气!好,很好!这下他不用担心她哪天会飞升了。 “我家安安可真厉害。” “周永川同志,注意你的用词,人家还没嫁给你呢。” 秦主任的声音传来,时刻提醒他注意影响。 “妈,放心吧,这儿没别人,就我一个人。” “哦哦,那没事了。我这两天抽空去买点东西,保证把礼仪做到位了,放心吧儿子,大事上,你爸妈从来不掉链子。” “谢谢妈!” 说定了周日见面的事,两家父母就忙碌了起来。 赵凤霞第二天就请假了,开始打扫卫生,添置东西,她甚至觉得宁安从三唐供销社买回来的最贵的绿茶也还差点事,周五一大早就去了一趟县里的百货大楼,买回一盒一级绿茶,又买了一套新的白瓷茶壶茶碗,一个圆形搪瓷茶盘。 在公社下车的时候,还去了一下宁安的办公室,顺便见到了周永川。 赵凤霞打眼一瞧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和她家安安很相配。聊了几句,又觉得安安说的果然不错,小伙子人长得好看,嘴甜会说话,跟他聊天确实很愉快。 她本来是打算步行从公社回家的,周永川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献殷勤的机会,说着好话坚持骑着自行车把她送回了家,顺便也认了认路。 一路上,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家的情况秃噜了个一干二净。 临了还来了一句:“阿姨,因为是您,我才什么都说的。安安跟我说,她要结婚的对象,一定得父母认可才行,父母要是不同意,她自己心里再怎么愿意,也是不会嫁的。所以,我要是想让她点头同意嫁给我,一定得先征得您和江叔的同意才行。我知道您二老就这一个女儿,您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和她一起孝顺您和江叔的。” 赵凤霞听得很欣慰,她欣慰的不是周永川的态度,而是宁安的心意。 “我闺女是个好孩子,她有这份心,我就知足。我就希望她以后好好的,你明白吧?你要想娶她,最重要的还是得让她看到你的真心才行。我和老江不会是孩子的负担,也不是绊脚石。” 话说的再好听,也不如对她闺女好点更重要。 赵凤霞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她特别好学,从原主江宁安上学开始,她就跟着女儿识字,红宝书几乎能背下来,大队贴的各种通知和宣传,她也都特别熟,小词一套一套的。 周永川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郑重说道:“我明白,我会对安安很好的。” 紧接着,他又夸道:“安安说过,您和江叔是全天下最好的父母,一切都是为她考虑。我之前见了江叔,今天又见到您,才知道她说的一点也没夸大。” 赵凤霞忙得不可开交,秦婉宁同志也没好到哪儿去,别看她嘴上对儿子不客气,但办事不含糊。抽空跑到百货大楼给宁安和赵凤霞买礼物,布料和雪花膏之类的东西,又买了烟酒糖茶、麦乳精和点心匣子,确保这些礼物拿得出手。 周日一大早,赵凤霞和江学工早早起床,又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疏漏的地方。 在赵凤霞的强烈要求下,宁安穿上了一条自制连衣裙,越发衬得她身形婀娜,肤白貌美。 “这就对了,年轻轻的,就得好好打扮。瞧瞧我闺女,多好看,什么样的人家都配得上。” 宁安配合着嘚瑟:“我平时不打扮,是因为用不着,我天生丽质,穿什么都好看。” 周家人特别准时,简直就是卡着点来的。绿色的212开进村子的时候,在二道沟生产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正在地里干活的人都抻着脖子观望着,还有一批人翘工追着看,他们看着车停在江家不远处,看着车门打开,三个衣着体面的人从里面出来,最年轻的那个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三个人向江学工家走去。 “学工家的亲戚?” “不像,没听说他家有这么厉害的亲戚啊。” “会不会是给安安介绍对象的啊?” “有可能,安安虚岁也20了。” “哪儿啊?她周岁19,虚岁21了。” “那是该说亲了。” “是不是那个拎东西的小伙子?” “前天我看见一个人骑车送大霞回来,好像就是这个小伙子,那还真没准儿,可能就是安安的对象。” “怎么认识的啊?” “能不能让安安给我闺女也介绍个好对象啊?” “……” 大家不自觉的就离这人远了一点点。想啥呢? 等到人都进了门,人群轰的一下就散了,快速跑回田里接着干活,耽误这一会,记分员大概能扣他们一个工分。 江家。 江学工和赵凤霞热情的迎了上去,周书记和秦主任也是大方外向的场面人,周永川给他们做完介绍,又把宁安郑重的介绍给了自己的父母。 “爸,妈,这是宁安,我认定的革命伴侣。安安,这是我爸妈。” “伯父,伯母,你们好。” 秦主任笑着拉住宁安的手,见她表现坦然没有抵触,笑得更加开心。 “好孩子,这几天永川天天往家打电话夸你,说实话,我都嫌他把见面时间定晚了,心里盼着早一点见到你呢。” 宁安笑着说道:“他怕耽误您和伯父工作,才特意把时间选在周日。” 几个人说着话落座,宁安沏了茶,给大家都倒了一杯,边喝茶边聊天。 秦主任跟江学工和赵凤霞说:“我们对安安这孩子特别满意,怎么看怎么喜欢,关键是永川自己喜欢,所以这次来,也是想把他们的亲事先定下来。永川回部队以后打了结婚报告,他们就可以结婚了。” “不是我王婆卖瓜,永川这孩子,靠得住。他可能不会嘴甜哄人,但是我可以打包票,他是知道心疼人的,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我和老周也不是那种事多的公公婆婆,结了婚以后,他们小两口过自己的小日子,我们俩绝不干涉。我自己是做妇联工作的,维护妇女权益是刻在骨子里的,安安要是受了委屈,只管找我,我保证带着妇联的同志去收拾周永川。” 这番话说的大家都笑起来。 她又问宁安:“安安,你跟伯母说,你觉得这小子怎么样?还能入眼吗?有什么问题让他改,我帮你。” 宁安看了看周永川,大大方方的点了点头:“他挺好的。” 秦主任一拍手:“那就好,两个孩子同意就行,别的咱们再好好商量。” 赵凤霞跟宁安说:“你们两个别在这儿坐着了,安安,你带永川在村里走走。这是你长大的地方,你带他瞧瞧。” “好的。我们一会就回来。” “不用急,慢慢逛。” 宁安答应着,跟周父周母也告了别,带着周永川出了门。 身后,秦主任继续说道:“我知道,正规的程序应该是请媒人上门,由他在中间传递信息,商量聘礼的事,我和老周今天这样直接登门有点不合礼数了。至少也该请个媒人一起来。” 赵凤霞说:“现在也不讲那么多老礼了,提倡自由恋爱,只要两个孩子以后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对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两家以后成了亲家,那就是至亲,比一家人不差什么,咱们都不要见外,有什么事多沟通多交流,咱们处好了,孩子们也就省心了。” 在她们的交流声中,宁安带着周永川出了门。 俩人都对自己的父母充满信任,完全不担心他们会谈崩了。真心为子女考虑的父母,是不会整出事来让子女为难的。 周永川看着宁安,夸道:“你今天真好看。” “我以前不好看吗?” “好看。什么时候都好看。” 他小声问道:“怎么不穿我送你的裙子呢?” 宁安笑道:“我怕你骄傲。” “你只管穿,我戒骄戒躁的。你要是喜欢,我再给你买。”
第29章 70被抛弃的原配(28) 这会村子里的人不多,绝大部分人都下地干活去了,滞留在村里的都是年龄很大实在无法下地的老人和特别小的孩子。 很多四五岁的孩子都去拾麦穗了。 当然,也有的比较淘气,七八岁了还不知道帮忙,在村子里疯跑撒欢。 宁安带着周永川在村里溜达,跟他说些自己小时候的事。 “你看那颗枣树,我从来就没见上面的枣红过,每次都在还没熟的时候就被摘光了。最顶上的都有人爬上去摘,被洋辣子蛰的嗷嗷哭,一边哭一边吃。其实根本不好吃,不脆,也不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5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